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和靖集补钞

林逋

酬昼师西湖春望

笛声风暖野梅香,湖上凭阑日渐长。一样楼台围佛寺,十分烟雨簇渔乡。鸥横残葑多成阵,柳映危桥未著行,终约吾师指芳草,静吟闲步岸华阳。

咏<虫疌>

细眉双耸敌秋毫,荏苒芳园日几遭。清宿露花应自得,暖风和絮欲争高。情人殁久魂犹在,傲吏齐来梦亦劳。闲掩遗编苦堪恨,不并香草入《离骚》。

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每用之如麾百胜之师横行於纸墨间所向无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诗以录其功

神锋虽缺力终存,架琢珊瑚欠策勋。日暮闲窗何所似,灞陵憔悴故将军。

制诰李舍人以松扇二柄并诗为遗亦次来韵

编松为箑寄山中,兼得紫微诗一通。入手凉生殊自慰,可烦长听隐居风。

孤山雪中写望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远分樵载重,斜压苇丛乾。楼阁严城寺,疏钟动晚寒。

送史殿省典封州

炎方将命选朝伦,治行何尝下古人。拥旆肯辞临远郡,登舻还喜奉慈亲。水连芳草江南地,烟隔寒梅岭上春。若过中途值归雁,慰怀能与致音尘。

春日斋中偶成

空阶重叠上垣衣,白昼初长社燕归。落尽海棠人卧病,东风时复动柴扉。

隐非秦甲子,病有晋春秋。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风回时带笛,烟远忽藏村。

闵师见写陋容以诗奉答

顾我丘壑人,烦师与之写。北山终日悬,风调一何野。林僧忽焉至,欲揖顷方罢。复有条上猿,惊窥未遑下。

监郡太博惠酒及诗

尘事久谢绝,园庐方晏阴。铿然郢中唱,伸玩清人心。况复对尊酒,百虑安能侵。何以比交情。松桂寒萧森。

湖楼晚望

湖水混空碧,凭阑凝睇劳。夕寒山翠重,秋净雁行高。远意极千里,浮生轻一毫。丛林数未遍,杳霭隔渔舠。

秋日西湖闲泛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小隐

门径独萧然,山林屋舍边。水风清晚钓,花日重春眠。苒苒苔衣滑,磷磷石子圆。人寰诸洞府,应合署闲仙。

中峰行乐却望北山因而成咏

拂石玩林壑,旷然空色秋。归云带层巘,疏苇际沧洲。固自堪长往,何为难久留。庶将濠上想,聊作剡中游。

和朱仲芳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归路过东关,行行一锡闲。破林霜后月,孤寺水边山。顶笠冲残叶,腰装歇暮湾。香灯旧吟社,清思逐师还。

送僧休复之京师

金锡指归鸿,田衣猎晓风。春江片席远,松月一房空。新句别离后,旧山魂梦中。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

寄曹南任懒夫

关门却坐忘,一烬隐居香。午濑怀泉瀑,秋耕负晓冈。道深玄草在,贫久褐衣荒。料得心交者,微吟为楚狂。

诗壁

数题留粉堵,还胜在屏风。坐读棋慵下,眠看酒恰中。僧房秋色冷,山驿晚阳红。更有栖迟句,家徒一亩宫。

湖上隐居

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闲门自掩苍苔色,过客时惊白鸟飞。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

山阁偶书

绕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轩。但将松籁延佳客,常带岚霏认远村。吴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属芳荪。馀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采石山

危阁闲登日渐曛,整屏晴雨枕江濆。秋棱瘦出无多寺,古翠浓连一半云。坐卧不抛输钓叟,往来长见属鸥群。翻然却怪宣城守,是甚移将李白坟。

园池

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微风几入扁舟意,新霁难忘独茧期。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

安福县途中作

诗景纷拏且按鞭,坏桥危磴走鸣泉。云根道店多沽酒,山崦人家亦种田。谷鸟惊啼冲宿雨,野梅愁绝闭寒烟。玉梁阁皂堪行遍,回得临江即上船。

皓然窗户晓来新,画轴碑厅绝点尘。洛下高眠应有道,山阴清兴更无人。寒连水石鸣渔墅,猛共松篁压寺邻。酒渴已醒时味薄,独援诗笔得天真。

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哄然秀发因成

青帘有酒不妨赊,素壁无诗未足夸。所重晚芳聊在目,可关秋色易为花。深枝冉冉妆溪翠,碎片英英剪海霞。莫管金钱好行市,寂寥相对是山家。

送马程知江州德安

酒酣无复耿离肠,一路之官尽水乡。公廨寒生对庐阜,客帆风定泊浔阳。陂涵洲渚初收潦,露浥蒹葭未作霜。到日何人先刺谒,二林开士在琴堂。

送文光师游天台

天姥山深摇锡杖,野芳春翠共葳蕤。松门过水无重数,石壁看霞到尽时。闲避鸣啼应作观,忽逢人迹自留诗。秦中河朔尝游览,莫恨此方行脚迟。

集贤李建中工部尝以七言长韵见寄感存怀没因用追和

清绝门墙冷似冰,野人怀刺昔赏登。新题对雨分萧寺,旧梦经秋说杜陵。贫典郡符资月给,老持台宪减霜棱。开元文学钟王笔,惆怅临风一盏灯。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

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

天师苍翠横金锡,地藏清凉掩竹扉。千里白云随野步,一湖明月上秋衣。诗寻静语应无极,琴弄寒声转入微。我亦孤山有泉石,肯来松下共忘机。

和人病起

展转匡床乍起来,缥缸湘帙亦慵开。三年一尉湖东住,谁识神仙本姓梅。

送陈日章秀才

闲却清尊掩缥囊,病来无故亦凄凉。江南春草旧行路,因送归人更断肠。

送大方师归金陵

渺渺江天白鸟飞,石城秋色送僧归。长干古寺经行了,为到清凉看翠微。

鸣皋

皋禽名只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

猜你喜欢
  周弼·唐圭璋
  王道亨·唐圭璋
  ●卷十一·丁绍仪
  第八出 先订·李渔
  ◆云林先生倪瓒(清閟阁稿)·顾嗣立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草堂诗余卷三·佚名
  《词综》(卷二十七)·朱彝尊
  唐储光羲诗集卷二·储光羲
  卷一·唐圭璋
  五集卷六十一·乾隆
  附録【上】·汪元量
  卷九十·陈起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御选元诗卷三十三·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己丑十一首·许南英

    己丑(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被放出都扪心自觉此心平,自古文章有定评。不信再来犹有望,依然两度未成名!计偕远道悲翁子,对策伤时笑贾生。甚欲邯郸寻梦去,人间无枕可通灵!己丑在都,读吕汝修孝廉诗草,作此以当题词,并呈邱仙根诗伯奚

  • 山中白云词四·张炎

    清平乐平原放马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欲婆娑。甚书剑飘零,身犹是客,岁月频过。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

  • 王隱晉書卷一·汤球

      宣帝   宣皇帝。河內溫人。文選勸進表注。   魏武辟高祖。高祖以漢祚將終。不欲屈節於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魏武遣親信令史。微服於高祖門外樹陰下息。時七月七日。高祖方曝書。令史竊知。還具以告。又乃

  • 卷九·辛文房

      ○崔道融   道融,荆人也,自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出为永嘉宰。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

  • 二百四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目下米价照常,每石六钱四、五分至七钱四、五分。百姓安乐。遂将正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磁器法琅之类。先

  • 第一八牌示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四·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示告孤魂候领衣食、冥资后,各返幽途,不准逗留前衔〔监理醮务、新竹县都城隍〕为晓示事。照得醮务,定于二十四日起,至二十七日完满。除先期谕饬经理局董,分派联庄士庶,随缘助施外

  • 读春秋偶笔·佚名

    读春秋偶笔春秋一书一以存纲纪一以纪世变如吴楚本僭称王春秋止书曰子又如吴楚之君不书葬此圣人之不因鲁史特削以示义所谓存纲纪也又有世变所趋不得不存之以纪其实如楚始书荆人继书楚人后书楚子此因其势渐盛交通于中国

  • 后唐纪·张居正

    庄宗庄宗皇帝,名存勖,姓朱。先世事唐,赐姓李。父克用,平黄巢功封晋王。存勖袭封,灭梁。在位三年,因中流矢而殂。原文同光元年,晋王即帝位,国号大唐。二年,唐主祀南郊,大赦。郭崇韬首献劳军钱十万缗。唐主内府钱财山积,不肯给赐。

  • 景延广传·欧阳修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父建善射,曾教延广说:“射不入铁,不如不发。”因此延广也以力挽强弓著名。做梁邵王友诲部下,友诲谋反被囚禁,延广逃走了。后来随王彦章在中都作战,彦章败,延广身数处受伤,仅以身免。明宗死,朱守殷在汴州反

  • 秦攻宜阳·佚名

    【提要】能有先见之明是老谋深算的标志,谋得深,算得远,所有的事尽在自己的谋划之内、掌握之中,岂不快哉!一个人成功度多高,与他谋算是否深远大有关系。谋算旨在为自己牟取利益,在众多的利益角逐中,先要分析各自的利益是什么,未

  • 卷二十八·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八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周颂臣工之什 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 朱注此戒农官之诗 孔疏此戒诸侯及时勤农也天子宾敬诸侯不敕其身戒其臣所以戒诸侯也 张氏曰先王深知义礼之本原起於稼穑故其

  • 五经稽疑卷五·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春秋僖公八月公防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楚人伐郑凌驾中国之意日甚桓公合诸侯于柽以谋之未几而盟江黄又未几而举次陉之师矣若传谓救郑也今郑巳在防矣何救之有城楚丘楚丘非卫邑也何以知之春秋凡书外邑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三·法藏

    卢舍那佛品第二自下明正宗 将释此文四门分别 一释名 二来意 三宗趣 四释文初释名中。卢舍那者古来译或云三业满。或云净满。或云广博严净。今更勘梵本具言毗卢遮那。卢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毗者此云遍。是谓光明

  • 卷第七(二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七(二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三十尼萨耆法之三佛在拘睒弥国。尔时拘睒弥比丘。作新憍施耶敷具。此国绵贵缕贵衣贵茧贵。多杀蚕故。比丘数数乞。语居士言。比丘须绵须缕须衣须茧。擘治引贮多事多

  • 四分尼戒本(并序)·怀素

    后秦 佛陀耶舍译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夫戒者。乃是定慧之宏基。圣贤之妙趾。穷八正之道。尽七觉之源。然既树五制之良规。传须获实。扬六和之清训。学者知诠。窃寻流行。总有四本。据其理虽复同。会其文则有异。致使弘

  • 石屋续瀋·马叙伦

    随笔集。马叙伦著。上海建文书店1949年4月出版。收清末民初以来轶闻掌故95则。其中《清代试士琐记》、《周赤忱谈辛亥浙江光复》、《八股文程式》、《张勋复辟》、《潘复杀邵飘萍林白水》等记录故实,并及张之洞、张宗

  • 沧海遗珠·沐昂

    诗总集。明沐昂辑。四卷。昂字景高,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黔宁王之子。以都指挥同知代其兄晟(黔国公)镇云南。号令严明,颇有战绩。卒谥武襄。有《素轩集》。此集正统元年(1436)成书。以其所集为刘仔肩、王偁诸家诗选

  • 诗经世本古义·何楷

    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楷字元子,镇海卫(今属浙江省)人。楷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间迁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杨嗣昌夺情入阁,楷劾之,忤旨贬二秩。福王命掌都察院,几为忌者所害。漳州破,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