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出 临湖

〔末上〕翠影遮残杨柳月。和风吹断藕花香。玻璃千里笙歌沸。天上人间锦绣乡。自家秦府中院子。昨爷分付。着俺打点湖船。要游西湖。不免往钱塘门外去唤张胡船。不争三五步。咫尺是他家。〔叫介丑上〕画船荡桨载落花。口食身衣尽靠他。今日有人来唤我。见钱交过不容赊。大哥有何分付。〔末〕我是秦太师府裏。分付唤你船游湖。〔丑〕原来秦府中大叔。要几张卓儿〔末〕与二两银子。只要摆两张卓面。整齐些。爷还要赏你。〔丑〕大叔。晓得了。不须分付。〔末下丑〕擅将山水胜。磨尽古今人。〔下净上〕

【菊花新】秉钧喜握天颜。英贤位压朝班。淸如冰玉重如山。调和鼎鼐。四海民安。

忆昔身遭俘掳。驱驰千里拘囚。凄凉几度可怜秋。只为汴京失守。曾与金人盟誓。航海夫妇回州。官居淸要胜封侯。稽颡丹墀拜首。下官姓秦名桧。字会之。乃江宁人也。政和年间。状元及第。官授都御史之职。自汴京失守。将下官与夫人掳至金邦。曾与大金盟誓。得放还乡。愿作他国细作。回至临安。见了圣上。拜礼部尙书。赐以金鱼玉带。奏言官裏。若要天下太平。须用南自南北自北。我许大金和议。便后有张鼎胡铨朱松等上疏。言金人不当与和。被我将此三人暗中奏请。俱贬于韶州。其时公卿大夫都皆怨恨下官今本朝有一名将官姓岳名飞见今统领大军。要收河北之地。近日边上报来。道眞个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倘被他收复了河北之地。大金必定罪我。欲将军马收回。奈缘圣旨差遣。未可擅便。今早圣上又赐玉带一条。精忠旗一面。着下官賷送与岳飞。此一节怎生区处。不免待夫人出来。与他计较。道犹未了。夫人早到。〔贴上〕

【前腔】平生幸喜。居华地。争羡夫荣妻贵。赏春宴乐人难比。幸满门和气。

〔相见介占〕相公。今日回朝。不卸衣服。为何闷坐在此。〔净〕夫人。我因岳飞收复了汴京。倘他成功。是我负了大金盟誓。今日早朝。又钦赐玉带一条。精忠旗一面。着下官差人送去与岳飞。为此闷坐。〔占〕相公。你是朝中宰相。怎不细思。若使岳飞平伏了汴京。岂不是你负了大金。思量起来。又将玉带送去。却不又长他锐气。〔净〕夫人。你有甚么计策。说与下官知道。〔占〕相公。你何不隐下了玉带绣旗。遣一心腹人。打听他父子不公不法之事。一一的尽奏过圣上。取回京师。再作区处。〔净〕夫人高见。昨日已曾分付院子安排酒席。与夫人西湖游玩。意下何如。〔占〕旣如此。妾身当陪侍。〔净〕院子。昨日分付画船备酒。完备未曾。〔末〕俱已完备了。〔净〕旣完备。排执事钱塘门外登舟。夫人。你看好景致。湖光灔潋晴光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也相宜。〔净〕叫开船。〔末介丑歌介〕远望靑山山色奇。逋仙放鹤鹤高飞。灼灼艳桃开锦色。依依绿柳傍苏堤。〔净占〕

【淘金令】苏堤傍柳。掩映湖光阔。六桥跨水。荡漾玻璃碧。四圣堂前。就中奇绝。迤逦三贤堂过。景物全别。观山玩水不暂歇。兰舟往来。使人欢悦。翠遶红围。另般标格。

〔丑又歌介〕大小孤山列两边。南北高峯透半天。前头就是大佛寺。后头就是小吴山。〔净占众随介〕

【前腔】吴山翠耸。雾蔼笼金阙。雷峯蘸深。松桧盘龙势。南北高峯。逈出林野。玛瑙坡前。西去断桥横列。孤山那裏松阴折。笙歌奏阕。夕阳晚月。不觉轻车远来相接。

轻舟兰棹过横塘。

波影澄淸映绿杨。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裏过来香。

〔净〕院子。赏那船户一两银子。〔末介丑〕谢爷赏。〔净占下丑〕大叔坐一坐去。〔末〕方纔唱的山歌。老爷夫人喜得紧。〔丑〕我如今就把本事山歌。唱与大叔听何如。〔末〕最妙。〔丑〕吃湖船。着湖船。祖宗三代靠湖船。造船并起屋。嫁女及婚男。逢子朋友也要哈酒。遇子娼妓也要使几个铜钱。到春来泊船在桃花洞口。绿柳桥边。到夏来鸡头莲子。更兼白藕新鲜。到秋来香橙黄蟹。新酒菊花天。到冬来三冬景雪漫漫。上铺被。下铺毡。三杯浊酒。一枕高眠。有时泊船钱塘门口。涌金门前。有时泊在吴山脚下。静寺河边。眼看靑山绿水。耳听急管繁弦。一任闲非不管。一日还我三餐。朝中宰相不如我。赛过蓬莱阆苑仙。〔末〕妙妙。有劳了。〔丑〕吃三杯何如。〔末〕不消了。〔丑浑介并下〕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彭定求
  第三十一出至第四十一出·徐霖
  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徐志摩
  卷四·黄大舆
  卷136 ·佚名
  卷二百六十二·陈思
  卷一百四十八·陈思
  卷二百二十·曹学佺
  卷五十八·陈焯
  卷十九·方回
  卷四十三·陈元龙
  王绩诗鉴赏·佚名
  王舎人诗集卷一·王绂
  卷八·张宪
  ●白香集卷上之二·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黄巢上,云)马备征鞍将挂袍,将军呵手拈弓鞘。休言十载灯窗苦,怎比征夫半日劳。某乃黄巢是也。因大唐开其选场,某乃上朝应举,唐天子嫌某貌丑,退出不用。某在太行山落草为寇,某手下有御弟黄圭、邓天王、张归霸、张归厚,雄兵有百

  • 卷七·佚名

    官人解第五十八题解:官人,即用人为官。内容为周公给成王讲述六种选官察人的方法,所谓“六征”。对读《大戴礼记》之《文王官人》,可看出其大体相同,当出一源。曰:“呜呼,大师,朕维民务官,论用有征,观诚考言,视声

  • 第九十七回 窜南交卢循毙命 平西蜀谯纵伏辜·蔡东藩

      却说刘道规至豫章口,击破徐道复,全亏游军从旁冲入,始得奏功。游军统领,便是参军刘遵,当时道规将佐,统说是强寇在前,方虑兵少难敌,不宜另设游军。及刘遵夹攻道复,大获胜仗,才知道规胜算,非众所及,嗣是益加敬服,各无异言。刘裕

  • 卷上·郑亦邹

    郑成功,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初名森,字大木。父芝龙,字飞黄,小名一官。其大父绍祖,为泉州大守叶善继吏。时芝龙方十岁,尝戏投石子,误中大守额,大守擒治之;见其容止,笑而释焉。居无何,落魄去之日本,娶倭妇,生成功。是夜倭岛万火齐明

  •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恽毓鼎

    庚寅正月初一日,壬寅阴雨。初二日,癸卯阴雨。饭后出门拜年。灯下无事,看《日知录》卷八、卷九。初三日,甲辰晴。两日唯以“百官铎图”及“状元筹”消遣。灯下看《日知录》卷十。初四日,乙巳晴。早半日

  • 麓川土司传·张廷玉

    麓川、平缅,元朝时全隶属于缅甸。缅甸,是古代朱波的所在地。南宋宁宗时期,缅甸、波斯等国向朝廷进献白象,从此才有了缅甸之名。缅甸在云南的西南方,离京城最远,与八百国、占城接壤。缅甸有城郭室屋,人都居住在楼上,该地盛产大

  • 邹守益传·张廷玉

    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人,王守仁弟子。正德六年(1511),科考会试第一,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第二年告假归乡,拜谒王守仁,讲学于赣州。宁王宸濠谋反,他参与王守仁军务。世宗即位,始回朝居官任职。嘉靖三年(1524)二月,世宗

  • 卷九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四郊社考【四】郊【仪注】【臣】等谨按古者制礼圣者作之明者述焉作则立其宏纲述乃臻於美备也考仪於今日以通礼为定盖自立制以来仪节逓有损益

  • 非相篇第五·荀况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

  • 参两篇第二·张载

      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  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地之常体也。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也;日月五星逆

  • 卷四·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四宋 高闶 撰桓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桓公弑君而立不天无王之极也而书春王正月公即位者以天道王法正其罪也盖隐公被弑经但书薨而贼亦不见主名若其嗣君实预其故而无以爲别则後之观者安知贼之

  • 卷十六·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六明 王志长 撰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灋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注典则亦灋也逆迎也六典八灋八则冢宰所建以治百官大史又建焉以为王迎

  • 卷十二·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二 明 梁寅 撰 小旻之什 小旻 王惑於邪谋不能断以从善故大夫作是诗以刺之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曰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猷亦孔之卭 六章皆赋也旻天者言天之幽远疾威者其威疾速

  • 哀公·哀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城毗。夏,齐侯伐宋。晋赵鞅帅师伐卫。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冬,叔还如齐。闰月,葬齐景公。【传】五年春,晋围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齐。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昭子曰:「夫非而仇乎?」对曰:「私

  • 佛说灌顶百结神王护身咒经卷第四·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国大精舍中。有千二百五十弟子各住余室。佛独一房自思念言。我涅槃后四部弟子。持戒不具多所毁犯。造作非法不行十善。我法既灭末世之中。鬼魔乱起行诸

  •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一·胡珽

    往生比邱第一性修性修。不详其所出。 大清顺治中。住常德府圆照庵。布衣蔬食。日课弥陀万声。寒暑不闲。遇歉年。将所有钱米布帛。尽施饥寒孤苦之人。徒众交责。修唯含泪念佛而已。年七十。一月前。自知时至。届期。

  • 砚谱·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 《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

  • 道德真经颂·蒋融庵

    道教经籍。题“茅山蒋融庵撰”。分81章,以七言诗颂解《道德经》,但不引原文。其注完全脱开了《道德经》辞句。劝人无心,不著名相,超然物外修大道。作者为茅山道士,全书以诗歌唱颂形式注解《老子》。经总序颂云:“紫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