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五

 

  卷155_1 【古意】崔曙

  绿笋总成竹,红花亦成子。能当此时好,独自幽闺里。

  夜夜苦更长,愁来不如死。

  卷155_2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崔曙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卷155_3 【送薛据之宋州】崔曙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

  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卷155_4 【山下晚晴】崔曙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卷155_5 【颍阳东溪怀古】崔曙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卷155_6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崔曙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卷155_7 【奉试明堂火珠】崔曙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卷155_8 【途中晓发】崔曙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卷155_9 【缑山庙】崔曙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卷155_10 【同诸公谒启母祠】崔曙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

  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卷155_11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

  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卷155_12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崔曙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卷155_13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卷155_14 【对雨送郑陵】崔曙

  别愁复经雨,别泪还如霰。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

  卷155_15 【嵩山寻冯炼师不遇】崔曙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猜你喜欢
  刘克逊·唐圭璋
  第三十出 会真·李渔
  第一出 崖略·李渔
  ◆贞素先生舒頔(贞素斋集)·顾嗣立
  第二场·老舍
  第三十六出 看袜·洪昇
  词论·张祥龄
  卷第九·陈与义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
  卷二百四十·曹学佺
  卷二百三十四·曹学佺
  外集卷二·陈元龙
  卷四百八十六·陈廷敬
  卷十五·查慎行
  章谦亨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阮阅

      ●卷二·达理门  世传冯瀛王诗曰:“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公观此理,天道甚分明。”又曰:“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

  • ●三家总论·尚鎔

    近日论诗竞推袁、蒋、赵三家,然此论虽发自袁、赵,而蒋终不以为然也。试观《忠雅堂》集中,於袁犹貌为推许,赵则仅两见,论诗亦未数及矣。 自明七子以後,诗多伪体僻体。牧庙远法韩、苏,目空一代,然如危素之文,动多诡气。梅

  •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臧懋循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杂剧(元)王实甫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李监军大闹香山会 正名 四丞相高宴丽春堂第一折〔冲末扮押宴官引祗从上诗云〕

  • 诗女史纂卷之十四·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蔺氏节明蔺氏、国初陈友谅部属邓平章陷江西、见蔺有殊色、遂并其婴儿掠去、蔺度不得归、乘间乃先杀其婴儿、囓指血题一律于壁上、其诗云、泾渭难分浊与清○此身不幸厄红巾○孤儿岂忍更他姓○烈妇寕甘事二

  • 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三·张廷玉

        张瀚 王国光 梁梦龙 杨巍 李戴 赵焕 郑继之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庐州知府,改大名。俺答围京师,诏遣兵部郎中征畿辅民兵入卫。瀚立阅户籍,三十丁简一人,而以二十九人

  • ●卷四·李心传

    《日历》,绍兴元年六月,命知南外宗室正事令广选艺祖后宗子二人,鞠之禁中,是岁辛亥也。明年闰月乙未,令广除知宗正事。五月乙亥,阜陵入宫,相去才四十日。若德麟被旨,其所选未必如此之速。按令广为思陵所眷,而德麟以旧事谭稹,为

  • 拳变馀闻·罗惇曧

    余既为《庚子国变记》,复搜集记载,及连年旅京津所闻较确者,录为《拳变馀闻》,兴至即书,不复次其先后,视《国变记》尤详尽矣。{曰融}志。甲午中曰之战,津郡惊扰,官民迁徙。时适北乡挖支河获残碑一,字漶漫,惟二十字可读。文曰:&l

  • 武成皇后胡氏传·李延寿

    武成皇后胡氏,是安定胡延之的女儿。她的母亲是范阳人卢道约的女儿。当初怀孕时,有个胡僧到家门前说:“这屋里的瓠芦中有月亮。”不久就生下了皇后。天保初年,被选为长广王妃。生下后主那天,有猫头鹰在产帐中叫啼。武成帝死

  •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四王礼考【十】册立皇太子  【册封附】【臣】等谨按马端临以册立皇太子仪附见帝系门今载入王礼考古称建储为国本史册所载或以贵恣招諐或因谗间获咎往往有之盖古今事势不同未可执

  • 七年·佚名

    (丁卯)七年清嘉慶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詣孝安殿,行正朝祭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下勸農綸音曰:予聞之,民者國之本也,食者民之本也。故《洪範》三八政,一曰食。食之所出、衣之所資,在於農之一事,農之

  • 六经奥论卷三·郑樵

    宋 郑樵 撰诗经今惟毛公传【出于齐者曰辕固 出于鲁者曰申公出于燕者曰韩婴 出于赵者曰毛公】毛公作训【释也】传【注也】传注二字见三礼毛公之注谓之传故曰毛氏传孔氏传易大传是也四家之诗出于齐鲁燕赵出于齐者曰

  • 卷三十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五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之二祝迎尸于门外正义郑氏康成曰尸自外来代主人接之就其次而请不拜不敢与尊者为礼周官掌次凡祭祀张尸次贾氏公彦曰祝出就次尸乃出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游行经第二后尔时。佛告阿难。时王自念。我本积何功德。修何善本。今获果报。巍巍如是。复自思念。以三因缘。致此福报。何谓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禅思。以是因缘。今获大报。王

  • 致西北大学校长书·太虚

    佩青先生大鉴:夏初得示,知台驾有陕西之行。顷接回音,并赐大学章程,藉悉壹是。而贵大学成立之速,皆出宏谋硕画,莫名钦佩!阅豫科有因明大意,而本科文学院,于印度文化撷其精要,或可设一因明、唯识学讲座,敬质高明以为然否?哲学纲要已

  • 净土圣贤录卷九·彭希涑

    往生杂流第八张锺馗张锺馗。唐时人。居长安。杀鸡为业。临死。见绯衣人驱群鸡至。唱言啄啄。鸡辄向上啄。两目血流。痛不可忍。有沙门宏道见之。为设像。劝令念佛。忽觉香气满室。群鸡散去。即端坐而化(佛祖统纪)。张

  • 卷六十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四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洞山价嗣) 垂语。眼里着沙不得。耳里着水不得。僧便问如何是眼里着沙不得。师曰应真无比。曰如何是耳里着水不得。师曰白净无垢。 天童觉云。白水老人可谓

  • 明行道六成就法·佚名

    西藏迦居爾宗二十四祖珀瑪迦爾波喇嘛原著西藏達瓦桑杜格西喇嘛英文譯傳從學弟子美國伊文思溫慈博士纂集震旦觀化廬學藏密菩薩優婆塞張妙定蓮菩提金剛正重譯漢文皈敬皈敬尊聖光榮諸寶上師足下引端今於此中,開演訓導微妙

  • 太上洞真安灶经·佚名

    太上洞真安灶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炊母神母向太上元始至尊请示安灶之法。至尊宣称灶君主镇中堂,唯好清净,若犯忌讳,则令家宅不安,人口暴病。应于每月祭灶吉日良夜,以锅安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