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村词话序
词非诗之馀,乃诗之源也。周之公布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汉郊祀歌十九篇,长短句居五。至短箫铙歌十八篇,篇皆长短句。自唐开元盛日,王之涣、高适、王昌龄绝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管弦,实皆古乐府也。诗先有乐府而後有古体,有古体而後有近体。乐府即长短句,长短句即古词也。故曰词非诗之馀,乃诗之源也。温、韦以流丽为宗,花间集所载南唐、西蜀诸人最为古艳。北宋自东坡“大江东去”,秦七、黄九踵起,周美成、晏叔原、柳屯田、贺方回继之,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派衍愈别。鄱阳姜夔郁为词宗,一归醇正。于是辛稼轩、史达祖、高观国、吴文英师之于前,蒋捷、周密、陈君衡、王沂孙效之于後,譬一之于乐,舞Ω至于九变,而叹观止矣。流传既广,互有月旦,而词话生焉。陈後山不工词,而词话实由之祖。自是以来,作者指不胜屈。而吾蜀升庵词品,最为允当,胜州之英雄欺人十倍。而近日徐钅九有词苑丛谈一书,聚古今之词话,汇集成编,虽不著出处,而掇拾大备,可谓先得我心矣。然则余又何词之可话也。大凡表人之妍而不使美恶交混曰话,摘人之媸而使之瑕瑜不掩亦曰话。余之为词话也,表妍者少,而摘媸者多,如推秦七,抑黄九之类,其彰彰也。盖妍不表则无以著其长,媸不摘则适以形其短,非敢以非前人也,正所以是前人。存前人之是,正所以正今人之非也。非特以正今人之非,实以证己之非也。五十无闻,学可知矣,而犹老少知耻,争辨于剪红刻翠之间,又不知後有何人复议余之妍媸也。余家藏有常熟吴氏讷所汇宋元百家词写本,即朱竹所谓抄传绝少未见全书者,并汲古阁所刊六十名家词,日披阅之,而择其可学者取以为法,其不可学者取以为鉴。录成,目曰雨村词话。夫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亦圣贤之事也。其必如是刺刺何也,诚以词也者,非诗之馀,乃诗之源也。
蜀绵州李调元童山撰。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一·彭定求 丁仲远·唐圭璋 梁栋·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八十·吴景旭 谭菀醍醐卷三·杨慎 ◆巢松翁陆居仁(云松野褐集)·顾嗣立 第二幕·老舍 二妙集卷第六·段克己 卷五·魏源 卷十一·佚名 卷七十二·吴之振 卷八·佚名 卷三 七言古·佚名 ●郁轮袍·沈泰 卷二·杨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