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采辑书目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采辑书目

十三经注疏     五经要义

水经注       山海经

夏小正       春秋繁露

乾凿度       陆玑诗疏

吴越春秋      越絶书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前汉书

後汉书       袁宏後汉纪

谢承後汉书     三国志

魏氏春秋      晋书

南北史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隋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唐六典

旧唐书       唐会要

五代史       王溥五代会要

陆游南唐书     马令南唐书

吴越备史【范埛林禹】    宋史

吴越备史补     东都事略【王偁】

李焘长编      历代史表

宋史新编      李肇国史补

续资治通监     楞严经

法蕐经       维摩经

金刚经       金光明经

圆觉经       古今译经图记

释迦方志【道宣】    释迦氏谱【道宣】

高僧传【梁释慧皎】     续高僧传【道宣】

宋高僧传【赞宁】    法苑珠林

传灯录       续灯录

传法正宗记     释氏稽古录【觉岸】

教苑遗事      梁武帝集

五灯会元      僧宝传

翻译名义      僧史

黄庭经       禅林宝训

吕氏春秋      管子

庄子        道德经

真诰        太霄经

神仙传       列仙传

十二真君传     续仙传

搜神记       续搜神记

抱朴子       淮南子

列子        燕丹子

楚辞        古乐府

穆天子传      王子年拾遗记

方言        周处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三辅决录

三辅黄图      西京杂记

博物志       续博物志【李石】

文选        世说

陆佃埤雅      刘熙释名

急就篇       参同契

炙毂子       杜氏通典

文苑英蕐      文献通考

郑樵通志      释藏音义指归

李肇翰林志     唐诗纪事

唐文粹       宋文监

白氏六帖      曾慥集仙传

洛阳伽蓝记     金陵梵刹志

武陵梵志      宋宰辅编年录【徐自明】皇朝事实类苑【江少虞】 宋朝职官分纪【孙彦同】咸淳临安志【潜说友】  施宿会稽志

张淏会稽续志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汴京遗蹟志【李濓】   开元天宝遗事

大涤洞天记【邓牧心】  洞天福地记

范成大吴郡志    咸淳毗陵志【史能之】

成化毗陵志     南徐记【虞孝恭】

京口三山志     于钦齐乘

晏谟齐地记     盛仪维扬志

元和郡县志【李吉甫】  太平寰宇记【乐史】舆地广记【欧阳忞】   王存九域志

祝穆方舆胜览    元方舆胜览

名胜志【曹学佺】    程大昌雍录

东观余论      舆地碑目【王象之】西湖游览志【田汝成】  游览志余

吴兴掌故集【徐献忠】  十道四番志

九州记要      汴故宫记【杨鱼】

震泽编【王鏊】     全边纪略

至元嘉禾志【徐硕】   成化杭州志

江西通志      明一统志

广东通志      闽大记【王懋宣】

吴都文粹【郑虎臣】   九朝通略【熊子复】齐安拾遗【许端夫】   ?州志

荆州志       渚宫旧事【余知古】

初学记【徐坚】     古今惠山考【谈修】成化湖州志【劳钺】   三楚新录【周羽冲】南唐近事【郑文宝】   洛阳名园记【李格非】

隋唐嘉话【刘餗】    吴兴备志【董斯张】

鸡林志【王云】     辛氏三秦记

陈沂山东通志    杨慎四川志

李膺益州记     舆地纪胜

润州志       张揖广雅

至治瑞阳志【杨升云】  海宁县志

吴兴旧志【谈钥】    吴兴统记

名山记       径山志

茅君传       天竺事迹

上天竺纪胜     祥符志

吴兴杂录【张勃】    苏州旧志【王鏊】

嘉兴旧志【柳琰】    新城县志

湛长史旧居志    华阳国志

任豫益州记     永嘉志

天台记       彭门志

南?记       晋地道记

桂海虞衡志     宾州志

金陵杂志      庐山纪事【桑乔】

圆通事实      钱塘潮候图

金山寺志      南方草木状【嵇含】

蔡襄荔支谱     韩彦直橘谱

戴凯之竹谱     刘蒙菊谱

蔡君谟茶录     范成大菊谱

陆羽茶经      北苑贡茶录【熊蕃】

黄儒品茶要录    张又新水记

广西郡邑志【张维】   江源记

九江志【文德翼】    南海古迹记【吴莱】

顾微广州记     北流志

罗浮指掌图记【邹师正】 吴地记【陆广微】

吴郡图经续记【朱长文】 南岳记【徐灵期】

辰州志       曹溪志

庐陵志【周必大】    长安志【宋敏求】

襄阳记       程大昌演繁露

全芳备祖【陈景沂】   海棠谱【陈思】

吴舩录       归田录

入蜀记       梦粱录【吴自牧】

砚谱        洪容斋五笔

学林【王观国】     齐民要术

困学纪闻【王应麟】   汝南先贤传

许氏说文      陶渊明集

谢灵运集      鲍明远集

庾子山集      杜少陵集

万首唐人絶句    李太白集

韩昌黎集      孟襄阳集

孟东野集      长庆集

四门集       刘宾客集

柳子厚集      杜樊川诗集

樊南甲乙集     李义山集

李长吉集      江东集【罗隐】

玉川子集      松陵集

会昌一品集     六一居士集

嘉佑集       梅宛陵集

丹渊集【文同】     乐全先生集【张方平】

安阳集【韩琦】     苏子容集【颂】

赵清献集【拚】     司马温公传家集

石室先生年谱    范文正公集

无尽居士集【张商英】  范纯父内翰集

范蜀公集【镇】     元城先生语录【刘器之】

栾城集       隆平集【曾巩】

元丰类藁      王荆公集

清江三孔集     黄山谷内集【任渊注】山谷外集【史容注】   山谷别集【史季温注】

陈後山诗集【任渊注】  後山丛话

古灵先生集【陈襄】   鸡肋集【晁补之】

嵩山集【晁以道】    宛丘集【张耒】

姑溪集【李之仪】    青山集【郭祥正】

淮海集【秦观】     蔡君谟集

文潞公集      西堂集【郑侠】

王梅溪集      贺方回集

节孝先生集【徐积】   文昭公集【曾肇】

沧浪集【苏舜钦】    击壤集

眉山集       朱子全书

真西山集      范石湖集

汪彦章集【藻】     双溪集【苏籀】

唐子西语录     横浦集【张九成】

谢叠山集      陆放翁集

乌台诗案【明九万】   参寥集【释道潜】

北磵集【僧居简】    金室外集【释宗泐】

吴渊颖集【莱】     道园学古集【虞集】

魏鹤山集【了翁】    陵阳集【牟献】

宋景濓集      黄文献公集【溍】

韵语阳秋【葛立方】   诗话总龟【阮閲】

猗觉寮杂记【朱翌】   铁网珊瑚【朱存理】苕溪渔隐丛话【胡仔】  岁时杂咏今集【蒲积中】诗人玉屑【魏庆之】   能改斋漫录【吴曾】

吕氏童蒙训     傅咸七经诗

艺苑雌黄【严有翼】   瀛奎律髓【方回】

津阳门诗注     月窟集【释昭觉】

冷斋夜话【僧惠洪】   竹坡诗话【周紫芝】

叶石林诗话     潘子真诗话

二老堂诗话【周必大】  ?溪诗话【黄彻】

容斋题跋      山谷题跋

广川画跋【董逌】    石门题跋【僧德洪】止斋题跋【陈传良】   西溪诗话

百家诗话      六一诗话

许彦周诗话【顗】    陆放翁题跋

王立之诗话     诗眼【范元实】

紫薇诗话【吕居仁】   声画集【孙绍远】

後村题跋【刘克庄】   漫叟诗话

刘须溪评      铁围山丛谈【蔡绦】

蔡寛夫诗话     李北海普光王寺碑

宜秋集【揭傒斯】    继古丛编【宋施青臣】

本觉寺碑记【姚绶】   南部新书【钱易】

清波杂志【周燀】    中吴纪闻【龚明之】

肯綮录【赵叔向】    梁溪漫志【费衮】

邵氏闻见前录    邵氏闻见後录

高士传       东南防守利便【陈克】

慧光奏事录     乾道庚寅奏事录【周必大】惠山新皇记【独孤及】  癸辛杂识【周密】

闻见近录【王巩】    甲申杂记【王巩】

石林避暑录     刘敬叔异苑

张师正括异志    遯斋闲览【陈正敏】

丘处机西游记    春渚纪闻【何薳】

侯鲭录【赵德麟】    南卓羯鼓录

因话录【赵璘】     刘向别录

豹隐记       挥麈三录【王明清】

贵耳录【张端义】    沈括笔谈

五色綫       齐东野语【周密】

玄中记       云烟过眼录【周密】

鸡肋编【庄绰】     泊宅编【方勺】

阳朔厅壁记【吴武陵】  北户录【段公路】

酉阳杂俎【段成式】   王祯农书

枫窗小牍【戴埴】    圆通纪胜集

熙丰日历      渑水燕谈【王辟之】

侍儿小名录     道山清话【王暐】

陵阳室中语     蓼花洲闲录【高文虎】

冢记        文昌杂录【龎元英】城东父老传【陈鸿祖】  志林

外纪        晏公类要

类说        湘山野录

续前定录      嬾真子录【马永卿】

养痾漫笔【赵溍】    炙龟论【张世南】

墨庄漫录      摭青杂说【王明清】

离骚辨正【朱熹】    刘甲人物志序

丹铅总录【杨慎】    云笈七籖

王銍默记      晁氏世谱

晁公武读书志    瑞应录

坦斋通纪【邢疏】    天台国清寺碑

周羽皇到难篇    洪迈对雨编

陈襄文昌杂述    春明退朝录【宋敏求】

晁以道墨经     洪氏香谱【驹父】

叶廷珪香谱     陆友墨史

唐彦猷砚录     高似孙砚笺

金壶记【释之】     投荒录

中兴小历      扪蝨新语

东皋杂录【孙宗监】   城邑考

纬略【高似孙】     缃素杂记【黄朝英】

席上腐谈【俞琰】    幕府燕闲录【毕仲询】

丁未录       燕翼贻谋录【王栐】

桐君药录      殷芸小说

谈录        雪浪斋日记

杨文公谈苑     辍耕录【陶宗仪】

郭颁世语      学林新编

吴均续齐谐记    张君房脞说

北梦琐言【孙光宪】   苏鹗演义

复斋漫录      金石录

禁脔【僧洪觉范】      碧湖杂记【谢枋得】

溪蛮丛笑【朱辅】    集异记【薛用弱】

玉堂杂记【周必大】   孙公谈圃【刘延世】

罗璧识遗      岳珂媿郯录

玉壶清话【僧文莹】   诗林广记

藜藿野人诗话    太平清记

茶事续录      茶谱

乐章文谱【徐景安】   法书苑【周越】

宣和书谱      历代名画记

名画录       名画录补遗

法书要录【张彦远】   邓椿画继

郭若虚纪艺     李廌画品

宋朝名画评【刘道醇】  朱景元名画评

益州名画录【王休复】  谢赫画品

五代名画补遗【刘道醇】 米襄阳画学

书苑菁华【陈思】    唐朝名画录

式古堂书画彚考   书画舫【张丑】

本草别录      唐慎微本草证类嘉佑本草【以上共五百十六种】

续采书目【一百十六种】

百斛明珠      玉局文

播芳大全      尔雅翼【罗愿】

世本        法句经

杜预春秋传序    陆羽惠山寺记

南岳思大禅师行状  欧阳守道碧落堂记

临淮志       云居山志

西清诗话      佩韦斋辑闻【俞德麟】

罗浮记       六经释文

司马温公诗话    江文通集

孙真人枕中记    大集经

陈楠翠虚篇     景定建康志【周应合】

庚溪诗话【西郊野叟】    蚕书【秦处度】

诗释文       湼盘经

蔡邕月令      宝佑志

家语        琼州志

裴渊广州记     新唐书

石林燕语      八素经

庾肩吾书品     景德传灯录

三十国春秋     心经疏记

韩致尧集      弥陀经

太平广记      窦蒙述书赋

顔之推家训     梁京寺记

大唐拾遗记     集古录

百州学海      乐府解题

宋元诗会      隋遗录【顔师古】

峡程记       野客丛书【宋王楙】

诗苑类格      文心雕龙

菽园杂记      南越志

唐会要       唐大诏令

茶陵集【李东阳】    江邻几杂志

帝王世纪      华严大疏

崔豹古今注     明道先生集

高斋澷录【会慥】    吴越国考【徐一夔】

金丹诀       大还丹秘契图

伏琛齐地志     开天传信记【郑棨】石鼓文考正【王厚之】  吾衍学古篇

遁甲专征赋【袁卓】   李绰岁时记

梁益州记      十六观行经

吴都诸山录【周必大】  玄奥集成

续吴都文粹【钱谷】   悟真篇

钱唐先生集     异物志【杨浮】

中黄经       神宗颂古

晁氏客语【以道】    遂初堂书目【尤袤】芥隐笔记【龚检讨】   云巢集【沈辽】

糖霜谱【洪迈】     游名山记

攻媿集【楼钥】     兰陵尚书集【孙觌】

宋中兴四朝志    後村诗话【刘克庄】

平园集【周必大】    雪楼集【程钜夫】

七返丹砂法【孙思邈】  四朝闻见录【叶绍翁】

元遗山集【好问】    娱书堂诗话【赵与虤】海录碎事【叶庭珪】   朱少章诗话【朱弁】

晦庵诗话【朱子】    刋误【唐李涪】

中华古今注     永嘉集【释玄觉】

东溪试茶录     蜀监

宾退录       分门古今类事

太平御览      麟游县志

耆旧续闻【陈鹄】    学圃余藁【朱长文】

曦髪集【谢翺】     周易古占法【宋程迥】

苏诗补注采辑书目

猜你喜欢
  董德元·唐圭璋
  第五回 占龙头孙继成及第·佚名
  第五十四回 小英雄阵前斩白马 老将军山下设红灯·萧晶玉
  第一齣~第十齣·袁于令
  楔子·佚名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臧懋循
  卷二十·吕本中
  卷一百十·徐世昌
  两位太太·徐志摩
  卷三百二十九·陈思
  蛟峰集钞·吴之振
  卷二十六·沈季友
  九日巴丘登高·张说
  杜牧诗鉴赏·佚名
  第四出·徐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五孟郊秋怀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去壮暂如翦来衰纷似织触緖无新心丛悲有余忆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秋月顔色氷【去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

  • 双溪集巻七·杭淮

    明 杭淮 撰七言排律送陈文明谳囚江南得双字国器青云无等双才源潘岳浩如江云霄功叶方谈笑金石文章久击撞雷漆陈胶元自合郢歌呉调不同腔石渠髙阁风斯振伏氏传经志乞降登社每凭徐孺榻听鸡时忆宋宗牕天王肃杀行秋令玉节

  • 七集 二卷·钱德苍

    金雀记乔醋(小生上)【引】承恩命,除授新任河阳令;种花满县,曷胜荣幸?赋罢气凌霄汉,文成口吐珠玑。夜扶老叟青藜,杖上红光焰起。下官自到任以来,且喜黎民从约,士子循文,坐致物阜民安,一见太平景象。又得山公近与嵇阮诸君子会集于此

  •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八·赵尔巽

      帅承瀛孙远燡 弟承瀚 左辅 姚祖同 程含章 康绍镛 朱桂桢陈銮 吴其濬 张澧中 张日晸   帅承瀛,字仙舟,湖北黄梅人。嘉庆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先后督广西、山东学政,历太仆寺卿、通政使、副都御史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四【起昭阳大荒落正月尽着雍阉茂三月凡五年有三月】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乾道九年春正月辛未佥书枢密院事王之竒罢 癸酉金尚书省奏南客车俊等因场贸易误犯边界罪当死金主曰本非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五·佚名

    嘉靖元年六月丙子朔命吏部重给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费宏诰命宏先以沮止逆濠请求遭谗去任盗焚其舟所得诰命俱毁至是陈情乞重给 上特允之○丁丑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李铎言宣府积草数多非人马经行之处年久

  • 世上人家四·胡兰成

    世上人家四玉凤出殡後过得两个月,我到广西去教书。是崔真吾介绍,除了我还有马孝安与陈海帆,真吾亦同行。行前我把俞家赠我的竹园卖了,价银一百二十元,三十元留给母亲安家,九十元我做路费。俞家庶母当然不快,却装得洒然,而我亦

  • 卷七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三学校考【十一】祠祭褒赠録後【一】【臣】等谨按古之立学者必释奠於先圣先师所以崇德报功示民有则也三代以前皆以其国之明君为先圣而以其时

  • 方域一一·徐松

    急递铺绍兴四年五月五日,枢密院言:「检会臣僚上言,乞督责诸路 帅臣,参稽所部州县道里远近之宜,布斥堠之卒,番休迭往,使不告劳。诏令枢密院措置。今检会前后所降指挥:一、欲令淮南、荆湖、江南、两浙通接沿边探报军期急切及平

  • 卷五 释器第六·邢昺

    [疏]“释器第六”。○释曰:案《说文》云:“器,皿也。从犬,犬所以守之。”以此篇释诸器之名,故曰释器。木豆谓之豆。(豆,礼器也。)[疏]“木豆谓之豆”。注“礼器也”。○释曰:案《周礼》人为豆,“实三而成觳崇尺。”郑注云:“崇,高

  • 第二十一部分·毛公

    商頌《那》,祀成汤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太师,以《那》为首。【笺】礼乐废坏者,君怠慢于为政,不修祭祀、朝聘、养贤、待宾之事,有司忘其礼之仪制,乐师失其声之曲折,由是散忘也。自

  • 卷二十一·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一曾子问此篇多论丧祭之事芮氏城曰曾子所问或事所有或所不必有虽虚位也而实理寓焉夫子所答或礼所有或未有而以义起虽权制也而经常在焉易曰至赜而不可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六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非一心品第七十一   答曰.汝言心一貪等長汙.是事不然.於相續心中見是一相.如言夕風卽是晨風.今河   卽是本

  • 别问·纪荫

    宗统编年别问问曰。洪荒以前。浑沌先是何状。九州之际。溟渤终於何底。世数何终。人物何止也。祥符曰。虚空无边。却数无量。世界无尽。不可思维。讵能拟议。劫之长短。界之胜劣。皆随心所见。心所种种成就。今就一劫

  • 牧斋有学集·钱谦益

    清代诗文别集。钱谦益撰。钱谦益是明清之际文学家,号牧斋。明代创作的诗文已先此编入《牧斋初学集》,本集系入清以后创作的诗文集,因此以“有学”(“有”通“又”)为名。它最初刻于清康熙三年(1664),诗有《秋槐诗集》、支

  • 李文公集·李翱

    十八卷。唐李翱(772—841)撰。李翱谥号为文,后世称为 “李文公”。生平详见 《论语笔解》(辞目)。此书版本较多,据 《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载均为十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则称有 “蜀本,分二十卷。”

  • 仁山集·金履祥

    诗文别集。四卷,诗二卷。宋金履祥撰。履祥平生所著诗、文极多,后多散佚。其集原分类《非非存稿》、《仁山新稿》、《乱稿》(南宋灭亡后诗文稿)、《噫稿》(子亡后之所著诗文),作者生前可能曾经刊行,为其门人林景熙、方

  • 松桂堂全集·彭孙遹

    诗文别集。三十七卷,其中诗三十三卷。清彭孙遹撰。孙遹以诗词名家,清圣祖康熙间,举博学鸿儒,取为第一,生时即享大名,与诗坛领袖王士禛唱和,曾刊《彭王倡和集》。各种诗选、诗话亦多录其诗。 生前曾刊《南氵往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