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晞发近藁钞【《天地间集》附。】

福唐黄坤五语余,《晞发集》近世行本多遗漏,曾抄畜二十馀首,皆刻板所无。余闻之心往,恨其不携行笈,得一见也。从子愚忠,自苕上潘氏抄得《晞发近藁》一帙,为发狂喜。原集古诗大半,此多作近体。屈蟠沉郁,吐茹奇艳,皆世所未睹,岂即黄春坊所谓与?然黄云二十馀首,而此编有五十首,数既不合,且此署《晞发道人近藁》,当是末年未定残草,别为一卷,流传人间,又非刻本零星遗漏比也。然则黄氏二十馀首,又不知何诗矣?惜春坊坊亡,不得一质证之。此帙附《天地间集》十馀首,即皋羽所编当时诸公诗也。按本传有二卷,此亦不完。书潘氏藏本,为陆子传手迹,有题识。子傅名师道,吴人。

过杭州故宫二首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暗销魂。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

紫云楼阁谠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重过二首

复道垂杨草欲交,武林无树著凌霄。野猿引子移来住,覆尽花枝翡翠巢。

隔江风雨动诸陵,无主园池草自春。闻说就中谁最泣,女冠犹有旧宫人。

野望

心游太古后,转觉此生浮。天外知何物,山中著得愁。岸花低草色,潮水逆江流。消尽盈虚里,令人白尽头。

无题

天风下黄叶,山树挂绿蓑。世情逐流水,东去无回波。可与语人少,不成眠夜多。湿云黏短发,漂泊奈愁何。

春闺词

手触残红头懒梳,香随蝴蝶上衣裾。暖风吹睡无言语,又向床头看梦书。

四皓

冷却秦灰鬓已翁,紫芝歌罢落花风。若教一出无遗恨,莫入留侯准拟中。

散发

乾坤一楚囚,散发向沧洲。诗病多於马,身闲不似鸥。因看东去水,都是夜来愁。晚意落花觉,残枝香更幽。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

同来不同去,离别暗销魂。闽浙若同水,扁舟送到门。

潮信到岩濑,水色过衢城。寄潮不寄水,潮去有回程。

水到衢城尽,梅花上岭生。不如寄明月,步步送君行。

孤山

又冒晴丝向水涯,寒云冉冉护巾纱。能知绿鬓几回至,欲作黄冠此处家。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禅对梅花。晚风吹禅过船去,看鹤上天冲碧霞。

片片□何似,无根零乱花。任随飞到处,不拣是谁家。缝密天如翳,檠深树半斜。城中薪酒贵,羁旅若为赊。

画秦宫人

宫人字玉姜,秦时逃入山,是为毛女,汉魏间人犹见之。

结草为衣类鹤翎,初来一味服黄精。宫莺几处衔花出,犹向山中认得声。

织妇叹

待得蚕茧上丝,织成送女去还归。支机本是寒砧石,留取秋深自捣衣。

商人妇

抱儿来拜月,去日尔初生。已自满三岁,无人问五行。孤灯寒杵石,残梦远钟声。夜夜邻家女,吹箫到二更。

忆湖上

扰扰忽半月,征衣杂吊尘。颇疑湖上客,不是城中人。岸柳垂□桨,山云泫湿巾。明朝在何处,相怪堕凡身。

悼古季清

典刑前一辈,言语尚风流。诗律缚不住,梅花恼得愁。云烟今变灭,老病总宜休。唤醒菟裘梦,严城山雨秋。

蜡梅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

留别顾君际

万里行可到,诗人吟到难。愁来时自语,写出许谁看。月落望如失,山空坐更寒。此时多少意,欲别路漫漫。

后桂花引

修月仙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热。吴刚生愁树合创,毫飘玉斧高枝折。此时待罪扣帝庭,素蛾骑蟾涕泪零。月中落子如雨星,至今收拾无六丁。

吴山谒祠

吴山坊顶戴高祠,禁地凄凉江水悲。却是北人题记壁,迤南耆旧独无诗。

雪后湖堤步归

无求如有得,散策堤边行。山碧眼花乱,水寒毛孔生。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劳谢天涯月,相随步入城。

梅花

春过江南问故家,孤根生梦半槎牙。到无香去飘成雪,未有叶来开尽花。

吹老单于月一痕,江南知是几黄昏。水仙冷落琼花死,只有南枝尚返魂。

往姑苏与友人别杭州

北阙到吴会,烟草亦诗情。饮少但知价,行疏数问程。天阴月不死,江阔水能生。别后不得寐,相思还二更。

雪霁有感

夜长春度梦,门雪拥笆篱。不倚成山积,情知有霁时。日高檐自雨,气上瓦如炊。风过梅花湿,寒香只恋枝。

山中道士

山中道士服朝霞,二十修行别故家。留客一杯清苦蜜,蜂房知是近梅花。

馀杭樵歌

樵斧丁丁响翠微,赪肩半脱汗身衣。因来避雨岩前洞,裹得山蜂和蜜归。

书文山卷后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十年

忘却寒温语,相逢一揖休。十年只如此,今日若为愁。月白夜亦昼,山寒春更秋。无情溪涧水,只是下滩流。

秋夜词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除夜舟中遇雪

岁月安有限,利名心未灰。雪飞今夜止,潮去隔年来。交友穷中见,江山尽处回。家人谁念道,耳热不因杯。

元旦舟中听潮

东望拜潮水,无家在客船。一来仍一往,今日又今年。有信从天外,缘声到枕边。海门春树暖,吹浪起晴烟。

鸬鹚步寻方元英故居

遗像双台下,结庐烟水傍。子孙今几世,风雨半他乡。山静云眠影,叶乾虫食香。高名故相压,吟苦不成章。

青蒻亭

青山何处似,疑是剡溪傍。采蒻无人到,生沙满径荒。水交难辨色,花和不同香。归路逢樵子,麻衣草结裳。

题酒家壁

缘阴深处问天涯,黄鸟声中见酒家。树上胡孙摘残果,向来才见是春花。

正三立春

舟中隔岁话,逼仄信谁从。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移军增野灶,落碛减机舂。明日金华洞,牧羊寻故踪。

赠山中友

散策乱山云,值此山林友。种松高及身,扫叶落随手。斫尽松上枝,缚作山中帚。夜夜对西风,明月生户牖。

沙岸登舟

五里儿女步,虚沙映断筇。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市桥东畔榻塔,侧影夕阳中。

僧房疥壁

松树落钗股,晓行犹见灯。圆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涧响夜疑雨,云寒春欲层。山僮错相认,应道我来曾。

山居

宿火石中取,人烟隔断霞。盗侵邻壤粟,女寄外翁家。野树刺生叶,枯松藤缠花。老翁头未白,相对话天涯。

望仙都山二首

鼎湖只在柱峰上,地险山空不可家。山下人居五六月,天风吹雨碧荷花。

道人诵经半峰下,洞里山神不敢归。我欲乘风到峰顶,擘翻荷叶作蓑衣。

叠山

礧磈复崔嵬,晴云拨不开。钟闻上界响,石自太湖来。灵草捣为药,寒松烬作煤。欲穷登览兴,未到已徘徊。

社前

无家借燕住,离别又经年。客馆依山上,春分到社前。雨来换宿水,云起暗晴川。飒飒吹衣带,因风问去船。

舣舟江心寺

数声清磬出晴暮,落木人家散烟雾。风送年年江上潮,白云生根吹不去。

岁月

岁月记不得,曾行此处村。日欹眠石影,树长食藤根。晚羡栖猿鸟,春来问子孙。劳生空可说,不是欲忘言。

霅女吟

罨画溪头敛翠眉,绿杨扶起又低垂。春风尽与花为主,不解庭前百结枝。

文房四友叹

兵四友流落,有访而得之者,则顶秃足折、笏碎、幅裂。自秦以来,未见吾党获祸如此之惨者,是以为之长太息云。

昆吾莫邪轻毛锥,平生故人皆引去。剡溪之皙绛邑黔,独与石君作一处。中书间起免冠谢,辄被溺冠仍嫚骂。见几自愧后穆生,正恐髡舂不与赦。有时怒发竖相如,熟视蒙恬挽其须。泓尤沦弃敢自爱,老龟支床息犹在。荆山风雨朝暮号,璞在吾怀足何罪。恨不雪耻酬诸姬,背水一战汉为池。楮生不改旧边幅,三褫何但高阁束。客卿骑项百折磨,犹恐玄能赤吾族。此时不平义重生,阳城裂麻欲死争。平生国士立桥下,誓死守此漆身哑。

秋社寄山中故人

燕子来时人送客,不堪离别泪沾衣。如今为客秋风里,更向人家送燕归。

天地间集

○寄江南故人(则堂家铉翁)

曾向钱唐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唐。

南华山(文山文天祥)

北行近千里,回复迷西东。行行望南华,忽忽如梦中。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春风。

逢有道者

谁知真患难,悟此大光明。云散天仍在,风休水自清。功名几灭性,忠孝太劳生,此意如能会,神仙亦可成。

山中夜坐(本心文及翁)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武夷山中(叠山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溪桥晚兴(南谷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间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钱塘晚望

钱塘江上夜潮过,秋静寒烟白露多。吴越青山明月里,舟人齐唱异乡歌。

月夜溪庄访旧(归田柴望)

山山明月露,何处认梅花。石色冷疑水,溪流白是沙。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观水(古为徐直方)

沧江无尽水,夜夜随潮去。若复作潮来,沧江止不住。

秋夜泛舟(横舟何新之)

飞星曳寒影,野水淡碧空。人生定何物,扁舟空影中。何年有宇宙,生此木末风。有力不向上,难到蓬莱宫。空攀栖鹘巢,搔首如飞蓬。俯仰慨今昔,此怀安可穷。

归去词(石髓王仲素)

种松雨濯发,折笋春堕指。长啸归去来,沧江一天水。

玩月有感(草堂谢钥)

入夜茶瓯苦上眉,眼花摧落石床棋。举头却恨天边月,颠倒山河作树枝。

退宫人(云西陆壑)

破箧犹存旧赐香,轻将魂梦别昭阳。只知镜里春难驻,谁道人间夜更长。父母家贫容不得,君王恩重死难忘。东风二月垂杨柳,犹解飞花入禁墙。

散策(菊屋何天定)

孤坐忽不乐,出门聊散行。溪喧乱人语,树偃碍农耕。雨径莓苔积,阳陂草木明。道逢九十老,相对话承平。

西窗(野处王曼之)

西窗枕寒池,池边老松树。渴猿下偷泉,见影忽惊去。

春日郊行

出门逢柳色,忽过野桥西。坐石看潮长,隔花闻鸟啼。地随芳草尽,树与夕阳齐。不是桃源路,行人亦自迷。

年年(观山范协)

年年如燕一还家,又访幽居过水涯。风雨满城春欲暮,山中犹有碧桃花。

访隐者不遇(东窗吴子文)

道人入山访道人,山深俗朴鸡犬驯。道人不见道人去,<毛监>毵草木无边春。

采菊(竹坡韩)

撷我百结衣,为君采东篱。半日不盈掬,明朝还满枝。悠然何处是,千古正如斯。

晓起(晓山林景怡)

天鸡弄喔咿,残星在斜汉。整衣出幽扉,山城漏初断。微微水风生,冉冉田露散。此时游葛天,淡然空百羡。海色上寒梢,渐识梅花面。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三·彭定求
  论咏物第二十六·王骥德
  第五十回 求师母软语温存·陈端生
  第三十回 刘国丈全家下狱·陈端生
  第十七出·李开先
  第十二出至第二十二出·刘唐卿
  提要·查为仁
  提要·吴正子
  卷三十七·陆游
  卷三百八十一·曹学佺
  石湖集补钞·管庭芬
  卷五百七·佚名
  御选元诗卷七十三·康熙
  弹指词·顾贞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与义·唐圭璋

      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生于元祐五年(1090)。登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绍兴中,历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寻参知政事。以病乞祠,提举洞霄宫。绍兴八年(1138)卒,年四十九。有无住词。   法驾导引   世传

  • ●卷五·徐陵

    ○江淹古体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子在天涯,妾心久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班婕妤绫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画作

  • 第六十六回 趋大梁德宗奔命 战贝州朱滔败还·蔡东藩

      却说李怀光见了陆贽,力陈三害,第一害是得克京城,吐蕃纵兵大掠;第二害是吐蕃建功,必求厚赏,京城已遭寇掠,国库如洗,何从筹给;第三害是吐蕃兵至,必先观望,我军胜,彼来分功,我军败,彼且生变,戎狄多诈,不宜轻信。这三大害处,好似语语

  • 卷第二百七十五·胡三省

    后唐纪四〔起柔兆阉茂(丙戌)四月,尽强圉大渊献(丁亥)六月,凡一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九二六)〕1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凡天子将出,侍中奏中严外办。此时未必能尔,沿袭旧来严办之言而言之耳。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杨士奇

    宣德三年二月祭丑朔○甲寅行在都察院各道及六科具所举清理军伍监察御史给事中姓名以闻于是命御史彭谦给事中高举往四川御史连均给事中杨鼎往顺天顺德等八府御史赵俨给事中李蕃往河南御史罗亨信给事中李锡往山西御史王

  •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九十四·佚名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九月壬辰朔上行围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谕曰。内阁学士庆桂。着往库抡办事立即驰驿赴京治装数日将颁给将军成衮扎布之钦差大臣印信携带速即驰驿前往所奏带往笔帖式巴

  • 四七六 谕办理四库全书出力人员梦吉陆费墀等着分别升用授职与赏赐·佚名

    四七六 谕办理四库全书出力人员梦吉陆费墀等着分别升用授职与赏赐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奉旨:梦吉、王仲愚、章宝传、黄轩、平恕、邹炳泰、陈昌齐、庄通敏、王嘉曾、吴寿昌、陈初哲、郭长

  • 卷十六 食货志二·黄遵宪

    租 税租税别为二课:全国人民以供一岁国用,输纳之大藏省者为国税。其目日地租,日海关税,日矿山税,日官禄税,日北海道物产税,日酒税,日烟草税,日证券印纸税,日邮便税,日诉讼野纸税,日代言人准照税,日船税,日车税,日诸会社税,日铳猎税,日

  • 周常传·脱脱

    周仲字仲修,建州人。考中进士。把所著《礼檀弓义》献给王安石、吕惠卿,二人称誉他,补任国子直讲、太常博士。为了养育双亲,求任扬州教授。年纪不到五十就退休。很久以后,御史中丞黄履以其恬退向朝廷推荐,起用为太常博士,周常

  • 刘六符传·脱脱

    刘六符,父亲刘慎行,由膳部员外郎累迁至北府宰相、监修国史。当时皇上经常在宴饮时行诛杀和赏赐,慎行劝谏说“:在大喜大怒时行赏罚,恐怕不合适。”皇上醒悟,晓谕宰相府政事堂“从今以后宴饮之时有刑赏之举,次日执行”。为都统

  • 第八章 2·辜鸿铭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辜讲孔子说:“一本正经却毫无判断就显得迂腐,小心谨慎却毫无判断则显得懦弱,英勇仗义却毫无准则会导致犯罪,诚实耿

  • 广慧琏禅师·惠洪

    禅师名元琏者闽人也。得法于首山念禅师。住汝州广慧寺。琏褊颅广颡。瞻视凝远。望见令人意消。尝谓众曰。我在先师会中。见举竹篦子问省驴汉曰。唤作篦子即触。不唤作篦子即背。作么生。省近前掣得。掷地上云。是什么

  • 卷一百三·佚名

    △初分摄受品第二十九之五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时。不得布施波罗蜜多。不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於布施波罗蜜多等无所得故。不为自害不为害他不为俱害。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义净

    并序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以单逝。莫不咸思圣迹罄五体而归礼。俱怀旋踵报四恩

  • 西溪易说·李过

    十二卷。宋李过撰。李过,《宋史》无传,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惟董真卿《周易会通》曰,过字季辨,兴化《今属福建)人。《易说》十二卷,其庆元四年(1198年)《自序》谓几二十年而成。可知是积心思虑之作。然四库馆臣所见本

  • 屏岩小稿·张观光

    元诗别集。1卷。旧题张观光撰。但此《屏岩小稿》内容全同于元人黄庚的《月屋漫稿》,显然是1部伪书。《四库全书》编者虽然注意到两集有个别诗相同,但仍将两书一齐收入别集类,没有细作鉴别,也没有发现《屏岩小稿》与《

  • 腹中女听经·佚名

    一卷,北凉昙无谶译。与转女身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