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附录:

桧亭集九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丁复撰复字仲容天台人延佑初游京师与杨载范梈同被荐而复辞不就放情诗酒浪迹江淮间凡三徙居晚乃侨寓於金陵之城北平生所作不下数千篇脱稿卽弃去故多所散佚其婿饶介之及其门人李谨之各据所得蒐辑成帙介所编称集谨之所编称续集者今皆未见其本此本乃至正十年南台监察御史张惟远合二集编爲九卷刊於集庆学舍者其称桧亭盖以所居有双桧复日哦诗其下因以爲名集中有次韵介之双桧亭诗卽其地也复诗不事雕琢而意趣超忽自然俊逸其才气横溢魏文帝所谓笔墨之性殆不可胜者几乎近之偶桓乾坤淸气集多录其诗如饯赵公子送王伯庸郭生生子诸诗字句或有小异殆由传本各殊又兰堂上人之金陵因寄宪府张使君诸诗此集不载则遗稿散落人间饶介之等偶然未见者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别集类二十)

书名:桧亭集

作者:丁复(字仲容;号不详) (元) 撰  饶介之(字介之,名介;号华盖山樵,醉翁) (元) 辑  李谨之(字不详;号不详) (元) 辑  

部:集 类:别集类 属:金至元

参考资料:(仅《四库大辞典》)

九卷。元丁复撰。复字仲容。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不求仕进,放情诗酒,浪迹江淮。晚年卜居金陵城北。平生所着甚多,但脱稿即弃,因而多散佚。其婿饶介之及门人李谨之各据所得搜辑成帙。介之所编称集,谨之所编称续集。已佚。今《四库全书》本乃至正十年(1350)南台监察御史张帷远合二集所编,刊于集庆学舍。“复诗不事雕琢,而意趣超忽,自然俊逸。”(《四库全书总目》)另有清抄本(藏于南京图书馆)、《台州丛书》已集本题为《桧亭稿》。

丁复【元诗选传字仲容天台人延佑初游京师公卿奇其才荐入馆阁当国者不能用不俟报可翩然去之遂家金陵宅故有两桧树醉则倚而吚唔因名其什曰两桧亭诗中山李桓以为仲容学博才敏为诗精丽奇伟格超而趣远深入古人阃奥云】(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丁仲容桧亭诗一部四册(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文渊阁书目卷二)

丁复【桧亭诗稿九卷字仲容天台人寓居建康临川饶介妇翁集有上元李恒序】(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

丁复

【字仲容天台人徙居金陵之城北其地深僻有园亭之胜左右列植古桧苍茂若云客至款坐亭上翛然以为乐仲容学博才敏为诗精丽奇伟格超而趣远非时流所及集名桧亭稿其壻饶介之所编而序之者中山李桓也】(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卷九十三)

丁复

字仲容天台人有盛名往年予访虚一赵真士於白鹤观时公在座间後数年君去世桧亭集始行然多所遗落今所辑录皆补其缺其出处见桧亭集中(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草堂雅集卷八)

丁处士复

复字仲容天台人负诗名延佑初游京师公卿奇其才与浦城杨载清江范梈同荐入馆阁复度当国者不能用不俟报可翩然去之乃絶黄河憩梁楚过云梦窥沅湘陟庐阜浮大江而下遂家金陵买宅於城北南户故有两桧树醉则倚树而咿唔因自名其什曰双桧亭诗殁後其壻饶介之门人李谨之先後编辑共得若干首永嘉李孝光曰国初以来临海为诗数十家其什曰阆风樗园山南天逸素心圣泉其後又有张子先陈刚中杨景羲皆自树一家足以名世复读仲容诗令人欲飞皆已絶去生狞操蹙精悍犹之宛马不踶不啮不覂而日行千里衆马虽十驾不能超也中山李桓曰仲容学博才敏为诗精丽奇伟格超而趣远深入古人阃奥上元杨翮曰仲容诗必因酒而作引觞挥毫若不经意而语率高絶盖仲容胷次夷旷生平有隐君子之趣而以酒自托故当时论诗者亦以太白方之(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元诗选二集卷十六)

桧亭後集序  (明)朱右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白云稿卷四)

至元重纪戊寅之岁予如金陵游从缙绅名人间考德而问业时丁先生仲容父以同里閈往还既数情好益深故予与先生所着诗歌及他所见必手钞而心识之积若干卷藏之箧笥将俟知者以传不朽後十四年当至正辛卯客有携桧亭稿来示予於钱塘始知御史张公维远命刋昇学廼李君谨之所编视饶君介之旧本为增多矣予喜而不寐读尽日夜惜其间如琼花瑞竹送常宪史题长江万里图等作皆脍炙人口而不能尽传因类摭未刋之诗以补续其所未备得一百四十七首名曰後集又十年予以忧制守墓上虞一日王君克惠自闽海宪府赴行御史台事集南还过予山中抵掌剧谈感今念昔慨然兴怀遂尽取予所藏先生遗稿将锓梓以传予二十年之耿耿涣然释矣尚敢自爱乎哉尝记在昔先生有言曰学患不成不患不逹业患不精不患不传苟精而成达与传不计也渊乎斯言其正谊明道之奥乎今先生往矣时值多难经生学子无依归而克惠犹能起斯文於未坠思以淑人而传後则先生之言信有验矣因书以归之

书丁仲容所赠元行之叙後  (元)李存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俟庵集卷二十六)

余尝过宗人正卿忽出而笑且叹因问他日不若是何故曰有丁君仲容者吾故人也近舟道此入闽谓闻吾子愿欵接而牵於同载期以归之时昨日适至而江流涨急风且顺一夕可数百里舟中咸通恐其留遂以甚恨而去吾子今日来何不昨日来也至正甲申之春闽人元行之由江宁县典史来征商安仁东溪之上四方之俊彦集於江宁者共因其游观分题赋诗以为饯而仲容以文首之末语犹以曩不及过余为恨余曰世固有生不同时而能莫逆於其心者亦何必共州里数言面哉然仲容以文学老成交时显贵其踪迹宜常在通都大邑而余则久衰卧疾丘壑今之相失也又特一交臂耳无乃造物者使吾二人同其恨乎所赖行之方艾服官政其於东西州车辙马迹将无所不及则吾二人者亦将无所不相闻也敬赋二絶赘於卷之尾

来时去急约归时及到归时更不迟渺渺江东二千里两家消息有行之

相知何必曾相见此意寥寥在剡溪莫道有怀因雪月秋风随处鹧鸪啼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五十二·彭定求
  彭耜·唐圭璋
  ◆贡集贤奎(云林集)·顾嗣立
  ◆鹤鸣老人李俊民(庄靖先生集)·顾嗣立
  第四十二回 怯书生权作番女 浪荡子惊窥绝姿·萧晶玉
  第一折·秦简夫
  俞陛云·龙榆生
  四集卷八十七·乾隆
  七言巻七·洪迈
  卷二十七·查慎行
  卷二·许及之
  陈玉兰诗鉴赏·佚名
  35.杜甫:哀江头·施蜇存
  卷六·岳珂
  第三十六出 途遇小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闻捷·李渔

    〖破阵子〗(生装病容,净扶上)怪杀真人变假,顿教假病成真。火枣交梨将入口,禁齿箝牙未许吞,恩仇太不均!(净)相公,药煎好了,待我去取来。你坐稳了身子,不要倒在一边去。(暂下)(生)小生为着乔小姐的姻缘,用了殷四娘的计策,假装病态,伪作愁容

  • 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二许浑江上燕别【一作赵嘏诗题作汾上宴别】云物如故乡山川异岐路年来【一作年】未归客马上春欲暮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揺鞭背花去卜居招书侣忆昨【一作意壮】未知道临川每

  • 岳阳石门墨山·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 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 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 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 探

  • 卷一·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学言稿卷一(元)吴当 撰○四言诗明良诗御史明良赐都棱特穆尔开府为字乃东平文忠王拜珠丞相之子忠宣王安丞相之孙也于赫皇祖肇基朔土惟时忠襄实佐神武天戈攸指罔不率俾忠武之才雄特瑰伟逮乎忠宣相我世皇式

  • 第七十四回 刘锜力捍顺昌城 岳飞奏捷朱仙镇·蔡东藩

      却说王伦赴金议事,正值金蒲卢虎等谋反的时期,蒲卢虎自以太宗长子,跋扈日甚,遂与挞懒密谋篡弑,不幸事泄。蒲卢虎伏诛,挞懒以位处尊亲,更立有大功,特置不问,命为行台左丞相,杜充为行台右丞相。挞懒奋然道:“我是开国功臣,奈何

  • 卷之一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民国三年(1914)七月七日至八月十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一、《自杀篇》(七月七日)叔永有弟季彭居杭州。会宋遁初被刺,政府不能自解,则以兵力胁服南中诸省,季彭忧愤不已,遂发狂。一夜,潜出,投葛洪井死。叔永掇季彭生时所寄书,作《脊令风雨集》。既成,并系以诗,有“何

  • 王羲之传·房玄龄

    王羲之,字逸少,为司徒王导之侄。祖父王正,曾做过尚书郎。父亲王旷,做过淮南太守。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王旷有拥戴之功。王羲之年幼时说话有点口吃,人们并不觉得他有什么超出常人之处。十三岁时,曾去拜访周岂页,周岂页仔细

  • 附錄·佚名

    ○成化六年庚寅二月,受命出草。至七年辛卯十二月,撰《世祖實錄》訖,始撰八年壬辰五月畢。纂修官〈前後官幷錄〉領館事:輸忠協策靖難同德佐翼保社炳幾定難翊戴純誠明亮經濟弘化佐理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

  • 答欧阳崇一·王守仁

      〔1〕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常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曰“

  • 卷十四·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十四长洲余萧客撰礼记四乐记【下】以歌南风南风育养民之诗也王注其舞行缀逺逺以象民行之劳同其舞行缀短近以象民行之逸同【并史记注二十四】大章按五行钩命决云伏羲乐为立基神农乐为下谋祝融

  • 卷二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四丧服第十一之三大功布衰裳牡麻绖无受者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功布者其锻治之功麤沽之贾氏公彦曰言大功者用功麤大其小功是用功细小无受者不以轻服受之此

  •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太虚

    ──三十二年作── 一 绪言   二 现行政制之分类    甲 国家本位政治    乙 个人本位政治    丙 社会本位政治   三 政治起源于人类生活    甲 采猎生活与个人自立    乙 牧畜生

  • 卷第二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五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贤圣品第六之四如前所说。不动应果。初尽智后起无生智。诸阿罗汉如预流等有差别不。亦有。云何。颂曰。阿罗汉有六  谓退至不动前五信解生  总名时解

  • 卷第二十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二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楼上逢增长  淫女夜观星因作马鸣声  商人抱枯骨尔时猛光王住嗢逝尼城。此有长者娶妻未久留在本宅。自为兴易持货他方。其夫去后妻恣衣食烦恼增

  • 卷第二十九·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九 住泉州崇福嗣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十三世 东京法云法秀禅师法嗣 澧州香积用旻禅师(凡一) 示众云。夫为宗匠。随众提纲。应机问答。杀活临时。心眼精明。那容妖怪。若也棒头取证。喝下承

  • 蒙求集注·李翰

    晋李瀚撰。宋徐子光注。2卷。李瀚《蒙求》是一本供初学者认字的书,它取古人事迹写成四字韵语,以便记诵,皆以对偶成文。徐子光注,以每二句为一节,各为之注,把《蒙求》所言事迹皆详为注解,虽稍嫌冗蔓,而援引赅博,亦颇精

  • 水浒传注略·程穆衡

    浒传注略,清程穆衡著,王开沃补,手稿本,共有二卷四册,即是清道光二十五年王氏听香阁刻王开沃补注本。郑振铎《西谛书话》 曾言:“为章回小说作注者,于此书外,未之前闻。程穆衡引书凡数百种;自史汉一下至耐得翁《都城纪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