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折

(冲末扮白乐天同外扮贾浪仙、孟浩然上)(白诗云)宴游饮食渐无味,杯酒管弦徒绕身。宾客欢从童仆喜,始知官职为他人。小生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太原人氏。现任吏部侍郎。这二位老兄,一位是贾浪仙,一位是孟浩然。他都是翰林院编修。方今大唐天下,宪宗即位。时遇春三月,在公廨中闷倦,待往街市上私行一遭。更了衣衫,只作白衣秀士。听的人说,这教坊司有个裴妈妈家一个女儿,小字兴奴。好生聪明,尤善琵琶是这京师出名的角妓。咱三人同访一遭去来。(贾浪仙云)咱三人去来。(诗云)高兴出尘外,携尊玩物华。(孟浩然诗云)偷将休沐暇,出访狭邪家。(老旦扮卜儿上,云)老身姓李,是这教坊司裴五之妻。夫主亡化已过,止生下一个女儿,叫做兴奴。生得颜色出众,聪明过人,吹弹歌舞,诗词书算,无所不通。自小时曾拜曹善才为师,学得一手琵琶。官员子弟,闻名都来吃酒。只是孩儿养的娇了,一来性儿好自在,二来有些拣择人。这早晚还不起来,只怕有人来吃酒。孩儿起来罢!(正旦扮裴兴奴引梅香上,云)妾身裴兴奴是也。在这教坊司乐籍中现应官妓。虽则学了几曲琵琶,争奈叫官身的无一日空闲。这门衣食,好是低微。大清早母亲叫,只得起来。天色还早哩。(唱)

【仙吕】【点绛唇】从天未拔白,酒旗挑在歌楼外。呀地门开,早送旧客迎新客。

【混江龙】好教我出于无奈,泼前程只办的好栽排。想着这半生花月,知他是几处楼台?经板似课名排日唤,落叶似官身吊名差。(带云)俺这老母呵,(唱)更怎当他银堆里舍命,银眼里安身,挂席般出落着孩儿卖。几时将缠头红锦,换一对插鬓荆钗!

(做见科,云)母亲万福。唤你孩儿有何话说?(卜儿云)没甚么话说。只是咱这等人家,要早起些,光头净面,打扮的娇媚着些。倘有俊俫来,赚他几文钱养家。你只管里睡觉,谁送钱来与你!(正旦唱)

【油葫芦】俺娘不殢酒时常髱髻歪,一鼻凹衠是乖。看看两鬓雪霜般白,我则道过中年人老朱颜改,谁想他扑郎君虎瘦雄心在。折倒的我形似鬼,熬煎的我骨似柴。似恁的女残废不敢怨娘害,则叹自己年月日时该。

(卜儿云)你则管里说甚么?快打扮了,则怕有客来。(正旦唱)

【天下乐】则索倚定门儿手托腮,想别人家奴胎,也得个自在;轮到我根脚里,都世袭了烟月牌。他管甚桃李开,风雨筛,更问甚青春不再来。

(白乐天同贾、孟上,云)走了这半日,人说道这是裴妈妈家。不好进去,我咳嗽一声。(卜儿云)是谁在外边?(出见科)原来是三位进士公,请里面坐。(白乐天同贾、孟云)妈妈祗揖。(卜儿云)兴奴孩儿,来陪三位进士公。快抬桌儿,看酒来!(正旦觑科,云)好是奇怪,娘见了三个秀才踏门,怎生便教看酒?(唱)

【醉扶归】送了几辈儿茶员外,都是这一副儿酒船台。俺娘吃不的荤腥教酒肉搋,待觅厌饫的新黄菜。他手里怎容得这几个酸寒秀才?(带云)我知道了也。(唱)俺娘八分里又看上他那条乌犀带。

(正旦出见科)三位万福。(白乐天同贾、孟云)大姐祗揖了。(正旦唱)

【后庭花】这里是风尘花柳街,又不是王侯宰相宅。我忙着笑脸儿迎将去,学士是甚风儿吹到来?(白乐天云)我等久慕高名,特来一拜。(正旦唱)是几个俊秀才,偏他还咱一拜,怎做的内心儿不敬色。

(云)敢问官人尊姓大名?(白乐天云)小生是侍郎白居易。这二位是学士贾浪仙、孟浩然。因此春日,公衙无事,换了衣服来街市闲行。久慕大姐德容,一径的来拜望。(正旦云)不敢不敢。学士大人不弃下贱,小酌三杯如何?(白乐天云)好便好,只是不敢取扰。(正旦把酒科)(贾浪仙云)今日幸遇大姐,咱多饮几杯。(孟浩然云)我还有人求的几首诗未了,少吃醉些。(正旦唱)

【金盏儿】一个笑哈哈解愁怀,一个酸溜溜卖诗才。休强波灞陵桥踏雪寻梅客,便是子猷访戴,敢也冻回来。咱这里酥烹金盏酒,香揾玉人腮;不强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贾、孟作意科,云)我醉了也。咱回去罢。(白乐天云)再坐一会,怕做甚么!(正旦唱)

【后庭花】你待赚鳌鱼钓颊腮,怎想与刘伶装布袋?我这怪脸儿奸如鬼,你酒肠宽似海。(贾、孟云)我们都已醉了,不要过了酒戒,不吃罢。(正旦唱)畅开怀,都似你朦胧酒戒,那醉乡侯安在哉?

(卜儿云)二位学士醉了,侍郎再坐一坐。(贾、孟云)乐天侍郎,咱且回去,明日再来。(白乐天云)平白里打扰了一日,怎生就空去了?(正旦唱)

【金盏儿】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乐天云)定害了你这一日。(正旦唱)更待要秦楼夜访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兀那酒丧门临本命,饿太岁犯家宅。虽是我管待这两个穷秀士,权当一百日血光灾!

(贾、孟云)咱去罢,则管缠甚么?(卜儿云)白侍郎要住下,着这二位催逼的慌,好生败兴。(白乐天云)下官有心待住下,二位醉了,不好独回。待下官送他回去,明日自己再来。只是大姐费了茶酒,定害这一日,容下官陪补。(正旦云)侍郎说那里话。(唱)

【赚煞】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权做这场折本买卖。若信着俺当家老奶奶,把惜花心七事儿分开。哎,你个俏多才,不是我相择,你更怕辱没着俺门前下马台!俺娘山河易改,解元每少怪。(带云)侍郎记者,(唱)怕你再行踏,休引外人来。(同下)

猜你喜欢
  纳兰词卷二·纳兰性德
  卷五百七十八·彭定求
  姚云文·唐圭璋
  黄岩叟·唐圭璋
  ●初编·卷九·沈瘦东
  第十二出 摧落·叶宪祖
  第四折·张国宾
  《词综》(卷十二)·朱彝尊
  情 愿·林徽因
  长城下之哀歌·闻一多
  卷三百六十一·曹学佺
  卷五十八·陈邦彦
  卷四百二十八·佚名
  ●女状元·沈泰
  双溪集巻八·杭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325_1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权德舆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   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雨。首夏谅清和,芳阴接

  • 才调集卷三·韦縠

    (唐)韦縠 撰○韦庄【六十三首】岀关【或刻关山】马嘶烟岸柳阴斜回首关山路转賖到处因循縁嗜酒一生惆怅为判花危时秪合身无主白日■〈冉阝〉堪事有涯正是灞陵春酎绿仲宣何事独辞家长安旧里满目墙垣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

  • 七言巻七十二·洪迈

      七言  柳           顾 云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乞与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牡丹          王 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 七言巻二十一·洪迈

      七言〈原缺〉

  • 卷六百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许棠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下国闲归去他人少此情云移寒峤出烧夹夜江明重引池塘思还登谢眺城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第二首一

  • 雍正上谕 仁君何以要对弥天重犯网开一面·雍正

      编者按:曾静案已基本审清,其所以攻击雍正,思想基础有二,一是受吕留良学说影响,二是听信谣言,而后者更为重要。由于曾静已表示伏罪,转而吹捧雍正。所以雍正认为让其现身说法,平息谣言,不失为一个可利用的工具,并可借以显示自

  •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八月。丁巳。秋分。夕月于西郊。上亲诣行礼。外记  ○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徐桐行礼。  ○戊午。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外记  ○河南巡抚裕宽奏、豫省防营不敷分布。请将驻扎山东嵩

  • 卷五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史给事侯家平阳侯曹夀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

  •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按照《正义》解释,“封禅”的意思有两种说法:一是在泰山上封土为坛以祭天,称为封;在泰山下一处小山上清理出一块地面以祭地,称为禅。合称封禅。二是认为祭天的册文(符)要用银绳缠束,打结

  • 卷三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八旗大臣年表二十一直省大臣年表二将军都统副都统<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

  • 卷三十七·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七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之一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少牢于五礼属吉礼疏曰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大牢是天子卿大夫

  • 卷四·佚名

    △无依行品第三之二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颇有佛土。五浊恶世空无佛时。其中众生烦恼炽盛习诸恶行。愚痴佷戾难可化不。谓刹帝利旃荼罗。宰官旃荼罗。居士旃荼罗。长者旃荼罗。沙门旃荼罗。婆罗门旃荼罗

  • 维摩诘经纪闻叙·太虚

    民国八年九月,我在北京观音寺听太虚法师讲维摩诘经。于讲义外,还有许多口说,我都随手记在讲义上。毕斗山先生看见了,便介绍我同王尚菩先生相会,约定同编这部书。后来、王先生将他所记的编好,我还没有动手;只得将我的笔记作一

  •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沙门道□述弟子品宣律师云。学在戒后故称为不解从戒□□□□子菩萨外化不常佛侧五戒暂来不常侍奉故第□□□□□在声闻非余二也。天台云。品来五意。一为显净名□□□□□大弟子称述不堪则备显净名之德。信仰生心

  • 第十一品·佚名

    第一章 三亦随眠论今言&ldquo;随眠是无记、无因、心不相应&rdquo;者,名三亦随眠论。此处,凡夫善无记心转依之时,应言为有随眠,于其刹那彼之因,依其因而随眠非有因,与其心不相应,故言&ldquo;无记、无因、心不相应&rdquo;者,乃

  •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朱元璋

    简称《玄教立成斋醮仪》。道书。此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召集道教徒把旧来的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参加编撰的有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此斋醮仪范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收入《

  • 过江七事·陈贞慧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弥勒经游意·吉藏

    佛教著述。隋吉藏撰。一卷。是《弥勒经》(包括《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的论释书。分十章:序王、释名、辨经宗体、论因果、出世久远、论成道真因、辨三会人多少、论与释迦同时涅槃、明教大小、杂料简。序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