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三华集卷四

明 钱子正 撰

绿苔轩集四

五言律诗

闻鴈

灌莽望不极饥鸿何处投本因湖海志却讶稻粱谋砧杵千家月闗河万里秋数声行客耳膓断不禁愁

晚眺

落日在衣袂客愁那可禁还将千防泪滴尽异乡心凉月家家笛西风处处砧明朝湖海去踪迹转难寻

客中长至

地僻少来客病多踈故知重逢一阳日忽忆少年时白马黄衫俊金樽翠袖宜如今茅屋底挥泪强裁诗

戊申新正

客中逢节物情绪转凄凉强笑无欢意相看非故乡浴鳬春水动浮蚁腊樽香但祝尧年永恩霑化日长

旅寓还家【时戊申三月十七日也】

别去久作恶归来仍怆神咨嗟问生死涕泪满衣巾邑里冠裳改桑麻雨露新只今农事迫努力向青春

忆常德子原炳

我忆从军子经年缺旨甘异乡书不到垂老我何堪巫峡沧江外西神北斗南相思不可见归梦隔湘潭

归鴈

归鴈亦有侣悲鸣何太多冷冲燕地雪晴下楚江波欲倩传书札须知避网罗行人巫峡畔凭问意如何

此日足可惜

此日足可惜青春忽轻抛野花红匼匝溪水绿周遭我歌黄金缕君拨紫檀槽何为自缠缚坐令生二毛

喜晴

久雨厌苦湿喜晴眉暂伸薄云纷欲散逺岫迥初新登谷秋堪望行囊老更贫今宵月色好照见独愁人

长叹

掩卷独长叹谋生良苦艰无因足衣食那免失乡关玉向荆山得珠当合浦还功名岂难事俯仰惜衰顔

病躯

秋思岂无赖饥寒悲病躯大田饶防防公廪待征输书籍看何益行藏老更迂自无轩冕志羁鞅不曾拘

村居

城郭逼人事避烦隣竹林树防将蔓逺苔迳到门深自有幽栖意初非遁世心昔年湖海志此日竟销沉

招客饮

学仙不可得遁世亦无由赖此杯中物时消身外忧若肯同鸡黍还来且献酬五陵冠盖后衰草遍荒丘

新月

新月不待暮仓忙迎夕晖过云时显晦避日少光辉纎学蛾眉巧愁怜鹤发稀看成防圆缺送老一柴扉

闻桂香有感

丹桂吾所爱吹香何处来非徒懐草木为尔忆池台花向慈亲折筵从好客开只今俱寂寞洒泪有余哀

题陶靖节

我爱陶元亮遁世亦无心门栽五株柳手抚不弦琴学任诸儿懒杯从野老斟斯人不可见懐古一沾襟

庚戌嵗除

今夕嵗除夕故乡如异乡不惊身老大自觉景凄凉取乐琴书尽求贤道路长不眠非守嵗冰炭落衰膓

题王子渊孤云卷

冉冉复依依因风吹翠微行空残絮薄度水一沤飞不为商霖出非从楚岫归僧留半间屋相伴两忘机

深春不见花

寂寞荒村里深春不见花病余疎节物老去惜年华少俊轻前辈衣冠得防家阳坡吾所爱留种邵平

  扇

一别动经嵗炎歊同踵门不言秋节怨但感箧中恩暂结投懐好聊为握手论时交姑共事能得防朝昏

防时离朔地此日到南州口腹适足累稻梁非易谋梦寒沙碛雨膓断海门秋不有思乡者因君动旅愁

夕月

小采事由古相传盛汉唐早朝恭觐礼暮见肃乾纲紫禁严仙仗彤闱拜两郎圣朝崇典故日下近恩光

社日过田家饮

我本爱酒者从人醉脸红田家大作社樽酒劝治聋昨日朱顔客今朝白发翁胡为不取乐低首事樊笼

寄僧夀岩隠

犹忆东溪寺隂隂紫竹林小亭留酌酒方石可弹琴一别知防载常时牵逺心何当拈竹杖乗兴即登临

秋江送客

万里沧江阔舟行八月秋日明沙碛露风动浪花浮旗影悬樯斗湍声入舵楼夜深星斗近灯火是扬州

有弟久不见

有弟久不见今为乡校书无因致消息漫尔独踟躇未斸丰城劒空烦陋巷车南湖有来客报我近何如

有弟久不见米珠薪桂秋艰难不易遣嵗月若为酬名窃能诗重官因老病休新年倘相忆乗兴在扁舟

有弟久不见空劳书往还向来顔色好此际鬓毛斑闻道添新恨悬知忆故山吾衰苦相忆那免泪潸潸

有弟久不见故乡违十年投琼今不竞佳句尽能传旧拟扬雄宅生憎季子田山城好行乐应得并时贤

寄九弟

贫病我难往羇栖尔未来漂零俱巳老懐抱转堪哀姜被何年共田荆防度开人生树花发容易委苍苔

立春日有感

卧病兼时久初秋复早春孰云佳节日犹滞苦吟身草色知时改梅花照树新翠盘青菜缕行酒属何人

江上

嵗晚沧江上客懐非壮逰秋霜归短发夜雨梦孤舟未卜扬雄宅空怜季子裘故人霄汉上谁复问淹留

秋暮

短日乗寒薄高风入暮狂饥蛩晨响壁隣碓夜侵牀食少身常瘦家贫老更忙儒冠良自悮此日转荒唐

乙丑元夕

寂寞上元夜荒村无可观破牕灯防影空砌雨生寒薄酒难成醉悲歌不是欢边城有戍客谁与寄平安

西庵

习懒贪幽静西庵宜避諠独拈方竹杖时过给孤园展席临清沼看书向小轩老僧忘物我进退总无言

春暮

三月春欲暮逰蜂浑未知尚迷芳草迳犹绕落花枝新涨翻红浪高槐成翠帷日长茅屋静时有燕差池

懐寳庆子原炳

星纪周天别边城尚要防负戈晨带月枕甲夜经霜为孝亲虽重懐忠义更长何时共谈笑休马华山阳附

五言絶句

所思

尘底坐清昼寂寞有所思若言心似铁那得鬓如丝

夜雨

谁道春宵雨滋花未要晴须知有愁耳厌此断肠声

暮云吹不断风定又还生散作竹牕雨萧萧送五更

忆子原炳

想得还乡梦应迷客路遥定嫌秋雨夜牕户近芭蕉

薄暮陇云湿西风吹不晴芭蕉无意绪防防挟秋声

牕外无多竹秋来翠影寒夜深风力恶吹折最长竿

风雨

乙丑春三月绵绵风雨多东郊农事动天意果如何

秋水

秋水清可鉴歴歴见逰鱼溪边有磐石把钓意何如

独叹

有客歌燃豆无人叹摘江村一夜雨膓断紫荆花

久雨

春半苦多雨兼旬犹未晴试看桥下水欲与岸相平

风筝

因风发清音高举轻微质浪引万丈绳不系西飞日

絶句

莲肉甘于蜜莲心苦似荼饱谙甘苦味归去老江湖

三华集卷四

猜你喜欢
  ●卷二·钱振锽
  第二十四出 首奸·李渔
  ◆甘相掾立(允从集)·顾嗣立
  元诗选初集壬集目录·顾嗣立
  楔子·佚名
  第六折 骂像·李玉
  陈德和·隋树森
  第四折·王实甫
  死水·闻一多
  彊村词原序·朱祖谋
  卷一百五十三·徐世昌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五·佚名
  七言卷二十五·洪迈
  静春堂诗集目录·袁易
  晁端礼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伤离·李渔

    〖挂真儿〗(外上)觅得孩儿闷稍可,回来后骇失家婆。命合孤穷,将鳏换独,不若安其故我。老夫别了孩儿,星夜赶回故里,指望与老妻相见,说起外面的事,大家欢喜一场。不想走到家中,止剩几间破屋,不但老妻不见,连家人、小子都不知那里去了

  • 初集卷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古今体一百首庚申【二】秋日奉皇太后驾幸南苑即事八首岁荷天恩庆有秋欣陪慈辇驾龙輶如京畿甸风光好万户欢声夹道周虞人建帜甸人随南苑秋清好猎时閲武此来兼省歛香风饼饵拂旌旗万物熙和大造

  •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1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公遂逐群贼,谓阳毕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无已。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阳毕对曰:“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

  • 东都事略卷三十二·王称

    列传十五  李昉字明逺深州饶阳人也父超仕晋为集贤院学士昉以荫补太庙斋郎举进士为秘书郎直洪文馆改右拾遗周宰相李谷将兵征淮南以昉为记室参军师还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国初迁中书舎人罢为给事中王师平湖湘以昉知衡州陶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四·刘恕

    周纪二荒落凡一百一十九年起重光恊洽尽屠维大平王元年王以西都偪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夹辅王徙居东都王城王劳晋郑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命晋文侯为侯伯赐秬鬯圭瓒封秦襄公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秦公逐戎

  • ◎周幼海的艳史·佚名

    伪府在“全盛时期”有所谓“三脚猫”之说,即是三个巨头把持着一切,哪三个巨头呢?是汪,是陈,是周。汪逆在曰本一命呜呼以后,“三脚猫”变了“两个和尚挑水吃”,“三脚猫”

  • 穆崇传·李延寿

    穆崇是代地人,他的祖先世代效忠于神元、桓、穆帝。穆崇年青时专门喜欢偷盗。道武帝住在独孤部时,穆崇经常来往供给物品,当时没有人比得过他。后来刘显叛逆,平文皇帝的外孙梁眷知道了,便秘密地派穆崇去报告道武帝。梁眷对穆

  • 邓以赞、张元忭传·张廷玉

    邓以赞,字汝德,新建人。张元忭,字子唐,绍兴山阴人。二人生来气质与众不同,好读书。以赞年幼时,见父与人谈论学问,便牵衣随从,偶尔也说几句,如同老成博学之士。父勉励他勤于学问,曾把他关锁在一间小房内。元忭身体素来虚弱,母亲要

  •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四·佚名

    職官二 ○職官二 吏部 戶部 △吏部【尚書 侍郎 文選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考功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稽勳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驗封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 吏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中

  • 礼经会元卷三上·叶时

    宗 叶时 撰齿德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年之贵乎天下乆矣古之教者习乡尚齿故党正属五百家之民因十二月之蜡以乡饮酒之礼而行于党序之学教之以尊长敬老而孝弟之道行焉一命受职

  • 简介及目录·邵经邦

    弘道录经名:弘道录。明邵经邦撰。五十六卷。底本出处:《续道藏》。目录卷一 仁君臣之仁卷二 仁君臣之仁卷三 仁君臣之仁卷四 仁父子之仁卷五 仁父子之仁智昆弟之智卷六 仁父子之仁卷七 仁夫妇之仁卷八 仁昆弟之

  • 襄公·襄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宋灾。夏,季孙宿如晋。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楚子伐郑。【传】九年春

  • 观农务品第十一·佚名

    佛告诸比丘,菩萨年渐长大。便於一时。共诸释子出城游观行至园中。见诸农夫勤劳执役。菩萨见已,起慈悲心。哀嗟世间有如斯苦。即作是念。何处空闲。我当於彼思惟离苦。乃见园中有阎浮树枝叶蓊郁鲜荣可爱。菩萨尔时,於彼树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已说意地。云何有寻有伺地。云何无寻唯伺地。云何无寻无伺地。总嗢拖南曰界相如理不如理杂染等起最为后如是三地。略以五门施设建立。一界施设建立。二相

  • 佛说箭喻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尊者摩罗鸠摩罗。独在静处。有是念生。谓世尊弃邪见除邪见。不记说。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命是身命异身异。有如此命终。无有命终

  • 阿底峡祖师故事·太虚

    ──戴季陶院长述班禅大师所谈──阿底峡祖师为建立西藏佛教之第一大师,宗克巴祖师之菩提道次第,即依据阿底峡菩提道炬论而著作者,班禅大师曰:‘阿底峡祖师由印度入西藏后,周游全藏处处讲说,阅三四十年;所讲说者,惟是皈依三宝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窥基

        大乘窥基撰  知所学法如是修已。何相名成能修学者。种行具修成十二住。总摄一切菩萨皆尽。此后方得无上菩提第十三住成圆满果。颂曰。  种姓胜解行  极喜增上戒  增上心三慧  无相有功用  无相无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四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四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五法品第六之四 ◎复次具寿若诸苾刍苾刍尼等。虽无大师。或余随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为说法要亦不以大音声读诵。随曾所闻究竟法要。亦不为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