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杂剧(元)无名氏撰●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任继图天配凤鸾交 正名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楔子〔冲末扮任继图引正旦李氏上 
-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十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寄张学士【舜民】	湖海三年别谯徐一日间【谯郡亳州也】经时犹未见凡事信多难【退之诗曰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理极那须说【世说何晏闻王弼名因条胜理 
- ●元诗纪事卷三十四 【 释子】侯官陈衍辑子温有规德丰炳同净权存诚了慧有在溥光明本与恭觉恩行端一初圆至善住本诚广漩寿宁梵琦祖柏若舟宗衍文信 
-    却说魏大将军曹真,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自恃有功,尚想出师报怨,乃上书曹叡,请由斜谷攻蜀,数道并进,可以大克。真是贪心不足。叡依了真言,便命大将军司马懿,溯汉西上,与真会攻汉中。司空陈群上言,斜谷险阻,转运为难,不宜遽从 
-   嘉靖二十三年正月庚子朔上不视朝命成国公朱希忠代行拜  天礼于  玄极宝殿文武群臣朝觐官及四夷贡使皆诣  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免百官宴赐节钱钞○  中宫免命妇朝贺○壬寅  宣宗章皇帝忌辰  永孝殿行祭礼遣西宁 
- 宋 司马光 撰后梁纪下贞明元年二月王殷自焚【庄宗列传宋友贞传云干化四年十一月防徐州殷自燔死五代通录薛史纪及王殷传皆云贞明元年春今从之】三月赵岩等请分魏博六州为两镇【庄宗列传宰相敬翔租庸使赵岩判官邵赞等 
- 李濂,字川父,祥符人。正德八年(1513)乡试第一名,第二年中进士。授沔阳知州,不久调为宁波同知,又升山西佥事。嘉靖五年(1526)因考核地方官吏而被免职归家。这时不过三十八岁。李濂年少自负有俊才,常随同一些侠少年骑马出城打 
- 汉纪十二 汉武帝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118年)B> [1]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盗孝景园地,葬其中,当下吏,自杀。 [1]春季,三月甲午(十一日),丞相李蔡被指控盗用汉景帝陵园外空地埋葬家人,其罪该当交付司法官吏审判,李蔡自杀。 [2]罢三铢 
- 言理則謂之論言義則謂之議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勿論六合之内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也聖人議而勿辨蓋夫論則及理耳所虧者道議則及義耳所虧者理聖人豈不欲廢去應問體道以自冥哉道無問無應不發一言不與萬物同患 
-   ◎总论   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掞张思叔辈,又不见他文字。看程门诸公力量见识,比之康节横渠,皆赶不上。"〔义刚〕   程子门下诸公便不及,所以和靖云:"见伊川不曾许一人。"或问:"伊川称谢 
-   训厚上  浮邱子曰:凡将化俗,廓其德行。德流为恩,恩流为俗。毋削性始,毋减礼数,毋厌短景,毋摭细故。削性始,则亲戚怨;减礼数,则师保羞;厌短景,则耇长咈;摭细故,则勋劳匮。孔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 
-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国竹园之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向毗舍离。到梨越河所。是时河边。有五百牧牛人。五百捕鱼人。其捕鱼者。作三种网。大小不同。小者二百人挽。中者三百人挽。大者五 
-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密印养拙行明禅师山西蒲州常氏子。二十岁辞亲。薙发于普陀。往参金粟悟老人。于棒下有 
- 宋人所编类书。编者姓氏不详,据卷首淳熙十五年(1188)自序,知为宋孝宗时人。分前、后、续3集,各40卷。分类隶事,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前集245类,后集326类,续集1至14卷46类,15至40卷则全为类姓。书中所录,琐屑丛碎,参错失伦,颇 
-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吴儆撰。另附《棣华杂著》1卷。卷1、卷2为奏议,卷3为政议,卷4为表启,卷5、卷6为启,卷7至卷9为书,卷10、卷11为记,卷12为序,卷13为祭文,卷14为杂文,卷15为铭赞,卷16为古赋,卷17至卷19为诗,卷20为 
- 一卷。著者姓名不详。此书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遣汤和等伐蜀以及明升出降事。 
- 全一卷。译者不详,或谓系唐代不空所译。又作却(却)温神咒经、却温黄神咒经。却,退却避除之意;温,指瘟疫毒气。本经明示退却毒害、消殃之法。收于卍续藏第三册。乃佛陀游王舍城竹林精舍说法时,毗耶离国(梵Vais/a^li )疫气流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