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汪台符 胡无龟 张翊 刘洞 林仁肇

  汪台符者,歙郡人。少好学,博贯经籍,善为文章,不逐浮末,有王佐榷霸之才。见唐末天下苦于兵战,遂居乡里,执耒力于田穑。先主辅政,移镇金陵,遂诣上书陈民间利害之说,有《九患书》上,为宋齐丘所诅。每论议私底訾。台符谓"虽有其言,必无其行"。先主犹豫未之果信。齐丘始字超亚。台符贻书讦之曰:"闻足下齐先圣,以立名超亚圣而称字"。齐立惭而改为子嵩,后使人诱其饮酒,夜缚其口,沉石城下。先主闻而吁叹久之,颇憾焉。洎昪元年中,更定民田诸般物产高下,各为三等私额,民获均输,令为定制。及使民籴请盐,罢其科徵,别借薄征。商旅货鬻则收,不则听往。舟无力。郡县奚胥而有限以致民生。数十年,小康者皆出自台符胡之言焉。

  胡元龟,世为庐陵人,居永新。少有俊才,常候本邑宰,宰见其风貌环杰而礼趋生犷,欲穷其艺学。因新画屏为戏珠龙,乃曰:"请子咏之"。元龟执简造次而成,因讽宰受贻去:"翻身腾白浪,探瓜攫明珠"。宰昼为设饮馔,尽欢而罢。后有人为宰发之,宰怒,使人追捕,欲若之,元龟亡入金陵。会吏曹徐郎以宾馆之。未几,郎为子娶亲迎之,夕毕,命寮属设笺管。徐有同舍郎在坐,问曰:"今夕诗相为谁"答曰:"有螺江故造士焉"。即大咍,以题试之。元龟援毫裂笺,不刻而成,即览之,颔而已。元龟以回文诗嘲之,郎辞以赋题,又连飞数章讥切,皆以回文体,郎一辞不措,伪醉而去。由是众慕之。

  徐荐于宋齐丘,遂射策入官,授文房院副使。迨数年归宁省。

  天威都虞候张峦征桂林班师,与元龟有故。访其第,亲拜其母,留数日宴饮而去。入授抚州临川令,颇著政绩。时齐王景达出镇,而元龟朔望起居,颇有慢色。又尝凌辱王府公侯,嗣主知之,将代之。有讼其妇者,元龟目之,乃曲道两离之,自娶而与去。讼主诣金陵发之。按穷其事,免官。徙广陵数年。会赦,求叙理,不报。遂著《叛臣怨词》三十首,皆传俗口。国家闻而鸩之,死年方殆强仕矣。

  张翊,其先京兆人,世绵官绪。唐末授任番禺,属刘隐。

  将据交广,弃官北还。至潭衡间,马氏已有潭沣。挈家亡入江南,至庐陵禾川,见庐陵沃壤,乃货囊探以易产畋而居焉。及翊,兄弟长力先业,能属文。入广陵先主辅政以射策,中第授武骑尉。先主移镇金陵,随渡江。见知宋齐丘,署府中从事。

  嗣主代立,例受庆恩,求以宁亲,授处州观察判官、西昌令。

  假道还,里人荣之。在任多著政绩,然性偏躁恃才,靡有宽恕,好狎侮同寮,凌暴左右,被鸩而卒。昔往禾山有大舜二妃庙,邑中紫阳观新兴佛阁碑志皆翊所撰。其文宛丽,今犹存焉。弟惟彬,幼以通诵二经中童子,迨成人,授蕲州黄梅尉,周世宗下淮南,起为武昌崇阳簿,复入选授庐陵令,既代未行而金陵陷,疾作而卒。

  刘洞世居建阳,少游学入庐山,师事陈贶学诗,精究其术。

  贶卒,而洞犹居二十年。长五言诗。后主立,以诗百余篇,因左右献之。后主素闻其名,喜而览之,其首篇乃《石城怀古》诗云:"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后主掩卷,为之改容,遂不复读其余者。洞羁旅二年,俟召对,不报,遂南还庐陵。与同门夏宝松相善。为唱和俦侣。然洞之诗格清而意古,语新而理粹。常自谓得阆仙之遗态,但恨不与同时言诗也。或曰:"先生道既如是,仍为善于宝松乎"

  答曰:"吾为汨汨扬波而已。"为处州节度使陈德诚知重。及金陵将危,洞乃为七言诗,大榜路旁,云:"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又云:"翻忆潘卿章奏内,阴阴日暮好沾巾。"盖潘估表有云:"家国阴阴如日,将暮也。"开宝中卒于吉阳山,其遗集行于世。

  林仁肇世为建阳人,仕郡为禅将。兄仁翰为福州王延羲内儿,谓之南廊承旨。先福州连重遇杀延羲立朱文进为主,以拒建州。王延政时仁翰杀重遇与文进以城降。仁肇少勇颜,膂力绝人,与陈铁齐名。身长六尺余,姿貌壮伟。在建州立战功。

  陷,归金陵。嗣主见而奇之,署为将。周师攻淮甸,仁肇出援寿春,与刘仁赡相应攻袭大寨,斩俘甚众。及复濠州水寨,累有战功,授淮南营屯应援使。周师于正阳且浮桥而渡,仁肇率勇敢之士,载□葶乘风潜至,将烧绝桥道,为返风所拒,火不及发,合战退,惟仁肇乘单骑而殿。周驸马都尉张永德猿臂善射,癸无不毙,人皆神之。自岸见而射之。其所亲乃喝曰:"这汉中口矣。"仁肇格去之。永德曰:"不知何良将也,未易可图。"及割地,以前官镇润州,颇有功能,善抚养士卒。复镇武昌。迨周世宗朝,李重进据扬州不顺,太祖征平之。既而淮南无屯戍,诸郡所守不过千人。仁肇密说后主曰:"今宋朝前年征蜀,今取交广,还往数千里,师必罢毙。请假以兵数万北渡,直抵寿春,分据正阳。因其思旧之民,累年之粟取复淮甸,势如转九。纵彼求救,亦一二矣。臣当据淮对垒而御之。

  复请臣起兵之日,闻于北朝,言臣据兵窃叛。苟事成功,济国家受利;不利则请族臣家,以明陛下之不二。"后主惧其无功,徒劳社稷。乃不从。开宝中以仁肇为南都留守南昌尹。太祖欲平江南患仁肇勇略,私于仁肇左右,窃取其存神。俟江南朝贡至以示其使曰:"汝以斯图何如"对曰:"此似神,本国林仁肇。"因曰:"仁肇且将至矣。"又使微指其空馆曰:"斯仁肇之第也。"后主闻之,不知其榷。遽使鸩杀之。不二年,王师渡江。仁肇少有风疾,其息气颇秽,时谓之肺掩不正。及遇鸩,而家人疑其不秽,寻病而卒。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宗室一·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一·杨仲良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二·温睿临
  第十册 崇德元年五月·佚名
  补辑·佚名
  贵阳土司传·张廷玉
  张至发传·张廷玉
  刘奋庸传·张廷玉
  卷六十一·佚名
  第六十九章 自我毁灭的西南保卫战·李宗仁
  卷六·孔毓圻
  卷二十七·长孙无忌
  纲鉴易知录卷二五·吴楚材
  徐志诚·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録鬼簿卷下·钟嗣成

    ○方今才人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仙〕曲吊之宫大用【名天挺。大名人。钓台书院山长。为权豪所中,卒不见用。先君与之莫逆交,故余常得侍坐,见其吟咏。文笔人莫能敌;乐府歌曲,特余事耳。】豁然胸次扫尘埃,久矣声名播省台。先

  • 御选明诗卷九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七言律诗二十三张宇初闻霜钟霜满琼林度晓钟月华流韵彻晴空投簪几忆鸿鸣露欹枕犹惊鹤唳风银叶香消深馆里梅花调逺古城东十年感慨成无寐应律音长岂世同邓羽写怀道人不作槐根梦一片虚顽太古心

  • ●卷六·魏泰

    韩魏公以病乞乡郡,遂以使相侍中判相州,既而疾革,一夕,星陨于园中,枥马皆鸣,翌日,公薨。上为神道碑,具述其事。熙宁初,朝廷初置条列司,诸路各置提举常平司,及常平线,收二分之息。时魏公镇北都,上章论其事,乞罢诸路提举官,常平法依旧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正月己丑朔元旦节群臣于五凤楼前行庆贺礼○大学士朱赓李廷机叶向高仍诣宫门外行叩头礼遣内臣管待酒饭又特赐上尊珍馔并烧割等物有差○辛卯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癸巳吏科都给事中陈治则稽查考成摘

  • 卷之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十七卷 仕绩 八·缪荃孙

    苏 州 府 五 清(上)金之俊 金祖庚金之俊,字彦章,吴江人。万历己未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李自成破京师,之俊被执受刑。清兵入关,仍授兵部右侍郎,调吏部。顺治五年,晋工部尚书,改兵部。十年,改左都御史,升吏部尚书。十

  • 世家卷第十九 高丽史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毅宗三。○(己丑)二十三年春正月戊午朔王受朝贺代制臣僚贺正表宣示宰枢近侍国学文臣。 于是禁内六官文臣等奉表贺御制王喜赐酒果以行头

  • 耶律合里只传·脱脱

    耶律合里只,字特满,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重熙年间,累迁至西南面招讨都监,担任出使宋国生辰使,止宿于白沟驿。宋国宴请慰劳,优人嘲笑萧惠河西之兵败。合里只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国嗣圣皇帝俘虏石重贵,至今在兴中府还有石

  • 完颜劾孙传(附完颜蒲家奴传)·脱脱

    劾孙在天会十四年(1136)皇上广封亲眷宗室的时候,被追封为亲王爵位,到正隆年被按例降封为郑国公。劾孙的儿子蒲家奴,也叫昱,曾经跟随太祖征战留可、坞塔。太祖派蒲安奴招降诈都,诈都也就投降了。康宗八年(1110),蒲家奴随同辽

  • 杨廉传·张廷玉

    杨廉,字方震,丰城人。父杨崇,曾任永州知府,受业于吴与弼弟子胡九韶。廉继承家学,早年就以文章著称于世。成化末年中进士,改为庶吉士。弘治三年(1490),授南京户科给事中,第二年京师地震,杨廉就此事弹劾执政大臣。五年,借发生灾异

  • 徐司马传·张廷玉

    徐司马,字从政,扬州人。元末兵乱,年仅九岁,无依无靠,太祖得到他,收为养子,并赐姓。长大后,出入侍从左右。到了攻占婺州,任命为总制,命他协助元帅常遇春镇守婺州。吴元年授予金华卫指挥同知。洪武元年(1368),跟从副将军李文忠北征

  • 卷一百二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一宋 赵汝愚 编兵门兵议下上仁宗论兵九事     蔡 襄臣近上国论要目十二篇以谓当今之急务强兵爲第一事富国为第二事欲修治道自此而始兵不强则国不富国不富则民不安是故始於强

  • 椤伽宗考·胡适

    一月论在五世纪的晚期,北方有两个印度和尚提倡两种禅学,开辟了两个伟大的宗派。一个是跋陀,又译作怫阳;一个是菩提达摩。佛陀弟子道房传授“止观”禅法给僧稠(四八0——五六O),僧稠成为北齐的大师,撰《止

  •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

  • 三 詹姆士的心理学·胡适

    维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生于1842年,死于1910年。他的父亲Henry James是一个Swedenborg派的宗教家,有一些宗教的著作(Swedenborg瑞典人1688—1772,是一个神秘的宗教家,自创一派,流传到今。他说人有一种精神的官能,往往

  • 目录·袾宏

    楚石琦禅师毒峰善禅师空谷隆禅师天琦瑞禅师杰峰英禅师楚山琦禅师性原明禅师雪庭 禅师笑岩宝禅师古音琴禅师附录古鼎铭禅师雪窗光禅师南堂欲禅师径山悦空禅师佛光普照禅师璧峰金禅师东溟日禅师孤峰德禅师又附高丽普济

  • 唯识二十颂讲要·太虚

      ──八年正月在上海尚贤堂讲──  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万法唯识,心外无境,此唯识宗之说也。有难者曰:假定祗此内识,而心外别无实境,则下之四义,应不成立:一、处所之决定。二、时间之决定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七论法多种者嗢柁南曰论体论处所  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  论多所作法论曰。论法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