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五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九

沈千运

沈千运吴兴人家於汝北为诗力矫时习一出雅正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徵明元季川皆其同调也乾元中季川兄结尝编七人诗为箧中集千运为之冠诗五首

感怀弟妹【一作汝坟示弟妹】

今日春【一作天】气?东风杏花拆筋力久【一作又】不如却羡【一作慙叹】?中石神仙杳难凖【一作信】中夀稀【一作才】满百近世多天伤喜见鬓【一作髭】髪白杖藜竹树闲宛宛旧行【一作行旧】迹岂知林园【一作园中】主却是林园【一作园中】客兄弟可【一作所】存半空为亡者惜冥冥【一作寞】无再期哀哀望松栢骨肉能几人年大自【一作渐】疎隔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一作而我何不易】唯念【一作愿】得尔辈时【一作相】看慰朝夕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赠史修文

故人阻【一作隔】千里会面非别【一作前】期握手於此地当欢反成悲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一作二十】期畴昔皆少年别来鬓【一作髪】如丝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曩游尽骞翥与君仍布衣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濮中言怀

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匿人生各有命【一作志】在余胡不淑【一作激】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一作时一作祸】讟栖栖去人世屯踬日穷迫不如守田园岁晏望丰熟壮年失宜尽老大无筋力始觉【一作怆】前计非将【一作方】贻後生福童儿新学稼【一作穑】少【一作小】女未能织顾此烦知已终日求衣食

山中作

栖隐非别【一作别无】事所愿离风尘不辞城邑游礼乐拘束人迩来归山林庶【一作世】事皆吾身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一作辩智与诸仁】寂寞了闲事而【一作然】後知天真咳唾矜【一作惊】崇华迂俯相屈伸如何巢与由天子不知【一作得】臣

古歌

北邙不种田但种松与柏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王季友

王季友河南人家贫卖履博极羣书豫章太守李勉引为宾客甚敬之杜甫诗所谓丰城客子王季友也诗十一首

别李季友

栖鸟不恋枝喈喈在同声行子驰【一作遅】出户依依主人情昔时霜台镜丑妇羞尔形闭匣二十年皎洁常独【一作犹】明今日照离别前途白髪生

寄韦子春【一作山中赠十四秘书兄】

出山秋云曙【一作秘芸署】山木【一作色】已再春食我山中药不忆山中人山中谁余密白髪日相【一作惟见】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廪贫依依北舍松不厌吾南邻有情尽弃捐土石为同身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余以【一作也】不材夀非智免斧斤【夫子以下四句箧中集本无】

杂诗

采山仍【一作不】采隐在山【一作木】不在深持斧事远游固非【一作悲】匠者心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斧【一作樵】声出岩壑四聼无知音岂为鼎下薪当复堂上琴凤鸟久不栖且与枳棘林

滑中赠崔高士瑾

夫子保药命外身得无咎日月不能老化肠为【一作无】筯否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夀于【一作云】何今相逢华髪在我後近而知其远少见今白首遥信蓬莱宫不死世世有玄石采盈担神方秘其肘问家唯指云爱气常言酒摄生固如此履道当不朽未能太玄【一作虚】同愿亦天地久实腹以芝术贱形【一作体】乃刍狗自勉将勉余良药在苦口

还山留别长安知已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青溪谁招隐白髪自相待惟余【一作伴】?底松依依色不改

代贺若【一作枝】令誉赠沈千运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山上双松【一作峰】长不改百家【一作年】唯有三家村村南村【一作东】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一作河】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一作河中游游泥种稻】平坡塜墓皆我亲【一作古塜背我拆】满田【一作户】主人是旧客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一作七人】归下泉分手如何更此地囘头不语【一作下去】泪澘然

酬李十六岐

链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一作屦】俱逃名出谷迷行洛阳道乘流醉卧滑台城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一作怨】两家愿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餐囊有松花饭于何【一作二河】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下笔新诗行满壁立谈古人坐在席问我草堂有卧云知【一作哂】我山储【一作厨中】无儋石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宿东溪李十五山亭

上山下山入山【一作溪】谷溪中落日留我宿松石依依当主人主人不在意【一作情】亦足名花【一作花石】出地两重阶絶顶平天一小斋本意由来是山水何用相逢语【一作话又作忆】旧怀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一作放出】湖中鸟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玉壶氷【统籖云作此诗者另一王季友】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壁映圆光入【一作出】人惊爽气凌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囘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氷

古塞【一本有下字】曲【河岳英灵集作陶翰诗纪事作王季友诗】

进军飞?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于逖

于逖开元时人李白独孤及皆有诗赠之亦与元结友善诗二首

野外行

老病无乐事岁秋悲更长穷郊日萧索生意已苍黄小弟髪亦白两男俱不强有才且未达况我非贤良幸以朽钝姿野外老风霜寒鸦噪晩景乔木思故乡魏人宅蓬池结网伫鱣鲂水清鱼不来岁暮空旁徨

忆舍弟

衰门少【一作鲜】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茫茫天地闲万类各有亲安知汝与我乖隔【一作异】同胡秦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张彪

张彪颍洛闲人天宝末将母避乱杜甫诗所称张山人者是也诗四首

杂诗

富贵多胜事贫贱无良图上德兼济心中才不如愚商者多巧智农者争【一作多】膏腴儒生未遇时衣食不自如久与故交别他荣我穷居到门懒入门何况千里余君子有褊性矧【一作况】乃寻常徒行行任天地无为强亲疎

神仙

神仙可学无百岁名大约天地何苍茫【一作茫茫】人闲半哀乐浮生亮多惑善事翻为恶争先等驰驱【一作驱逐】中路苦瘦弱长老思养夀後生笑寂寞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

北游还酬孟云卿

忽忽忘【一作望】前事志愿能相乖衣马久羸弊谁信文与才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心坎难归来慈母忧疾【一作疚】疹至家【一作家室】念栖哀【一作栖栖一作低催】与君宿姻亲深见中外怀俟余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古别离

别离无远近事欢情亦悲不闻车轮声後会将何时去日忘寄书来日乖前期纵知明当返一息千万思赵徵明

赵徵明天水人工书窦臮述书赋称之诗三首

囘军跛者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一作一月】程常恐道路旁掩弃?兎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一作哭】词念念不忍听惜无异【一作化】人术倏忽具尔形

挽歌词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人闲痛【一作长】伤别此是长别处旷野多萧条青松【一作风悲】白杨树

思归【一作古离别】

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分手处白苹满芳洲寸心宁死别不忍生离忧元季川

元季川大历贞元闲诗人也一云名融元结弟诗四首

泉上雨後作

风雨【一作动】荡繁暑雷【一作雨】息佳霁初衆峰带云雨【一作闲】清气【一作风】入我庐飒飒凉【一作鲜】飇来临窥【一作窥临】惬所图緑萝长新蔓褭褭垂坐隅流水复檐下丹砂发清渠养葛为我衣种芋【一作芳一作茅】为我蔬谁是【一作能】畹与畦弥漫连野芜

登云中

灌田东山下取乐【一作药】在尔休清兴相引行日日三四周白鸥与我心不厌此中游穷览颇有适不极趣无幽憀然歌采薇曲尽心悠悠

山中晓兴

河汉降玄霜昨来节物殊【一作疏】媿无神仙姿岂【一作亦】有隂阳俱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爲君寒谷吟叹息知何如

古远行

悠悠远行者羁独当时思道与日月长人无茅舍期出门万里心谁不伤别离纵远当白髪岁月悲今时何况异形容安须与尔悲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一十一·彭定求
  陈人杰·唐圭璋
  平江妓·唐圭璋
  杨適·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二十九·吴景旭
  五代诗话卷四·郑方坤
  第二十五出 南北分别·王世贞
  楔子·高文秀
  跋·朱熹
  草泽狂歌卷四·王恭
  李羣玉诗集巻下·李群玉
  第十八歌 手捏橹索三条弯·刘半农
  卷七十九·陈廷敬
  畦乐诗集原序·梁兰
  卷三十八·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六秦州见勅目【勅一作除】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逺喜迁官兼述索居三十韵【乾元二年秋秦州作】大雅何寥濶斯人尚典刑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二子陞同日诸生困一经文章开

  • 卷四 周紀四·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著雍困敦(戊子),凡二十五年。   赧王十八年(甲子、前二九七年)   楚懷王亡歸。秦人覺之,遮楚道。懷王從間道走趙。趙主父在代,趙人不敢受。懷王將走魏,秦人追及之,以歸。   魯平公薨,子緡公賈立。

  • 提要·陈栎

    (臣)等谨案厯代通畧四卷元陈栎撰是编叙厯代兴废得失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羲至五代为二卷北宋南宋则各占一卷葢详近畧逺之意也南宋止于宁宗卷末栎自跋谓理度二朝无史可据也旧本题増广通畧而不言因谁氏之书千顷堂书目

  • 卷二百六十六·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十二月戊申朔 上视牲南郊○己酉○浙江按察司佥事蔡楫卒楫沛县人举孝廉为嘉兴县知县初至官出滞囚二百余人劝率富民纳逋粮四十八万有奇县多亡赖楫于县厅置善恶二牌民有善志之有过恶弗率教令亦志之由是

  • 卷之八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卷 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缪荃孙

    淮安府东海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东海恭王疆传》建武十九年封。临淮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临淮怀公传》建武十五年立。淮陵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王霸传》建武三十年,定封淮陵侯。射阳故城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纪昀

    列传唐 【六十八】○唐六十八钱徽 崔咸韦表微高釴【湜 铢错 湘】冯宿【定审】 李虞仲李翱 卢简 辞【简能 宏止简求】高元裕封敖郑熏敬晦 韦博李景让【景温】钱徽崔咸韦表微高釴冯宿李虞仲李翱卢简辞高元裕封敖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佚名

    文王西伯受命称王【梁肃 六一 孙明复】西伯献地请纣去炮烙刑【温公】文王之囿【颍滨】文王之兵【杜牧】西伯受命称王梁肃曰太史公曰诗人道西伯以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遂追王大王王季改正朔易服色十年而崩或谓大

  • 唆都传·宋濂

    唆都,姓扎剌儿氏,骁勇善战,征花马国有功。随诸王哈必赤平定山东李王..叛乱,还朝后陈奏说:“那里郡县有一些不务正业的少年,多从小路偷偷到宋境卖马,请不要治罪,而把他们收为兵丁入伍。”朝廷采纳这意见而得兵三千人。这些人都

  • 朝鲜传·张廷玉

    朝鲜,是古代箕子所封得的国家。汉代以前叫朝鲜。开始时,朝鲜为燕人卫满所占据,汉武帝平定该地后,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和立菟四个郡。汉朝末年,有个扶余人高氏占据了该地,把国号改为高丽,又称高句丽。高氏居住在平壤,就是乐

  • 纲鉴易知录卷六八·吴楚材

    宋纪仁宗皇帝纲 庚辰,康定元年,春正月朔,日食。目 先是司天杨惟德请移闰于庚辰岁,则日食在正月之晦。帝曰:“闰,所以正天时而授民事,其可曲避乎!”不许。至是知谏院富弼请“罢宴、彻乐,就馆赐北使酒食。&rdqu

  • 卷一二三·邱濬

    ▲牧马之政(上) 《易说卦》:乾为天,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 胡一桂曰:“乾为天而贯四时,纯阳而健为马,在春为良、夏为老、秋为瘠、冬为驳。干取象无所不包,不可与诸卦例论。” 吴澂曰:“马加良、老、

  • 卷第五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八世青原禋禅师法嗣吉州青原净居正庵宗广禅师僧问。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且道在什麽处。师

  • 佛说决罪福经卷上·佚名

    明师守□□□□□□□□□□□□□□自济度命应早□□□□□□□□□□□□命也。天之精人之命也。□□□□□寿也。益烧香然灯为益。寿命施□□□□□彩幡五丈三枚。自上名字著幡上。所以五丈者。用人犯五戒有五罪故

  • 英吉沙尔厅乡土志·佚名

    英吉沙尔直隶厅,中国清代新疆省所辖的一直隶厅。原为英吉沙尔回城,附属于喀什噶尔城(今喀什市)。“英吉”,维吾尔语意为“新”;“沙尔”为城,英吉沙尔即新城之意,一作“英噶萨尔”。

  • 中西经星同异考·梅文鼎

    一卷。清梅文鼎撰。文字尔表,宣城人。与其兄文鼎皆精研历算。是编将古传隋丹子《步天歌》与利玛窦《经天该》相比较,其星座有无,恒星数目,彼此多有不合。梅氏据南怀仁《仪象志》所载星名,依 《步天歌》之次序,将中西

  • 患难余生记·邹韬奋

    韬奋未完成的自传性著作。1946年由生活书店首次出版。写于1944年春,这时,韬奋脑癌手术后病情较为稳定,便开始忍着疼痛写作,最多时一天要写5千多字。除了补充前期生活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外,着重写的是1939年以后几年中的

  • 已疟编·刘玉

    笔记。明刘玉撰。一卷。玉字咸栗,万安(今广东万宁)人。弘治进士,知辉县,升御史,因忤刘瑾削籍、瑾诛,起河南安察司佥事,官至刑部左侍郎。此编纪明初洪武间南京附近临江所建楼阁及明初诗人(如宋濂、刘三吾等人)游踪,官妓接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