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出 访丽

〔二净上〕四座诸宾请弗喧,听我两人念脚色。我祖号为戈十贝,我父号是马户册。农工商贾都不做,啊孵捧脬为第一。惯依豪门使声势,常走富家骗衣食,赌博场中尽经过,吹弹队里长相历。嫖经酒经颠倒熟,胜似诗书并周易。正人相视等冤仇,荡子见我如亲戚。踏著门庭家便破,犹如请位丧门客。东家卖尽千顷田,摆尾摇头过西宅。只我名为马小三,只我唤做戈小十。胁肩谄笑不须羞,世上而今都一律。小十哥,我和你昨日在张二爷家童得烂醉,今帅大爷著人来唤,索去走一遭。兄弟,我和你脱空活计般般有,任富贵子弟脱不的我手,则恐妻子饿死在家中,单单博得自家这张口。〔下〕〔丑扮帅公子上〕

【一江风】小儿郎,富贵天生相,出壳从娇美。仗爷娘,心头爱惜,掌上奇擎,当做珍珠样。不须纸半张,不须字半行,生小儿脚踏在人头上。自少无分菽与麦,富贵全凭父祖力,贪赌贪酒又贪花,花花太岁称第一。自家帅公子便是。父亲现为西川节镇,势焰薰天,生来所欲,无不如意。但只一件,俺自少性格风骚,最爱的标致女子,此间有角妓丁怜怜,名为殊色,日日接来陪酒伴宿,终是烟头粉面,未称吾愿。今要于成都十郡内,不论远近,寻个绝色女子,聘做浑家。昨已唤马小三、戈小十两个商议,怎生还未到?〔二净上见介〕入门未问荣枯事,观著容颜便得知。大爷,你唤我两个来,面上却象有些唧哝,怎么说?〔丑〕你两个真是钻心的虫儿,你道我心中为著那件,可猜一猜。〔二净〕我猜来,敢有人欺负大爷哩?

【前腔】论伊行,富贵王侯样,到处人钦让。真个谁敢欺负你啊。再参详,敢思量饭吃?你吃的是美酒羊羔。敢思量衣穿?你穿的是绣锦衣裳,但要的都停当。敢用度上有些不足?你金银堆满箱,绫罗积满床,甚忧愁得到你心上。〔丑〕都不是,都不是。

【前腔】想吾行,生小风流相。〔二净〕是了,想着那话了。〔丑〕些个事,关情况。〔二净〕去接了丁怜怜来便是。〔丑〕这也罢了,任飘扬,翠馆红楼,柳陌花街,到处曾游荡。只少个人儿娶他到我房,搂他上我床,做一个戏水的鸳鸯样。〔二净〕这不难,娶一位大娘便了。〔丑〕我正想娶大娘,那得有绝样标致的?〔二净〕赵员外、钱都督家俱有年长的女儿,随著娶一位何如?〔丑〕你且说容貌如何?〔二净〕

【前腔】那婆娘生的罗刹样,是件儿不停当。细端详,发似蓬松,体似虾蟆,一见人逃往。身儿丈二长,脚儿尺二长。这正是破粪箕,生笤帚,娶将来和你一对儿相厮像。〔丑〕狗才胡说!你闻有标致的女子快讲来。〔二净〕想世间佳人都要配才子,大爷你娶来,到老不和睦,不如只拣富贵家女儿娶一个罢。〔丑〕胡说,如今世上是公子便要充才子了。〔做意介〕难道我这样一位俊俏公子,倒弱似那吃黄菜的酸丁?你只拣绝样标致的说来我听,我娶他,不怕他不肯。〔二净〕大爷真要标致的么?有,有,有一个西施,一个文君,一个杨贵妃,一个崔莺莺。〔丑〕这都是死的。〔二净〕如今世上那有活的人?孟夫子、孔夫子,只好把几个死的说说罢了。〔丑〕休胡说,快讲来。〔二净〕我讲来,大爷不要火动。孙家有个赛玉,李家有个碧仙,周家有个湘芷,伍家有个如莲,这还不打紧,一个姓王名娇娘,真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仙姬队里无双,神女群中第一。

【前腔】那娇娘生的菩萨样,是件儿都停当。再端详,体似凝酥,脸似芙蓉,一见神魂荡。头儿梳的光,衣儿薰的香。大爷,你若见了啊,不由你不摊倒在销金帐。〔丑倒介〕咦,我死哩!

【前腔】说娇娘,真是天仙样,一听魂灵丧。我如今怎便得到手啊?自商量,若还娶得他,拜罢高堂,同入流苏帐。那时节宰了一只羊,排了几只觞,把我那欢娱慢慢的和你媒人讲。如今急切不能一见,你可引了画工,把那些女子的真容,乘间偷画来我看。还再打听有好的也画将来,待我查了的当,央人去求婚便了。〔二净〕领大爷台命。

〔丑〕闻说名姝色嫣然,〔二净〕神如秋水脸如莲。

〔丑〕他时果得成佳配,〔二净〕打办真诚答谢天。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七百一十·彭定求
  文天祥·唐圭璋
  翁合·唐圭璋
  第三幕·老舍
  参寥子诗集卷九·道潜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卷二十五·陈起
  卷二·陈起
  卷四百四十九·曹学佺
  卷六十九·吴之振
  卷四十九·陈邦彦
  卷三十四·施元之
  卷二·乐雷发
  卷十·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郑光祖

    (外扮萧铣同萧虎、萧彪领卒子上)(萧铣云)泰山顶上刀磨缺,北海波中马饮枯。男子三十身不立,枉作堂堂大丈夫。某乃大将萧铣是也。因隋失其政,天下豪杰并起,各占封疆,某聚集军马数万,独占江南九郡之地。某麾下有兄弟二人,乃是萧

  • 巻二十九·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九明 胡震亨 撰谈丛五唐人作诗本事诸稗说所载资解颐多矣其间出自傅防借盾可攻者盖亦有焉爰擿一二左方余可槪云灵隠长明灯下骆宋续吟事人以举义者不死快信之虽然非实也此无论骆之元有与宋

  • 卷一四一 齊紀七·司马光

      起強圉赤奮若(丁丑),盡著雍攝提格(戊寅),凡二年。   高宗明皇帝建武四年(丁丑,公元四九七年)   春,正月,大赦。   丙申,魏立皇子恪為太子。魏主宴於清徽堂,語及太子恂,李沖謝曰:「臣忝師傅,不能輔導。」帝曰:「朕尚不能化其

  • 雍正上谕 一、我雍正是将遗诏的“十”改成“于”字而·雍正

      【原文】  奉上谕:自古凶顽之徒,心怀悖逆,语涉诋诬者,史册所载,不可枚举。然如今日曾静此事之怪诞离奇,张为幻,实以古所未见,为人心之所共忿,国法之所断不可宽者。然朕往复思之,若伊讪谤之语,有一事之实,在朕有几微不可问心

  • 第八十五回 兴大军老成定议 堕狡计逆竖丧元·蔡东藩

      却说太和公主,还至京师,有诏令宰相等出迎章敬寺前,又命神策军四百名,备具卤薄,迎主入都。群臣当然奉命,肃班出迎。公主进谒宪穆二庙,欷歔呜咽,退诣光顺门,去盛服,脱簪珥,自陈和亲无状,有负国恩。武宗遣中使慰问,仍令服饰如恒,

  •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蔡东藩

      却说张士诚宫中,有一座齐云楼,系士诚妻刘氏所居。士诚兵败,尝语刘氏道:“我败且死,尔等奈何?”刘氏道:“君勿过忧,妾决不负君。”至城陷,即命乳媪金氏,抱二幼子出室,驱群妾侍女登楼,令养子辰保,置薪楼下,放起火来。霎时间烈焰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甫绩传·魏徵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 祖父皇甫穆,魏国的陇东太守。 父亲皇甫道,北周的湖州刺史、雍州都督。 皇甫绩三岁就成了孤儿,为外祖父韦孝宽所养育。 他曾与诸位表兄下棋,韦孝宽因他懒于学业,对他很严,但可怜他是孤儿,年纪又小,特

  • 杜佑传·欧阳修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县人。父亲杜希望,讲信用,一诺千金,他交往的人都是当世英才豪杰。任安陵县令,都督宋庆礼上表章向皇帝报告他的优异政绩。犯了小错丢了官。开元年间,交河公主嫁给突骑施,朝廷任命希望为和亲使者。信安郡王

  • 卷三十四·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三十四宋 高闶 撰昭公四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葬蔡平公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夏晋侯使士鞅来聘晋顷公即位六年矣公以晋昭见止之故不复往朝今使士鞅来聘而孙叔婼为政季孙欲恶于晋乃使有司从

  • 卷之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七仁夫妇之仁孟子曰:舜之为天子也,被衫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录曰:愚观大舜雍雍在官,其气象有如此。当时好事者创为二嫂,使治朕栖之言,何其悖哉。故不铃辫其不然,而直以不如无书之为愈也。又曰:《诗》有云:琴瑟在御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一·佚名

      南无决定色佛 南无方便心佛 南无智味佛 南无功德信佛 南无难降伏佛 南无善见佛 南无月光明佛 南无月盖佛 南无世桥佛 南无信供养佛 南无乐胜佛 南无善盖佛 南无惭愧贤佛 南无能观佛 南无无边法佛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至)通达自心分别之相 能取所取者。亦云能缘所缘。谓即心识见相二分也。故华严经云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余文意谓欲了知者。应离浮沉诸恶觉观。真实修行也复次大慧

  • 卷第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十二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募疏募修丕禅师并高僧普同三塔疏豫章海昏之有同安者,唐朝古刹也。自同安和尚开山,而常察禅师居第二代,三代得丕禅师宗风大振,至今曹洞龙

  • 半崧集简编·[清]章甫

    本书(一册八八面五二、八○○字)不分卷;章甫撰。甫字申友,号半嵩;台湾(今台南)人。征于清乾隆二十年;以岁贡征,设教甲里中。所著「半嵩集」凡六卷:卷一「五、七言古诗」,卷二「五言律」,卷三、卷四「七言律」(上下),卷五「五言绝」与

  • 烟屿楼笔记·徐时栋

    清·徐时栋著。徐时栋,字定宇,一字同叔,号柳泉,鄞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后来,两次上北京会试,均不得志,从此便发愤读书。生平酷爱读书,留意搜罗,建烟屿楼于月湖西,藏书6万卷(同治二年毁于火)。一生校勘文献甚多,尤致力地

  • 清宣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三册五二○面三一二、○○○字)系选自「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道光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八二○~四九)中,中英发生鸦片战争,结果签订丧权辱国之「江宁条约」。台湾在此战争中、亦曾有两次与英人

  • 原道·韩愈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韩愈著。为批判“佛”、“道”而作,论述了与佛教、道教的“道”相对立的儒“道”,以及与佛教祖统相抗衡的道统。认为世俗的君臣之道,君主统治百姓,百姓服事君主,臣帮助君以统治人民,这是自古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