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折

(夫人慌上,云)欢喜未尽,烦恼又来。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请的医人看治,不得痊可,十分沉重,如之奈何?则怕孩儿思想汤水吃,老身亲自去绣房中探望一遭去来。(下)(正末上,云)小生王文举,自与小姐在折柳亭相别,使小生切切于怀,放心不下。今舣舟江岸,小生横琴于膝,操一曲以适闷咱。(做抚琴科)(正旦别扮离魂上,云)妾身倩女,自与王生相别,思想的无奈,不如跟他同去,背着母亲,一径的赶来。王生也,你只管去了,争知我如何过遣也呵!(唱)

【越调】【斗鹌鹑】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似盼张骞天上浮槎。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髻堆鸦,走的我筋力疲乏。你莫不夜泊秦淮卖酒家?向断桥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芦花。

(云)走了半日,来到江边,听的人语喧闹,我试觑咱。(唱)

【小桃红】我蓦听得马嘶人语喧哗,掩映在垂杨下,唬的我心头丕丕那惊怕,原来是响王吉王吉榔板捕鱼虾。我这里须风悄悄听沉罢,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调笑令】向沙堤款踏,莎草带霜滑;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看江上晚来堪画,玩冰壶潋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无瑕。

【秃厮儿】你觑远浦孤鹬落霞,枯藤老树昏鸦。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橹咿哑。

(云)兀那船头上琴声响,敢是王生?我试听咱。(唱)

【圣药王】近蓼洼,缆钓槎,有折蒲衰柳老蒹葭;傍水凹,折藕芽,见烟笼寒水月笼沙,茅舍两三家。

(正末云)这等夜深,只听得岸上女人声音,好似我倩女小姐,我试问一声波。(做问科,云)那壁不是倩女小姐么?这早晚来此怎的?(魂旦相见科,云)王生也,我背着母亲,一径的赶将你来,咱同上去罢。(正末云)小姐,你怎生直赶到这里来?(魂旦唱)

【麻郎儿】你好是舒心的伯牙,我做了没路的浑家。你道我为甚么私离绣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正末云)小姐是车儿来,是马儿来?(魂旦唱)

【幺】把、咱家、走乏,比及你远赴京华。薄命妾为伊牵挂,思量心几时撇下。

【络丝娘】你抛闪咱,比及见咱,我不瘦杀,多应害杀。(正末云)若老夫人知道怎了也?(魂旦唱)他若是赶上咱,待怎么?常言道:做着不怕。

(正末做怒科,云)古人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须!你袅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魂旦唱)

【紫花儿序】只道你急煎煎趱登程路,元来是闷沉沉困倚琴书,怎不教我痛煞煞泪湿湿琵琶。有甚心着雾鬓轻笼蝉翅,双眉淡扫宫鸦,以落絮飞花。谁待问出外争如只在家,更无多话,愿秋风驾百尺高帆,尽春光付一树铅华。(云)王秀才,赶你不为别,我只防你一件。(正末云)小姐防我那一件来?(魂旦唱)

【东原乐】你若是赴御宴琼林罢,媒人每拦住马,高挑起染渲佳人丹青画,卖弄他生长在王侯宰相家。你恋着那奢华,你敢新婚燕尔在他门下。

(正末云)小生此行,一举及第,怎敢忘了小姐。(魂旦唱)你若行登第呵,(唱)

【绵搭絮】你做了贵门娇客,一样矜夸;那相府荣华,锦绣堆压,你还想飞入寻常百姓家?那时节似钱跃龙门播海涯,饮御酒插宫花。那其间占鳌头,占鳌头登上甲。

(正末云)小生倘不中呵,却是怎生?(魂旦唱)你若不中呵,妾身荆钗裙布,愿同甘苦。(唱)

【幺篇】把梢公快唤咱,恐家中厮捉拿,只见远寒鸦,岸草汀沙,满目黄花,几缕残霞。快先把云帆高挂,月明直下;便东风刮,莫消停,疾进发。(正末云)小姐,则今日同我上京应举去来。我若得了官,你便是夫人县君也。(魂旦唱)

【收尾】各剌剌向长安道上把车儿驾,但愿得文苑客当时奋发。则我这临邛市沽酒卓文君,甘休侍你濯锦江题桥汉司马。(同下)

猜你喜欢
  崔中·唐圭璋
  第三十五出 计竦·李渔
  ◆江南吟士倪道原(太初集)·顾嗣立
  第二折·佚名
  第一折·佚名
  贯石屏·隋树森
  严忠济·隋树森
  卷五十九·王奕清
  卷305 ·佚名
  巻二十九·袁表
  卷十一·沈德潜
  卷二百二十四·曹学佺
  卷七百六十四·佚名
  ●袁氏义犬·沈泰
  32.李白:将进酒·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笔要诀 全文·杜正伦

      属事比辞,皆有次第;每事至科分之别,必立言以间之,然后义势可得相承, 文体因而伦贯也。新进之徒,或有未悟,聊复商略,以类别之云尔。  观夫,惟夫,原夫,若夫,窃惟,窃闻,闻夫,惟昔,昔者,盖夫,自 昔,惟。  右并发端置辞,泛叙事物也。谓

  • 卷六·王建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王司马集> 钦定四库全书 王司马集卷六 唐 王建 撰 寄杜侍御 何须服药觅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徐乾学

    宋纪十【起重光大荒落正月尽昭阳协洽九月凡二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太平兴国六年春正月乙巳诏诸路转运使下所属州令长吏择见任判司簿尉之清亷明干者具以名闻当以次引对授知县之任 辛亥易州破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二景泰三年十二月己丑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省郊祀牲○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头目脱脱不花亦力把里地面也先卜花王并妃虎都速旦头目舍剌土鲁番地面也密力虎者王并妃右瓦儿速擅等头目马麻米儿咱等察

  • 卷之一千四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王明清

    ●卷三○刘廷、黄大本、朱弁行状刘廷者,开封人,向氏甥。颇知书。少年不检,无家可归,从张怀素左道于真州。一日,怀素语廷云:&ldquo;吾尝遣范信中往说诸迁客于湖、广间,久之不至,闻从京口入都矣,岂非用心不

  • 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我祖宗诞膺天命勃兴东土德绥威讋奄甸万姓维时龙从凤附之衆云合响应辐辏鳞集强者率属归诚弱者举族内附我祖宗建师设长以涖之分旗隶属以别之厥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効命疆场建谋帷幄

  • 卷二十五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五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郊祀志第五上 洪范八政三曰祀【师古曰祀谓祭祀也】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

  • 潮海传·宋濂

    潮海,扎刺台族人。由国子生开始当官,任靖安县达鲁花赤。至正十二年(1352),蕲、黄人民起义,潮海与县知事黄绍募民兵抵御。不久,起义军数万由武宁来攻,绍向行省救援,潮海则率兵迎战,在象湖大破义军。潮又起用进士胡斗元、涂渊、

  • 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注无传诸侯五年再相朝礼也例在文十五年【疏】

  • 第十八章 7·辜鸿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卷二·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二宋 吕祖谦 撰隠公问羽数于众仲【隠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问之名何如哉

  • 卷十四·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四    元 毛应龙 撰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陈氏曰总説金工之事故序于前 郑锷曰所制之器不同所用之齐亦不一故有上齐下齐之别焉齐如食医所谓食饮膳羞八珍之齐齐限量也所用之物各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六·念常

      唐。  ⊙(庚戌) 睿宗旦改景云(高宗第八子。初封豫王。武后废中宗而立为帝者。七年而废封相王。寿五十五。立隆基为太子。任宋璟姚崇为政。帝妹太平公主恃功专横。在位三年)  (壬子) 初改太极又改廷和又改先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一三)中阿含林品诸法本经第七(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异学来问汝等。一切诸法以何为本。汝等应当如是答彼。一切诸法以欲为

  • 佛学与文化·太虚

    ──三十三年在重庆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讲──一、佛学与世界人类文化  文化,可以说是人类之产品,人类将自然万有,依人类需要而改造以适合人生,及其所得成果等,均谓之文化。由此广义文化言,世界人类文化,均由人类改变自然而

  • 阿弥陀经疏·元晓

    全一卷。新罗沙门元晓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亦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初述大意,谓此经乃佛出世之大意,人、天等四辈入道之要门,耳闻经名则入一乘而无返,口诵佛号则出离三界而不还。次释经宗致,谓此经直以超过

  • 解脱道论·佚名

    梵名Vimoks!ama^rga -s/a^stra 。凡十二卷。阿罗汉优波底沙造,南朝梁代僧伽婆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内容系依坐禅人解脱之阶次分别解释戒、定、慧等解脱法门。共有十二品,即:因缘品、分别戒品、头陀品、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