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九      宋 释文珦 撰五言律

农父

农家逢乐岁欢笑自村村麰麦黄铺野桑麻緑映门簄梁收鰋鲤圈栅足鸡豚古庙高枫下迎神皷笛喧

暮春书怀

青春还又暮草树各相高细雨啼姑恶微风飞伯劳壮怀消白发隐迹寄玄袍万事何须计人生各有遭

嬾出

年衰常嬾出经岁坐衡茅适俗无新韵因贫失故交厨空鸣蟋蟀檐静落蠨蛸独有吟诗癖如今亦尽抛

衡茅

衡茅隐翠层聊以尽残形得性非常道忘言是此经孤标松落落晩节竹青青此外非吾事来言总不听

偃息

偃息冷云边悠然白已玄动时皆物役静处是吾天虚牖延萝月连筒引竹泉心期终不出就此了余年

息影

息影尘埃表安心静默间若为消白日长是对青山流水欲穷处野猿相与还孤云时起灭未必似余闲

秋日禅房

絶巘秋光里禅房夜气清天风吹鹤梦山月照猿声性懒诸缘絶身闲四体轻生来自萧散不是强遗名

农户

农户竹林西茅檐傍水低黄鸡四五只青薤两三畦社瓮醅堪漉秋田秫又齐老翁留客住为具任山妻

农居

农居深且僻城市不相闻草路纵横入柴门向背分儿童知放牧父老念耕耘但愿桑麻长勤劳岂足云

山房

山房孟冬月独坐对残缸侍者嫌贫去诗魔以静降霜威寒透衲月色碎穿窻万法皆非侣令人忆老龎

空中

空中窴至理彼我两俱忘自有心如铁宁嫌鬓似霜清泉随涧远古屋入云长此是吾安处陶然乐未央

物我

物我两俱忘隤然入道乡空为真命脉静是悟肝肠竹月光零乱松风韵短长色声皆妙契曾不费思量

樗栎

樗栎非时用悠悠任散材自归孤嶂下已是十年来世虑消除尽闲门少得开相过但清话嬾不置茶桮

身老

身老心仍懒深栖乐此园饮氷难变节卧雪不开门八尺藜牀輭三重纸被温伤怀惟一事冻破石陶尊

吾心

吾心偏向静物外寄柴荆山意深方好溪源远自清余生惟欠死衆虑已皆平隐者宜无迹人休问姓名

夜气

夜气正冥冥闲人梦已醒上方风磬断小室雨灯青照镜诸心静忘缘四体宁胜他名利客骑马戴寒星

老人

老人方外人观物又观身得性无今古随时亦故新梅容微笑腊柳意暗藏春除是同怀者知予此语真

永昼

永昼絶将迎禅房似水清可曾留长物颇以厌虚名日正楼无影风回树有声吟章久不弄今日偶然成

为商隐赋篔房

斯篔非俗本清韵古今同渭上曾千亩房边又一丛月生金散乱风过玉玲珑劲节尤宜晚青青雨露中

一身

一身谁与偕病骨老穷崖春雨苔封径秋风叶满阶翦云成隐服煮石当清斋樵客时相过言予有好怀山园丛桂新蘖将抽陈叶皆陨感而成咏

草木随时变由来不少停新萌将欲吐陈叶已先零便可知浮世无由固此形保常同醉梦曾有几人醒

室空

室空无侍者坐卧一团蒲但见朝还暮焉知荣与枯山心便寂寞天籁听喁于云外幽人好时来问老夫

晨步

茅堂清漱罢随意涉西陵茅屋氷千柱高峰雪一棱水浑潮已长霞淡日初昇更欲过前浦渔舟唤不譍

调琴

羣动夜中息霜清月满林野僧无俗事幽兴寄瑶琴澹澹思归操悠悠太古心希声在自得不必为知音

郊行

陋室随缘住空山信意行何须称隐逸且复谢将迎古木青猨性孤烟白鸟程由来各有适岂必用浮名

乘兴

乘兴不拘程悠悠任意行小溪横木渡何寺远钟声野菜抽心起山花照眼明幽禽亦堪爱多解自呼名

归来

世变今如此吾心复背时皇皇无所与去去欲何之独木桥难渡三乂路可疑归来差自好猨鹤旧相知

夜读太玄

虚室冷云边消闲读太玄未须求甚解聊复竟余篇夜永残膏薄天高列宿悬有蓍还懒揲休咎已俱捐

年来

年来已絶交孤憩竹间寮境寂身逾嬾神安息自调云开山意静风止树声消自足全无乐谁能问市朝

世路

世路古来难深居息万端道因无欲胜山不厌人看石碓寒流浅畲田远烧残未嫌生意少老子自能安

腊月立春雪後谿行偶作

踽踽白头人江湖寡所亲故乡千里念闰岁两番春北雪歌黄竹东风变緑苹此中来往熟不问自知津

春日病起

暮景交朋尽何人问死生卧於蜗室?看得鹊巢成缘絶门常静心空疾渐平又思扶杖出溪上听泉声

朽质

朽质任浮沉都无住着心未凴三窟兔得似九臯禽煮石清泉洁眠云翠壁深生来有诗癖老去亦忘吟

梅柟

梅柟三四树手种近岩房始见条抽緑俄惊叶陨黄物情殊易变身世岂能常且尽修心法休传却死方

地僻

地僻邻居少萧条独掩关还因万事拙分得一生闲野水皆归壑孤云不离山白鸥知我性浑不怪疎顽

堪叹

堪叹是衰年年年白发添客身穷鬼狎古道俗人嫌当作凌霄鹤休为上竹鮎到头归去好秖合效陶潜

忘已

身荣如美疢身退是良方云月皆成趣悲欢不入肠闲门清昼永宴坐緑阴凉昔者惟忘物今焉已亦忘

山林古松

古松形甚怪得性在山林偃盖盘空老流脂入地深青霜曾换骨野火误烧心材太诚难用良工亦漫寻

闲房

闲房近竺岑四面是清阴涉物皆成趣无因废得吟蛇蟠枯树腹雀乳古亭心倘或游人见犹疑隐欠深

幽步

僻好唯泉石深居任草莱宁辞幽步远且放好怀开緑树莺求友青坡雉应媒因逢道人语月出始能囘

晚步

秋色徧西原行吟野兴存坂田通堰熟溪水度滩喧宿鸟分投树归牛各认村幽居乘夜返松月在衡门

赓李篔房韵

故国频关梦春深一到来却因风景异便棹雨舟囘其可忘诸夏真堪赋七哀天居曾入处满目是寒苔

曝背

老知身是患万事不关心曝背茅檐下孤猨时一吟白云同去住青壁共幽深小岭尤堪隐难寻支道林

焙茶

异荈云边得山房手自烘颇思同陆羽全觉似卢仝孤閲当先破仙灵更可通蓬莱知远近我欲便乘风

秋夜月下独吟

看月倚修桐寥寥夜正中西郊金气肃南陆火云空绕树徒怜鹊传书未有鸿浩歌谁与和禅意自相通

秋怀

寂寥谁共语白发对寒流往事浑疑梦余生秖似浮青虫鸣向夕玄鸟去因秋故友沧江外茫茫不可求

种植

种植有良法曾闻老圃辞灵苖如已茂恶草自然萎根本须培养生枯勿顾思修身亦如此於理足堪推

闲居

影不落人间空门断往还心如灰已死身与石同顽洗耳清?瀑搘筇静对山老僧闲甚富谁欲贾予闲

荒径

荒径入林微蓬庐客到稀苔痕侵药裹山色冷吟衣蚯蚓耕泥起蜻蜓点水飞坐来忘万事静看宿云归幽径任蓬蒿衡门闭亦牢驹寒宜在谷鹤倦懒鸣皋老树根流髓重崖石长膏樵童更闲静听我读离骚

深居

湖海同流尽深居独系匏已全忘疏钞亦不事推敲水石为清供烟霞作澹交随行一枝锡高挂在松梢

孤踪

孤踪不择地陵上即安陵聊自存吾道其他无异能禅衣皆芰制斋鉢但藜蒸更喜交游絶闲房冷似氷

嘉况

嘉况日因仍山翁乐岂胜自知梅已熟人报麦初登外患忘饥渴中心散滞凝超然出天地不止似壶氷

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读书无与娱日夕友猿狙喜悦深交至参同未画初语边惊鬼魅句里得真儒兹事忘来久因君又起予

萤火

尔质非天赋唯从腐草生细微曾未觉变化亦难明自照光宁远羣飞体更轻空教征戍妇容易动离情

自爱

衣裳唯毳衲饮啄只箪瓢翻为生涯薄能令世虑消寒花香不远病木叶先凋自爱秋风里云山共寂寥

梅雨

梅雨无时下霖淫一月余重阴迷早晚常课废经书衣润无由曝园荒亦欠锄尧天舜日远怀抱若为舒

世外

世外多幽胜尘樊岂足云泉声长似乐山气自成云观象知羲易安禅悟竺坟贵交休见忆已与鹿麋羣

物外

物外烟霞古幽深断送迎瞶僧唯反听啼鸟自春声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

惜别

风涛晚未止鼓枻欲何之穉齿便相识暮年成别离水香浮浦树月露满江蓠明日空凝伫茫茫无处期

哀理樗散

樗散本灵种根於广莫乡繁阴深雨露怪节老风霜幸自忘封植何须较短长世交多未逹为子重悲伤

哀梅麓楼寺丞

散逸羲皇上风流晋宋间金莲推寓直玉笋竟虚班名在方为重身荣等是闲知心千古月耿耿照泉关道与时人背多因得所深文章千古印忠孝一生心棘冷难承泽梅残秖在林空门翻有泪断断是知音寄酒全清逹论交不世情远猷期变俗直气反伤生属纩无妻子营坟尚弟兄九原那可作肠断买山盟

咏梅戏效晚唐体

古今人共爱不独是林逋树老枝方怪花开叶已无月中香冷澹雪後意清孤长忆山房外临溪有一株

辛巳仲冬二日冬至孟冬晦日偶成

天地一阴阳推迁见短长後朝方反复此月谩称良萍梗余浮迹桑榆借晚光有龟还懒卜唯觉好支牀駸駸近一阳昼短夜偏长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生怕人相覔衰翁嬾下牀

岁尽

云深路不通独处岁还穷尽断尘劳念方成隐遯功松疏斜漏日竹劲老吟风不是遗名者何由到此中

地偏

地偏人到稀倦客老柴扉屈指同游尽囘头万事违石泉清梦枕山月冷禅衣身与孤云合无心自在飞

静地

适时非所长静地閲流光旧燕无留影新鸿有断行交朋皆谢往老大足悲伤强咏多羞涩追思亦易忘

山居冬日

嬾随冬日柳独许岁寒松无复芳菲意深栖云外峰病身寒易缩老衲涩难缝却喜同怀者时来问隐踪

传声问我

问我是何人空门旧隐沦因知身世假养得性情真短景将沉照枯株不受春古来黄绮辈亦复嬾称臣

野草花

心爱无名草闲花取次开自能追造化浑不假栽培姚魏伤攀折楩柟困剪裁秖因非世用长得保根荄

放浪

放浪一虚舟江湖七十秋见闻遗耳目生死付浮休宁有机心在唯同造物游脱然人境外无喜亦无忧

幽怀

野僧如野鹿畏下白云层迟暮知身幻疎慵奈世憎烟埋秋径竹风闪夜堂灯万事何须问幽怀自可凭

晓别故人

别日不易数相逢多故情为吾留一宿同子话三生月印秋灯白霜添夜气清晨钟缘底事还又动离声

感旧

山川虽不改伤感自难穷野树浮新緑宫花陨旧红两间无异气一等是春风万古乘除理谁能究始终

不出

饥寒驱不出忍死住空山芰制几囘补荆扉终岁关是非尘外远云月句中闲此意难名道存诸静默间

雪霁别乡

雪霁别乡关经行百里间溪流殊荡漾山色正斓斒民散无多户程途转几湾衰龄垂八十未必又重还

吟意

朝吟暮亦吟吟意在山林往事皆如梦余生已死心白云闲到底黄叶积来深此是吾安处人休笑陆沉

闭户

闭户秋风里寥寥絶往还菊开无俗艳木落见真山心比孤蟾浄身同野鹿闲困来虽就枕无梦到人间

九日吟

又过一番秋秋应笑白头任教花自笑其奈我忘忧未死聊游戏才亡即罢休应知皆是幻尽?付悠悠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四·彭定求
  海野词 全文·曾觌
  第十四章 禄山谋逆·屠隆
  第四折·李唐宾
  序·朱权
  白莲集卷六·齐己
  卷四十五·唐圭璋
  卷149 ·佚名
  第二十歌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刘半农
  卷一百三十一·曹学佺
  松陵集原序·陆龟蒙
  卷二十五·陈邦彦
  卷三百七十三·佚名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第三十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四·彭定求

        卷44_1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刘祎之   梦梓光青陛,秾桃蔼紫宫。德优宸念远,礼备国姻崇。   万户声明发,三条骑吹通。香轮送重景,彩旆引仙虹。   卷44_2 【奉和别越王】刘祎之   周屏辞金殿,梁骖

  • 伊川击壤集卷之六·邵雍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作官休用叹奚为,未有升高不自卑。君子屈伸方为道,吾儒进退贵从宜。即今彭泽归何地,他日东门去未迟。痛恨伊嵩景无限,一名佳处重求贤。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里余。去年方北望,今岁

  • 二集卷三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四古今体九十九首【壬申四】题帝王统纪録燧人前事率洪荒道法精传始有唐大抵宅心敬与肆便关享祚短和长四千一百春秋序【自帝尧元载甲辰至今年壬申凡四千一百有九年】正统偏安治乱详承运惟

  • 卷六 茕斋歌诗三十三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六茕斋歌诗三十三首 乐府四 ○ 高句骊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舍利弗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 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

  • 卷五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四正始【下之三】薛稷春日登楼野望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芳菲野外烟初合楼前花正飞娇莺哢新响斜日防余晖谁忍孤游客言念独依依李适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禁苑秋

  • 御选金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七言絶句二孟宗献栁塘揺揺风影上寒塘静里亭台日月长不似隋家堤岸上乱鸦残照管兴亡苏门花坞绕舍云山慰眼新看花差后洛阳尘从君小筑繁香坞不负长腰玉粒春赵摅早赴北宫苍龙双阙郁层云湖水鳞鳞

  • 御定资政要览后序·顺治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又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文教之源实开于此故二帝法天而理爰着典谟三王应运而兴聿宣训诰由斯以降厥道弥彰创制显庸之主莫不于占书讲义殷殷加意者盖戡乱以武致治以文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一八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邹奕孝驳正案语并杨伦《琴谱》黏签进呈片(附案语)·佚名

    一一八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邹奕孝驳正案语并杨伦《琴谱》黏签进呈片(附案语)【真按:上文作杨抡!】乾隆五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遵旨交邹奕孝将驳正世俗弹琴法摘叙案语,并于杨伦《琴谱》黏贴黄签进呈。谨奏。附 案语谨案:雅

  • 卷二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礼乐志第二 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师古曰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

  • 上元·周绍良

    №上元001【盖】失。【志文】(上泐)司法曹参军刘君故妻元氏墓志铭并序□□□□□字ヌ利,河南洛阳人,魏景穆皇帝之九代系也。□□帝轩□□□华渚而开源;乾□降灵,廓幽陵而尽野。仰膺天眷,俯顺民谣,随兽迹以南迁,受

  • 再版记言·辜鸿铭

    辜鸿铭先生的《中国的牛津运动》一书出版后,很受欢迎,需求量极大,因此有必要再版。这次出版,基本上没什么变动,只是附上了一封写给《字林西报》的信,和一篇关于德龄公主(实为郡主)《紫禁城的两年生活》一书的书评。同时还收录

  • 卫灵公第十五·朱熹

     凡四十一章。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陈,去声。陈,谓军师行伍之列。俎豆,礼器。尹氏曰:“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故答以未学而去之。”在陈绝粮,从

  • 卷一·陈确

    近言集 贤者见其远,不肖者见其近,吾言近而已。言近矣,则何以集?吾闻惟圣贤者为能不弃近言,吾固知天下后世之必多圣贤者也,故不以近言而弗集也。文章入妙虚,无过是停当。学道入妙处,亦无过是停当。无不停当,即是可与权、不逾矩

  • 目录·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缉目録       诗类卷一【周南】关雎【后妃之德】     葛覃【后妃之本】卷耳【后妃之志】     樛木【后妃逮下】螽斯【后妃子孙衆多】    桃夭【后妃之所致】兎?

  • 卷第一·佚名

    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一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住苏州黄溪罗汉禅寺据室拈拄杖云此是烹佛煆祖之处罗龙网凤之场山僧今朝踞此任是铜头铁额到来也须倒退三千里且道新长老有甚长处卓一卓喝一

  • 新知录摘抄·刘仕义

    吉水罗念庵先生以议大礼不合去之屡诏不起居讲学务敦实践接引四方有志之士孜孜不倦嘉靖末郭希颜以放弃佚臣仗畎亩不忘君之义上疏□储贰朝廷恶其希功干进处以极刑先生闻之□感动因思昔人熏膏之讥遂禁趾不逾中国者十诸缙

  • 内经博议·罗美

    医经类著作。清罗美撰。四卷。美字淡生,号东逸,新安 (江苏新沂) 人。自幼酷爱医学,对《内经》、《难经》、《伤寒论》 颇有研究,撰有 《古今名医汇粹》、《古今名医方论》 等。本书系罗氏综合《内经》 中主要内容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