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岁时杂咏巻三十六

宋 蒲积中 编

重阳

九日次定国韵苏 轼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螘稠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王郎误涉世屡献乆不酬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俛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轩裳陈道路徃徃儿童收封侯起大第或是君家驺似闻负贩人中有第一流炯然径寸珠藏此百结裘意行无车马倐忽略九州邂逅独见之天与非人谋笑我方醉梦衣冠戯沐猴力尽病骐骥技穷老伶优北山有灵根寸田自可耰防当无何乡同作逍遥逰归来城郭是空有累累丘

九日黄楼作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韈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挿黄楼新成壁未干青荷已落霜初杀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膓气先压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诗人猛士杂龙虎【坐客三十余人皆知名之士】楚舞呉歌乱鵞鸭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丙子重九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此人与此水相追两沄沄老去各休息造物嗟长勤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何以娯我客逰鱼在清濆水师三百指鉄网欲掩羣获多虽一快买放尢可欣此乐真不朽明年我归耘

九日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惟有黄茅根堆龙生抝窊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查何以侑一樽邻翁餽鼃虵亦复强取醉欢谣杂悲嗟今年吁恶嵗僵仆如乱麻此防我虽健狂风巻朝霞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西湖不欲徃暮树号寒鸦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诗人杳未来孀艳冷难宅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苇间闻挐音云表已飞屐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喟彼终嵗劳幸兹一日泽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悟此知有命沈幽伤魂魄

和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

明日重九雨甚辗转不能寐起索酒和渊明一篇醉熟昏然殆不能佳也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龙山忆孟子栗里懐渊明鲜鲜霜菊艳溜溜糟牀声闲居知令节乐事满余龄登高望云海醉觉三山倾长歌振清商起舞带索萦坎轲识天意淹畱见人情但愿饱秔稌年年乐秋成

和陶渊明己酉嵗九月九日【并序】

十月初吉菊始开乃与客作重九因次韵渊明己酉嵗九月九日一首胡广饮菊潭水而夀然李固传赞云其视胡广赵戒犹粪土也

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后雕香余白露干色映青松高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持我万家春一酹五栁陶夕英幸可掇继此木兰朝

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懃师院【二首】

白发常嫌嵗月侵病眸兼怕酒杯深南屏老宿闲相过东阁郎君懒重寻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蕋嚼黄金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遁林

湖上清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笙歌樷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白足赤须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明年桑苎煎茶处忆着先公首重回【皎然有重九日与陆羽煎茶诗羽自称桑苎翁】

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以诗送将官梁交且见寄次韵答之【交颇文雅不类武人家有侍者甚慧丽】

知君月下见倾城破恨悬知酒有兵老守无何惟日饮将军竞病自诗鸣花枝不共秋欹帽笔阵空来夜斫营爱惜微官将底用他年只好冩铭旌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霜风可使吹黄帽【舟人黄帽土胜水也】樽酒那能泛浪花谩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防再用前韵

月入秋帷病枕凉霜飞夜簟故衾香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不作雍容倾坐上翻成肮脏倚门旁人间此防论今古细看茱茰感叹长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请看平日衔杯口防有金椎为控颐

再次韵

千戈万槊拥笓篱九日清樽岂复持【是日南都勅使按兵】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逍遥琼馆真堪羡取次尘缨未可縻迨此暇时须痛饮他年长劔拄君颐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

云间朱袖拂云和知是长松挂女萝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緑橙搓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只有黄鸡与白日玲珑应识使君歌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

古来静治得清闲我贵真常也一班举酒东荣挹江海回罇落日见湖山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收身簿领间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羽翼乆知还

九日次定国韵

我醉歌时君罢休已教从事向青州鬓霜饶我三千尺诗律输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空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次韵定国九日诗

东坡在彭门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防今复以是日相遇于宋凡十五年矣忧乐出处有不可胜言者而定国学道有得百念灰冷而顔益壮顾予衰病心形俱瘁感之作诗

菊盏茱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应従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对玉山人今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王郎九日诗千首今赋黄楼第二篇

八日就湖上防饮呈晏相公

明当是重九黄菊还开不先将掇其英秋迳未能有颓龄无以驻但不负此酒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

九日次夀州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夀春城高枕淮水緑蒲疎疎暮帆起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费嘲纸

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

也持黄菊蘂时望白衣人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防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次韵李晋裕教授九日见赠 张 耒

满酌聊酬菊蘂黄登高仍在泰山阳笑谈嘉节宾朋集樽酒清驩兴味长倦客得闲惟欲饮老人虽醉不成狂先生莫叹虀盐乆行见高才颖出囊

九日怀道孚

吾甥颇似魏家舒新罢推囚却著书顾我独倾陶令酒思君同脍季鹰鲈苍茫云物秋将晚寂寞山城谁与娯儵忽风光行老矣踌躇不去独何欤

和彦昭九日西湖防饮

故人怜寂寞九日共登临天地客行远山河秋已深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莫怪凄凉甚多忧损壮心

九月十日园菊烂开书絶句

萧条秋圃风飞叶却有黄花照眼明已过重阳慵采撷自嫌亦作世人情

九月九日夜雨留智叔 陈师道

骑台九日登临处只有归人醉扶路千年二谢孰可代我每苦留君只去花粗且为前人惜曲误不解丞卿怒只消着帽受西风不待风流到新句

九日与智叔雕堂宴集夜归

雕堂従昔有恶客酒尽不去仍复索欲留歌舞尽客意风雨和更作三厄佳辰难得客更难我穷无酒为君欢只欲泥行过白下万一帘疎见一班

九日寄秦观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樷祠欲莫鵶九日清樽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懐逺心如在向老逢人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独能无地落乌纱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九日不出魏衍见过

九日登临迫闭藏老懐无限自凄凉山头落帽风流絶壁面称诗语笑香【南山有二谢诗石】冲雨肯来寻此老拂床聊待熟黄粱独无樽酒为君夀正使秋花未肯黄【是日无菊】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

节里能相过谈闲可解忧致疎君未肯得此我何由语到君房妙诗同客子防一经従白首万里有封侯懐安官舎病起九日作 苏易简

篱菊今年拆最繁绕樷新折上雕盘病知嘉节霜风冷喜对高堂骨肉懽乆废笑歌慵饮酒只闻儿女劝加餐如何猛下藜床去又逐鸳鸿振羽翰

十日菊

寂寞东篱下凝烟簇簇芳无人赏幽艳有蝶恋清香不伴茱萸饮空教蟋蟀藏重阳虽已过来歳可能忘

重阳述怀

屋头寒雀作饥声老大都因节物惊九日縦经夕饮百年能病防畨酲白衣于我似无旧黄菊对人偏有情醉里高歌开口笑世间名利一毫轻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一百二十二·彭定求
  洪惠英·唐圭璋
  楔子·郑光祖
  韵语阳秋卷十三·葛立方
  大隠居士诗集卷上·邓深
  答辩·闻一多
  五集卷七十·乾隆
  卷三·王奕清
  歳时杂咏巻十五·蒲积中
  后集卷三·孙存吾
  卷四百八十六·陈廷敬
  卷七百四十九·佚名
  卷四百二十三·佚名
  陈允平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九 李承芳 悼亡 後圃镜如圆前圃方如席戴畚忘饥劬擳发免涂泽树株工安排鴈鹜行比立从宦未几时高柯隐长戟物在乃人亡食

  • 列传第二十五·李延寿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 田益宗 孟表 奚康生 杨大眼崔延伯 李叔仁韩茂,字元兴,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黄耇,永兴中,自赫连屈丐来降,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门。卒,赠泾州刺史,谥曰成。茂年十七,膂力过人,尤善

  • 卷一百九十一 表三十一·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   表略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五年秋七月戊申宰执进呈疎决文字上曰行在刑狱皆已蕃充外路须令宪臣躬诣州县庶无冤滥己酉秦桧奏曰陛下钦恤庶狱异境所推今欲令大理正一员往决浙西滞狱以称德意上可之丙辰宰执进呈户部状准都省批

  • 读礼通考卷十五·徐乾学

    丧期十五缌麻三月上丧服族曽祖父母 族祖父母 族父母 族昆弟【注族曽祖父者曽祖昆弟之亲也族祖父者亦髙祖之孙则髙祖有服明矣 防此即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名为四缌麻者也族曽祖父母者已之曽祖亲兄弟也族祖父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巡幸考髙皇慎举动惜烦费自即位后以天下大计尝一幸汴梁再幸中都自是深居法宫无都外之跸文皇定鼎幽都北巡者三世宗相定显陵南迈者一然不过傍览形势行游较猎独武庙轻离六师驰骋八骏不无祈招之叹焉书巡幸考

  • 桓公问第五十六·管仲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

  • 卷一百一十六 朱子十三·黎靖德

      ◎训门人四   问:"平时处事,当未接时,见得道理甚分明;及做著,又便错了。不知如何恁地?"曰:"这是难事。但须是知得病痛处,便去著力。若是易为,则天下有无数圣贤了!"以下训义刚。   问:"打坐也是工夫否?"曰:"也有不要打坐底,

  • 卷一五一·邱濬

    ▲守边固圉之略(下) 武帝元朔二年,卫青出云中,西至高阙,遂至陇西,捕首虏数千,走白羊楼烦王,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省转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公卿皆不便,上竟

  • 书义断法卷一·陈悦道

    元 陈悦道 撰虞书尧典曰放勲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譲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古今帝王功之极莫如尧徳之盛亦莫如尧论其功而不究其徳非善论圣人者也敬体而明用文着见而思深远盖论其徳性如此信爲恭而实能譲盖论其行实如此然是六

  • 序·梁漱溟

    ([说明]本文作于1966年下半年,背景如作者附记所云。1986年发表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并收入于当年出版之《东方学术概观》(文集)一书。后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七卷。现据《全集》文本收入本卷,并校正个别讹误。)作者附

  • 卷三十三·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普说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师云:“山僧教人识取自已。师僧家闻得了,却云初机学人看底事。有甚难会。你且缓缓且子细。你用何者名自已。败如古德对自已语云:‘游山玩水。’你道我会也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以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正智之所建立,种种殊特超于三界灌顶宝冠,摩诃瑜伽自在无碍,获深妙智,证平等法,所作功业皆已究竟,随众生心悉令满足,三世平等常无动坏,三业坚固犹如金刚普光明身。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六·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爱乐希求无上智力。运载有情殊胜彼岸。第六意识勤修智道。诚实布施求根本行。是处究竟制度法义。听闻亡相修布施法。蕴集清净殊胜智力。净觉有

  •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妙叶

        四明鄞江沙门妙叶集  劝戒杀第十  相国裴公美休尝著圆觉经疏序。其略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以是观之。则知蜎飞蠕动至微之物。及彼大身师象巴

  • 卷第一·佚名

    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住江西南康府建昌县凤栖山同安禅寺语录师于壬寅冬十一月初四日入院。山门旧基者是二十五代老古锥建立底解脱门今日山僧到来为甚却成荒址以拄杖划云无门为法门全

  • 易翼述信·王又朴

    清王又朴撰。十二卷。《诗礼堂全集》本。此书解《易》,专主《十翼》之义,而兼采诸家之论以为说。《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编经传次序,悉依王弼旧本,而冠以读《易》之法,终以所集诸儒杂论。其大旨专以《彖》、《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