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品彚卷八十九

明 高棅 编

七言律诗八

余响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鴈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揷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寄题甘泉寺北轩【润州】

曽上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缥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他年防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苑溪夹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幙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题青云馆【属商于】

虬蟠千仞剧羊膓天府由来百二强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懐王帐连云影萝隂合枕绕泉声客梦凉深处防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早鴈

金河秋半虏开云际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秋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薛逢

送灵州田尚书

隂风猎猎满旌竿白草飕飕剑防攅九姓羌浑随汉节六州蕃落从戎鞍霜中入塞雕弓响月下翻营玉帐寒今日路旁谁不指穰苴门户惯登坛

赵嘏

长安晚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防防鴈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紫微赏味不已称为赵倚楼】紫艶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羙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齐安早秋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征防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东望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栁洲边载酒船两见梨花归不得毎逢寒食一潸然斜阳映阁山当寺防緑含风树满天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宅边秋月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栁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鴈初飞重嘶马匹吟红叶却听踈钟忆翠防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题横水驿双峯院松

故园溪上雪中别野馆门前云外逢白髪渐多何事苦清隂长在好相容迎风防拂朝天骑帯月犹含度岭钟更忆葛洪丹井畔数株临水欲成龙

发剡中【武德中置嵊州】

正懐何谢俯长流更览余封识嵊州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登安陆西楼

楼上华筵日日开眼前人事秪堪哀征车自入红尘去逺水长穿緑树来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山寺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双影斾揺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林光静帯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经汉武泉

芙蓉苑里起清秋汉武泉声落御沟他日江山映蓬鬓二年杨栁别渔舟竹间驻马题诗去物外何人识醉游尽把归心付红叶晚来随水向东流

李逺

听话丛台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曽上古丛台云遮襄国天邉去树绕漳河地里来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緑苔

刘得仁

奉和翰林丁侍郎禁署早春晴望

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寒着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皇城宫池日到冰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鸳侣此时皆赋咏商山雪在思尤清

姚鹄

送友人出塞

帝城春色着寒梅去恨离懐醉不开相别欲将何计免此行应又隔年回入河残日雕西尽卷雪惊蓬马上来有志莫忘清塞学众传君负佐王才

送贵链师供奉赴上都

缩地周游不计程古今应只有先生巳同化鹤临华表又见骖龙向玉清萝磴静攀云共过雪坛当醮月孤明无因相逐朝天帝空羡烟霞得送迎

项斯

送宫人入道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结伴行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旦暮焚香绕坛上歩虚犹作按謌声

温庭筠

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史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邉鴈断胡天月垅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过马嵬驿

穆帝曽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回中作

莽莽云空逺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呉姫怨思吹双管燕客悲謌动五矦千里关山邉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夜来霜重西风起垅水无声噎【一作冻】不流

休澣日谒西掖所知因成长句

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牕扉报曙钟日丽九华青闼雨晴双阙翠防峯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风入禁松荀令鳯池春婉娩好将余润变鱼龙

河中陪节度游河亭

倚防愁立独徘徊欲赋慙非宋玉才满座山光摇剑防绕城波色动楼台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邉倒影来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

寄清凉寺僧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牕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説游人是姓雷

开圣寺

路分磎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殿影空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

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零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秋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雍陶

晴诗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緑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司马礼

送孔恂入洛

洛阳古城秋色多送君此去心如何青山欲暮惜别泪碧草未尽复离謌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行人正苦柰分手日落逺水生防波

李频

乐游原春望

五陵佳气晚氤氲霸业雄图势自分秦地山河连紫【一作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无那杨花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湘中送友人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天去鴈逺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宵向水县【一作连】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送边将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鴈门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旌旗落日黄云动鼓角隂风白草翻若使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

杜荀鹤

舟行即事

年少髭须雪欲侵别家三日防多心朝随贾客忧风色夜逐渔翁宿苇林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呌白云深重阳酒熟茱萸紫却向江头倚棹吟

李郢

赠羽林将军

虬须憔悴羽林郎曽入甘泉侍武皇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送人之岭南

闗山迢逓古交州嵗晏怜君走马游谢氏海邉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晚泊松江驿

片防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嵗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云隂故国山川暮潮落空江网罟收还有呉娃旧歌曲棹声遥散采菱舟

江亭春霁

江蓠漠漠荇田田江上云亭霁景鲜蜀客防樯背归燕楚山花木怨啼鹃春风掩映千门桞晓色凄凉万井烟金磬泠泠水南寺上方僧室翠防连

早秋书懐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霜拂楚山频见菊雨零溪树忽无蝉虚村暮角催残日近寺归僧寄野泉青鬓巳縁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

李羣玉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明妆共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东风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鹃犹似含嚬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送秦链师归岺公山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叶西飞月峡深松径定知芳草合玉书应念素尘侵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悲去住心兰渚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陆蒙

同皮袭羙访寂上人

月楼风殿静沈沈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明时上阻青云歩半夜犹追白石呤自是海边鸥伴侣不劳金偈更降心

崔珏

鸳鸯

翠鬛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蹔分烟岛犹回首只度寒塘亦共飞映雾尽迷朱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李山甫

送职方王郎中吏部刘员外自太原郑相公幕继奉徴书归省署

双鳯衔书次第飞玉皇催促列仙归云开日月临青风卷烟霞上紫防莲影一时空俭府兰香同处扑尧衣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闱

贺邢州卢员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北省諌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春归鳯诏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张乔

河中鹳雀楼

高楼懐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雀过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唐彦谦

长陵

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日重回头

蒲津河亭

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孤棹夷犹期独徃曲防愁絶每长凭思乡懐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秋霁丰德寺与贞师咏月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苍烟夜深独与岩僧语羣动消声举世眠

罗隠

送郑严员外

欲将刀笔润王猷东去先分圣主忧满扇好风揺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尚书碛冷鸿声晚仆射陂寒树影秋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闗外庾公楼

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

旅榜前年过洞庭曾提刀笔事甘宁玳筵虽隔将军幕珠履频窥处士星恩重匣中孤剑在梦余江上数峰青金貂见鵩嘉宾散回首昭丘一泪零

金陵夜泊

冷烟轻霭傍衰丛此日秦淮驻断篷栖鸟逺惊行夜火乳鸦高避落防风地消王气波声急山帯秋隂树影空六代精灵人不见懐思应在月明中

罗邺

秋日懐江上友人

行子宁知烟水劳西风独自泛征艘酒醒孤馆秋帘卷月满寒江夜笛高黄叶梦余归朔塞青山家在极波涛去年今日逢君处鴈下芦花猿正号

征人

青楼一别戍金防力尽秋来破虏围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长是到春归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

秋日留别义初上人

塞寺穷秋别逺师西风一鴈倍伤悲每嗟尘世长多事重到禅斋是防时霜岭自添红叶恨月溪休和碧云词闗河回首便千里飞锡南归讵可知

高骈

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

为爱君山景最灵角冠秋礼一坛星药将鸡犬云间试琴许鱼龙月下听自要乗风随羽客谁同种玉验仙经烟霞寂寞无人到唯有渔翁过洞庭

方干

题睦州吕郎中郡内环溪亭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树影兴余侵枕簟荷香坐久着衣巾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防恂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逺势投孤岫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窻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头身旅羁

龙泉寺絶顶

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逺鸡才报晨古树含风常帯雨寒岩四月始知春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均前后登临思无尽年年改换往来人

来鹏

寒食

独把一杯山馆中每惊时节恨飘蓬侵堦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去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唐诗品彚卷八十九

猜你喜欢
  第七回 死者无棺卖身市上·佚名
  第二十九回 刺血陈词臣沥胆 批鳞直谏主回心·萧晶玉
  玉清庵错送鸳鸯被·臧懋循
  卷434 ·佚名
  卷118 ·佚名
  卷二百四十六·陈思
  巻十三·袁表
  巻七·邵浩
  卷一百六十八·曹学佺
  浪语集钞·吴之振
  默庵诗集序·曹义
  卷三百五十一·陈廷敬
  卷二百七十·陈廷敬
  卷二十五·陈廷敬
  金花挑绣·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十四)·朱彝尊

    宋词六十八首六州歌头韩元吉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阳转,夹城西。草软沙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胭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昔携手处,香如雾,红随

  • ●卷一·黄遵宪

    立国扶桑近日边,外称帝国内称天。纵横八十三州地,上下二千五百年。日本国起北纬线三十一度,止四十五度;起偏东经线十三度,止二十九度;地势狭长。以英吉利里数计之,有十五万六千六百零四方里。全国濒海,分四大岛、九道。户八百

  • 卷95 ·佚名

    方岳 梦寻梅 野迳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化。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方岳 梦有饷予宝器一奁者曰僧某甲入寂奉以别

  • 白居易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

  •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克让,武皇之仲弟也。少善骑射,以勇悍闻。咸通中,从讨庞勋,以功为振武都校。乾符中,王仙芝陷荆、襄,朝廷征兵,克让率师奉诏,贼平,以功授金吾将军,留宿卫。初,懿祖归朝,宪宗赐宅于亲仁坊,自长庆以来,相次一人典卫兵。武皇之起云中,杀段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一·王称

    列传十四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也父仁谦周太子賔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为人方重不事苛察举进士晋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其兄遂清领邦计以为盐铁廵官改度支盐铁推官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尹以居正为判官汉史肈领侍衞亲

  • 客座赘语卷十·顾起元

    官军粮赏则例水夫,每名胖袄一件,每件折表里绵布五丈二尺八寸、绵花二斤,每布一疋长三丈二尺,折银三钱,绵花一斤,折银七分。夏赏每布名俱苎布一疋,折银二钱。月粮则例:指挥使八石,同知六石二斗,佥事五石八斗,镇抚三石八斗,正千户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年十二月戊子朔朝鲜国差陪臣李光庭等进献方物马匹请给新妃李氏诰命冕服仍附奏备倭水将官兵兵部题倭奴狡诈异常情形叵测则自内及外先事设防皆今日所当亟讲者况闽广浙直沿海地方无处不可通倭则随处皆当戒严而辽

  •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佚名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三月初一日,清明节,汗率诸贝勒大臣,依礼祭太祖英明汗之陵。初二日,科尔沁部土谢图济浓偕格格至,汗出盛京城,迎於十里外蒲河山,设黄幄,汗御坐。格格遥拜一次,汗答礼。格格复近前跪,汗曲膝答礼,行抱见礼。复与

  • 卷十五·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五 唐 司马贞 撰 荆燕系家第二十一 诸刘不知何属【按注引汉书云贾高祖从父兄则班固或别有所见也】定塞地【贾将兵定塞地塞即桃林之塞】共尉【共敖之子】立刘贾为荆王王淮东【按表云刘贾

  • 元淑传·李延寿

    元赞的弟弟元淑,字灵仁。能拉开三百斤强弓,精于骑射。孝文帝时,任河东太守。河东人习俗大多从事经商,很少有人从事耕田养蚕,有的人直到三十岁还不知道耕地用的耒耜是什么样子。元淑到任以后,劝人农耕,亲自教授耕作技术。二年

  • 劝学第一·荀况

    [题解]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篇中所论述的学习,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修身、养道,等等。文章涉及到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 卷五·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五明 胡广等 撰盘庚上盘庚阳甲之弟自祖乙都耿圯于河水盘庚欲迁于殷而大家世族安土重迁胥动浮言小民虽荡析离居亦惑于利害不适有居盘庚喻以迁都之利不迁之害上中二篇未迁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九·澄观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已下入第五十经)初来意者。前品明称果之因。此品辨如因之果。体虽平等不坏二相。先因后果义次第故。亦为答前不思议品出现念故。答第二会所行问故。会释如前。二释名者。如来是有法之人。即三身十

  • 谈天·宋应星

    明宋应星撰。1673年于江西分宜学署写成。现已残缺,只剩下《日记》六章。内容主要是据古代天象观测记载批判天人感应说。指出“儒者言事应以日食(蚀)为天变之大者”,但汉景帝当政的“二十六年中,日为之九食”,而王莽执政的

  • 禁扁·王士点

    宫苑志。元王士点撰。五卷。士点字继志,东平(今属山东)人。早年弃举业,有志著述,官礼部侍郎。著有《秘书监志》。此书于至顺四年(1333)成书,约五万八千字。卷首有欧阳、虞集二序。全书共十五篇,一百一十六目。详载历代宫殿

  • 格言联璧·金缨

    金缨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内容的至理格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