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折

(外扮梁州尹、引张千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虽然赢得官犹在,争奈夫人没处寻。老夫姓梁名公弼。叨中进士及第,所除南康为理。有我夫人姓郑,老夫三年官满,还于京师,行到半途,被土贼哄散,至今夫人不知所向。谢圣恩可怜,今除郑州,为州尹之职。老夫想幼年间有一故友,姓秦双名思道,与老夫在南阳一处为官。后来他升做工部尚书,不幸辞世,止有一子,是秦修然,此子九经三史,无有不通,如今也无信息。老夫在此做官,怕不一身荣显?争奈两桩儿缺欠,一来失了夫人,二来不见侄儿。若是得见他两个,便足俺平生之愿。张千,你门首觑者,看有甚么人来,报复我知道。(张千云)理会的。(副末扮秦修然上,诗云)少小为文便有名,如今挟策上西京。不知若个豪门女,亲把丝鞭递小生。小生姓秦,双名修然,幼年父母双亡。父母在时,曾与郑礼部家指腹成亲。谁想他家得了女儿,小字彩鸾。如今两家廖落,绝无消耗。小生因取功名,到这郑州,闻知我叔父梁公弼在此为理,何不探望叔交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门上人报复去,道有秦修然在于门首。(张千报科,云)有秦修然在于门首。(梁尹云)他说是秦修然么?(张千云)是。(梁尹云)老夫语未悬口,侄儿却已来到。张千,道有请。(张千云)请进。(秦修然见科,云)叔父请坐,受您孩儿两拜。(梁尹云)孩儿,则被你想杀我也。你行囊在于何处?(秦修然云)在客店中哩。(梁尹云)张千,便与我搬将来,打扫书房,着孩儿那里安歇。便安排酒肴,与孩儿接风去来。(同下)(正旦同小姑上,云)自从出了家,到大来好是安静快乐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弃了个铜斗儿似家缘,撇下个泼天也似火院,到大来无拘倦。每日间不断香烟,将一片真心炼。

【混江龙】改换了油头粉面,再不将蛾眉淡扫鬓堆蝉。将阴功暗垒,道教明传。座上全无尘半点,壶中别有一重天。向是非海内,入我丛中,将那等不晓事的愚迷劝。觑了这飘飘浮肚,冉冉流年。

(小姑云)我觑了小姐你这等模样好,拣个好官员士夫人家嫁一个不好,出他那家做甚么?你不如归去罢,(正旦云)小姑,你说的差矣。(唱)

【村里迓鼓】你道我不如归去,我待要至心修炼。则他这蝇头蜗角,虚名利休贪休恋。倒不如躲是非,忘宠辱,无骄怨。问甚么谁得官,谁得禄,谁得钱?呀!到后来死生关临头怎免?

【元和令】咱人这无常管甚少年?我叹世事忽更变。恰天桃喷火柳堆烟,早荷花点翠钿。东篱黄菊未开全,又纷纷雪满天。

【上马娇】不如我琴一张,诗一联,乐意自悠然。试看他富贵和贫贱,都一般白骨葬黄泉。

【胜葫芦】低多少兴废荣枯在眼前,人被利名牵,满目红尘关塞远。笑车轮马足,晨钟暮鼓,空劳碌自年年。

【幺篇】争如我睡彻东窗口影偏,高枕只安眠,愚者白愚贤者贤。炼丹砂九转,袖《黄庭》两卷,诵《老子》五千言。

(云)天色晚了也。小姑,你与我点上灯,添上香来,你歇息去。(小姑云)我添上香,点上灯,掩上柴门,歇息去也。(下)(正旦云)夜深了也,取下我这焦尾琴来,抚一曲遣我的心闷咱。(正末上,云)小生秦修然是也。自从在叔父家,一月光景,不曾出门,今日在这城外踏青玩赏。下次小的每都回去了,天色已晚,小生赶不上城门。这里有个庵观,我去里面借一宵宿,有何不可?我推开柴门,元来还点着灯哩。(做听科)呀!有人抚琴,我试听咱。(正旦唱)

【后庭花】金垆焚宝烟,瑶琴鸣素弦。无非母流水高山调,和那堆风积雪篇,端的这五音全。我叮便轻弹一遍,对清宵明月前,更行人迹杏然。正泠泠指下传,百般的声不圆,怎么百般的声不圆?

(云)我这琴弦断,必有人来窃听,我开这门试看咱。(见末科,云)一个好秀才也。(秦修然云)呀,一个好姑姑也。(正旦云)兀那秀才,你是那里人氏?姓甚名谁?因甚来到俺这庵观?说的是万事都休,说的不是,送你到道录司,不道的饶了你哩。(秦修然云)小生南阳府人氏,姓秦双名修然,因为进取功名,到于此处。今日在城外踏青赏玩,不想天色昏晚,无处寄宿,来到此处,暂借一宵。听的这里弹琴声音嘹亮,因而窃听。不想姑姑在此,望恕小生之罪。(正旦背云)元来他便是秦修然,我且问他。兀那秀才,你认的那指腹成亲郑彩鸾么?(秦修然云)当初我父亲在时,多听的说有一个指腹成亲的郑彩鸾。自从我父母亡过,那郑彩鸾也不知所向,小生常切切于心,不能见面。(正旦云)秀才你休慌,则我便是郑彩鸾。(秦修然云)我那里不寻,那里不觅,你可可在这里。小姐,你既然遇着我,正是一对夫妻。我和你说句话儿。(正旦云)秀才休得无礼。我与你虽素有盟约,却不可造次苟合。万一外人得知,岂无私奔之诮?(秦修然云)

我与你怨女旷夫,隔绝十有余年。今日偶尔相逢,天与之便,岂可固执?(正旦云)既然如此,这所在不是说话处,咱去那耳房里说话去来。(唱)

【金盏儿】这搭儿里花影更幽然,桧柏琐苍烟。则这两桩儿好与人方便,果然是色胆大如天。今夜又无甚星河相间阻,莫不着人月两团圆?我可是清闲真道本,则被你坏了我也,无事的散神仙。

(云)秦修然,天色明了也,你回去罢。(秦修然云)小姐,我此去,明日多早晚来?(正旦云)你白日休要来,可在晚间来。来时休往那正门,则打那角门儿进,免得外人看见不雅。(秦修然云)小生知道了也。(正旦云)秦修然,我为你呵。(唱)

【赚煞】建起座七真坛,新盖了三清殿。往常我酝酿真心不浅,不想这一曲瑶琴声婉转,包藏着那美满姻缘。并香肩月下星前,共指三生说誓言。我也到不的蓬阆苑,羞对着药垆经卷,我愁的是小窗孤枕夜如年。(下)

猜你喜欢
  龙紫蓬·唐圭璋
  第三十出 受降·李渔
  第二十四出 首奸·李渔
  第二十一出 谒遇·汤显祖
  楔子·杨显之
  李德载·隋树森
  儿歌·周作人
  深夜的泪·闻一多
  卷一百四·徐世昌
  卷404 ·佚名
  卷307 ·佚名
  卷七十二·陈起
  卷四百十·曹学佺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黄庭坚
  33.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王寿昌

    ○总论诗有四正:性情宜正,志向宜正,本源宜正,是非取舍宜正。诗有六要:心要忠厚,意要缠绵,语要含蓄,义要分明,气度要和雅,规模要广大。诗有四清:心境欲清,神骨欲清,气味欲清,意致音韵欲清。诗有三真:言情欲真,写境欲真,纪事欲真。诗有三

  • 卷八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五陆防防字鲁望苏州人博学工歌诗及赋与颜荛皮日休罗隠吴融为友举进士不第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歴湖苏二州辟以自佐甞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蔡京率官属就见之防不乐拂衣去居松江甫

  • 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房玄龄

    永和三年,季龙亲耕藉田于其桑梓苑,其妻杜氏祠先蚕于近郊,遂如襄国谒勒墓。 以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并、司州兵二余人为麻秋等后继。张重华将宋秦等率户二万来降。河湟间氐羌十余万落与张璩相首尾,麻秋惮之,不进。重华金

  • ●卷一·佚名

    ○上谕◇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上谕各省乡民设团自卫,保护身家,本古人守望相助之谊,果能安分守法,原可听其自便。但恐其间良莠不齐,或藉端与教民为难,不知朝廷一视同仁,无公畛域。该民人等所当仰体此意,无得怀私逞忿,致启衅端

  • 卷之五百六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一月。己酉。谕内阁、袁世凯奏、举劾属员一摺。直隶南宫县知县吕调元、长垣县知县赵惟庆、大名县知县杨鸿仪、署定兴县知县候补知县朱贞保、均着传旨嘉奖。沙河县知县吴鸿祺、习气颇深。驭下

  • 大同平叛志·尹耕

    大同平叛志(明)尹耕 撰大同为京师藩蔽,其北无亭障,又长城岁久浸坏,虏入即至城下。巡抚都御史张文锦议曰:“虏直抵城,烽堠失也。失烽堠以鲜屯戍,墩卒惧攻围,匿警也。夫镇城下即战场,何以示武?虏倏忽往来,何以耕牧?且宣、大咸镇

  • 第五五谕光绪七年十一月九日一一二○七-一四·佚名

    新竹知县徐,饬自爨店林水等派拨挑夫,交由挑失首呼唤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谕饬遵办事。(云云照前叙至)除批准照办、并分谕饬遵外,合行谕饬。为此谕,仰各自爨店某等,即便遵照,遇有大差临境,尔等每

  • 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佚名

    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五月初一日,鲍参将来报消息:“卜游击已招降四山寨。”贝勒曰:“彼感汗与诸贝勒之恩养,而勤力图效,实属可怜。”遂赏给卜游击银二十两。“嗣後,尔等无论於何地能勤力勉为,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八旗分志二十八八旗佐领二十八【正蓝旗汉军佐领】正蓝旗汉军佐领正蓝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六第五参领下佐领六第一参

  • 第二节 工 业·吕思勉

    智巧之士,历代有之,但为骄侈者所用,则不能有益于民,而转贻之以害而已。若隋世之宇文恺、阎毗、何稠是也。恺造观风行殿,及其营建东都,已见第一章第四节。阎毗者,隋初以技艺侍东宫。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皇太子废,毗坐杖

  • 卷二·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二     元 程端学 撰桓公元年或问曰郑伯以璧假许田左氏谷梁两易之说已辨于归祊之时矣然先儒以讳易称假为讳国恶而隐之者何也曰假许田者郑伯也何必为郑伯讳乎曰先儒谓言假则有归道者何也

  • 答 李 直 问·太虚

    问:依起信论众生在生灭之中,虽依真如自体相熏习,亦能发心修行,但以有无量无边无明,起一切烦恼种种差别,若不遇诸佛菩萨以为之缘,而能证入涅槃,则无是处。读此窃有疑义:即诸佛亲证真如,从断无明而证乎?抑本未尝起于无明乎?依后义,则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中·彦悰

    京弘福道场释彦琮撰贞观十一年春正月。帝欲宣畅祖风遵嵩本系。爰发明诏颁告黎元云。老君垂范。义在于清虚。释迦贻训。理存于因果。论其教也。汲引之迹殊途。求其宗也。弘益之风齐致。然则大道之兴。肇于遂古。源出无

  • 卷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七住平越府圆觉门人祖拙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机缘僧问如何是入门句师云投来似知己面目未分明如何是门里句师云弹开金钥后威风自凛凛如何是当门句师云倚户才叉

  • 三闲集·鲁迅

    鲁迅著。上海北新书店1932年9月出版。除《序言》外,收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34篇以及《鲁迅译著书目》。作品记录了作者在革命转入低潮年代里的愤激心情和对反动势力坚持英勇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关于“革命文学”的论

  • 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佚名

    忠翊郎添差池州监押赵子俅述跋,述宣和年间诵经故事,该经盖出自北宋末。述救苦天尊威力及十方天尊号,劝人诵经悟道。

  • 英烈传·佚名

    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一名《龙兴名世录皇明开运英武传》、《皇明英武传》、《皇明开运英武传》,又名《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皇明英烈传》、《皇明英烈志传》、《云合奇踪》、《英烈全传》、《京本

  • 明镜公案·佚名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正文前则题:“新刻名公神断明镜公案”,“葛天民、吴沛泉汇编,三槐堂王崑源梓行”。上图下文。每卷含一至二类不等,共分人命、索骗、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