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横浦集补钞

张九成

南安宝戒院作

苦无人事扰闲居,赢得终年学著书。今日欣然出门去,秋风吹意满芙蕖。

菩提寺

高僧居物外,有户画常扃。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休勒铭。

遗樊茂实砚

端溪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不随凡石追时好,真与日月争光辉。韬藏久已不乱用,惟恐翰墨污染之。樊子文章有馀地,汪汪万顷谁敢窥。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飞流溅沫遍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山中见柿树有感

兹山余初来,掩冉柿叶青。相去未三月,柿花亦已零。及兹寻去路,累累满空庭。人生岂无情,眷眷不忍行。严霜八九月,百草不复荣。唯君粲丹实,独挂秋空明。寄语看园翁,勿使堕秋风。愿比樱桃春,置之大明宫。

鲁直上东坡古风坡和之因次其韵

幽兰如君子,闲雅翰墨场。春风晓□暖,斜日半窗光。竟夕澹相对,菲菲吐暗香。掩关清杖屦,帘卷度修廊。钗玉jing分紫,官梅花更黄。岂惟堪纫佩,试伴菊英尝。退处深林好,休移庭户傍。自同凡草茂,无事莫相伤。

正月二十日出城

春风驱我出,骑马到江头。出门日已暮,独游无献酬。江山多景物,春色满汀洲。隔岸花绕屋,斜阳明戍楼。人家渐成聚,炊烟天际浮。日落雾亦起,群山定在不。江柳故掩人,萦帽不肯休。风流乃如此,一笑忘百忧。随行亦有酒,无地可迟留。聊写我心耳,长歌思悠悠。

二十六日复出城

杜门不肯出,既出不忍归。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玉塔天外小,渔舟云际微。兴远俗情断,心闲人事稀。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所以此胜概,一见不我违。吟馀尚多思,白鸟背人飞。

十二日出城见隔江茅舍可爱

茅屋临江上,四面惟柴荆。绿阴绕篱落,窗几一以明。门前滩水急,日与白鸥盟。不知何隐士,居此复何营。朝来四山碧,晚际沙鸟鸣。棋声度竹静,江深琴调清。终携一尊酒,造门相对倾。心期羲皇上,安用知姓名。

菖蒲

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座有江湖趣,眼无尘上踪。终朝澹相对,浇我磊魂胸。

九月七日喜新凉

晚来天宇阴,便有如许凉。衣襟不作苦,灯火耿寒光。青编如故人,入眼兴未央。忆昔炎歊日,蒸郁如扬汤。百事懒不支,何暇考短长。念此深自喜,拂窗净琴张。老来纵眵昏,闭目自焚香。心清神亦正,圣贤俨在傍。此意勿轻语,此景吾弗忘。

十一月忽见雪片居此七年未尝有也

寒色<辶居>如许,神清瘦不禁。瓦沟声磔索,珠琲乱衣襟。斯须忽复变,玉屑堕前林。风劲势回旋,飘飘蔽遥岑。落此炎瘴地,七年到於今。不见六花飞,况闻寒玉音。今年盈尺瑞,天以慰吾心。呼儿具杯盘,开樽须满斟。更制白雪辞,入我绿绮琴。

罢禄

嗟余命偏奇,一生堕枯槁。虽无青精饭,颜色亦自好。富贵点污人,修洁终可保。居处既悠悠,衣食亦草草。静观天宝间,脂泽逞淫姣。冰山赫日来,随例须崩倒。所得无纤毫,所丧不到老。施施若无事,忧心惄如捣。

偶成

冒热不安寝,整冠常夙兴。清风入我怀,眷眷如有情。嗟彼朝市人,正与膏火争。藏机入钩钤,肆辩纷纵横。所得无几何,所嗟无一成。往来各有趣,南北自分明。明德天所相,欺诬祸所婴。犹如赴火蛾,缠绵尚营营。悟此澹无作,不与炎凉并。居闲苦无事,驱马出南城。登山猿不避,鼓棹鸥靡惊。谁知瘴岚中,谈笑适此生。祥凤非矫矫,高鸿本冥冥。请君少安坐,此诗殊可听。

送郑仲远

仲远英俊人,落笔惊飞电。来自神仙中,风姿冰雪盥。我谪天南陲,君来适相见。忆昔我与君,射策麒麟殿。君时气横秋,九万抟风便。文辞洒星斗,议论倒江汉。便宜上玉堂,不尔登蓬馆。别来二十年,青衫尚州县。兰薰麝所忌,玉洁女多怨。嗟我正衰迟,何阶往论荐。岂有如此人,而得长贫贱。朝廷方急贤,珠壁联清贯。去去行勿迟,九天春昼暖。

拟古

昔我窜横浦,佳致未易陈。偶经□头宿,溪山妙入神。烟波横小艇,疑是古玄真。誓言或生还,孤志良一伸。别来已十载,念□渴生尘。何当携我辈,径往莫问律。谨勿思高官,惊忧可悲辛。

平生澹无营,生计亦草草。吾庐尽有馀,懒问长安道。楚泽惊屈平,书空咤殷浩。愿君且休矣,沈忧令人老。

馀生本无用,颓然落涧阿。饥食山顶薇,寒编松上萝。岂敢怨明时,贫贱固其宜。原宪乐穷巷,屈平愁深陂。度量何相越,道在胡速迟。屈子则已矣,原子有馀辉。

愿随春阳和,不随秋草萎。光阴瞬息耳,忧悲亦何为。兰蕙生深林,时有朝露滋。清香随春风,邈若有所思。我亦慕明德,杖藜往从之。林深不可见,相遇终有时。

萧骚老蚕妇,窈窕深闺女。闺女曳罗裳,老妇勤机杼。夜深灯火微,那复凄寒雨。辛勤贡王宫,弃掷乃如许。一缕不著身,含愁谁敢语。

促装何喧喧,西笑都门道。出门何所见,王孙媚春草。绿鬓仍朱颜,未信人间老。去去谨勿迟,功名苦不早。君看郭令公,书二十四考。丈夫自足珍,珠金何用宝。

山色翠授蓝,杯中酒如玉。饮酒弹瑶琴,漫奏流水曲。音微澹无味,弦缓轸不促。不须苦求知,古人有遗躅。推琴一长啸,清风振吾屋。

乔松列万行,知是谁人墓。龟趺表山冈,石马夹山路。潺潺瀑水秋,萧萧白杨暮。苍黄愁杀人,何物能超寤。人命极危脆,不殊花上露。秦皇死则已,规与山河固。一朝祸机发,所掘无尺度。想见冥漠中,自叹平生误。遗臭千万年,至今污尺素。

少小有高志,思与古人亲。二十学文史,三十穷《典坟》。坐观世间事,抱火厝积薪。此心虽炯然,不敢以告人。君门深九重,欲陈谅何因。

嘉祐寺

曳屣出南郭,招提在高冈。谁言林樾中,乃有此宝坊。甘泉溢中庭,修桂荫层廊。三秋此花开,清香驻高堂。试问红尘中,那得六月凉。门外江声急,堂中松韵长。古殿俨像设,佛灯龛夜光。不见堂中人,斗觉心悲伤。人生本无定,乐处是吾乡。吟馀复何事,月落山苍苍。

多雨偶成

谪居天南陲,终年寡俦侣。四月山气行,淋漓满城雨。独坐北窗下,萧然无一语。睡起复何如,鸡鸣已亭午。

七月十二日偶成二首

今夕起乡心,何日归渔钧。欲归定何所,无言独长啸。君意复何如,雅俗不同调。此生吾自断,天道自难料。

塘南莲吐锦,塘北树成幄。夜来已秋风,朝见一叶落。呼酒玩馀景,行见纷索索。人生如寄耳,何苦不行乐。

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尚馀青青叶,浓阴犹可庇。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拟归田园二首

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芝术足吾粮,薜萝富吾衣。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

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馀。

游南路菩提寺次刁文叔韵

高僧居物外,有户昼常扃。海近知天阔,泉甘识地灵。一帘春□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漫勒铭。

双秀峰

且向城西去,休惊雨溅空。乱山明灭外,古刹有无中。笑指双峰翠,回看落日红。中兴喜无事,歌管莫匆匆。

已止还复作,泻檐声更长。苔钱添晚翠,梅子试新黄。屋里图书润,庭前兰芷香。倚栏闲觅句,水阁夜生凉。

到白石寺次壁间郑如圭韵

寺古僧多老,云深水自流。鸟声惊客梦,山色到江楼。落日千林迥,清风一迳幽。幽怀终未已,归去辄回头。

三月十一日不出

老罢慵人事,柴门尽日扃。春江入幽想,夜雨涨前汀。何日当晴霁,西山正眇冥。江头无限好,见说柳深青。

雨晴到江上

今朝山色好,不似未晴时。路转沙汀出,桥回榉柳移。众山来衮衮,积水去披披。云叶多奇态,苹花弄晚姿。人家机杼急,野寺鼓钟迟。欲去不得去,冥搜足此诗。

十二月二十四夜赋梅花

我来岭下已七年,梅花日日斗清妍。诗才有限思无尽,空把花枝叹晚烟。颇怪此花岚瘴里,独抱高洁何娟娟。香如灵均佩兰芷,远如元亮当醉眠。真香秀色看不足,雪花冰霰相后先。平生明明复皦皦,一嗅霜蕊知其天。固安冷落甘蛮蜑,不务轻举巢神仙。他年若许中原去,携汝同住西湖边。更寻和靖庙何许,相与澹泊春风前。

见菊花呈诸名胜

勿谓重阳把一枝,嗟余何限古人思。灵均自著《离骚》日,元亮长歌归去时。未晓只疑犹泫露,开门忽见满疏篱。要呼四海平生友,来醉花前金屈卮。

出城

不出柴门近两旬,江边柳眼已窥人。却思归去西湖上,剩把长条醉几春。

元夕

前年元夕沸香尘,万朵红灯上早春。谁谓今宵顿寥落,长天独拥一冰轮。

夏日即事

萱草榴花照眼明,揪枰水阁晚风清。萧然终日无人到,帘外时闻下子声。

阴阴庭院静无声,只有黄鹂远树鸣。午睡觉来何所见,玉炉风细碧烟横。

惜花

数日生寒紧杜门,今朝步屟到前村。可怜桃李都飞尽,细雨斜风更断魂。

二月八日偶成

今年春色可胜嗟,二月山中未见花。长忆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纱。

题郡斋壁

吏散兵休文案静,数竿修竹隔疏帘。嗟余老矣欲归去,肯对江山叹滞淹。

猜你喜欢
  出版说明·魏庆之
  卷四十·董康
  十八家诗抄·卷十三·曾国藩
  第八回 玉臂双拳佳儿怀异宝 金丹十粒义仆结仙缘·萧晶玉
  第二十七出 拆书·陆采
  严忠济·隋树森
  ●卷七·葛立方
  四集卷一百·乾隆
  卷七十·陆游
  卷一百五十五·冯惟讷
  韦斋集补钞·吴之振
  江湖诗钞·吴之振
  卷十六·陈邦彦
  卷四百二·佚名
  卷五·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十二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大历二年作】补注【鹤曰诗云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又云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当是在夔州作大二年】峡险江

  • 原序·周权

    ●此山诗集原序诗有经纬焉诗之正也有正变焉後人傅益之说也伤时之失溢於讽刺者果皆变乎乐府基於汉实本於诗考其言皆非愉悦之语若是则均谓之变矣建安黄初之作婉而平羁而不怨拟诗之正可乎滥觞於唐以文为诗韩吏部始然而舂

  • 列传第二十五·刘昫

    ○苏世长 子良嗣 韦云起 孙方质 孙伏伽 张玄素 苏世长,雍州武功人也。祖彤,后魏直散骑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周武帝时,世长年十余岁,上书言事。武帝以其年小,召问:“读何书?”对曰:“读《孝经》、《论语》。”

  • 辽史拾遗卷七·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十圣宗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小字文殊努统和元年春正月契丹国志曰统和元年帝即位复号大契丹二月戊子朔契丹国志曰二月朔日食本纪第十一圣宗二四年二月癸夘西夏李继迁叛宋来降续资治通鉴长编曰初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六年八月甲寅朔升范仑为通政使许孚远为兵部左侍郎○起赵焕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升四川副使王孟煦为江西参政○江西巡抚陆万垓告病许之○铸给太仆寺督理库藏关防○乙卯升澂江知府王禄兆为云南副使中河郎中黄

  •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八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双槐岁钞卷第八·黄瑜

    名公诗谶琼州定安县,南有五指山,即黎母山,琼崖之望也。少保丘文庄公濬少时咏之。为人所传涌。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期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见,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

  • 河间王高孝琬传·李延寿

    河间王高孝琬,文襄帝的第三个儿子。天保元年(550)受封,后主天统时,迁任尚书令。当初,突厥与北周的军队攻占太原,武成帝想向东避难。孝琬拦马叩谏,请求委派赵郡王高琛统率军队,一定会军威雄壮,武成帝听从了他的话。孝琬穿上甲

  • 卷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羣祀考杂祠淫祠宋寜宗庆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为广佑王庙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寜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显至是封广佑王理宗淳佑十一年再加普济恭帝德佑元年加威德英灵四年封绍兴

  • 钦定南巡盛典巻八十八·高晋

    名胜【江浙各名胜附识】乾隆十六年辛未圣驾驻跸淮安书赐山阳县普济堂额曰谊敦任防驻跸髙旻寺书赐栖灵寺额曰蜀冈慧照聨曰淮安竒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逺契妙明心吉祥寺额曰智珠福禄庵额曰福禄禅林驻跸镇江书赐三义阁额

  • 十五年·佚名

    (辛亥)十五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予承皇天祖宗之眷顧保佑,昨歲庚戌,國有元良,是秋年穀告登,符降聖之舊甲,獲上瑞於後。庚子,寡人得以與八域同其慶,而若保一念,長在於廣惠屢豐之願,益切於嗣歲。

  • 卷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士冠礼第一之二筵于戸西南面正义郑氏康成曰筵主人之赞者户西室户西【贾疏以下记醮于客位在室户西醮醴同处故知也】敖氏继公曰户西即户牖闲客位也筵于此

  • 卷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     宋 王与之 以九两系【音计】国之民郑康成曰两犹耦也所以恊耦万民系连缀也【○贾氏曰谓王者于国之中立法使诸侯与民相合耦而聨缀不使解散也】

  • 佛说八阳神咒经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鸟山中。时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千人俱。皆如弥勒菩萨等。佛告舍利弗。东方去是过一恒沙有佛刹。佛号快乐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今现在说法。国土名不可胜。舍利弗。东

  • 毗尼心一卷·佚名

    律中名教有八种。学戒法第一 师徒法第二 众僧法第三 行道忏悔法第四 行道修善法第五 发道资缘法第六 信施檀越法第七 护持法藏第八学戒法第一如来成道十二年中。为诸利根略制戒律。十二年后终至涅盘。为诸钝根

  • 某傻子的一生·芥川龙之介

    《某傻子的一生》,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遗稿。共五十一章。每章字数篇幅短小,1927年发表。为芥川自杀后由友人久米正雄整理后发表。这篇小说实际上影射了芥川的一生,他对自身回顾、对家人的思考、当时资本社

  • 平蛮录·王轼

    明代王轼撰。此书为王轼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督贵州军务,镇压普安米鲁起义的奏疏。作者王轼,字用敬,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