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元诗纪事卷一

侯官陈衍辑

文宗皇帝

顺帝

◆文宗皇帝

帝名图帖睦尔,武宗次子。初封怀王,即位改元天历、至顺,在位五年。

黄文献集:天历二年三月,上肇开奎章阁,延登儒流。至顺二年正月,御制阁记成。万几之暇,亲洒宸翰,书阁记刻置禁中。

自建康之京都途中作

○自建康之京都途中作

穿了氁衫便着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两三点露滴如雨,五六个星犹在天。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峯都在前。

草木子:梁王登宝位时,自建康之京都,途中尝作一诗云云。

月山诗话:明太祖早行诗:「忙着征衣快着鞭,转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为雨,七八个星尚在天。茅舍鸡鸣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拥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案:此篇乃元文宗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所作,不知何以载入明祖集中,且窜易十数字。又案居易录云:「两三条电欲为雨,四五个星犹在天」,乃五代卢延逊山寺诗,文宗剿取之。

◆顺帝

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在位三十六年,改元元统、至元、至正。明太祖灭之,奔沙漠,元亡。

北平录:以元主不战而奔,克顺天命,今殂,特谥曰顺帝。

庚申外史:瀛国公初为僧,居白塔寺中。已而奉诏居甘州山寺。有赵王者,嬉游至寺,怜其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与之。延佑七年四月十六夜生一子,明宗适自北方来,早行见寺上有龙文五采气,即物色得之,因求为子,并载其母以归。

菽园杂记:「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召公尚公主,时承锡宴明光宫。酒酲伸手扒金柱 【 酒酲 菽园杂记(墨海金壶本)卷五作「酒酣」,叶盛水东日记卷三十七录此诗,亦作「酣」。】 ,化为龙爪惊天容。元君含笑语羣臣,凤雏宁与凡禽同!侍臣献谋将见除,公主泣泪沾酥胸。幸脱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是时明宗在沙漠,缔交合尊情颇浓。合尊之妻夜生子,明宗隔帐闻笙镛。乞归行宫养为嗣,皇考崩时年甫童。元君降诏移南海,五年乃归居九重。忆昔宋祖受周禅,仁义绰有三代风。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赵氏何其隆!」此诗为闽人俞应所作。「至今儿孙」句,言元君避归沙漠后事。

答明主

御制诗

○答明主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翦胜野闻:元君既遁,留兵开平,犹有觊觎之志。太祖遣使驰书,明示祸福,因答诗云云。

○御制诗

父疾精虔祷上天,愿将己算益亲年。孝心感格天心动,恍惚神将帝命传。

母渴思瓜正岁寒,那堪山路雪漫漫。双瓜忽产空岩里,归奉慈亲痼疾安。

榕阴新检:元王荐字希贤,福宁人。父疾,祷天减年以益父寿。父绝而复苏曰:「适有神人,皂衣红帊,语我曰:『汝子孝,上帝赐汝十二龄。』」后果符其数而卒。母沈氏病渴思啖瓜,时冬月,不得荐。至深墺岭,值雪,避树下,思母病,仰天而哭。忽见石岩间青蔓离披,有二瓜。摘归奉母,渴遂止。至正间,福建宣慰司上状旌之。御制诗云云。

○句

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

草木子:上有佳句云云。   余详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下。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一·彭定求
  祖吴·唐圭璋
  卷三十二·阮阅
  ●卷二·赵炳麟
  第四十六章 讨贼立功·屠隆
  卷一百十二·徐世昌
  序·沈奕琛
  淮阳集·张弘范
  卷八·佚名
  卷四十九·曹学佺
  卷二·王安石
  卷三十九·方回
  卷一·沈季友
  双溪集巻一·杭淮
  第三十四出 走到花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礼之·唐圭璋

      礼之字子和,钱塘(今杭州)人。有顺受老人词五卷。   浣溪纱   橄榄   南国风流是故乡。   红监落子不因霜。   于中小底最珍藏。   荐酒荐茶些子涩,   透心透顶十分香。   可人回味越思量。   喜迁

  • 第六十八回 郦相国暗添懊恼·陈端生

    第六十八回郦相国暗添懊恼陈寅恪评:盖端生以母病剧辍写,返杭州途中稍加修改,及到杭州后,即为俗事牵累搁置此稿,直至经过十二年之久,方始续写也。呜呼!端生于乾隆三十五年辍写再生缘时,年仅二十岁耳。以端生之才思敏捷,当日亦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徐元

    第二十一齣 周坚替死【风马儿】〔生上〕嫩竹摇竿雨初霁。葵榴吐半开红蕊。〔旦〕对景欢娱。一双两美。〔贴〕怎知道日来如是。〔生〕似水如鱼不暂离。人生莫负少年时。〔旦〕暮乐朝欢随所欲。乐极谁知有怨悲。驸马。

  • 提要·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草堂雅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草堂雅集十三卷元顾瑛编瑛早擅文章又爱通賔客四方名士无不延致于玉山草堂者因仿段成式汉上题襍集例编唱和之作为此集自陈基至释自恢凡七

  • 补编(一)·佚名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海防紧要宜毖近患而豫远谋摺(光绪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军机处密寄署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上谕(光绪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奏筹备台湾防务摺(光绪十年正月初四日到)福州将军穆图

  •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洪武九年冬十月辛亥朔改定辽后卫为盖州卫复置定辽后卫于辽阳城北以定辽左卫指挥佥事张山统兵屯戍○夜有星赤色自霹雳西行发光如杯大有数小星随之至天津没○壬子 上御午门楼秦府右相文原吉等奏事由左门入监察御史吉昌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两朝纲目备要卷七·佚名

    宁宗嘉泰元年【辛酉】春正月戊午申严福建科盐之禁壬戍谢深甫等荐士三十有五人诏籍记中书以待选择丁卯禁路钤按阅受餽及擅招军违者寘诸法戊辰雪乙亥又雪【按乙亥在庚午后此文因戊辰雪而附书故在前

  • 一○○ 谕内阁纪昀陆锡熊校书勤勉着授为翰林院侍读以示奖励·佚名

    一○○ 谕内阁纪昀陆锡熊校书勤勉着授为翰林院侍读以示奖励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八日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处将《永乐大典》内检出各书,陆续进呈。朕亲加披阅,间予题评,见其考订分排,具有条理,而撰

  • 尉迟德诚传·宋濂

    尉迟德诚字信甫,绛州人。祖父天泽,在金做库官,郡王带孙攻克绛州,天泽被俘。带孙令他佩戴金符,授云州御衣局人匠总管。父鼐,做官至潞州知州。德诚历任太子的率更丞。至大元年(1308)改任詹事院都事。二年升迁家令司丞。仁宗认

  • 九流第五十五·佚名

    儒者,晏婴、子思、孟轲、荀卿之类也。顺阴阳之性,明教化之术,游心于六艺,留情于五常,厚葬文服,重乐有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尊敬其道。然而薄者,流广文繁,难可穷究也。道者,鬻熊、老聃、关尹、庄周之类也。以空虚为本,清

  • 微子第十八·孔子

    本篇主要介绍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而且大多是通过与隐士的思想比较来表现的。具有一定故事性是本篇在《论语》中的突出特点。全篇原文共11章,本书选7章。 时代的病态 【原文】 柳下惠①为士师②,三黜③。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 天下第三十三·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 〔注〕为以其有为,则真为也,为其真为,则无为矣,又何加焉! 〔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皆随有

  • 卷四十二·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七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喜。何等为十。所谓发菩提心净喜。舍一切所有净喜。於犯戒人不生恶心教化成就净喜。於一切诤讼众生悉令和合得无上智净喜。不惜身命守护正法净喜。远离五欲常乐正法

  • 帝释品第二·佚名

    欢喜地摄布施波罗蜜伽陀。常与无常苦乐等我及无我悉皆空。不住有为及无为住无相行佛亦然。若求声闻缘觉等乃至佛果亦复然。不住此忍不可得如渡大河不见岸。若闻此法彼定得成等正觉证涅盘。见於一切如自身是大智者如来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三·法藏

    卢舍那佛品第二自下明正宗 将释此文四门分别 一释名 二来意 三宗趣 四释文初释名中。卢舍那者古来译或云三业满。或云净满。或云广博严净。今更勘梵本具言毗卢遮那。卢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毗者此云遍。是谓光明

  • 玉环记·杨柔胜

    作者佚名。或说杨柔胜撰。杨柔胜,字新吾,江苏武进人。约明万历十年(1582)前后在世。此本或为后人改订杨本。本事见于唐人《玉箫传》及范摅《云溪友议》中有关韦皋的故事。全剧三十四出。剧写:京兆书生韦皋,寄居洛阳。

  • 西山政训·真德秀

    《西山政训》一卷,宋人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撰。该书是真氏帅长沙、知泉州时晓谕下属官僚政训,颇可见彼时之吏治民风。版本不详,据清刻单行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