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河汾诸老诗集     总集类

提要

【臣】等谨案河汾诸老诗集八卷元房祺编祺平阳人据高昂霄跋称祺为大同路儒学教授而祺作後序自称横汾隐者岂罢官後乃编斯集耶所编凡麻革张宇陈赓陈扬房皥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皆金之遗老从元好问游者曹之谦本大同人以流寓河汾遂营邱墓故总以河汾诸老题焉祺後序称好问有专集行世故不録其诗然段氏兄弟亦自有二妙集乃其孙辅所编盖二妙集出于泰定中祺为此集时尚未辑成故其诗仍得録入也其书成於大德间皇庆癸丑高昂霄为锓板明弘治十一年御史沁水李叔渊复授开封同知谢景星刋行河南按察司副使车玺为之序今旧刋皆佚此本为毛晋汲古阁所刋称以林古度周浩若及智林寺僧所抄三本互校乃成完书然祺後序称古律诗二百一首皥皡郝先生序於前今郝序已佚而诗止一百七十七首则尚非全本矣然诸老以金源遗逸抗节林泉均有渊明义熙之志人品既高故文章亦超然拔俗吉光片羽弥足宝贵又何论其完阙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高翥·唐圭璋
  楔子·罗贯中
  乙集第四·钱谦益
  兰臯集序·吴锡畴
  卷四·陈起
  卷二十八 茕斋赞十七首·李白
  卷一百二·曹学佺
  卷二百七十六·陈廷敬
  卷七百五十四·佚名
  卷七百三十二·佚名
  卷二百五·佚名
  御选金诗卷十七·康熙
  第一场·田汉
  ●广陵月·沈泰
  心泉学诗稿巻二·蒲寿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毛滂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毛滂(1060—1124?)字泽民,江山(今属浙江)人。元祐中,苏轼守杭,毛滂为法曹,颇受器重。元符初,知武康县,改建官舍“尽心堂”,易名“东堂”,狱讼之暇,觞咏自娱其间,因以为号。历官祠部员外郎。政和元年(1111)罢官归里,寄迹仙居寺

  • 卷二百四十一·表第三十二·脱脱

        宗室世系二十七      《宋史》 元·脱脱等

  •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梁启超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本朝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欲评骘李鸿章之人物,则于李鸿章所居之国,与其所生之时代,有不可不熟察者两事。一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二曰:李鸿章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闰二月乙巳朔秘书省校书郎许抟守监察御史 宗正少卿直史馆范冲秘书少监朱震并兼侍讲 左朝请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程瑀复徽猷阁待制 除名勒停人孙觌叙左奉议郎 是日雨雹丙午手诏卿大夫奉法守公克勤庶

  • 鸿猷录卷五·高岱

    高岱 北伐中原 克取元都 畧下河东 戡定关中 夹攻西蜀 ○北伐中原 吴元年丁未徐达等既执张士诚平吴振旅还京 上召诸将见于戟门降敕奖谕曰自兵兴以来天下豪杰纷起予将兵渡江赖上天之灵将士之力拓地开疆削平敌国如陈友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弘治十四年二月庚辰朔吏兵二部各议覆吏科都给事中王洧等所陈节财裕民事请将先后传升官员查奏裁革不允○工科给事中张文言四事一谓兵部尚书马文升居位不职乞暂出之于边以观其成功或无意于行则令以礼致仕别举才望老成如

  • ●卷二·王锜

    ○宣中书不爱财嘉定宣嗣宗,为人温雅恬澹,初授中书舍人,进礼部郎中,仍掌制诰。一日,宣庙幸文渊阁,喜甚,以银钱撒地,令诸从官竞取,惟手疾者多得。嗣宗俟诸臣取毕,徐拾一文,上顾之曰:“此秀才不爱财耶。”因以重币赐之。○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纪昀

    列传宋 【四十二】○宋四十二韩琦【忠彦】富弼【绍庭】文彦博韩琦富弼文彦博△韩琦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父国华自有传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授将作监丞通判 淄州入直集贤院监

  •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佚名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朕披阅《通鉴辑览》,内「唐开元五年九月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羣臣对仗奏事」条下,引「贞观旧制,诸

  • 卷十二·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二元 胡一桂 撰宋南朝起自西晋之乱东晋元帝渡江国於江左於是南北分据其接东晋之统者为宋齐梁陈而谓之南朝其据有中原僭窃尊号者则为元魏【起东晋孝武时】为西魏东魏【皆起梁武帝时】为北齐

  • 卷一百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明 杨士奇等 撰仁民宋英宗时知谏院傅尧俞论河北差夫状曰臣奉勅差送伴北朝人使过北京窃闻朝旨令恩冀深瀛洺州乾宁永静军等处修河夫役於寒

  • 卷二百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经籍考【十】史  【起居注】【臣】等谨按五朝续通考改马氏起居注为诏令奏议良以寔録日历等编宋代以下散佚无存其书既无可采登其目即不能仍旧因时通变理固宜然洪惟我国家肇兴东土

  • 卷九·曾巩

    吴廷祚,字庆之,太原人。在周为枢密使,宋兴,加中书门下三品,以父名璋故也。建隆初,为建雄军节度使,改京兆尹。卒,赠侍中。子:元辅、元载、元扆。太祖征李筠,尝询廷祚,以为&lsquo;筠无谋恃勇,离巢穴出战,擒之必矣!&rsquo;卒如所料。元

  • 精華第五·苏舆

      《春秋》慎辭,謹於名倫等物者也。是故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戰,大夷言戰而不得言獲,中國言獲而不得言執,各有辭也。有小夷避大夷而不得言戰,大夷避中國而不得言獲,中國避天子而不得言執,名倫弗予,嫌於相臣之辭也。是故大小不逾

  • 春秋说卷八·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庄公四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千钧之弩不轻于发机百金之子不轻于倚衡前是追戎于济西今又声其罪伐之堂堂之师有足大者而至公以危辞葢公精于四矢御乱之射每师出辄身履行阵以公敌戎孰若命将制胜之

  • 羼[ch&agrave;n]提波羅因缘品第十一·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竹园林中止。尔时世尊。初始得道。度阿若憍陈如等。次度郁毗罗迦叶兄弟千人。度人渐广。蒙脱者众。【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罗阅祇竹园林中。当时世尊刚刚成佛,先

  • 增集续传灯录目录·南石文琇

    (原在每卷初今合集于兹) 卷第一 大鉴下第十八世  天童应庵华禅师法嗣(嗣虎丘) 天童密庵咸杰禅师 南书记 侍郎李浩居士(已上三人旧传) 光孝善登禅师 严康朝教授 凤山守诠禅师(此后无传) 禾山心鉴禅师 智者满禅师

  •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知礼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又名 《大悲心咒忏法》、《大悲忏法》等。是宋代天台宗僧人知礼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按天台宗的教观行仪而作的佛教忏仪作法书。此书被编入历代刊刻的佛教《大藏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