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一百六十九

  炎兴下帙六十九。

  起绍兴六年正月,尽九月。

  绍兴六年正月车驾驻跸临安府。

  张浚出视师。

  行状曰:以虏(改作敌)势未衰而叛臣刘豫复据中原为谋叵测不敢甯处於朝奏请亲行边寨部分诸将以观机会上即许焉即张榜声豫僭逆之罪以是月中旬启行公谓楚汉交兵之际汉驻兵殽渑闲则楚不敢犯境而西盖大军在前虽有他岐捷径敌人畏我之议其後不敢越踰而深入也。故太原未陷则粘罕(改作尼堪)之兵不复济河亦此耳议者多以前私自空阙虏(改作敌)出他道为忧会不议其粮食所自来师徒所自归不然必环数千里之地尽以兵守之然後为可安乎!既以此告於上。又以此言於同列惟上深以公言为然至江上会诸帅议事令韩世忠据楚州以图淮扬刘光世屯合肥以招淮北命张俊练兵建康进屯盱眙令杨沂中领精兵为後翼佐俊命岳飞屯襄阳以窥中原形势既立国威大振上遣使赐公御书裴度傅以示至意公於诸将尤称韩世忠之忠勇岳飞之沉鸷可依以大事世忠在楚州时入伪地叛贼颇聚兵世忠渡淮击败之直引兵至淮阳而还士气百倍上手赐书公曰:世忠获捷整军还屯进退合宜中外忻悦每患世忠发愤直前奋身不顾今乃审择利便不失事机亦卿指授之方卿宜明审虚实徐为後图或遣岳飞一窥陈蔡使贼(改作敌)枝梧不下以逸待劳时飞母死扶护还庐山公乞御笔敦趣其行飞奉诏归屯(旧校云:赐岳飞御笔曰:三年之丧古今之通礼也。卿口终天年连请守制者经也。然国事多艰之秋正人臣干蛊之日反经行权以墨迹视事古人亦尝行之不独卿始何必过奏之耶。且命练兵襄阳以窥中原乃卿素志诸将正在矢师效力卿口口一日离军当以恢复为口尽孝於忠更为所难卿其勉之绍兴六年五月二十八日皇帝书赐岳飞右御笔墨迹今藏岳氏裔孙湘庭家文菏尝见之因录其文附於此)公。又以东南形势莫重建康实为中兴根本。且人主居此则北望中原常怀愤惕不敢自暇自逸临安僻居一隅内则易生安肆外则不足号召远近系中原之心奏请车驾以秋科临建康抚三军以图恢复。

  二月诸路安抚使兼营田使。

  折彦质签书枢密院事。

  折彦质自兵部尚书除签书枢密院事无所建明备员而已。

  十二日庚戌尚书左司员外郎范直方川陕宣谕并抚问吴玠一行将士。

  命范直方并依绍兴二年诸路宣谕已将指挥仍令条具数内一项勘会前绍兴二年诸路宣谕官被奉圣旨检察诏令平反刑狱观风问俗宣布德意仍降亲笔手诏及令阁门先次引见上面授圣训并给赐御札历子采访闲逐路见任官廉汙能否书上历子荐列以闻直方今来宣谕川陕抚问吴玠一行将士并合遵依逐官已得指挥并降诏书御札历子别作施行有旨四川监司帅臣吴玠军前并令学士院降诏其逐路州军仰宣谕司腾写项下内席益吴玠别降口宣。

  赐川陕宣抚处置使司诏(旧校云:是诏沈与求撰)。

  朕绍国丕基遭时多难饬戎车於江左为怀经略之图列将阃於关中欲存根本之势岂於强国专逞淫威敌劲弗支兵挐未解嗟昊天之不吊宜悔祸於我家悯赤子之无辜重流毒於兹土寡德所致悼心何言赖我股肱之臣总护爪牙之任一战克捷群丑歼夷(改作诸路悉平)王灵由是复加士气於焉再振然念兴师累岁战斗一方被夷狄(改作敌国)之系累甯无沦陷之党思祖宗之涵养,岂有背叛之心凭陵使然蹭蹬至此傥存疑阻殊咈将束身而欲归或惧刑诛之惨比复业而奠处或忧赋役之烦或立效而裒赏示加或负才而禄秩未称疾苦无告愁恨何聊仄席以思当馈而叹,於是下哀痛之诏布至意以昭宣施旷荡之恩洗庶辜而拂拭沿边将士应陷番人(改作北庭)非抗王师及侵掠入寇者并不得诛杀虏(改作敌)骑凭陵之际陷没州县官吏将士军民皆缘事力不能捍御致有胁从或遭驱虏至今困居本土或旅寓远边实为残契无曰:背叛陷番(此二字改作被陷)人有能立功来归者仰沿边帅守保举申宣抚司一面旌擢优赏共次虽未能立功而心在本朝有意怀来者各以元旧官职任使兵级弓箭手依旧职名收管民兵愿归业者听其闲才力可用特与拔擢或有以前罪犯怀疑自危一切原贷或先曾立功示曾推赏即特与推赏因陷番(改作边)废业失所者宽其租赋免其征役非缘道路不通号令拥隔致远方之民疾苦无所赴诉专委宣抚司讲究措置并从宽恤遍下诸处官司施行咨尔有众咸识朕心各坚奋励之诚亟臻休息之效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吴玠王彦闵师古奖谕敕书(旧校云:是诏沈与求撰)。

  朕乘历运之中微属方隅之多故兵尘数起边堠屡惊永怀秦雍之区久罹夷狄(改作干戈)之祸暴骨满野连城为墟兴言痛心引望流涕式资骁锐之将屏(改作扫)此腥膻(改作欃枪)庶使创残之民脱於涂炭卿世家陇右气禀山西摅忠愤於胸中殚威拊於塞外运奇合变并施九拒之谋鼓勇争先悉用万全之略潜军一举并骑四驰折虏(改作敌)势於方骄激士心而复振慈为社稷之卫良慰拊髀之思然念岁月栖迟风霜偃薄勤勚虽由於尔力咎责实归於朕躬更奋鹰扬益歼蚁众克复疆土抚定黎甿赤囊之捷累传功既存於庙祏丹书之誓永固福自及於子孙各坚乃志朕训是钦。

  十六日甲寅岳眼及金人战於宿迁县。

  韩世忠欲攻淮扬军既到宿迁县点选统制岳超统将佐亲随共二百人为硬探时淮阳亦知世忠进兵金人知军贾舍人都统阿里也。(改作额哩贡)遣八十骑来宿迁县硬探与超等相遇於中途众皆以本来硬探不可迎战当复回超曰:遇敌不战何以空回金人已鸣鼓超乃率众冲入虏(改作敌)阵出而复入者数回金人乃退超等亦回有中伤者数十人然无一落阵者十七日乙卯韩世忠败金人於宿迁县擒其将牙合孛堇(改作雅格贝勒)。

  韩世忠欲进趋淮阳军城下令呼延通拦前而世忠独驰一骑使一把雪者其后之曹号盖趫捷善走之人也。令诸军马兵继进见信旗止则止见信旗麾则俱进步兵。又次之通行二三十里遇金人而止世忠於二三里闲乘高陂以望通军约三里许见信旗止通驰至阵前请战金人出猛将曰:牙合孛堇(改作雅格贝勒)呼令通解甲投拜通曰:我乃呼延通也。我祖呼延太保在祖宗时杀契丹立大功会誓不与契丹俱生况(改作今)尔女真小丑(删此四字)侵我王界我岂与尔俱生枪剌牙合孛堇牙合(孛堇)与通交锋转战移时不解皆失仗并马以手相击各抱持不相舍去阵已远,於是皆坠马於坑坎中两阵皆不知牙合孛堇(改作雅格贝勒)取刀剌通之腋流血通搦牙合孛堇(改作雅格贝勒)之喉气欲绝而就擒得官军百馀相会遂回金人退去世忠大喜是时诸军见信字旗久立不动统制皆率众以进世忠曰:吾旗未曾麾何以轻进违吾之令当行军法诸统制曰:立阵移时。

  信旗不麾战士气锐欲尽命致敌违令之罪实不敢逃世忠犹责数十人以示行法。

  马扩为沿河制置使。

  马扩在镇江措置事务也。正月都督府劄子发遣马将带吴锡一军并所部人马赴行在二月为沿海制置使驻军明州。

  十八日丙寅韩世忠围淮阳军。

  韩世忠既获牙合孛堇(改作雅格贝勒)遂率诸军至淮阳军城下城守甚严城中街衢亦障合以防克敌弓矢淮阳军举烽报急是时金人有令受围一日则举一炬自夜至晓不灭受围二日则举二炬凡围六日举六炬第七日救兵到世忠遂回军。

  李纲来朝。

  刘光辅围光州伪州许(阙)约以城降。

  王彦保康军承宣使京西南路安抚使兼知襄阳府。

  王彦除京西安抚是时岳飞为京西湖北安抚使当受飞节制彦昔为招抚使都统制新乡之役飞违节度彦欲斩而恕之以此引嫌辞免不赴。

  三月韩世忠加少保武甯安化军节度使淮东宣抚处置使军楚州。

  岳飞加检校少保武胜宣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宣抚使军襄阳府(旧校云:宋史作为宣抚副使)。

  吴玠加检校少师保平静难军节度使川陕宣抚使军兴州。

  四月韩世忠加少保及金人战於淮阳军。

  是役也。韩世忠请授於张浚浚不从故王师不克而退。

  二十七日甲子赐韩世忠扬武翊运功臣。

  郦琼克刘龙城。

  伪齐刘豫以兵攻刘龙城将窥淮西刘光世遣统制官郦琼袭破之尽俘其众而还光世以功加保静节钺。

  五月二日已巳高世则感德军节度使醴泉观使。

  杨沂中来朝。

  二十三日庚寅刘光世加保静武甯军节度使张俊加崇信奉甯军节度使於盱眙就城之。

  召张俊屯盱眙军改授崇信奉甯军节度使以宠其行并命盱眙军依山筑城右仆射张浚建议也。左仆射赵鼎深不悦之尝览地图而叹曰:德远误矣。虽不为资敌之具然当念劳人也。是役也。兴於盛夏版筑。

  於山之顶自下运土而上者皆有日课人不堪其劳。又望青采斫数十里闲竹木皆尽,民亦苦之。斸掘新旧冢墓,莫知其娄秀。一冢旧传为桑相公坟,发既,骷髅尚存,长仅二尺,人乃知其为桑维翰也。城成无水可守,亦无樵采。筑城之际,伪齐有人马三百馀,蹈泗州之境,临淮伫观,移时而去。

  六月,杨沂中进军泗州,张俊进军盱眙县,刘光世进军庐州。

  七月,刘光世收复寿春县。

  八月,岳飞克镇汝军商、虢二州。

  是役也,伪汝军薛亨素号骁勇,岳飞以牛皋当之。皋请生擒以献,果获亨以归,飞大奇之。

  岳飞复西京长水县。

  秦桧为行营留守,孟庾行营副留守。

  秦桧为行营留守,张浚荐之也。初桧与孟庾皆除行营留守,而同为观文殿学士,庾以先除,欲居桧之上。桧曰:桧尝为宰相公参政知枢密院事。而已,桧宜居上争,这不定奏取,旨乃以庾为副。

  王彦行营前护军副都统制。

  王彦自京南而下也。至镇江丁母忧,乞解官持服,诏不允。取赴行在,赐金带象笏,除两浙西路、淮南东路,沿海制置副使措置防守海道毕除行营前护副军都统制。

  九月,刘豫入寇。

  刘豫以伪殿前太尉开封尹许青臣权大总管府事以子麟领行台尚书令冯长甯行台户部侍郎行军参议李邺行台右亟签乡军二十万号七十万三路南寇东路由涡口犯定远趋宣化以猊刘猊统之一路由寿春犯合肢子麟统之一路自洛蔡之光州寇六安孔彦舟统之。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街道上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六十九校勘记。

  每思世忠发愤直前(思误作患)二月召诸路安抚使兼营田使折彦质签书枢密院事(此系一条误作另行脱召字)旧历子见别作施行(脱旧历子三字见字)賸写行下(賸误作腾行误作项)岂虞强国(虞误作旋)昨缘道路不通(昨误作非)并施九地之谋(地误作拒)吴玠加检校少保(误作少师)四月韩世忠加少保(加少保三字衍)降行营前护军副都统制副误在军上)。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第九十回 传谏草抗节留名 避联军蒙尘出走·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佚名
  提要·宋濂
  卷十五·胡一桂
  列传卷第四十 高丽史一百二十七·郑麟趾
  卷十八·佚名
  第4章 我在郑州见蒋介石·冯玉祥
  齐聕传·欧阳修
  吕原传·张廷玉
  保靖·沈从文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司马光
  ●牧令书卷十五 保息·徐栋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刘季真领番卒上,云)某刘季真,领兵接应孩儿去。兀的不是孩儿来也。(小尉迟领番卒上,云)这不是刘季真。(刘季真云)孩儿胜败如何?(小尉迟云)众军校与我拿住。(刘季真云)你敢杀的眼花了?我是你父亲,怎生倒执缚了我?(小尉迟云)兀

  • 五集卷三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古今体八十首【戊申四】沧波楼三叠金山远帆楼韵登忆甲辰浮玉山南巡六度记成还  【皇祖六巡江浙予自辛未至甲辰六巡之典已成因於旋跸时作南巡记申明宜迟莫

  • 御选明诗卷九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二五言长律一苏伯衡送王希旸编修使交趾厯数归真玊羣方若缀旒外藩须嗣续当宁重怀柔芝简文弥盛茅封礼更优代言欣尔属将指副予求暂下层霄去真成万里游宫袍裁白纻厩马出骅骝望重皇华使名高好畤

  • 蜀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蜀妓,姓氏及生平不详。际游客自蜀携归。存词一首。 ●鹊桥仙 蜀妓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 蜀妓词作

  • ◎造币厂·费行简

    银铜局在清代即为优差,以薪水之外,有红可分也。赢余多者,督抚署年终亦提若干成以奉之。今则利皆归厂,且各省分厂,裁撤者多,现仅有总厂一设之天津,分厂六,设之江宁、沈阳、成都、汉阳、广州、昆明。外则河南有铜元局,厂愈少,则利

  • 卷十二·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十二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四汉魏相魏相字弱翁济隂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客有奸捕

  • 杨士奇传·张廷玉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年丧父,随母改嫁罗氏,不久复宗。家境非常贫寒。他致力于学问,靠教授生徒来自给。多次游历于湖、湘之间,以馆居江夏的时间最长。建文初年,皇上召集儒生修撰《太祖实录》,士奇已经被推荐为教授参加

  • 卷二百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慎刑宋太宗太平兴国中诏羣臣言事知睦州桐庐县刁衎上谏曰刑书谓淫刑酷法非律文所载者望诏天下悉禁止之巡检使臣捕得盗贼

  •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序·吕坤

    大学传释治平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至论洁矩大道曰忠信以得之盖王道本于诚意保苍赤安社稷非可以声音笑貌为也士君子遭时遘主孰不亟自表建以为国为民居然自命顾忠信未豫心寔不诚一膜之外已成胡越乌能以实心行实政噢咻生民

  • 正说篇第八十一·王充

    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仕,汲汲竟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五经》并失其实。《尚书》、《春秋》

  • 明闇 第六·王符

    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闇也。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二〕,其〔三〕所以闇者偏信也〔四〕。是故人君通必兼听〔五〕,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六〕,则愚日甚矣〔七〕。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八〕。”〔一〕○铎按:为

  • 卷一百八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八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题辞孟子第一谨按十三经本不载赵岐题辞惟崇祯本载题辞并觧今校以古本足利本云存旧赵氏孟子题辞【古本足利本并同】考异古本序然由不肯枉尺直寻由训犹

  • 跋·冯桂芬

    余与景亭先生虽同里闬,未得一见。逮先生归自京华,予居海上,管君小异,时为予称道。先生不置,屡以予平日所论议邮寄吴门,如致周弢甫徵君诸书,俱蒙先生许可,谓可当洋务嚆矢。余亦时以欧洲近事转告先生。赭寇南窜,江浙沦陷,先生避居

  • 涅槃无名论第四·僧肇

      表上秦主姚兴。  僧肇言。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伏惟陛下。睿哲钦明。道与神会。妙契环中。理无不统。游刃万机。弘道终日。威被苍生。垂文作则。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涅槃之

  • 北山录卷第六·神清

      丧服问第九(服从恩制丧以礼成问丧父母与师五服宜从何等)  二三子侍乎前(门生也)宾退。翼而进(敛肘以进)曰。三乘之行或得闻焉。三代之礼未之学也(夏殷周文质不同)而百行之纪莫大乎孝。孝莫大乎送死。有死已复(

  • 佛说斋经·佚名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著彩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戒。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

  •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救鸽城牛头栴檀精舍。与大比丘众俱。及天龙八部恭敬围绕瞻仰而住。尔时世尊告阿难陀及诸大众言。我观此南阎浮提末世之时。一切众生由薄福故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尸那国□□□□□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临□涅槃□。与无殃数众八十亿诸天及人。皆各集在佛所。悲号哽咽。大地震动。泉源沸涌。亦如慈母初丧所爱之子。泣涕盈目。不能自胜。五体投地。如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