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四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八

陈羽

陈羽江东人登贞元进士第历官乐宫尉佐诗一卷

公子行

金覊白面郎何处蹋青来马娇郎半醉躞蹀望楼台似见楼上人玲珑窗户开隔花闻一笑落日不知回

古意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是时妾家犹未贫兄弟出入双车轮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郎家居近御沟水豪门客尽蹑珠履雕盘酒器常不乾晓入中厨妾先起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姑娇憨意难取朝参暮拜白玉堂绣衣着尽黄金缕妾貌渐衰郎渐薄时时强笑意索寞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涙看花落

妾年四十丝满头郎年五十封公侯男儿全盛日忘旧银牀羽帐空飕飀庭花红遍蝴蝶飞看郎佩玉下朝时归来略略不相頋却令侍婢生光辉郎恨妇人易衰老妾亦恨深不忍道看郎强健能几时年过六十还枯稿

长相思

相思长【一作复】相思相思无限极相思苦相思相思损容色容色真可惜相思不可彻日日长相思相思肠断絶肠断絶涙还续闲人莫作相思曲

送戴端公赴容州

分命诸侯重葳蕤绣服香八蛮治险阻【一作路】千骑蹋繁霜山断旌旗出天晴劒佩光还将小戴礼远出化南方

送殷华之洪州

离堂悲楚调君奏豫章行愁处雪花白梦中江水清扣船歌月色避浪宿猨声还作经年别相思湖草生

春日晴原野望

东风吹煖气消散入晴天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蒙茸花向月潦倒客经年乡思应愁望江湖春水连

湘妃怨

舜欲省蛮陬南廵非逸游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至今闻鼓瑟咽絶不胜愁

冬晚送友人使西蕃

驿使向天西廵羌复入氐玉关晴有雪砂碛雨无泥落泪军中笛惊眠塞上鸡逢春乡思苦万里草萋萋

春园即事

水隔羣物远夜深风起频【一作苹】霜中千树橘月下五湖人聼鹤忽忘寝见山如得邻明年还到此共看洞庭春

送友人及第归江东

五陵春色泛花枝心醉花前远别离落羽【一作第】耻为关右客成名空羡里中儿都门雨歇愁分处山店灯残梦到时家住洞庭多钓伴因【一作同】来相贺话相思

梓州与温商夜别【一作夜别温商梓州】

凤皇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共【一作旧】登龙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明日又行西蜀路不堪天际远山重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九重门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喜雪上窦相公【一作朱湾诗】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销更积半成氷水【一作片】结【一作约】还流光添【一作含】曙色连【一作清】天远【一作苑】轻逐春【一作微】风遶玉【一作御】楼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一作待】富人侯

宴杨驸马山亭【一作朱湾诗】

垂杨拂岸草茸茸绣户窗前花影重鱠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緑醅醲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落日泛舟同醉处回潭百丈映千峯

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春色华阳国秦人此别离驿楼横水影乡路入花枝日暖莺飞好山晴马去迟劒门当石隘栈阁入云危独鹤心千里贫交酒一巵桂条攀偃蹇兰叶藉参差旅梦惊蝴蝶残芳怨子规碧霄今夜月惆怅上峨嵋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一作御沟新柳】

宛宛如丝柳含黄一望新未成沟上暗且向日边春嫋娜方遮水低迷欲醉人托空芳欝欝逐溜影鳞鳞弄水滋宵露垂枝染夕尘夹堤连太液还似映天津

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澹动【一作荡】光还碎婵娟影不沈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

江上愁思二首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梁城老人【一作父】怨【一作司空曙诗】

朝为耕种人暮作刀枪鬼相看父子血共染城濠水

送灵一上人

十年劳远别一笑喜相逢又上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经夫差庙

姑苏城畔千年木刻作夫差庙里神冠盖寂寥尘满室不知箫鼓乐何人

九月十日即事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夏日讌九华池赠主人

池上凉台五月凉百花开尽水芝香黄金买酒邀诗客醉倒檐前青玉□

长安早春言志

九衢日暖树苍苍万里吴人忆水乡汉主未曾亲羽猎不知将底谏君王

读苏属国传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吴城览古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

犍为城下?牱路空冢滩西贾客舟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和王中丞使君春日过高评事幽居

风光满路旗旙出林下高人待使君笑藉紫兰相向醉野花千树落纷纷

和王中丞中和日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

若耶溪逢陆澧

溪上春晴聊看竹谁言驿使此相逢担簦蹑屐仍多病笑杀云间陆士龙

夜泊荆溪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南山别僧

惆怅人间多别离梅花满眼独行时无家度日多为客欲共山僧何处期

戏题山居二首

云盖秋松幽洞近水穿危石乱山深门前自有千竿竹免向人家看竹林

虽有柴门长不关片云高木共身闲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欲移居更上山

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

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留君不宿对秋月莫厌山空泉石寒

过栎阳山谿

衆草穿沙芳色齐蹋莎行草过春谿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

姑苏台怀古

忆昔吴王争覇日歌钟满地上高台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

将归旧山留别

相共游梁今独还异乡揺落忆空山信陵死後无公子徒向夷门学抱关

游洞灵观

初访西城礼少君独行深入洞天云风吹青桂寒花落香绕仙坛处处闻

旅次沔阳闻克复而用师者穷兵黩武因书简之

江上烟消汉水清王师大破緑林兵干戈用尽人成血韩信空传壮士名

湘君祠【一作湘妃怨】

二妃怨处云沈沈二妃哭处湘水深商人酒滴庙前草萧索【一作飒】风生斑竹林

送辛吉甫常州觐省【辛一作章】

西去兰陵家不远到家还及采兰时新年送客我为客惆怅门前黄柳丝

题舞花山大师遗居

西过流沙归路长一生遗迹在东方空堂寂寞闭灯影风动四山松栢香

广陵秋夜对月即事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一作饮唱】满扬州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

早秋滻水送人归越

凉叶萧萧生远风晓鵶飞度望春宫越人归去一揺首【一作落】肠断马嘶秋水东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鹤唳天边秋水空荻花芦叶起西风今夜渡江【一作渡头】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

送李德舆归穿石洞山居

乌巾年少归何处一片彩霞仙洞中惆怅别时花似雪行人不肯醉春风

酬幽居闲上人喜及第後见赠

九霄心在劳相问四十年间岂足惊风动自然云出岫高僧不用笑浮生

洛下赠彻公

天竺沙门洛下逢请为同社笑相容支颐忽望碧云里心爱嵩山第几重

观朱舍人归葬吴中

翩翩绦旐寒流上行引东归万里魂几处州人临水哭共看遗草有王言

题清镜寺留别

路入千山愁自知雪花撩乱压松枝世人并道离别苦谁信山僧轻别离

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宿淮隂作

秋灯点点淮隂市楚客聨樯宿淮水夜深风起鱼鼈腥韩信祠堂明月里

春日南山行

处处看山不可行野花相向笑无成长嫌为客过州县渐被时人识姓名

步虚词二首

汉武清斋读鼎书太【一作内】官扶上画云车坛上月明宫殿闭仰看星斗礼空虚

楼殿层层阿母家崑仑山顶驻红霞笙歌出见穆天子相引笑看琪树花

襄阳过孟浩然旧居

襄阳城郭春风起汉水东流去不还孟子死来江树老烟霞犹在鹿门山

送友人游嵩山

嵩山归路遶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一作水中看】

伏翼西洞送夏方庆

洞里春晴花正开看花出洞几时回殷勤好去武陵客莫引世人相逐来

赠人

或櫂孤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长溪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稚子新能编笋笠山妻旧解补荷衣秋山隔岸清猿叫湖水当门白鸟飞【见锦绣万花谷】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八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八十八·彭定求
  林正大·唐圭璋
  ●卷四·谢榛
  彦周诗话 全文·许顗
  学山诗话一·夏敬观
  第廿六出 拒奸·李渔
  第十三出 报警·李渔
  第二折·高文秀
  序·朱祖谋
  韦庄浣花集原序·韦庄
  唐诗镜卷二十一·陆时雍
  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御选元诗卷六十二·康熙
  ●卷三·毛先舒
  卷三十·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晞文·唐圭璋

      晞文字景文,号药庄,钱唐(今杭州)人。太学生。理宗时,与叶李上书诋贾似道,窜琼州。入元,以程钜夫荐,擢江浙儒学提举,转长兴丞。有药庄废稿,又对床夜话五卷。   意难忘   清泪如铅。叹咸阳送远,露冷铜仙。岩花纷堕雪,津柳暗

  • 余桂英·唐圭璋

      桂英字子发,号野云。   浩然斋雅谈卷中作俞桂英,云:苦吟一生,异时贾似道称之。绝妙好词与浩然斋雅谈俱周密作,其姓一作余,一作俞,未知孰是。   小桃红   芳草连天暮。斜日明汀渚。懊恨东风,恍如春梦,匆匆又去。早知

  • 古今滑稽联话六·范左青

    《坚瓠集》载古名人幼时巧对多则,皆奇妙难能,不可有二。何古人之幼慧耶,抑好事者之伪托与?姑选录之。一云:杨文忠公庭和七岁时,父月夜宴客,一客云“有三更矣”,一客云“半夜矣”,一客云“五更有一半

  • 第四折·李文蔚

    (桓冲领卒子上,云)文安四海擎天柱,武定八方架海梁。小官乃大司马桓冲是也。因秦兵入寇,有谢安举保他侄谢玄为帅,领兵十万,过江迎敌,前至寿春八公山,将百万秦兵,一鼓而下。剿除秦寇,皆赖圣人洪福。今奉上命,在于帅府安排筵席,犒劳

  • 三集卷六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七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丁亥七】季夏视朝视朝虽是具常仪不欲无端濶久时暑节雨沾瀼夜露清晨云散晃朝曦千官百辟钦惟亮祖德宗功鉴在兹无易由言泰平日捴宜益切敬

  • 列传第二十八 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 张玄素·欧阳修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骑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使卒

  • 卷七·本纪第七·世宗中·脱脱

        ◎世宗中   十二年正月庚午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戊寅,诏有司:“凡陈言文字,皆国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秘书监,当行者录副付所司。”丙申,以水旱,免中都、西京、南京、河北、河东、山东、陕西去

  • 卷六十一·谷应泰

      ○江陵柄政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秋七月,以谕德张居正充裕王讲官。穆宗隆庆元年二月,加恩侍从藩邸诸臣,以礼部右侍郎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直内阁。四月,进礼部尚书、武英殿   大学士。二年春正月,进大学士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正德三年冬十月乙丑朔享 大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丁卯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差头目纳挨等贡马赐宴并彩叚衣物有差○遣科道官各十员查盘各边粮草马匹户部用刘瑾议每年九月差官查究粮草出入及马匹羸壮有旨仍令缉事衙门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夏。四月。庚戌朔。享太庙。遣礼部尚书佛伦行礼  ○上驻跸狼居胥山。  ○驾出行宫、亲临大路、阅视八旗枪手、绿旗兵起行。  ○谕议政大臣等、此地至两狼山地方、一百二十里、无水。

  • ◎老骚知事·吴虞公

    苏属某邑县知事为前清贡生。赵某天资豪迈,生性风流,好歌咏,嗜酒色。年耄矣,挂冠归隐,忧游自得。然而兰桂满前,其起居饮食尚不可一刻离其夫人唐氏左右。是年,妻卒。某独宿空斋,甚形鳏寂,屡命其子为已续娶子。口虽应诺,而心念其衰

  • 薛修义传·李延寿

    薛修义,字公让,河东汾阳人。他年纪小却狡诈豪侠,轻财好义。北魏正光年末,天下动乱,烽火四起,朝廷下特诏招募,能得到三千兵马的,封为别将。修义召集了七千多人,被封为安北将军、西道别将。因建立军功,拜受龙门镇将。  后来,北魏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一·佚名

    同治十一年(壬申) 东洋和约条例 将军文(煜)奏为琉球国夷人遭风到闽循例抚恤该夷伴有被台湾生番杀害现饬认直查办折(四月初五日京报) 中外杂闻(一则) 淡水植茶 上谕(五月初二日京报) 南海奇事(一则) 署闽浙总督文(煜)等奏台湾府属之

  • 卷五·读史〔凡四十九篇〕·李贽

    〔凡四十九篇〕  ● 曹公二首  曹公欲以爱女嫁丁仪,五官中郎将曰:&ldquo;妇人观貌,而丁仪目眇,恐爱女不悦。&rdquo;后公与仪会,因坐而剧谈,勃然起曰:&ldquo;丁掾好士,即使其两目盲,犹当嫁女与之,何况但眇。是儿误我!&rdquo;

  •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此金光明甚深无量。太虚空界。尚不喻其高广。况山斤海滴。宁得尽其边崖。日轮赫奕。非婴儿之所瞻仰。大舶楼橹。岂新产者之所执持。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况二乘心口安可思说。凡夫徒

  •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佚名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引,《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斋坛安镇经目》著录《洞玄灵宝三元威仪自然真经》,本经当出自六朝。述诣师及为师威仪。

  • 书义矜式·王充耘

    六卷,元王充耕著。王充耕曾以《书经》登第。此书为其所作的《书经》经义程式。宋代以科举经义取士, 元仁宗皇庆初年(1312年),恢复科举,仍以经义取士,但程式稍变。宋代经义程式首破题,接着是小讲,统称冒子;冒子后是官题,官题下

  • 九横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众生寿命未尽而遭横死之九种原因,此即:不应饭、不量饭、不习饭、不出生、止熟、不持戒、近恶知识、入里不时不如法行、可避不避。本经与七处三观经(大正藏第二册)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