首页 / 正文

第一出

(末上)小生蕙百芳,得遇文琴、飞玖兄弟,洵是千古异人。今日相约游赏凤凰台,小生索先往,此时如何还未见到?正是:风飘黄叶下,疑是故人来。(昭、琼上)(云)昨日相约茝香,同到凤凰台玩月,须索走一遭也。(见介)(末云)大哥、三弟真信人也。小弟已备下蔬酒,与哥哥、兄弟,高台之上,把酒一问青天何如?(昭、琼云)甚妙。(把酒介)(末云)小弟闲口闲话,想我辈负此才具,不得一显当世,那多少蛙鸣雀噪的,畅好是冷人齿颊也。

【仙吕点绛唇】数载漂蓬,暮吟朝诵,空磨弄。壮志如虹,命蹇才无用。

(琼云)哥哥,你看彩云飞尽,明月将升,是好秋景也。(末举杯云)哥哥、兄弟,对此秋光,开怀畅饮咱。

【混江龙】村醪相奉,笑谈今古月明中。只见那彩云飞画阁,清露滴芳丛。声唧唧惊栖宿鸟,絮叨叨催织寒蛩。今夜连朋共友,对月临风。哥哥、兄弟,胡乱饮几杯者。都是些山蔬野菜,那裏有炮凤烹龙?只有那磁瓯色淡,那裏讨琥珀光红?看扶疏桂影,寂寞秋容,露迷堤柳,霜剪江枫。猛然间愁怀顿起,酒兴偏浓。哥哥,我想半生遭际,真堪叹也!抵多少贾谊远窜,李广难封。可怜英雄拨尽冷炉灰,休休!男儿死守酸虀瓮。枉相思留名麟阁,飞步蟾宫。

(昭云)今夜天晴月朗,把酒临风,是如此欢饮者,更有几人?大家开怀,莫生惆怅。古语有云:“万事不如杯在手,人生几见月当头?”

【油葫芦】此时呵,少妇红楼午夜空,伴嫦娥愁万重,天涯游子未归骢。怨杀那啼螿四壁声相哄,便金樽倾倒和谁共?静悄悄倚栏干,听暮钟,冷清清对银缸,形影弄。霎时间一片砧声动,准备著修尺素待征鸿。

【天下乐】又有那旅客家乡信不通,孤蓬睡眼瞢,助凄凉月色如水溶。是书生未遇时,伴孤灯一点红,谁如这啸台高耸?

(昭云)今日登临,本拟散愁,翻多感慨。偶因兴至,乱道几句,幸两弟勿哂。(蕙、琼云)愿洗耳恭听。(昭诗云)登临怀木落,望月想清辉。自谓终丘壑,无缘附帝畿。志同虹贯日,泪与雨俱霏。常恐年岁晚,蹉跎何所归?(蕙云)昭兄真高才也。(昭云)今宵此景,岂可无诗?两弟倚马之才,岂无佳作?休得吝教。(蕙诗云)台迥烟云接,萧疏木叶乾。月明山色翠,人寂水声寒。为惜秋代序,空惊日跳丸。可怜临此地,几度泪珠弹。(琼诗云)奇峰插天外,欲涉险难过。地僻行人少,山空古木多。浩歌云没岫,长啸水翻波。慷慨向谁说?西风吹鬓皤。(蕙云)我辈饮酒闲谈,不觉月已西沉也。(琼云)明朝一别,后晤何时?哥哥,几时进取功名,俺们相约同行,以为何如?(昭云)男子汉岂不以功名为念?夫致身天衢,而争光日月,亦大丈夫所为。怎奈豺狼当道,志士难施,不如埋踪泉石之为高也。两贤弟以为何如?(末)哥哥,只“功名”两字,好是险也。你待要致身天衢,小弟举几个古人比喻咱。

【那叱令】你羡那上天的邓通,须挣下打方圆的孔兄。(昭云)茫茫宇宙,岂少知音?(末)待觅知音的蔡邕,先做了烂尾额的爨桐。(琼云)古人若终军弃繻,寜无早发的也?(末)待学弃繻的幼童,只如今函谷关将丸坭久封。(琼云)哥哥,目今秋风桂子,正是雕鹗高鶱之日也。(末)只渭水波,秋风动,干梦断了非熊。

(琼云)哥哥,若论起世道,真个荆棘铜驼,煞多感慨也!

【鹊踏枝】几遍欲问苍穹,未语价气填胸。满腹经纶,争奈荆棘成丛!谁敢指北极半天螮蝀,只落得洒西风两袖龙钟。

(昭云)只盖世裏“利名”两字,乾老了多少人也!(末)

【寄生草】看了些闹获铎,天也则是打冬烘。抵多少英雄火裏消冰冻,繁华草上翻春梦。枉了蠹鱼简内将人送。从今后休题他腌臢两字浪功名。(昭云)大丈夫得志食於钟鼎,不得志隐於山林。(末)我呵,山林钟鼎多无用。

(昭云)光阴易过,圣世难逢。自古道:“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倒不如潜行林壑之间,寄迹水云之畔,钓游鳞,弋飞鸟,遇冬成岁,花发知春,岂不美哉!(末)

【么】从今后,驯麋鹿,靠古松,收拾起心猿意马离尘冗。受用的山风飒飒泉声送,茶烟袅袅图书供。晚来红日满柴扉,闲时自把《黄庭》诵。

(末)我想高隐之人,有多少好处也!(昭云)贤弟试说咱:(末)

【**花】喜青山处处逢,望丹崖倚瘦筇。惯寻他西岭呼猿洞,谁待听东华朝马钟?每日价送孤鸿,琴心三弄。有时节泛扁舟,访钓翁,上危楼,眺远峰,和新诗,寄碧筩,懒抬头,中酒慵,看今日秋,瞥眼冬。兀良吴江上吊落枫,又早灞陵桥梅雪浓。

【柳叶儿】叹人生似醯鸡舞瓮,看光阴似坠露飞蓬,向史书上打算生涯冗。(琼云)看来人生穷通富贵,皆由时也、命也。(末)一个咽李的悲陈仲,一个钻核的笑王戎。(琼云)古人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末)算不如美酒千钟。

(昭、琼云)我三人若有名山佳地,誓同一处,切勿世情相绊者。(末云)我们立志颇坚,岂有相背之事乎?

【煞尾】交情比管鲍深,高让与夷齐共,再不去涉红尘怖恐。今日高台上说尽兴亡,落日拥,抵多少吊前朝,晋代吴宫。问天公搔首青空,我三人呵,谁让当年白也风?看冲星剑雄叫云笛弄,听一声长啸五湖东。(同下)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三百五十三·彭定求
  卷九十·彭定求
  詹玉·唐圭璋
  赵廱·唐圭璋
  古今滑稽联话八·范左青
  元诗选二集己集目录·顾嗣立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顾嗣立
  崔府君断寃家债主·臧懋循
  过旧居·戴望舒
  顾误录·王德晖
  卷六百九十六·佚名
  卷二百二·佚名
  第四十出 公人过渡·佚名
  ●目录·王国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元诗卷四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四七言律诗二杨仁风送杨治中例免北归不及瓜时谢政还离筵草草送归鞍将身许国心元壮立事无功兴易防万叠云山孤劒晩一鞭风雪短亭寒马头依旧长安道未是人间行路难张野寿李秋谷璿阶曽共近清辉一

  • 卷二十五·黄以周

      徽宗   △崇宁四年(乙酉,一一○五)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庚午朔。) 丙戌,诏於帝鼐宫立大角鼎星祠,以导迎景贶。(《纪事本末》卷百二十八。案:《宋史礼志》七有周鼎星君、帝席星君、大角星君诸名,窃疑此

  •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瞿元锡

    瞿元锡撰先是丙戌秋九月、延汀之变,传自东粤,彼中士大夫渐鳞集端州之江浒。时先太师内召未赴,停舟于此,将一年矣;与粤当事丁、吕诸公拥戴桂藩四子永明王即大位于肇庆,以明年丁亥为永历元年。未几,清兵入广城,皇舆西幸,寻驻跸全

  •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越二武肃王世家下天寳元年春正月遣兵攻淮南甘露镇以救信州梁敕改临安县为安国县广义乡为衣锦乡【按旧五代史梁间平二年改临安县广义卿为衣锦郷犹冠以临安者县名与乡名同时改也】夏六月梁授王检校太师守

  • 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 第二十一·班固

    (贾山,邹陽,枚乘,路温舒)【原文】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颍陰侯为骑。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辞曰: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

  •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司马光

    晋纪三十一 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 [1]春,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以左仆射王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领选;仍加后将军、丹杨尹。会稽王道子悉以东宫兵配国宝,使领之。 [1]春季,正月,己亥朔(初一),东晋安帝行加

  • 巻二·努尔哈赤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文定业髙皇帝圣训巻二论治道天命元年丙辰正月癸酉上谕贝勒诸臣曰朕闻上古至治之世君眀臣良同心共济天降祯祥休和洊至果秉志公诚励精图治天心必加眷佑地灵亦为协应

  • 第五十二章 台儿庄之战·李宗仁

    一我在六安就省政府主席后回到徐州时,已是2月初旬,鲁南保卫战至此已进入紧急阶段。敌军板垣、矶谷两师团正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策应津浦路南段敌军的攻势,企图合攻徐州。 先是,当韩复榘态度游移之时,津浦路敌军可

  • 二、姜之地望·傅斯年

    在西周封建的事迹中,有一件事很当注意者,就是诸侯的民族不必和他所治的民族是一件事。譬如勾吴,那地方的人民是断发文身的,而公室是姬姓;晋,那地方的人民是唐国之遗,而公室是姬姓;虞,那地方是有虞,而公室又是姬姓。齐之民族必是

  • 卷十·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十     灵璧知县马骕撰呉阖庐入郢【昭十三年】呉灭州来令尹子旗请伐呉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州来在呉犹在楚也子姑待之 【

  • 第十二章&nbsp;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冯友兰

    本书第二章 说过,阴阳家出于方士。《汉书&middot;艺术志》根据刘歆《七略&middot;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术数第一种是天文。《汉书&middot;艺文志》中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

  •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三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三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业品第三已说诸行展转因缘力生。彼诸行所起种种生生生差别胜者唯业。彼业今当说业能庄饰世趣趣各处处是以当思业求离世解脱业能庄饰世趣趣各处处者。如是

  • 四念处卷第二·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分章为三。大意。停心。念处。大意者。前性共缘只见生灭之理。发真断结乃至极果。犹是四枯拙度。今无生四圣谛即事而真。粗细等观皆如幻化。四荣巧度。大经云。声闻有苦有苦谛

  • 卷第九·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九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周 叙曰。周之艺祖。字文觉者。即魏大丞相泰之世子也。泰举高阳王为帝。迁都长安。号西魏。凡一十八年。废帝更立齐王为帝。四年而泰薨。觉承魏禅。当年被废。立弟

  • 汴京遗迹志·李濂

    明李濂著。嘉靖二十五年(1546)刊本。二十四卷。记述宋都汴京遗迹。内容分京城、宫室、官署、山岳、河渠、台池、园苑、关梁、寺观、庵院、杂志、艺文等类,引证旧籍包括正史、会要、文集、笔记等,亦涉及前后各代事迹,

  • 绛帖平·姜夔

    六卷。书论。宋代姜夔著。夔(约1155—1221年,或1163—120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南宋词人、音乐家。著有《续书谱》。此书原二十卷,仅存六卷。前有序,并有清代纪昀等人所作提要。标有总

  • 皇朝经世文编·贺长龄

    120卷论文集,1826年编成刊刻。收清初至道光5年论学论治文献两千多篇,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八个方面,63个专题。其中学术6卷,对立志、立节、立言、立功、原性、原道、原天、原人、原命、天道、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