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节候门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敕(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霄(宵),曲燕近臣。命左丞王安中、中书侍郎冯熙载为诗以进。安中云:“上帝通明阙,神霄广爱天。九光环日月,五色丽云烟。紫袖开三极,琼敖列万仙。希夷尘境断,仿佛玉经传。妙道逢昌运,真王抚契贤。龟图规大壮,龙位正纯乾。穹昊亲无间,皇居掇自然。刚风同变化,祥气共陶甄。层观星潢上,重斗柄边。摩空七雉峻,冠峤六鳌连。梦想何尝到,阶升信有缘。昕朝初放仗,密宴忽闻宣。清禁来鸣,修廊入并肩。兽铺金半阖,鸾障绣微褰。霁景留庭砌,雷文绘桷梃。宫帘波锦漾,殿榜字金填。花拥巍巍座,香浮秩秩筵。高呼称万亿,《韶》奏侍三千。华岁推尧历,玄玑候舜璇。冰霜知腊后,梅柳认春前。造化应呈巧,芳菲已斗妍。つ枝雕槛小,多叶露桃鲜。错落飞杯,锵洋杂管弦。承云歌历历,回雪舞翩翩。黼幄祥氛合,铜壶永漏延。镐京方置醴,羲驭自停鞭。上(乃)圣情深渥,诸臣意更虔。宗藩亲鲁卫,相芾拱闳颠。侧弁恩光浃,中觞诏跸旋。宝熏携满袖,御果得加边(笾)。要赏嬉游盛,仪追步武遄。腾身复道表,送日夹城Й(Й)。

  仰揖苍龙象,旁临艮岳颠。讴歌纷广陌,箫鼓乐丰年。赫奕攒轻,珍奇集市廛。博卢多袒跣,饮肆竞遍跹。蕃衍开朱邸,崔嵬照彩椽。桥虹弯矗矗,江练泮溅溅。击拆周庐晚,张灯别院先。余霞摇绮晕,列宿舍珠躔。浩荡三山岛,棱层十丈莲。再趋天北极,却立榻东偏。既用家人礼,仍占圣制篇。兕觥从酩酊,蟾魄待婵娟。转盼随亲指,环观得从穿。曲屏江浪蹙,巨柱赤虬缠。光透垂枝井,晶衔带壁钱。萧台千级峻,重屋八窗全。就席花墩匝,行樽紫袖揎。交辉方烁烁,起立复阗阗。邃宇会宁过,中宵胜赏专。铺陈尤有韵,清雅不相沿。户箔明珠串,栏缸水碧卷。规模商铸,款识鲁壶镌。秦曲移筝柱,唐妆俨鬓蝉。窄襟珠缀领,高朵翠为钿。喜气排寒Ё,轻ざ洗静便。层琳籍玑组,方鼎炷龙涎。玛瑙供盘大,玻璃琢盏圆。暖金烦小,屑玉酿新泉。帝子天才异,英姿棣萼联。频看挥斗碗,端是吸鲸川。推食俱均逮,攘餐及坠捐。海螯初破壳,江柱乍离渊。宁数披绵雀,休论缩颈鳊。南珍夸,北馔厌烹煎。赐桔怀赦卵,酡颜酹宝船。

  言归荷慈惠,末节笑拘挛。放钥严扃启,笼纱逸足牵。冰轮挂银汉,夜色映华鞯。

  人识重熙象,功参独断权。五辰今不忒,六气永无愆。天纪承三古,时雍变八埏。

  比闾增板籍,疆埸罢戈。文轨包夷夏,弦歌遍幅员。恢儒荣藻荐,作士极鱼鸢。

  庆胄贻谋显,多男景福绵。迓衡常穆穆,遵路益平平。亭障今逾陇,耕耘久际燕。

  信通鹏海涨,威窜犬戎膻。东拟封云岱,西将款涧。琳科宣蕊笈,玉府下云轩。

  帝籍勤初播,宫蚕长自眠。茧丝登六寝,稃米秀中田。庙鹤垂昭格,坛光监吉蠲。

  灵芝滋菌蠢,甘醴涌潺。合教庞风革,颁经众疾痊。雨随亲祷降,河避上流迁。

  执契皇猷洽,波(披)图福物骈。太和输橐,妙用绝蹄筌。此际君臣悦,应先简册编。《雅》称鱼罩罩,《颂》述鼓咽咽。讵比千龄遇,犹闻四始笺。羁臣起韦布,陋质愧驽铅。骤俾陪机政,由来出眷怜。恩方拜纶,报未效尘涓。密席叨临劝,凡踪穿曲拳。虽无三峡水,曾步八花砖。渝望知难称,才悭合勉旃。钧天思尽赋,剩续白云笺。”熙载云:“化工欲放阳春到,先教玄冥戮衰草。凝冰封地万木僵,谁向雪中探天巧!璇玑星回斗指寅,群芳未知时已春。人心荡漾趁佳节,灯夕独冠年华新。升平万里同文轨,井邑相连通四裔。兰膏竞吐夜烘春,和叔回车避羲辔。巍巍九禁倚天开,温风更觉先春来。试灯不用雨花落(俗),迎阳为却寒崔嵬。宣和初载元冬尾,瑞白才消尘不起。穆清光赏属钦邻,锦绣云龙颁宴喜。初闻传诏开睿谟,步障几里承金铺。调音度曲三千女,正似广乐陈清都。遏云妙唱韩娥侣,回云(雪)飞花称独步,千春蟠木效红英,献寿当筵岂金母!上林晚色烟霭轻,景龙游人欢笑声。霞裾月拥仙仗,翠凤挟辇趋平成。铜华金掌散晶彩,翠碧重重簇珠。先从前殿望修廊,日出绮霞红满海。神光通透云母屏,骊龙出舞波涛惊。煌煌黼座承天命,座下错落如明星。榻前玉案真核旅,兽炭银炉夜初鼓。宪天重屋讶云屯,崇道箫台疑蜃吐。前楹火柱回万牛,蔺卿璧碎色光浮。周围照耀眼界彻,冰壶漾月生珠流。点点金钱尽御(衔)壁,豹髓腾辉粲银砾。丝篁人籁有机缄,缴绎清音传屋壁。须臾随跸登会宁,如骖鸾鹤游紫清。彩蟾倒影上浮空,纤云不点惟光明。四壁垂帘〔玉非〕玉,银吐艳相连属。

  棼楣横带碧玻璃,一朵翠云承日毂。万光闪烁争吐吞,烛龙衔耀辉四昆。又如电母神鞭驰,金蛇省(着)壁不可扪。端信奇工通造化,岂比胡人能幻假?丹青漫数顾虎头,盘礴解衣催(未)容写。此时帝御钧天台,紫垣两两明三台。尚方饮器万金宝,古玉米足夸云雷。帝旁侍女云华品,玉立仙标及时韵。四音促柱泛笙箫,应有翔鸾落千仞。龙瓶泻酒如流泉,御厨络绎纷珍鲜。塌(榻)边争欲供天笑,快倒颇类虹吸川。厌厌夜饮方欢浃,玉漏频催鼓三叠。金门初下醉归时,正见冰轮上城堞。微臣去岁陪清班,恶诗误辱重瞳观。小才易穷真鼠技,再赋愈觉相如悭。”履道彦为二集中今不复印行,故录于此。〔《挥麈后录》卷四〕

  《荆楚记》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人伤之,以舟楫拯焉。故武陵竞渡用五月五日,盖本诸此。刘梦得云:今举楫相和之音皆曰“何在”,盖所以招屈原也。诗曰:“湘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采舟。灵均何在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又有招屈亭诗,所谓“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是也。

  今江浙间竞渡多用春月,疑非招屈之义。及考沈期《三月三日独坐州》诗云:“谁念招魂节,翻为御魅囚。”王绩《三月三日赋》亦云:“新开避忌之席,更作招魂之所。”则以上巳为招屈之时,其必有所据也。予观《琴操》云:介子推五月五日焚林而死,故是日不得发火。而《异苑》以谓寒食始禁烟,盖当时五月五日以周正言之尔。今用夏正,乃三月也。屈原以五月五日死,而期王绩以上巳为招魂之节者,亦岂是耶,〔《韵语阳秋》卷一九〕

  岁时有祓除不祥之具,而元日尤多,如桃版、苇索、磔鸡之类是也。饮屠苏酒亦所以祓瘟攘恶,而法必自幼饮,何耶?顾况《岁日口号》云,“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先少年。”白乐天《元日赠刘梦得》诗亦云:“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元日饮酒则先卑而后尊,自唐以来已如此矣。《四时月令》云:进椒酒次第当从小起。而董勋告晋海西公云: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似亦不为无理。〔并《丹阳集》,同上〕

  先文康公晚岁卜居于宝溪之上,建观楔堂于水滨。绍兴癸丑,与客泛舟修楔甚乐,距永和癸丑,不知其几癸丑也,因与客相与推算。自永和九年岁,甲子一周为晋义熙九年,又一周为宋元徽元年。自后梁大通五年,隋开皇十三年,唐永徽四年(间)、开元元年、大历八年、大和七年、景福二年,周显德二年,本朝样符六年、熙宁六年皆岁在癸丑,凡七百八十年矣。乃作诗以纪其事云:“快雨霁亭午,晴曦作春妍。邻曲饶胜士,共开浮枣筵。中流惬啸咏,隐浪金壶偏。红芰初出水,捧剑疑来前。缅怀兰亭会,七百八十年。可怜右军痴,生死情缠绵。

  由来彭殇齐,顾或谓不然。吾党殆天放,卜夜就管弦。尺六细腰女,舞袖轻回旋。

  且毕今日欢,不期来者(日)传。”〔同上,同上〕

  上巳日于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故谓之祓楔。楔者洁也。王逸少作《兰亭记(序)》云:“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会于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当其群贤毕集游目骋怀之际,而感慨系之,乃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语,议者以此咎羲之之未达也。〔同上,同上〕

  自冬至一百五日至寒食,故世言寒食皆称一百五。杜子美《一百五日夜对月》云:“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姚合《寒食书事》诗云:“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则是诗人例以百五日为寒食也。或者乃谓自冬至至清明凡七气,至寒食〔止〕一百三日,殊不知历家以余分演之也。司马彪《续汉书》云,介子推焚林而死,故寒食不忍举火,至今有禁烟之说。卢象所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是也。太原一郡旧俗禁烟一月,周举为郡守,以人多死,移书〔子〕推只禁烟三日。子美《清明诗》云:“朝来新火起”,又“家人钻火用青枫”,皆在寒食三日之后,则知禁烟止于三日也。而韩有《寒食即事》诗乃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腊烛,青(轻)烟散入五侯家。”不待清明而已传新火,何耶?元微之《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念奴觅得又连催,特敕宫中许燃烛。”

  一百六在清明前寒食之后,是时店舍已无烟,而宫中燃烛乃一时之权宜尔。或云,龙星,木之位也,春属东方,心为大火,惧火盛故禁火,是以寒食有龙忌之禁,则所谓禁烟,又未必为子推设也。〔同上,同上〕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一十·彭定求
  李朴·唐圭璋
  陈逢辰·唐圭璋
  柳永·唐圭璋
  跋·李渔
  ◆朱提学德润(存复斋集 存复斋续集)·顾嗣立
  吕天用·隋树森
  白莲集卷九·齐己
  卷337 ·佚名
  卷57 ·佚名
  卷一百四十八·陈思
  卷三十五·曹庭栋
  御选明诗卷八十九·康熙
  石延年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窦氏联珠集巻二·褚藏言

    故国子司业赠给事中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牟字贻周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贞元二年举进士与从父弟故相赠司徒易直故相赠少师李公夷简故兵部侍郎张公贾故工部侍郎张公正甫同年上第府君初授秘挍东都留守从事厯河阳三城从事累

  • 序:花笺大意·佚名

    起凭危栏纳晚凉,秋风吹送白莲香。只见一钩新月光如水,人话天孙今夜会牛郎。细想天上佳期还有会,人生何苦捱凄凉。得快乐时须快乐,何妨窃玉共偷香?但能两下全终始,私情密约也何妨。自古有情定遂心头愿,只要坚心宁耐等成双。山

  • 卷五百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丁未朔,曾布以王斿事乞罷,不許。   戊申,三省、樞密院同呈涇原奏,降羌喝強山言,西人欲以今秋併兵寇一路,仍云更不與實,袞都宗托卜德言不攻城塞也,但覓便深入,殺擄人戶。上深以為憂。

  • 外篇 疑古第三·刘知几

      盖古之史氏,区分有二焉:一曰记言,二曰记事。而古人所学,以言为首。至若虞、夏之典,商、周之诰,仲虺、周任之言,史佚、臧文之说,凡有游谈、专对、献策、上书者,莫不引为端绪,归其的准。其于事也则不然。至若少昊之以鸟名官,陶

  • 宋史全文卷二十五下·佚名

    宋孝宗四辛卯乾道七年春正月丙子朔,加上太上皇帝尊号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曰寿圣明慈太上皇后。癸未,上谕辅臣曰:『前日奉上册宝,太上圣意甚悦。翌日过宫侍宴,邦家非常之庆,汉、唐所无也。』又曰:『本朝家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万历十年五月戊午朔赐三辅臣及讲官金书黄红符金艾叶各有差○升南京户科给事中傅作舟为南京尚宝司卿○户部题议三事一减税契一宽铺行一恤商人覆顺天府府尹张国彦之请也 上以都城小民累苦当加意存恤俱报如议○山东通省

  • 刑法八·徐松

    淳熙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天头原批:「应归赦宥类。」不同,忠于顾主,其节可嘉。故特贷之。 ,诏婺州荫妇阿徐特送邻州编管。婺州狱勘,阿徐为顾主杨 被人力陈山童杀死,山童父陈十六从 家前经过,阿徐为愤其子杀害顾主,用棒行打陈十

  •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佚名

    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第四条 皇位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第五条 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第六条 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第七条 上院议员,由

  • 阮圆海·吴晗

    提起了明末的词人,风流文采、照耀一时的阮圆海,立刻会联想到他的名著《春灯谜》《燕子笺》。云亭山人的《桃花扇》,逼真活现,三百年后,此公形象如在目前。阮圆海的一生,可以分为若干时期。第一时期声华未著,依附同乡清流东林

  • 备城门第五十二·墨子

    禽滑厘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凤鸟之不出,诸侯畔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厘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

  • 延平答问附録·朱熹

      李延平初间也是豪迈底人,到后来也是磨琢之功,在乡若不异于常人。乡曲以上底人,只道他是个善人,他也略不与人说,待问了方与说。  罗仲素先生严毅清苦,殊可畏。  李先生终日危坐,而神彩精明,畧无隤堕之气。  问延平先

  • 第18章 先进篇第十一(1)·孔子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做官的人,是平常人;先有官职而后学习礼乐的人,是卿大夫之类的人。如果让我选用人才,那我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名家注解程

  • 朱子语类评·颜元

    训门人类【朱子语类第一百一十三卷至第一百二十一卷计九卷为「训门人」,前八卷记有姓氏之门人,后一卷为总训门人,而无姓氏。自1至44条摘自「训门人」,以后各条,即为论吕祖谦、陈亮、叶适等卷中语。】朱子言:朋友来此,先看熹所解

  • 杂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八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

  •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五·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金刚藏问菩萨住品第十  金刚藏问菩萨大士。谓解脱月菩萨。于是佛子菩萨大士。其圣慧意。巍巍无量。如是行业。乃至第九。严净道地。具足清净鲜明之法。而无边际。积功累德。每生自

  • 渠丘耳梦录·张贞

    余耋齿虺隤,经年善病,既不能展书纵读,又不能出而为登临眺听之事。唯是蒿床土锉,看屋梁而呻吟耳。二三亲串,间以问疾。相过延入卧内,共话团圞,多举乡里琐言为予娱病,且举其尤诙诡者,为抚掌之资。一涉世情,辄自引寐。儿辈侍侧,每有

  •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秘诀·佚名

    述太一八门之术。

  • 续玄怪录·李复言

    唐代传奇小说集。系续牛僧儒《玄怪录》之作。宋代亦改名《续幽怪录》。李复言撰。原书《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5卷,据《郡斋读书志》记载,分仙术、感应等3门,现存南宋刻本4卷,23篇,不分门。《四部丛刊续编》据此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