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二

  康熙十九年五月丙申,命将军额楚暂守南宁。先是,令额楚帅师还江宁。至是,额楚奏报:马承荫叛于柳州,将军莽依图等率大兵进剿,今闻贼将何继祖、王宏勋等两路来侵。上命额楚帅师暂守南宁,俟莽依图等平定柳州,仍还驻江宁。

  庚子,命大将军贝勒察尼帅师暂屯沅州。察尼奏:臣兵向在常德,两月未支刍菽,马皆羸瘦;后虽补给,尚未充肥。今自常德进取辰、沅,沿途霪雨,泥泞疲乏,遗弃者甚多;军士或有徒步仅能达沅州者。且自三月二十日粮尽,迄今犹未运致。上谕:贝勒察尼帅师暂屯沅州,如将军赵良栋所奏,约齐举行。若此际有可进云、贵之机,仍毋俟定期,酌量进发。其粮饷稽误之故,令巡抚韩世琦察明具奏。

  辛丑,命诸将稽察吴三桂与达赖喇嘛交通书札。上谕兵部:移文各路大将军、督、抚、提、镇等,凡有平定云、贵恢复城池者,俱令察访吴三桂与达赖喇嘛相通书札,随得随缴兵部。

  乙巳,命大将军贝子彰泰等遣送伪将军吴有爵、崔世禄来京师。彰泰等奏:沅州既克,伪将军吴有爵、崔世禄等率众降。上命遣送来京

  己酉,将军总督蔡毓荣奏:官兵复思南。毓荣遣随征总兵官邓秉志等进取思南,是月十二日至太平关击贼,败之;随三路进剿,贼弃城遁。十四日,我兵复思南府。

  赠总督范承谟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先是,范承谟为耿精忠绐至其家,置刀锯于前,胁令顺从。承谟正色诋诃,不为诎服。贼因拘禁狱中,又百端逼诱。承谟坚贞弥厉,于康熙十五年九月十六日夜,遂为贼所害。至是,福建巡抚杨熙察明以闻。上谕:范承谟可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荫一子入监读书。

  甲寅,遣理藩院郎中詹璧喇往边地侦探。上谕詹璧喇曰:尔往驻松潘等处,凡有闻见,当如拉笃祜不时奏报。遣尔前往之故,明谕厄鲁特达赖、巴图鲁、台吉知之。然达赖、巴图鲁、台吉等,消息亦应密探;若得贼寇交通书信,即以奏闻,并探往来贸易者。凡奉使边陲,潜行诇察,良非细故。尔无攻战专阃之任,宜慎自防护,藏形敛迹,常近大军左右,侦探奏报。

  丁巳,赠巡抚马雄镇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当孙延龄叛时,雄镇为其所执,胁令降服;雄镇骂贼不屈,同妻子家口殉难。至是,将军巡抚傅宏烈察明以闻。上谕:马雄镇可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荫一子入监读书。

  赠总兵官吴万福太子少保。当耿精忠叛变时,福宁总兵官吴万福婴城固守、不甘从逆,为贼所杀。至是,巡抚杨熙察明以闻。上谕:吴万福可赠太子少保,荫子弟一人以守备录用。

  六月戊午朔,命大将军贝勒察尼率兵还京师。察尼等奏:臣等合计两军,共前锋四百有奇、护军骁骑每佐领二十余人;内留前锋三百人、每佐领护军六人、骁骑九人进取云、贵,余悉还京师。上命贝子彰泰帅师进征,贝勒察尼察满兵出征在先、效力劳苦及无马者帅之还京。

  癸亥,以李芳述为随征总兵官。将军总督赵良栋奏:投诚总兵李芳述先曾拒绝伪命,率众来降。今复能固守孤城,不为贼诱;请破格加恩。上谕:李芳述为随征总兵官,隶赵良栋标下随征效力。

  丁卯,提督桑额革职、总兵官周邦宁降级,俱留任戴罪图功。先是,以桑额等自常德、澧州退还,上命大将军察取供词。至是,大将军贝勒察尼取供具奏,事下兵部议。兵部奏言:桑额职任总统,调度全省官兵。一闻贼警,不即驰赴常德以扼要害;乃迁延日久,始自荆州进发,致常德为贼所据。又不入守澧州,但于城外驻营六日,复致澧州被陷。且称彝陵一路贼警甚急,托故引还。应行革职。周邦宁偕桑额赴常德时,托病留澧州;迨桑额还自常德,又不入澧州防守,即同桑额奔还。应削去所加五级,仍降一级调用。上谕:桑额可革职,周邦宁可削去所加五级、仍降一级,俱留原任戴罪图功。

  将军总督赵良栋奏官兵败贼于永宁。四月八日,贼以劲卒犯永宁,官兵鏖战弥日,贼犹不却;投诚总兵官李芳述等奋勇冲击,斩伪总兵毛有贵等,贼始大败遁逃,阵斩凡千余人。

  丙子,命将军赖塔等安抚平南王下兵。时贼流言欲分调平南王所部兵往云南,安置各营。于是藩兵八千人,闻之尽恐。五月十三日夜,遂鼓噪拔营遁归。巡抚金儁以闻。上命将军赖塔、侍郎宜昌阿、总督金光祖、巡抚金儁、都统王国栋等设策安抚逃兵,发赴广西。

  壬午,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率兵还京师。先是,令杰书等议奏旋师事宜。至是,杰书奏今当需饷之时,在闽大兵理宜全撤。但福建投诚之人甚多,金门、厦门诸处新经恢复,人心未定,宜留大兵一千二百人驻守福州、六百人驻守泉州、一千二百人驻守漳州;余兵,臣与参赞副都统衔禅布先率入京。至于沿海绿旗官兵,设防之外,孰宜先撤、孰宜镇守?应令尚书介山、侍郎吴努春、温岱等会同总督、巡抚、提督议覆。上报可。

  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复柳州,马承荫降。喇布与将军莽依图、总督金光祖等率满汉官兵分路进剿承荫,五月初四日光祖兵败贼于武宣,遂复县城。初八日,莽依图兵大败贼于陶登,乘胜前进,遂定象州。喇布兵于是月初四日至雒容县,即进取柳州。十七日,承荫率众诣喇布军门降,柳州平。

  七月辛卯,命内阁学士萨穆哈往广西,分置马承荫标下兵。安塘笔帖式报:大将军简亲王兵距柳州二十里,马承荫等迎降。上谕:初,马承荫及所部官兵背叛,蹂躏疆土、扰掠生民,罪恶已极!后见湖南平定、广西恢复,穷迫请降。朕欲生民早获宁息,悉贳前罪,封以伯爵、授为将军,仍令管兵标员亦分营补用。及大兵规取云,贵,无故背恩复叛,致误征讨大事。今缘大败,兵临势蹙,复窘急来归;令学士萨穆哈速往,拨满、汉官兵押送马承荫及标下守备以上官来京。其标兵令督、抚、提、镇等分隶各营,汰其老弱;■〈犭回〉兵亦宜散置,切勿令其党聚。广东诸处被难人民,详察遣还故土。提督哲尔肯可屯驻柳州。

  乙未,严饬川、陕督抚协运蜀饷。时总督哈占请秦饷由略阳、阳平运至保宁,令四川督、抚接运至叙州。巡抚杭爱复言:四川官员部选者俱未莅任,且民间无船,实不能接运。上谕:蜀抚既以官少船缺为言,仍令陕西总督哈占、巡抚鄂恺、甘肃巡抚巴锡即以略阳粮艘运官竟运至叙州,四川督抚速趋空船使回。大兵进剿云、贵,需饷至急;既已克期进取,挽运无过今秋。川、陕督抚自宜殚心筹划,勿误军需;乃妄分彼此、互相推诿,迟延至今,殊负职任!嗣今当同心商酌,不拘疆界,速为馈运,无误进取。如仍推诿迟延,有失军机,经管督、抚以下各官,俱以军法从事。 

  将军王进宝请撤还所部兵,上不许。进宝言:臣标官兵历岁从征,备尝艰苦。今蜀疆底定,督、抚、提、镇已各设营兵;请量选臣标官兵付臣子用予率之进剿,被伤及从征日久者令暂还本汛。议政王等议从其请,发陕西兵以补其撤还之数。上谕:进取云、贵,期在八月,若撒还王进宝兵,复以陕西兵补足,往返商略,必误进剿机宜,关系非小。王进宝所奏,不准行。

  乙巳,禁官兵骚扰驿递。浙江巡抚李本晟言:大将军康亲王奉命旋师,浙省河路额设驿船甚少;大兵往至苏州,若不行更换,仍越站远送,则后至官兵无以应给。请命江宁巡抚备船更易。上允其请,因谕兵部曰:闻官兵往来,每有借端船舰勒索地方,所用人夫额外多派,或折价肥己,鞭挞纤夫、侵渔小民,扰累邮驿。该管官不加约束,地方官复科敛隐讳,弊端种种,殊属可恶!嗣今宜严行禁戢;若仍前不悛,必重惩不贷。

  丁酉,革左都御史觉罗舒恕职。先是,舒恕以病还京。上谕议政王等曰:左都御史觉罗舒恕当进定广西之时,奏称病剧,乞还肇庆调治。朕以舒恕身为将军,病笃必真,令其暂回肇庆。后又以敕印私缴将军莽依图,令莽依图代为题请。朕以舒恕之病危笃,欲其生还,召还京师。今观舒恕全无病状,神色如故。舒恕前在高州,奔回肇庆;复自广州败还,不据韶州、南雄诸要地,竟还赣州:江西全省,因而震动。及在江西,又复掳掠大扰百姓;以巡抚金儁之言,尽泄于平南王。又恐吓将军巡抚傅宏烈云:汝若题请进兵,我必杀汝!舒恕身为将军,负如许重罪,不思戮力以赎罪愆,反诈称患病。凡为将帅者,倘皆如此肆行欺罔,军法何以得申?舒恕应羁候宗人府,俟旋师之日严察议奏。至是,议政王等议革舒恕左都御史佐领及世职,籍没家产。上报可,免其籍没。

  戊申,命将军总督赵良栋等酌调绿旗官兵。时四川分两路进取云、贵,将军乌丹、赵良栋等请调绿旗官兵。上谕:赵良栋曾任陕西提督,乌丹等在秦亦久,地势军机,知之甚悉。绿旗兵作何调发留守?公同详议,一面调遣、一面奏闻。己而乌丹等奏:云南乃逆贼根本,彼必死守;进征官兵,不可单弱。永宁、建昌两路各得兵二万,方克有济。除四川见兵外,其不足之数,已移文大将军公图海、总督哈占速于各路调足发往。

  己酉,诏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还京师。先是,上命勒尔锦赴重庆,勒尔锦不能前进,半途而返。因具疏自劾,请解大将军任,准发沅州军前效力。上谕:勒尔锦既托故还荆州,又奏请发沅州效力,不合。其携大将军敕印,率所属护卫各官、王府佐领兵,同沅州官兵还京。

  壬子,将军侯张勇奏请率兵往镇四川,上不许。张勇言:总督哈占移称将军赵良栋请调凉州镇兵三千,今将军王进宝已还固原治疾,请令提督孙思克还兵驻甘肃谅州,镇守河西;臣率本标兵三千往守四川,庶不误进剿。上谕:秦省乃边疆要地,将军侯张勇毋往四川,仍防守秦中。今进取云、贵期迫,若调沿边之兵,恐致有误;张勇简标兵三千,令贤能官率之,速赴四川。

  癸丑,命将军赖塔等剿抚广东叛兵。总督金光祖言:平南亲王藩下鼓噪逃亡之兵,乌合肆行;臣见与贼对垒,不能兼顾。上谕:近报将军赖塔、都统王国栋遣总兵官宁天祚等率兵剿抚鼓噪之兵,若宁天祚等力不能剿,将军赖塔、巡抚金儁、提督侯袭爵、都统王国栋公同酌议增兵,速行剿抚,以靖疆圉。  

猜你喜欢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司马迁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刘昫
  前汉孝昭皇帝纪卷第十六·荀悦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五·杨士奇
  ●复社纪略卷之一·陆世仪
  卷四十·朱熹
  卷四下·朱熹
  卷首·金履祥
  一百二十三 江宁织造曹寅奏病已渐愈摺·佚名
  绎史卷七十三·马骕
  ·补授台湾道谢恩摺·丁曰健
  秦桧传·脱脱
  卷一百二十一·赵汝愚
  职官一○·徐松
  卷六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六·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稾卷四十六 宋 陆游 撰 孟夏方渇雨忽暴热雨遂大作 蒸溽殊未解雨来那可涯鹊惊无稳树灯暗不成花处处跃秧马家家闲水车儿童伴翁喜聚首话桑麻 小池 荷锸庭中破嫰苔清沟一派引泉来剪刀草长浮萍合无

  • 七言巻七·洪迈

      七言  侍宴临渭亭        张说  青郊上已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幸得欢娱承湛露心同草树乐春天  桃花园马上  林间艳色骄天马苑里浓籹伴丽人愿逐南风飞帝席年年含笑舞青春  春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

  • 志第七 礼仪七·刘昫

    贞观十四年,太宗因修礼官奏事之次,言及丧服,太宗曰:“同爨尚有缌麻之恩,而嫂叔无服。又舅之与姨 ,亲疏相似,而服纪有殊,理未为得。宜集学者详议。余有亲重而服轻者,亦附奏闻。”于是侍中魏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奏议曰: 臣闻

  •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柯劭忞

      ○武宗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拉第二子也。顺宗三子:长曰魏王阿木哥,其母微;帝与仁宗皆昭献元圣皇后宏吉剌氏所出,所谓兴圣皇太后也。帝以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成宗大德三年,命帝代宁远王

  • 卷一百七十九·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九 ∷起著雍执徐十月,尽玄黓涒滩七月,凡四年有奇。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咸淳四年蒙古至元五年   冬,十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皇子宪生。   参知政事常挺罢,寻卒。   蒙古以中书、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弘治十四年十一月乙亥朔 钦天监进弘治十五年大统历 上御 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本监官复诣 文华殿进历于 皇太子群臣行礼如仪 再运太仓银十五万两于宁夏以助军储从巡抚都御史王珣请也 礼部奏冬至节例赐百官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卽位年·佚名

    九月9月7日○癸亥,彗見。○世祖移御于壽康宮。疾大漸,召禮曹判書任元濬,傳曰:「予欲傳位世子,其辦諸事。」元濬出以告河東君鄭麟趾、高靈君申叔舟、上黨君韓明澮、綾城君具致寬、左議政朴元亨、仁山君洪允成、山陽君康純、

  • 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①馁(nei):饿。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亲自去耕田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道,却可以得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二·陆淳

    唐 陆淳 撰鲁十二公谱并世绪第九鲁周公之国也周公武王之弟也始受封身留辅王室使子伯禽归国都于曲阜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卒子幽公宰立幽公为弟防所杀防立是为魏公魏公卒子厉公擢立厉公卒弟献公具立

  • 卷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宋 吕祖谦 撰魏郑氏诗谱曰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孔氏曰左传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是与周同姓也】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昔舜耕于厯山陶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十  叙列古今诸家目录古经录一卷。  右寻诸旧录。多称为古录。似是秦始皇时释利防等所赍经录旧经录一卷。  右似是前汉刘向校书天阁。往见有佛经。即谓古藏经录。谓孔壁所藏。或秦正焚书。人中所

  • 卷第十·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三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广说如上。尔时周罗聚落主。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前日众多大臣婆罗门居士长者。集王殿上。作

  • 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 第六现前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初释名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

  • 袖珍神学·霍尔巴赫

    全题为:《袖珍神学,或简明基督教辞典》。法国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保尔·赫尔巴赫著。1768年(实际是1767年)以M.l’abhe Bernier神甫贝尔尼埃的假名在伦敦出版的。作者采用辞典体裁,选列了若干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的术

  • 苌氏武技全书·苌乃周

    著名传统武术著作。清代武术家苌乃周著。该书的苌氏拳理对后世太极拳理论影响巨大。特别是其中的内修学说,对太极拳的内练理论有促进发展作用。主要内容分六卷,卷一: 论正气、勇气根源、中气论、中气歌、肝起肺落、中

  • 黄庭外景经·佚名

    守一术经典。全称《上清黄庭外景经》,亦称《太上黄庭外景经》,相传为魏晋之际魏夫人华存从景林真人处取得秘藏草稿,于晋成帝成和九年(公元334年)撰成而流传于世。三卷。王羲之于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书以换鹅者,即此

  • 游心安乐道·元晓

    全一卷。新罗僧元晓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净土宗全书第六卷。内容阐明净土之安乐及往生净土之因缘等。共分七门:(一)述教起之宗致,(二)定彼土之所在,(三)明疑惑患难,(四)明往生之因缘,(五)出往生之品数,(六)论往生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