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七出 敕升都堂

【挂真儿】

(外)一任广南有名声,忠心正直清如镜。且喜今旦三年满,百姓尽说太平。

下官陈伯延(必延)便是。蒙朝廷恩宠,除授广南运使,一任清廉,百姓欢喜。今旦且喜任满了,不免收拾行李起身。

(净)有事不敢说无,无事不敢说有。朝廷使命送诏书来了。

(外)左右,扛龙亭接诏。

(末)一封天子诏,四海尽知闻。诏书到,跪听宣读:切见建官推贤,古之道也。今广南运使陈必贤,治事清廉,文武兼备,六艺精通。朕实嘉勉。转升都御史,敕赐广南,便宜行事。但文武官三品以下,贪赃枉法,听从拿问,免待奏请。圣旨了也。

(外)感谢圣恩。

(末揖)恭喜,恭喜。

(外)有劳远来,请下馆驿待饮。

(末)正是相逢不下马。

(外)果然各自历(力)行程。

左右,请得夫人出来。

【慢】

(贴上)见说朝廷使命到,未知乜事问来因。

(见介外白)夫人哑,今朝廷升都堂御史,委我查勘诸州贪赃枉法,听从拿问,免待奏请。

(贴)只是相公福分,今须着使管义先去报乞爹妈、三叔得知。

(外)夫人说是。左右。

(净)覆相公,有何钧旨?

(外)来哑,管义,你先返去报与太老爹得知,说我随后起身。

(净)管义就去,正是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飞。

【斗黑麻】

(外)收拾行李返去本州岛,赐我都堂御史,查勘诸州。是恁福分障成就,贪赃官吏见我心忧。夫马驿轿等接不住,一州过了又一州。

记得来时牡丹(时丹)红,今日返去桂花香。

彩旗轿(簥)马来迎接,认得新官是旧人。(并下)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陈廷敬
  第十一章 预识汾阳·屠隆
  卷一·郑用锡
  ◆一愚禅师子贤(一愚集)·顾嗣立
  第二幕 第二场·老舍
  ●目录·臧懋循
  卷一·万树
  四集卷五十八·乾隆
  卷七十二·王奕清
  龙云集钞·吴之振
  卷八十·陈元龙
  卷八百十五·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十六·康熙
  卷下·孙涛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梨园轶闻》·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二目録【五十字】应天长【又一体】韦庄【二首】牛峤毛幵前调【又一体】牛峤毛文锡留春令晏几道【三首】高观国【三首】史达祖前调【又一体】李

  • 淳熙稿卷五·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五 宋 赵蕃 撰 七言古诗 永丰令括苍章君尉上蔡谢君以淳熙改元二月晦日劝农於负郭祖印院事已率蕃为泛舟之役 前村後邨桃李空牡丹酴醿当春风令君无暇问许事亲率僚吏行劭农清晨小队东郊出宿雨初

  •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景帝·张廷玉

        ◎景帝   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也。母贤妃吴氏。英宗即位,封郕王。   正统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王监国。丙寅,移通州粮入京师。徵两畿、山东、河南备倭运粮诸军入卫,召宁阳侯陈懋帅

  • 名山藏卷之六十八·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弘治臣一)◆臣林记(弘治臣一)徐溥丘浚王恕马文升刘大夏戴珊徐溥丘浚○徐溥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太守有惠政 【 鉴永乐闲为户部郎中与尚书夏吉同颂系洪熙初复官宣德中出知琼琼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正德十三年秋七月戊戌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崔元代行礼○升 长陵卫指挥使张勋为署都指挥佥事于湖广都司掌印○升分守居庸关指挥同知孙玺为都指挥佥事以部下缉获奸细乞升故也 夜金星犯井宿东扇南第二星○己亥太监萧敬传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月辛巳朔孟冬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总督仓场户部侍郎褚鈇奏各省直自万历十四年起至二十年止共欠京运银七百六十四万一千一百余两乞严责抚按官酌量挨定年分报完从之○升云南副使陈尚伊为江西右参政

  • 一三四五 军机大臣奏查《元朝名臣事略》人名俱经改正情形片·佚名

    一三四五 军机大臣奏查《元朝名臣事略》人名俱经改正情形片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查《元朝名臣事略》内所有人名俱经改正之处,系五十二年覆校文渊阁书籍时,经臣等派令纂办《通鉴辑览》之纂修、翰林等遵照钦定辽、

  • 卷七十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六官 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臣若水通曰此成王训廸百官之言也犹长也宰治也天官卿治官之长故谓之冢宰以其所主用人任职以平治天下

  • 卷五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五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五十七傩蕙田案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幽明之故圣人通之故有傩礼以驱疫焉疫者四时不正之气邪鬼或凭之以为疠鬼神之有邪正

  • 君子之交·李叔同

    1.人生之最后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人。见者闻者,靡不为之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一切法行义品第十五之余  我今复说善人相貌持诵修行。于真言行得成就义上中下品法。若复有人族望尊高。种姓清净身相殊异。色如真金头如伞盖。发色绀青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二·澄观

    第二正明口业。今初先显名体者。文有三节。一显名体。二约位辨胜。三征列名字。今初经文。是一义含名体。谓经从初至而演说法。皆是释名。有二名故。次辨体者。重取善巧智字以为辨体。义无碍下。随难别释义名所以。知

  • 净土往生传卷上·戒珠

    正传十九人(附见十二人)&middot;西晋江东释僧显&middot;东晋庐山释慧永&middot;东晋庐山释慧远(佛陀耶舍与慧持昙顺附)&middot;东晋山阴释慧虔&middot;东晋庐山释僧济&middot;东晋庐山释慧恭(僧光 慧堪 慧兰附)&mid

  • 昌平山水记·顾炎武

    明顾炎武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居亭林镇,又称亭林先生。明诸生。以后参加抗清斗争。清顺治十六年 (1659) 至康熙十六年 (1677)的十九年中,他多次拜谒明陵,并把在沿途和周围旅行的见闻写成了是书。书共2卷。

  • 珠项圈·程小青

    是的,当侦探的人,危险是工作上当然的报酬。惊疑和恐怖,更可算是家常便饭。我自从和霍桑合作以来,所经历的惊变危险,正不知多多少少。譬如我在“黑地牢”一案中,我曾亲身被绑,后来又不幸中了一枪,在当时我固然感受到一时的紧张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唐魏徵作。见《全唐文》。系作者于唐贞观十一年(637)进谏的一篇奏章。时天下安宁,生产发展,但唐太宗渐生骄奢之意。作者犯颜直谏,“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此系第二疏,故又题《论时政第二疏》。作

  • 金刚经·佚名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 一部佛经。属般若类经典,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喻坚固,这部佛经的名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以金刚坚固之志和大智慧之心乘度彼岸”。《金刚经》为佛弟子阿难记述,如所有佛经一样,以 “如是我闻

  •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从义

    凡六卷。又称纂要、止观义例纂要。宋代从义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乃荆溪大师之止观义例之注释书。本书首述止观义例之大意及撰述之由来,次释本文,复引书中之主要文句以成立自说,引用诸多内典、外典,对止观义例作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