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楔子

(冲末扮鬼谷子领道童上,诗云)前身原是谪仙人,每夸苍鸾谒上真。腹隐神机安日月,胸怀妙策定乾坤。贫道姓王名蟾,道号鬼谷先生。幼而习文,长而习武,善晓兵甲之书,能辨风云之气。不须胜败,预决兴亡。排阵处尽按天文,争锋时每驱神将。恐怕人间物色,甘从谷口逃名。在这云梦山水帘洞,扮道修行,忘其岁月。贫道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庞涓,一个是孙膑。此二人来到山中,寻着贫道。拜为师父。学业十年,兵书战策,无不通晓。我观此二人,孙膑是个有德有行的人,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他两个每每要下山去进取功名。今日是个吉日良辰,贫道都唤出来,问他志向如何,贫道自有个主意。道童,与我唤将孙膑、庞涓来者。(道童云)二位师兄,师父有请。(正末扮孙膑同净宠涓上)(正末云)贫道孙膑,燕国人也。兄弟庞涓,乃魏国人氏。俺弟兄二人,一同天到云梦山水帘洞鬼谷先生根前学业,可早十生光景也。俺两人兵书战策,都学成了。今日师父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来。(宠涓云)哥哥,今日师父呼唤俺二人,你说为甚么来?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哥哥,俺和你见师父,看着谁先下山去。(正末云)兄弟,你的本领强似您哥哥的,料必是先着你下山。咱和你见师父去。(做见科)(鬼谷云)您两个来了也。(正末云)师父。俺两个正在草庵中攻书,听的道童来唤,一径的来见师父。(鬼谷云)唤您来别无甚事。您两个相从十年,学的那兵书战策,己都成就了也。目今七国春秋,各相吞并,招贤纳士。您两个下山,进取功名,有何不可。(宠涓云)师父。您徒弟待要下山进取功名,不知师父意下如何?(鬼谷云)您两个都要下山,未知何人堪可。待我先试您两个的智谋计策,却是如何?我如今掘个三尺土坑,一个木球儿,放在这土坑里面。也不用手拿,也不用脚踢,要这木球儿自家出来。我看你两个机见咱。(庞涓云)这个也不打紧。如今这三尺土坑在山坡上,要这木球儿自家出这土坑来。我只着几个人将着锹镢,从这土坑边开通一道深沟。直到山下,那木球自然顶着沟滚将出来。这般如何?(鬼谷云)孙子,您有甚么机见?(正末云)师父,这木球儿本是轻的。如今挑几担水来,倾在这土坑里面。待这球儿将次浮在坑边口上,徒弟再着一桶水冲将下去,那水满了。这球儿自然滚出。(鬼谷云)此计大妙。(宠涓云)偏我的不妙。(鬼谷云)住、住、住。这个也不打紧;我再看您两个智谋如何。我如今坐在洞中。也不要你扶,也不要你请,则要你赚的我自然出这洞去,你二人献计来。(宠涓云)这个倒有些难,哥哥你先道波。(正末石)师父,您徒弟无出洞之汁,则有。入洞之计。(鬼谷云)怎生是入洞之计?(正末去)若是师父立在洞门前,您徒弟也不扶着师父,请着师父,我着师父自然走入洞去。(鬼谷做出洞科,云)我不信。我如今立在洞门前。看你有何计策,着我入洞来?(正末云)稽首师父。这便是徒弟出洞之计。(鬼谷云)此计大妙。庞涓,你有何出洞之计?(庞涓云)徒弟也无出洞之计,则有入洞之计。(鬼谷云)恰才孙子说了。(庞涓云)偏我的计策不纳。我如今再献一计。师父,洞下一对虎斗哩。(鬼谷云)我每日伏虎哩,便斗有甚么好看?(宠涓云)既然师父不出来呵,我如今把干柴乱草堆在洞门后面,烧起烟天,抢的师父慌,看你出来不出来?(鬼谷云)好则好,有些短见。(庞涓云)不使这等短见,怎生赚的师父出来?(鬼谷云)你两个近前来,我且观看您气色咱。我观孙子面色不如庞子。庞子,您先下山去。(庞涓云)则今日好日辰,辞别了师父,徒弟便索长行也。(鬼谷云)徒弟,你则着志者。(正末云)师父,今日兄弟下山去,您徒弟告假,要送兄弟一程。(鬼谷云)好,你送庞子去到前面杏花村,早些儿回来也。(诗云)你二人学业专精,投上国进取功名。不枉了深交契友,与庞涓送路登程。(下)(庞涓云)哥哥,想您兄弟多亏了哥哥。您兄弟若得官呵,保举哥哥同享富贵。若不如此,天厌其命,作马作牛,如羊似狗。呀,正行之际,遇着一道深涧,涧口一个独木桥儿。(背云)这个独木桥儿只怕多年朽烂了。我待要先过去来,未知这桥牢也不牢。我如今要求官应举去,倘若有些疏失可怎了?我则除是这般……(回云)哥哥,你是兄,我是弟,可不道行者让路。哥哥先行。(正末云)既然兄弟让我,待我先过桥去。(宠涓背云)且住者。我为甚着他先过去?他若踹折了那桥,跌死了他,我往那远远的绕将过去,到的做官呵,则显我一个,可不好?(回云)哥哥请先过去。(正末做过桥科云)我过的这桥。兄弟,你过来。(庞涓背云)哥哥过去了也。他头里未曾过去时,这桥还壮哩,则怕他踹损了,则除是恁的。(回云)哥哥,依着您兄弟有些儿害怕。你一只脚踹着那岸边,一只脚踹着这木头。探着身,舒着手。等兄弟过来时,你接我一接。(正末云)我依着你。我一只脚踹着那木头。一只脚踹着这岸边,我探着身,舒着手,接你过来。(庞涓背云)如何?我为着甚么着他舒着手接我过去?倘有疏失,我拿住他的手,可不我倒他也倒。(回云)哥哥,将你手来。(正末云)兄弟,兀的不是手。(做拿正末手过桥科)(庞涓云)过来了。兀的不唬杀我也。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您兄弟若得官呵,必然保举哥哥,同享富贵。若不如此,天厌其命,作马为牛,如羊似狗。(正末云)兄弟,你休这般说,我买一壶儿酒,与兄弟饯行咱。(庞涓云)量兄弟有何德能,着哥哥如此用心也。(正末云)兄弟,满饮此杯。(庞涓云)多谢了哥哥。(正末云)兄弟此一去,则要你着意者。(唱)

【仙吕】【赏花时】想着咱转笔抄书几度春,常则是刺股悬梁不厌勤。你今日践红尘,只愿你此去呵功名有准,早开阁画麒麟。

【幺篇】抵多少西出阳关无故人,一种离愁两断魂。我越送越关亲,好割不断弟兄的义分,(带云)兄弟,你稳登前程。(唱)早过了五里这坐杏花村。(下)

(宠涓云)哥哥回去了也。不敢久停久住,则今日进取功名,走一遭去。(诗云)别却荒山往帝都,万言书上显机谟。一朝身挂元戎印,方表男儿大丈夫。(下)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六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四百六十七·彭定求
  高晞远·唐圭璋
  卷二·刘克庄
  第六场·老舍
  第一折·白朴
  原序·丁复
  四集卷十·乾隆
  ●目录·纪坤
  卷385 ·佚名
  卷三十一·冯惟讷
  卷三十 茕斋碑文七篇·李白
  陈郁词作鉴赏·佚名
  卷九·陈镒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238_1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钱起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卷238_2 【送张五员外东

  • 如愚居士·唐圭璋

      满庭芳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翛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造遮蜴石道,直至水石曹边。都系束修已镪,舍为助道

  • 卷三百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橘类【附金橘】五言古古诗          【汉】阙 名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委身玉盘中歴年兾见食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傥欲我知因君为羽翼橘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杜甫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堦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一作多】好音三顾频烦【一作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

  • 卷一百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李元紘李元紘字大纲京兆万年人本姓丙氏曾祖粲率衆归高祖因赐姓元紘初为雍州司户太平公主占民碾磑元紘断还民雍州长史窦怀贞惧势促令改断元紘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此断不可揺开元初擢京兆

  • 卷六·佚名

    周月解第五十一题解:文起于周正一月,故称周月。此篇讲日月权舆、四时成岁,以及三代改正朔之事。明显是春秋人的文字。最值得重视的是,肯定“夏数得天,百王所同一,“敬授民时”亦用夏历。惟一月,既南至,昏昴见

  • 四、袁世凯称帝过程中我的处境与观感·阎锡山

    民国三年(1914年)修改约法以后,袁世凯事实上已成为终身总统,且继承人亦由他自己提出,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称帝的必要。就当时的蛛丝马迹观之,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五种人:一为袁氏长子克定〔1〕,意在获立太子,膺承大统。一为清

  • ·统军到彰督剿余匪摺·丁曰健

    奏为统军到彰,督剿余匪获胜,并探闻内地漳郡不守,移商镇臣迅速折回,妥筹防范,以重地方;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先因彰化余匪续获未净,钦奉前奉谕旨亲往督剿,业于本年九月初六日会同署镇臣曾元福缮摺具奏,并将商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八 遣散太监·溥仪

    紫禁城在表面上是一片平静,内里的秩序却是糟乱一团。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就时常听说宫里发生盗案、火警,以及行凶事件。至于烟赌,更不用说。到我结婚的时候,偷盗已发展到这种程度:刚行过婚礼,由珍珠玉翠装嵌的皇后凤冠上的全

  • 陈友定传·张廷玉

    陈友定,又名有定,字国安,福清人,后迁居汀之清流。世代务农。为人沉着勇敢,是一位轻生重义、救人危难的游侠之士,深受乡亲们的敬服。至正年中,汀州府判蔡公安到清流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募前往。蔡公安与他交谈之后,对他另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一百二十九刑部四祭祀明律祭享凡大祀及庙享所司不将祭祀日期预先告示诸衙门者笞五十因而失误行事者杖一百其已承告示而失误者罪坐失误之人 若百官已受誓戒而吊丧问疾判署刑杀文书及预筵宴者皆罚

  • 纲鉴易知录卷八九·吴楚材

    南宋纪恭宗皇帝纲 乙亥,帝显德祐元年,春正月,葬永绍陵。纲 以陈宜中同知枢密院事。纲 以吕师夔参赞都督府军事。师夔不受命,以江州叛降元。纲 元中书左丞刘整死于无为军。纲 知安庆府范文虎叛降元。目 文虎遣人以酒

  • 《尔雅》疏叙·邢昺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等奉敕校定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后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于衷,将以纳民于善。洎夫醇ㄤ既

  • 提要·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名物解      诗类提要【臣】等谨按毛诗名物解二十卷宋蔡卞撰卞字元度兴化仙防人熙宁三年与兄京同举进士第仕至观文殿学士事迹具宋史自王安石新义及字説行而宋之士风一变其为名

  • 卷十五·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五僖公【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之兄谥法小心畏忌曰僖】周【惠王十八年鲁僖公八年惠王崩子襄王立】郑【文公十四年鲁僖公三十二年文公卒子穆公兰立】齐【桓公二十七年鲁僖公十七年桓公卒寺人

  • 卷第五·契嵩

    镡津文集卷第五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论原礼乐礼王道之始也。乐王道之终也。非礼无以举行。非乐无以著成。故礼乐者王道所以倚而生成者也。礼者因人情而制中。王者因礼而为政。政乃因礼乐而明效。人情莫不厚生而礼乐

  • 建炎笔录·赵鼎

    杂史。南宋赵鼎撰。3卷。上卷自建炎三年(1129)起至绍兴二年(1132)十一月止,称《己酉笔录》。中卷自绍兴六年八月起至同年九月十七日止,称《丙辰笔录》。下卷自绍兴七年九月至同年十二月十二日,称《丁巳笔录》。是书按

  • 父母恩难报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孝子经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