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八

宋 李心传 撰

绍兴十年冬十月壬申朔秘书省正字温草监登闻检院马竤罢时言者论二人专守偏见讥议纷然望使各与外任庶几人知好恶国是自定乃以革通判洪州

癸酉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张浚以明堂恩复观文殿大学士 左朝请大夫范埙都大主管川狭茶马监牧公事主管秦司

甲戌武功大夫华州观察使知代州兼沿河安抚使统制河东忠义军马王忠植落阶官为建宁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河东路

经略安抚使兼知代州

丙子河南府言永安永昌永熙三陵神台坣列损动及枳橘柏株有为贼所伐者诏本府如法补饬

丁丑言者论每遇宗祀之秋必有儆戒之象或六龙顺动或强敌侵陵今又大火示变故当正厥事以应之恭以皇祐诏书合祭天地并配祖宗此陛下所用宗祀之彝典也而辛亥岁礼部郎官有立议止以太祖太宗并配者是时宰相力主是说违诏书轻宗庙之罪卒自当之且太祖开万世之基太宗定四海之难而和戎戢兵以致太平者真宗也臣愿陛下参之群言断以独智以合皇祐圣诏以慰在天之灵以垂万世之

法事之当政无大于此者诚如是则天意格而灾异销矣诏礼官讨论申省后不行

戊寅尚论右仆射兼提举详定一司敕令秦桧等上绍兴重修在京通用敕令格式四十八卷申明十二卷看详三百六十卷

丙戌武翼大夫忠州剌史河北路统制军马李宝至楚州先是宝与其徒曹洋等自兴仁泛舟来归过徐州捕金之戍卒七十余人及淮阳军为守将所逐宝射郤之时韩世忠在楚州宝与其徒归之世宗大悦

丁亥直秘阁提举洪州玉隆观范直方落职与远小监当直方以司农卿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计议军事至是右正言万俟禼论其怯

懦沮师又言军之进退必观机会而乃昧于兴举之谋但为保身之计故有是命王明清挥麈录余话云建炎中金人驻楚泗间时张韩拥兵于高邮敌誓于众整师大入二将自料非其敌深以为怯将欲交锋之际风雨大作敌众辟易散走损折甚众因遂奏凯范师厚直方滑稽之雄也为参议军事笑云焉知张七韩五乃得巽二滕六力邪闻者为之哄堂 乡贡进士王文献进所注司马法诏免文解一次文献泉州人也

己丑徽猷阁待制知信州刘岑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建昌军听旨以台臣论其历守三郡妄费官帑以市私恩故也仍命司农寺丞李椿

年往镇江府信他州点检侵支妄用钱物申省 左朝散大夫沈该行军器监主簿填复置阙

庚寅武功大夫忠州剌史新知宿州王进改知濠州武功大夫贵州剌史王存知光州进之除宿州也乞台州兵马钤辖邵青为本州钤辖至是复兴青偕之濠梁也

辛卯诏州狭官员陈乞覃恩转官磨勘奏荐封赠循资致仕遗表恩泽依得著令者令宣抚司施行以胡世将申审也

壬辰上谓大臣曰用兵惟在赏罚若用命者必赏不用命者必罚何患人不尽比闻大将奏赏往往任私不当人心朕若亲提一军明赏罚

以励士卒必可擒取乌珠

戊戌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使提举详定一司敕令华国公秦桧以修书恩进左银青光禄大夫封卫国公 直显谟阁知庆阳府节度鄜延环庆两路军马宋万年升敷文阁待制录守城之劳也

己亥龙图阁直学士范中徽猷阁待制王居正并落职依旧提举江州太平观御史中丞何铸论二人之罪以为赵鼎当轴汲引一时邪佞之人置之朝廷日者陛下斤逐<离-禸几>邪天下咸服而欺世盗名之甚者犹置而不问是狐狸虽去而豺狼犹存恐非所以明好恶一观

听故故有是命

庚子熙河经略司将领惠逢与敌遇于野龙河败之

是月淮北宣抚判官刘锜来朝 资政殿学士翟汝文薨赐谥忠惠

十有一月案是月辛丑朔壬寅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王子献卒

癸卯尚书仓部员外郎陈膏秘书郎吴传并为监察御史

戊申金将喀齐喀自潼关出犯狭州守臣吴琦击郤之喀齐喀罗索孙也 凤翔府同统制军马杨从仪败金人于宝鸡县

己酉上曰自古为天下者必先得人心未有专事杀伐残忍而可为者乌珠虽强专以杀伐残忍为事不顾人心之失朕知其无能为也 右宣义郎广西路提点刑狱公事陈正由特降一官正由奏其代者尤深不法而言者论正由但当具事因申听朝廷施行今乃云谨按又云姑抚其大者言之又云以为天下臣子贪墨不体国家之戒其言犯分轻率故有是命

辛亥颁真宗御制文武臣僚七条于郡县 福建安抚大使张浚等奏乞措画赈济事上曰赈济本为贫民近世止及城郭而乡村之民未

尝及之须令州县虽僻处亦分委官吏必躬必亲则下户皆沾实惠矣 起居郎张宦权尚书吏部侍郎 起居舍人李易守起居郎 尚书司封郎中郭孝友为起居舍人 广南东路兵马钤辖殿前司催锋军统制韩京升充本路兵马副总管兼汀漳虔吉州捉杀盗贼时剧盗谢花三为乱故命京讨之仍听福建大帅张浚节制

壬子皇伯镇东军承宣使安定郡王令广为保平军节度使以令广曩任文资积阀特迁也

癸丑兵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胡交修充端明殿学士知台州权尚书吏部侍郎周纲充敷文阁待制知饶州二人皆以引疾得请以徽猷阁待制提举醴泉观兼详定一司敕令张宗元试尚书兵部侍郎

乙卯川狭宣抚副使胡世将奏已遣兵解庆阳之围乞诏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出兵牵制上曰此未易轻议凡事有缓急先后必思而后动乃可以成功也先是庆阳围急帅臣宋万年乘城拒守会世将以檄书招建宁军承宣使河东经略使王忠植以所部赴狭西会合行至延安

叛将赵惟清执忠植使拜诏忠植曰若本朝诏书则受若金国诏书则不拜也惟请械之以诣右副元帅萨里罕不能屈使甲士引诣庆阳城下谕使出降忠植大呼曰我河东步佛山忠义人也为金所执使来招降愿将士勿负朝廷坚守城壁忠植即死城下萨里干怒诘之忠植披襟大呼曰当速杀我遂遇害 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范雩请南班大将军以下用故事二年一试艺业取中选者推恩不果行雩吴县人也

丙辰赐成州团练使带御器械邢孝扬两浙田二十顷

丁巳监察御史杨愿守尚书司封员外郎 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梅充实行监察御史 直秘阁知临安府俞俟升秘阁修撰以俟每对便

殿切事机故也

戊午上曰用兵惟视谋之臧否不可问力之强弱茍谋之不臧惟知恃力虽或胜亦不足以成功上又曰收复州县非良策也守之则兵分而势弱不守则旋为敌人所得惟涂炭吾民且须深思熟虑策出万全一举而逐敌则州县皆为我有矣何必每州每县而取之乎

己未尚书左司员外郎魏良臣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右司员外郎施坰林正为左司员外郎

监察御史钱叶为右司员外郎 左承奉郎何逢原为秘书省正事免召试

辛酉御史中丞何铸论荐举改官之弊以为多以亲故势贿赂得之而有治行之人终老选调徒长奔竞无补得人望诏有司罢去保官之令专用考课之法关升改官各以四考为限有过犯则量事展考以别流品岁限员岁数以防猥并庶寒畯之士无淹滞之叹事下吏部不果行嘉泰四年四月庚申所书可参考

甲子右正言万俟禼论营田官庄附种之弊以为官庄设即百里之民应籍者皆赴庄以待耕耨已业荒废多不能举附种行则<豆斗

>升之种户给于民散歛之扰率以为常欲望逐路选委强明监司一人遍行郡县应有营田去处核实均放其帅臣隐蔽不肯公共商搉者并许按核以闻上曰禼所论极当大凡营田须军中自为之则不歛于民而军食足若使民舍已之田营军之田恐甚于歛民之为虐也乃诏领营田监司措置 诏淮北宣抚判官刘锜募兵效万人时锜军及韩世忠岳飞皆造军器所乞牛皮至十余万张郡邑往往杀牛以应命言者请蠲其数目诏工部措置

是月宜章峒民骆科文遂犯桂阳郴道连贺州诸县诏发大军往讨之赵甡之遗史在十二月今依绍兴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湖南安抚

司所申附此月末

十有二月案是月辛未朔癸酉左朝散郎李若谷为司农寺丞若谷若水兄也 徽猷阁待制知潭州谢袓信卒赵鼎事实曰谢祖信坐章氏子壻出知潭州祖信至家大诟其妻凡数日曰尔家累我以致郁抑而死祖信守潭事具去年六月

壬午命尚书右仆射秦桧上皇太后册宝于慈宁殿宝用金册以珉石册文参知政事孙近所撰而上自书之礼毕上遥贺于宫中群臣遥

贺宫门外

丙戌诏臣僚章疏非已施行者及边防攻守等事并毋得雕印 尚书礼部侍郎苏符权礼部尚书仍兼资善堂翊善 中书舍人林待聘试给事中仍兼直学士院兼侍讲 起居郎李易试中书舍人 起居舍人郭孝友权尚书工部侍郎 责授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赵鼎移漳州居住左通议大夫王庶复端明殿学士左朝议大夫折彦质复龙图阁学士皆用明堂恩也言者奏庶之饰奸惑众彦质之败事误国罪皆显著今遽牵复恐天下之人心不能无疑又言鼎之罪恶类入于无将十恶之诛恐难以常法从事而行原赦命乃寝庶大中寝命在己丑鼎

寝命在壬辰

丁亥秘书少监朱翌试起居舍人仍兼实录院检讨官 司农少卿李若虚试司农卿 故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建宁军承宣使王忠植特赠奉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官其家十人时胡世将上忠植死事于朝诏赠官特赐谥太常议谥勇节都省批忠植死节事迹显异自古节义罕有伦比其别拟定太常奏据法忠植当谥曰忠然易名之义不欲复犯其名谥法能济于志曰义义能固守曰节请改谥义节从之忠植再定谥在明年二月丙申今联书之

戊子左朝请郎勾龙如渊复敷文阁待制左朝奉郎刘一止吕本中复秘阁修撰并仍旧提举江州太平左朝奉郎主管洪州玉隆观周葵复直秘阁

辛卯秘阁修撰柳约复敷文阁待制仍旧提举江州太平观左朝奉郎监广州都盐仓施庭臣复直秘阁与宫祠皆用刑部检举也言者奏本中阿附赵鼎无异陪臣又奏庭臣失尊君之体于是二人复职之命皆罢本中寝命在是月癸己庭臣寝命在明年正月乙丑

癸巳武略大夫耿著复为左武大夫用韩世忠奏也 枢密院效士吴惕特补下州文学惕河南人用守将李兴荐而有是命

甲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和州防御使权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韩世良为广州观察使

乙未婕妤张氏才人吴氏并进封婉仪有言者请令诸大帅各荐偏裨之可任者上曰诸校智愚勇怯朕皆熟知之傥有使令便可抽摘何用荐举耶 兵部侍郎张宗元乞命有司以续降朝旨便人合理者褒为一书以进许之后九年乃成凡四百三十五卷十九年六月戊午成书 诏左承事郎陈渊已复直秘门指挥勿行以言者论渊与吕本中各以朋比得罪不当与诖误之人一概湔祓故也

丙申新除权尚书工部侍郎郭孝友卒诏除敷文阁待制致仕 右奉议郎枢密院计议官王<亻易>卒以久摄本院检详特官其子一人后不为例

丁酉命殿前司前军统制王滋捕东阳县魔贼上命大臣谕滋毋多杀未几贼平

己亥诏太庙时享以少牢袷享以太牢如旧典用太常少卿陈桷请也始以殿室隘狭袷与时享并用一羊至是殿室巳展修故桷有请

是月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引兵还行在 永州防御使呼延通自杀初京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在楚州晚年犹嗜色每诸将招之饮必使妻女奉觞为寿世忠留连酣醉而后归通忿之临安有甲妓韩婉者美而慧通以力致之世忠闻而属意通不能吝遂献于世忠一日世忠与水军统置郭宗义会于通家世忠暂卧通以手拔其佩刀宗义搦其手曰不可世忠觉大惊奔马而归通与淮阴统制官崔德明不叶世忠即召通斥为士伍使隶德明军中世忠生日诸将皆入为寿通自淮阴驰至世忠见之即走入不复出通伏地泣血众共遣之通乃去德明还淮阴数通擅离军之罪杖之数十通怏怏赴运水死人皆惜其勇世忠后亦悔之案世忠生日在此月癸巳不知通死以何日故且附月末 初知河南

府李兴既屯白马山寨李成以蕃汉数万众围之时兴妻周氏与其子居襄阳惟幼子在侧敌围益急士心颇摇兴闻谓诸将曰兴与诸军当以死守毋有二志茍或不敌吾岂为敌污者当抱是儿南向投崖以谢天子诸将皆感泣由是守益坚敌遣使赍黄榜招兴以奉国上将军河南尹兴得檄不启立斩其使以檄闻于朝白马受围久方冬泉涸军民乏绝兴焚香默祷一夕大雪泉源皆溢成知兴志不可屈乃即山下屯兵积粮为久居之计兴潜遣将士夜焚之成大挫径归西京

是岁河南王忠民卒忠民既辞禄事具绍兴三年依董先于豫章次年撰三国和议状遣世臣岳知常散之伪境俄而知常为侯人所执忠

民坐是编置闽中未几得释金归河南之岁三诏威武军津遣忠民造朝力辞恩命罢归及是携家来居临安而卒年七十五此据林泉野记修入 金人既复取河南地犹虑中原士民怀二王之意始创屯田军凡女真奚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自播种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凡屯田之所自燕之南淮陇之北俱有之多至五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至今不废此据张棣金国志修入不得其年故附于取河南之岁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八金人地名考证

喀齐喀原书作合喜即金史之合嘉并误今改正

洛索原书作娄宿误改见卷一

乌珠原书作兀术误改见卷一

萨里干原书作撒离喝误改见卷十一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八·列传第六·脱脱
  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顺帝五·宋濂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三·毕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四·李心传
  提要·孙承泽
  第四五九佥禀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一·佚名
  卷二十九·宇文懋昭
  别集下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六上·袁枢
  秦桧传·脱脱
  一一九、魏襄王魏哀王乃襄哀王一君两谥考·钱穆
  六一 我的母亲·邹韬奋
  卷七·陈骙
  卷八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冯时行·唐圭璋

      时行字当可,巴县人。绍兴中知万州,以斥和议免勘勒停。绍兴末,历守蓬州、黎州、彭州。隆兴元年(1163),提点成都刑狱卒。有缙元集。   青玉案   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   年时江上垂杨路。信拄杖、穿云去。碧涧

  • 卷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五预宴七十六人诗八十五首【原任同知】李 晖【年七十九】同知【臣】晖言吾皇元枢调追庖羲轩辕逾伊耆沩姚功勲天声扬文章心精超乾坤师天行深宫勤衣宵因兹弥颐和无疆春秋高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七·杨仲良

      哲宗皇帝   逐小人上   元丰八年五月戊午,通议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守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通议大夫、知枢密院事韩缜守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殿中侍御史黄降言:『缜不堪大用,乞罢之。』不报。通议大夫、门下

  • ●卷二十六·陶宗仪

      ◎传国玺御  史中丞崔进传国玺笺曰:“资德大夫御史中丞臣崔言,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春正月既旦,臣番直宿卫,御史台通事臣阔阔即卫所告曰:‘太师国王之孙曰拾得者,尝官同知通政院事。今既殁矣,生产散失

  • 资治通鉴后编巻五十九·徐乾学

    宋纪五十九【起着雍困敦四月尽屠维赤奋若十二月凡一年有九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八年夏四月参知政事丁度数请罢御史何郯又言度由近侍之班豫显用之柄列在三事于兹累年素被轻媠之名殊非沈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万历四年九月庚寅朔礼官进大报等祀日册 上御皇极殿受之○辛卯升广东按察使史朝宜为湖广右布政使○以剿贵州叛寇莫继恩功赏巡抚罗瑶总兵吴国布政使李心学等各银币有差○大理寺覆拟弑父犯人申柱凌迟死报允○工科都给事

  • 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第十一·班固

    (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原文】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陈胜初起,萧何、曹参使哙求迎高祖,立为沛公。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临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尸二>战砀东

  • 提要·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太平治迹统类     杂史类提要【臣】等谨案太平治迹统类三十卷宋彭百川撰百川字叔融眉山人是书凡八十八门皆宋代典故文献通考载前集四十卷又後集三十三卷载中兴以後事此本乃朱彞尊从

  • ●雪交亭正气录卷三·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丙戌纪檗庵曰:客为予言:晋元、宋高亦孱主也,而亦建立半壁,保有江东;曾谓我明不振、遂至于此,是有说焉。晋诸胡乘贾后、诸王之乱,据地立国;刘、石、苻、姚递相猜噬,未能远略。最后秦坚一举而失慕容,则诸胡之不敢

  • 齐纪十 和皇帝中兴元年(辛巳、501)·司马光

    齐纪十 齐和帝中兴元年(辛巳,公元501年) [1]春,正月,丁酉,东昏侯以晋安王宝义为司徒,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春季,正月,丁酉(初二),东昏侯任命晋安王萧宝义为司徒,任命建安王萧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 刘子遗书卷三·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学言二喜怒哀乐虽错综其文实以气序而言至殽而为七情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性情之变离乎天而出乎人者故纷然错出而不齐所谓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七者合而言之皆欲也君子存理遏欲之功正用之于此若喜怒哀乐四者其

  • 第十四章 2·辜鸿铭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辜讲同一个学生(原宪)继续问:“如果有人不以野心、虚荣、嫉妒及自私作为行动的动力,那么他是否可以称为有道德的人呢?” “你所说的,”孔子回答,“或许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七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得常见十方无数无边世界现说妙法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法身色身智慧身等。当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

  • 卷六十三·佚名

    释信谤品第四十一之下【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应好摄身、口、意业,无受如是诸苦!或不见佛,或不闻法,或不亲近僧,或生无佛世界中,或生人中堕贫穷家,或人不信受其言!&rdquo;须菩提白佛言:&ldquo;

  • 甄正论卷上·玄嶷

    大白马寺僧玄嶷撰滞俗公子问于甄正先生曰。余长自聋俗。情未晓于大方。生于季代。心有昏于通理。每迟回于闻见。践岐路以踌躇。竟滞迷于言说。仰夷涂而颠踬。自怀此惑行积岁时。希为指南坐祛知北。先生乃隐机而对曰。

  • 和清真词·方千里

    词集。北宋方千里撰。一卷。千里,信安(今河北霸县)人。约徽宗宣和间在世,曾官苏州签判。此集皆和周邦彦之词。周氏精音律,被视为词家之冠。方氏和词极力以周词用字为标准。因周词版本甚多,流传中常有差异,方氏所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