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长鎗江米熟,小树枣花春。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不如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过华清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送沈亚之歌【并序】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春卿拾才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咏怀二首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其二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追和柳恽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江头栌树香,岸上蝴蝶飞。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挼丝团金悬■〈罒上鹿下〉■〈罒上敕下〉,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贵公子夜阑曲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蜀国弦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正月

正月上楼迎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二月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蒲如交剑风如薰。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四月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五月

雕玉押帘额,轻穀笼虚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六月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

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八月

孀妾怨夜长,独客梦归家。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九月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十月

玉壶银箭稍难倾,缸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

十一月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泉在何处?

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闰月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浩歌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帝子歌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洛姝真珠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风飞绰绰。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裙凤带行烟重;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李夫人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红壁阑珊悬佩珰,歌台小妓遥相望。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南园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其二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其三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其七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其八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其九

泉沙耎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泻酒木兰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其十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其十一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其十二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其十三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猜你喜欢
  ●卷六·潘德舆
  ●卷二一·陈衍
  ●卷四·丁绍仪
  第二十五出 闻试·李渔
  第二十一出 翻卷·李渔
  ◆铁崖先生杨维桢(古乐府 复古诗 铁崖先生集)·顾嗣立
  ●李义山诗集注卷三上·朱鹤龄
  赵秉文·隋树森
  卷八·梅鼎祚
  卷二百十四·曹学佺
  卷四十九·方回
  卷三百十四·陈廷敬
  卷四·徐倬
  杨炯诗鉴赏·佚名
  五言八十二首·阮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预宴九十二人诗九十九首【司仪长】奇 柱【年七十一】圣人治天下民蕃滋老夀史臣恒书之以为天所祐乾隆五十年诏举千叟筵先期大吏章各以所部言益州张子翼吉州古朝爵年并百歳

  • 提要·孟浩然

    《孟浩然集》四卷,唐孟浩然撰。浩然事迹具《新唐书·文艺传》。前有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案士源即补《亢仓子》之王士元。其事亦见序中。此作源字,盖传写异文。)又有天宝九载韦滔序。士源序称“浩然卒於开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七·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七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戏赠曹子方家凤儿 拣芽入汤狮子吼【北苑贡茶録一枪一旗号拣芽上品拣芽蜡茶名也维摩经云演法无畏犹狮子吼此借用】荔子新剥女儿颊凤郎但喜风土乐不解生愁

  • 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脱脱

        ◎道学一   ○周敦颐 程颢 程颐 张载邵雍   "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为职业,党、庠、术、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之间,无

  • 第十二回 拔中都分兵南略 立继嗣定议西征·蔡东藩

      却说成吉思汗得了金公主,出关回国。金公主姿色,不过平常,成吉思汗因她是大邦女子,待以后礼。且金公主年甫及笄,成吉思汗年周花甲,成吉思即位之年,已五十二岁,此时已逾八年,正六十岁了。老夫配少女,不得不格外爱宠,令她感恩

  • 第九十八回 扰秦楚闯王僭号 掠东西献贼横行·蔡东藩

      却说田贵妃所着绣鞋,上有“周延儒恭进”五字,顿时恼动天颜,拂袖出去,即有旨谴谪田妃,令移居启祥宫,三月不召。既而周后复侍帝赏花,袁妃亦至,独少田妃。后请怀宗传召,怀宗不应。后令小太监传达懿旨,召使出见,田妃乃至。玉容

  •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丁曰健

    台湾僻处海外,狃于治安久矣!朱一贵突尔跳梁,戕害官兵,窃踞郡县,虽曰猖獗之极,其实不难平也。无赖子弟,偶尔乌合,尚未知战守纪律为何事。当即命将出师,星夜进讨,如救焚拯溺,勿容稍缓。彼不意官军猝至,必将手足忙乱,仓

  • 李敏传·李延寿

    李敏,字树生,李崇的儿子。隋文帝因他的父亲为国战死,将他收养在宫中。长大后,他继承父爵,被封为广宗公,离家入仕,任左千牛。他姿容俊美,善于骑射、工于歌舞弦管。开皇初年,周宣帝的皇后乐平公主有个女儿叫娥英,正选择女婿,朝廷命

  • 章宗元·周诒春

    章宗元 字伯初。年四十岁。生于上海。弟宗祥。驻日公使。已婚。子一。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二十六年。以官费游美。入朴摩那学校。光緖二十九年。入加利佛尼学校。习经济商业。光緖三十三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

  • 陈庆尧·周诒春

    陈庆尧 字慕唐。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上海。弟庆华。上海沪杭铁路车站货员。永久通信处。上海小南门群学会。已婚。初学于上海育材书塾。毕业于南洋公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化学。民国二年。

  • 十七年·佚名

    (丁丑)十七年清嘉慶二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乙巳朔,詣魂宮,行朔祭。○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召見大臣禮堂。左議政韓用龜,右議政金思穆啓言:「王世子睿質天成,德容日茂,實是宗社莫大之慶。八域臣庶,無不延頸翹首,冀行

  • 着希第二·鹖冠子

    道有稽,德有据。人主不闻要,故专与运尧,而无以见也。道与德馆,而无以命也,义不当格,而无以更也。若是置之,虽安非定也。端倚有位,名号弗去。故希人者无悖其情,希世者无缪其宾。文礼之野,与禽兽同则,言语之暴,与蛮夷同谓。夫君子者

  • 卷七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七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公即位传疏彼传云如其意也【下注云至意也一十二字衍文】如齐逆女疏讥丧至其文○即下八年注云【年下衍而字】夫人妇姜至自齐传讥丧节疏此灭同

  • 卷二·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辛平王五酉十一年】三年【齊僖十一年晉鄂四年衛桓十五年蔡宣三十年鄭莊二十四年曹桓三十七年陳桓二十五年?武三十一年宋穆九年秦文四十六年楚武二十一年】春王二月集說【孫氏復曰

  • 卷十三·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常住妙等引心。何等为十。一者善行身念处。二者善行受念处。三者善行心念处。四者善行法念处。五者善行境界念处。六者善行阿兰若念处。七者善行王都国城聚落念处。八者善行名闻利养等

  •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二·慧思

        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问曰。违本起违末便违不二之体。即应并有灭离之义也。何故上言法界法尔具足二性不可破坏耶。答曰。违本虽起违末。但是理用故与顺一味。即不可除。违末虽依违本。但是事用故即有别义

  • 御定执中成宪·佚名

    八卷。清爱新觉罗·胤祯敕撰。是书于雍正六年(1728)始撰,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奏进,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善政,后四卷为唐虞至明诸臣之论说,皆关于治国之道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