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折 蜡丸密询

【仙吕引剑器令】[贴]思想便心焦,要甚的夫人封号?算风情年来缺欠,总然错嫁南朝。生不嫁左贤,空自偕婚媾。莫代王昭君,懊恨毛延寿。奴家王氏,王次山之女,当日在金国与四太子有枕席之欢,情好甚浓,别他南来,至今想念。可恨岳飞每定要与他厮杀,四太子前日输了一阵,幸得丞相心下十分不乐,那岳飞料想也难成功。只怕丞相不早为之计,那四太子万一再输,如何是好?如今丞相入朝去了,不知可曾回否?不免叫丫环外厅伺候,若已回家,请问他有甚幺计策?莫使四太子吃亏方好。箜篌那里?[小净上]来了。自家唤做箜篌,提督酱、醋、盐、油。一生会与男儿相面,隔衣裳分出粗细刚柔。今早府门前站立,一双眼便是皮里春秋。多少人在我跟前走过,我却暗里搜求。见一个捎长汉子,最好个大大鼻头,我道是相君之面,必然天字一号风流。那人丢个眼色,我便顺水推舟。同他到一个僻静去处。我只道他君子好逑,元来他奉着兀术差遣。我夫人与他曾有些绸缪,寄与夫人的表记,是个黄蜡做的气球。[内叫]是蜡丸。[小净]我如今接得在手,不免把夫人羞他一羞。他若把我发作,我便说出根由。[内叫]说出甚幺?[小净]则说我便是兀术改脚,你不要轻觑我这丫头。[见介][贴]你在那里去来?[小净笑介][贴]笑甚幺?[小净又笑介][贴]甚幺事,只管笑了去?[小净]府门前不知那里走来一个汉子。[贴]那汉子怎幺?

【仙吕解三酲】[小净]他貌古怪语言别拗,千万的名字不叫,却怎的唤名尖哨?[贴]尖哨,元是金国那边的人了。[小净]箜篌与他并不识面,被他一把拖到无人之处,只道他那话儿,原来倒不。[贴]他有甚幺话来?[小净]道甚幺兀术太子差来到。[贴喜介]低声,他还说些甚幺?[小净]还有哩,他问我可是答应夫人的。[贴]你便说是了。[小净]箜篌是这样说的。[贴]他怎幺?[小净]又问夫人可待得你好幺?[贴]你便说待得你好了。[小净]我说我与夫人只多了一个头儿,可不好哩!他便把十两一块条金送我,又把一个蜡丸与我,教我送与夫人。又古怪哩?[贴]怎的?[小净]教不要与老爷瞧。[贴]把来我看。[小净]我不知道他甚幺子,便没有接他的。夫人若要看,箜篌去禀过老爷,待老爷向他讨来看罢。[贴]不要去禀老爷,你去讨来与我。[小净]我不去讨。[贴]怎幺不去讨?[小净]老爷访出这根与苗,将我箜篌一顿敲。[贴]没事,你去讨来。[小净]不去的稳,怕他知道,[贴]当真没事的。[小净]夫人没事,我却难饶。[贴]你不知道,那四太子呵,

【其二】[换头]我与他家情意好,[小净]我说呢,[贴]别后相思两泪抛。[小净]怪得夫人眉头不展。[贴]今朝幸把音书报,看喜色上眉梢。当初你老爷也知道此事,怕他如今做了丞相,顾惜体成。[小净]常言道,宰相肚里好撑船,越不计较了。[贴]虽然他大量难动摇,难道丞相夫人有外交,还是瞒他好。防着他良心发现,一旦妆幺。[小净]既如此,待我去讨来。[贴]快讨来。[小净背介]蜡丸已在袖里,不知这话真假如何,不敢擅便。如今取出,只说是去讨来的便了。[回身递丸与贴拆看,唱前折后一封书介][贴]他有书与老爷没有?[小净]他说有书,只待老爷回时便下。[贴]老爷此时想已出朝,你去外厢打听,若归府时便请将来。[小净应,同下]

作者自称“纪实”,但桧妻既不是王次山之女,也没有与兀术私通的历史事实。作者这样写,一是因为王次山赞助秦桧夺岳飞的兵权,就捏造他女儿与人通奸来糟蹋他;二是认为象秦桧这样大汉奸,不配有个贞节的老婆。归根到底,还是封建思想作怪。

庸俗无聊笔墨。

 

猜你喜欢
  集外诗·姜夔
  卷五·仇兆鳌
  卷一百三十·徐世昌
  四集卷五十二·乾隆
  三集卷七·乾隆
  卷二十·郭知达
  丁当——清新·徐志摩
  卷七·乾隆
  石屏集补钞·吴之振
  卷六·孟郊
  卷八十九·陈邦彦
  卷四百三十三·陈廷敬
  总目八·佚名
  泰果尔批评·闻一多
  外篇(下)·叶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学正炳文(云峰集)·顾嗣立

    炳文,字仲虎,徽之婺源人。父孝善先生斗元,从朱晦庵从孙小翁得《书》、《易》之传。炳文尤潜心朱子之学,作《四书通》、《易本义通释》诸书。吴文正公尝荐诸朝,不就。辟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学正,未赴。至大间,其族子淀为

  • 卷六·杜文澜

    卷六梁州令晁补之词、东君遣春来缓句、万氏注云、东君下恐落一字、按词谱东君下有故字、应遵补、欧阳修词、芳心只愿长依旧句、万氏谓、较前段多一字、恐长字误多、据秦氏云、柳耆卿亦有此体、亦

  • 原叙·赖良

    大雅集原叙客有赖良氏来谒余七者寮致其请曰昔山谷老人在戎州叹曰安得一奇士有力者尽刻杜公东西川及防州诗使大雅之音复盈三巴之耳有杨生素者任之刻石作堂因以大雅名之先生鐡雅虽已徧传海内而兵变后诸作人未识者有之请

  • 卷二十八·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八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五十八首 【起在翰林洎元佑已巳出守钱塘作】 次韵王晋卿惠花栽栽所寓张退傅第中 坐来念念失前人共向空中寓一尘若问此花谁是主天教闲

  • 第一百三十回 强调停弟兄翻脸 争权利姻娅失欢·蔡东藩

      却说关外调人麇集,和平空气,弥漫沈辽。谁知张作霖受了梁、叶迷惑,以为有了倒吴的计划,所以不肯答应。而且新近得了广东和浙江方面的联络,已经订立三角同盟。据传三角同盟的内容,是以孙中山先生为总统,段祺瑞为副总统,梁

  • 卷三·王世贞

    ○父子兄弟贵盛一时嘉靖初,《武宗实录》完,少保、大学士费公宏进少师,从弟编修き进左赞善,从子懋中进修撰,而子懋贤复为庶吉士。隆庆初,徐公阶以少师当首揆,而弟陟为南少司寇,长子以太常卿掌尚宝司,次子瑛、少子琨俱为少卿归

  • 九十四 内务府郎中倭和等奏清茶房太监领内用参须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据查:去年十一月月摺内奏闻,二十四日,副总管太监刘进忠、李进朝遣清茶房大太监孙国安、明自忠来称取去内月参须一两,二十八日,副总管太监刘进忠、李进朝谴清茶房大太监孙国安、明自忠来称取去内

  • 完者都传·宋濂

    完者都,钦察人。父哈剌火者,随宪宗征讨有功。完者都额头宽广,髯长过腹,禀性骁勇,乐善好施,听读史书时,闻忠良则喜,遇奸邪则怒。宪宗六年(1256)从军。八年,参加攻打鄂州。中统三年(1262),随诸王合必赤讨伐济南李王..的反叛,两战皆

  • 明玉珍传(附刘桢传)·张廷玉

    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目为双瞳仁。与家乡父老共起兵千余人,驻青山。徐寿辉称帝,派人招引玉珍,明玉珍便率众降。至正十七年(1357)袭取重庆,受寿辉职为陇蜀行省右丞。二十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明玉珍便自立为陇蜀王,以刘桢

  • 周生烈子 辑文·周生烈

    周生烈子  魏博士侍中周生烈纂武威张澍钞辑  序  按《魏志》:周生烈,敦煌人,魏初徵士。裴松之注云:姓周生名烈。陆德明《经典释文》:字文逢,本姓唐,魏博士侍中。其说本之《七录》,《论语序疏》作文逸。然《敦煌实录》云

  • 觉魔品第四十七·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叹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六波罗蜜者,摄取佛国教化众生其德乃尔。是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而趣断绝留难。佛告须菩提言:辩不即者当知魔事。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辩不即发知是魔事。佛言:菩

  • 卷下·佚名

    应时二万二千菩萨。同共发声。我等欲与文殊师利俱行。即时如其数菩萨。与文殊师利俱行。忽以在沙阿刹土其处而坐。其处者谓室中。所以能容者,是菩萨威神故。悉共坐已,文殊师利说其法。其法名曰陀邻尼。文殊师利谓诸菩萨

  • 第三十四則 仰山問近離甚處·胡兰成

    第三十四則仰山問近離甚處舉:仰山禪師問僧:近離甚處?僧云:廬山。山云:曾遊五老峰麼?僧云:不曾到。山云:闍黎不曾遊山。雲門禪師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你遊廬山,就要上到五老峰。你沒有上到五老峰,算得什麼遊廬山。問:上

  • 禅灯世谱后序·道忞

    禅灯世谱后序吾祖之道之传于诸夏也。始于梁。盛于唐。而光显于宋。其间往往多高文博达之士。故先德之出处与其言行之大端。皆有传记可考。非直谱谍已也。自元而降。传灯不修。遂使一代宗匠与夫抗迹西山者同一湮没无闻

  • 卷第七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之余 【经】如来左肩复有大人相名光明徧照云其相右旋阎浮檀金色摩尼

  • 第十七品 小事分别·佚名

    论母[一种]生憍。种憍。无病憍。血气憍。命憍。利得憍。恭敬憍。尊重憍。尊敬憍。眷属憍。受用憍。显色憍。闻憍。辨才憍。知识憍。乞食憍。不呵毁憍。威仪憍。神通憍。美称憍。戒憍。静虑憍。工巧憍。长高憍。宽广憍。

  • 梁谿漫志·费衮

    宋代笔记。费衮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分为十卷。每篇皆有标题目录。其排列次序大致以类相从。此书前5卷主要记载朝廷典章制度、士林轶事,关于苏轼的记载尤多。其间贬斥蔡京父子,同情元祐党人,于苏轼则推崇备至,显

  • 怪房客·程小青

    那头发花白的老妇刚才在霍桑书室中的那只专供来客的安乐椅上坐定,忽又跳起身来。伊举起了两只干瘪皱皮的手,在空中画符似地乱摇了一会,又气息琳琳地说话。 “先生,我怕极了!我当家的在纱厂里做工;一天不做,一天不活,实在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