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八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十一

杨文骢 卫胤文 吴尔埙 傅鼎铨(徐敬时)张家玉(安宏猷等、林洊)

杨文骢卫胤文吴尔埙傅鼎铨(徐敬时)

张家玉(安宏猷等、林洊)

杨文骢字龙友,贵阳人。天启辛酉(一六二一),举于乡。崇祯时,官江宁知县;御史詹兆恒劾其贪,夺职。

弘光时,戚人马士英当国,起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监军京口。以金山踞大江中控制南北,请筑城以资守御;从之。乙酉(一六四五),迁兵备副使,分巡常、镇,监大将郑鸿逵、郑彩军。及大清兵临江,文骢驻金山,扼大江而守。五月朔,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兼督沿海诸军;乃还京口,合鸿逵等军札南岸,与大兵隔江相持。大兵编巨筏,夜置灯火,放之中流;南岸军虚发炮石,以为克敌也,日以捷闻。初九日,大兵乘雾潜济迫岸;诸军始觉,仓皇列阵甘露寺。铁骑冲之,悉溃;文骢走苏州。十三日,南京破,百官尽降;命降臣鸿胪丞黄家鼒往苏州安抚,文骢袭杀之,遂走处州。

隆武帝立,遣使奉表称贺。鸿逵荐其才,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令图南京。初,上在镇江,与文骢交好。其子鼎卿为士英甥,士英遣迎弘光帝与上遇于淮安;上窭甚,鼎卿赒给之,上与定布衣交。及鼎卿上谒,以故人子待之,宠甚。特授左都督太子太保奖其父子,拟以汉朝大、小耿。

明年,衢州告急,令与诚意伯刘孔昭合兵为援。七月,大兵至,文总不能御,退至浦城;与监纪孙临并为追骑所获。说之降,不从;同被杀。

文骢善画,有文藻;跌宕风流,豪迈自憙。好推奖士类;干士英者缘以进,故为世所诋諆。其死也,众论亦许之。

卫胤文字祥趾,韩城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授庶吉士;历编修、司业、中允、谕德,告归。

十四年(一六四一),闯贼入关,全省瓦解。胤文方在里,星夜赴都,痛哭陈剿贼计;言『西土之危,将延社稷』!并请召四大镇翼卫王室。连上十五疏,捐资犒军;帝以其剀切,召对褒劳之。

京师陷,匿民间;贼搜得,拷讯备至。乘间南奔;南都仍故官,擢御史。希马士英意,奏罢督师兵;诏切责之。士英遂与之昵。寻诣兴平营谒高杰,杰以同里故,疏请留监己军。杰死,士英荐之;即以兵部右侍郎总督兴平所部,经略开、归军务,兼徐扬巡抚。

扬州破,胤文赴水死。

吴尔埙字介子,崇德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改庶吉士。

京师陷,降于贼。贼败南还,谒史可法,请从军赎罪。时其父之屏方督学福建,尔埙断一指,畀故人祝渊曰:『君归,语我父母:悉出私财畀我饷军。我他日不归,以指葬可也』!又作「死臣传」以见志;有云:『被犀甲、操吴戈,气之雄,腾天河、骛广野。捐爱戚,志之决。头匪恤,我心赤、我血碧。长城虽坏,白虹贯日』(语多不具录)。

寻从高杰至睢。杰死,寓祥符;遇一妇,言是福王妃童氏。因守臣附疏以闻,诏斥为妄,逮之;可法为救免。分守新城;城破,投水死。故人某敛其尸寄佛寺,毁于火;家人函所寄指葬之焉。

傅鼎铨字维衡,临川人。崇祯庚辰(一六四○)进士,官检讨。北都之变不能死,出谒贼,为乡人所讪。

乙酉(一六四五),大学士曾樱以鼎铨与揭重熙并荐,隆武帝重违樱意,召重熙而予鼎铨知府衔,令赴赣州军前自效。重熙辄与鼎铭偕入闽;乃令以故官统义师由泰宁出关招募。丙戌(一六四六)八月福州不守,鼎铨借兵于宁都田海忠,不应;自集义勇复宜黄,驻乐安。

闽亡,偕重熙同入武夷山。戊子(一六四八),王师围南昌,重熙入粤求援。鼎铨兼督两军,与张自盛合营援南昌;战于三江口,败绩。被命内召,不愿往,请再举终江西事;重熙亦疏留之,乃拜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鼎铨令监军陈化龙驰檄浙东,有徐孝伯者引军来会,驻徐博。庚寅(一六五○)冬,张自盛败死;惟曹大镐一军在广信,往依之。

辛卯(一六五一)四月八日,俗称浴佛日也。山中作浴佛会,鼎铨与焉;为守将所执。谕降不从;令作书招重熙,亦不从。在南昌狱阅月,赋诗见志。或欲为薙发;曰:『无庸;留此与头俱去也』。八月乙巳朔,得处决旨;众为涕泣,鼎铨扬扬如平时。闻吹角声,曰:『可以行矣』!语左右曰:『我不畏死,不可缚』。徐行至顺化门,南向再拜。行刑者请跪,叱曰:『自被擒来,为谁屈膝者;今日欲我跪邪』!坐桥上,整领衣就刃;行刑者手颤堕泪。

初,鼎铨以污贼命为乡人所鄙,尝欲求一死所以自涤。预置木主,书死年而空其月日;死后,得之笥中。于是乡人又争贤之。

徐敬时,上饶人。甲申(一六四四),以进士候选京师,污贼命。贼败,南还。越十年甲午(一六五四),与友人杨文、李克升举兵广信之九仙山,屡抗王师。寨破,皆死之。

张家玉字子元,东莞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授庶吉士。闯贼陷京师,被执;上书于贼,请旌己门为「翰林院庶吉士张先生之庐」,请褒恤范景文、周凤翔等,隆礼刘宗周、黄道周,尊养史可程、魏学濂。自称殷人从周,愿学孔子;称李自成「大顺皇帝」。自成怒,召之入。长揖不跪;缚午门外三日,怵以极刑,卒不动。曰:『当磔汝父母』!乃跪。时父母在岭南而遽自屈,人咸笑之。

贼败南还,阮大铖等攻其荐贤于贼,遂被逮。南京破,脱归。从隆武帝入闽,擢翰林院侍讲;监郑彩军出杉关,谋复江西,解抚州围。丙戌(一六四六)大兵至,彩奔入关;家玉走新城,与知县李翱共城守。出战中矢,堕马折臂,走入关。寻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信。广信失,请募兵惠、潮;说降山贼数万将赴赣州之急。会汀州破,乃还东莞。

明年,与举人韩如璜结乡兵攻东莞,知县郑霖降;籍前尚书李觉斯家赀以犒士。甫三日而大兵至,败走。闻永历帝立,奉表贺;进兵部尚书。无何,大兵至,战又败;如璜死,家玉走西乡;祖母陈、母黎及妹石宝俱赴水死、妻彭被执不屈死,乡人歼焉。西乡大豪陈文豹奉之取新安、袭东莞,战赤冈;大兵大至,复败走铁冈,文豹等皆死。觉斯怨家玉甚,发其先人垄、毁其庙,尽灭其族,村市为墟;家玉过故里,号哭而去。途次得众数千,取龙门、博罗、连平、长宁,攻惠州,克归善,还屯博罗。大兵来攻,乃走龙门。复募兵万余人据增城,分其众为龙、虎、犀、象四营。十月,大兵以步骑万余夹击;家玉三分其众犄角相救,倚深溪高崖以自固。大战十日,力竭而败。围数重,诸将请溃围出;叹曰:『矢尽炮裂,欲战无具;将伤卒毙,欲战无人。乌用徘徊不决,以颈溅敌人手哉』!遍拜诸将,自投野塘死;年三十有三。

家玉性任侠,好击剑。多草泽豪杰交,故屡败而所至辄能得众;所部数千人,从死无降者。我总督佟养甲方坐堂上,召广州诸绅观磔陈子壮以怖之;而家玉首适至,李觉斯请审视勿为所欺。养甲曰:『此貌清正,固是义士;必家玉也』。明年,李成栋归明,乃赠家玉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文烈」。父兆龙犹在籍,以子爵封之。弟家珍字璩子,年十六从兄历戎行;骑黄马,摧锋陷阵。马死,哭之恸。十年后,忽夜梦骑马如昔,觉而为诗吊之;闻者悲焉。

安宏猷,灵璧人;官南海指挥。张治,程乡人;官训导。张恂、尹斌,皆举人:起兵袭东莞,诛典史张元鼎,知县郑鋈自杀;复会家玉取新安。增城之败,宏猷战死,治、恂、斌自缢死。

林洊,爵里不可详,家玉之业师也;与于起兵之谋。临刑,吟诗曰:『愿续当年李侍郎,遗言谢世报高皇;独怜一片忠精骨,不死沙场死法场』!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毕沅
  卷一百五十三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卷之七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佚名
  ●卷十·余继登
  大事记卷七·吕祖谦
  今献备遗卷三十五·项笃寿
  后集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三、上学以后·包天笑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版自记·胡适
  颜师伯传·李延寿
  王岩叟传·脱脱
  卷四十六·杨士奇
  卷五十七·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愿无尽庐诗话(钝剑)·蒋箸超

    余十七岁时,曾作咏史小诗一百首,稿久已失去矣。忽于败纸麓中觅得残片,喜不可支,然已大半污毁不可识。为抄录几章,存于诗话中,以见当时之思想一斑云。《孔子作春秋》:“外夷内诸夏,大道撑宇宙。所以文物邦,不化作禽兽。&rd

  • 初集卷二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九十八首【甲子二】二月二十七日耕耤礼成得诗四首昭苏春气浓千亩正南纵劝穑倡羣辟明禋考秩宗轻云笼旭日殷礼享先农伫望甘膏沛微衷益致恭皇考勤农

  • 东汉会要卷十二·徐天麟

    文学中国史永平十五年明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东平王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东平王传】马严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严传】明徳马皇后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防参医药事曰吾不欲令后世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故不着

  • 东林列传卷八·陈鼎

    范景文传范景文字梦章号质公北直吴桥人万厯癸丑进士当逆珰煽焰时景文请告林下凡东林诸君子遭逆陷害景文家去京师甚近无不使人阴为周全或走书当事力为排解如周顺昌悬赇追比景文变产资之不足则遍告同志以为助及为执政庄

  • ●奉天靖难记一·佚名

    今上皇帝,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 今上皇帝初生,云气满室,光彩五色,照映宫闼,连日不散。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比长,聪明睿智,仁孝友弟,出于

  • 陆聚传·张廷玉

    陆聚,不知是哪里人,元枢密院同知。脱脱在徐州打败芝麻李,彭大等人逃奔濠州。陆聚招抚流亡,修缮城堡保卫境内,敌人不敢来犯。徐达治理江、淮,陆聚以徐、宿二州来降。太祖曾经诏谕“:二州是我的桑梓之地,不忍心派兵攻打。”听到

  • 卷七十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七十三恩赉【十二】【臣】等谨案燕以示慈惠诗小雅鹿鸣以下五章皆君燕臣之词而臣子祝报之忱必以诒福徧德为善颂至如南山蓼萧诸什每歌夀岂并誉德音蒸蒸然

  • 卷十二 赵德钧父子构乱·李有棠

    太宗天显六年冬十二月丙辰,帝遣人以诏赐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德钧,相州人也。初仕幽州刘守文,为军校。刘邟令修县,守文命德钧攻之,纳邟妻种氏,并其子子之,是曰延寿。少美容貌,好书史。尚唐明宗女兴平公主,与石敬瑭为僚婿,驸马都

  •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蒋廷黻

    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得了三种教训。第一,他们确切的认识西洋的军器和练兵的方法远在我们之上。咸丰十年,担任京津防御者是僧格林沁和胜保。这两人在当时是有名的大将。他们惨败了以后,时人只好承认西洋军队的优

  • 春秋集传详説原序·家铉翁

    春秋非史也谓春秋为史者后儒浅见不明乎春秋者也昔夫子因鲁史脩春秋垂王法以示后世鲁史史也春秋则一王法也而岂史之谓哉陋儒曲学以史而观春秋谓其间或书或不书或书之详或书之略或小事得书大事缺书遂以此疑春秋其尤无忌

  • 卷十一·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十一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防服仪礼十七篇自汉唐以来皆以为完书余幼读防服传至尊同则不降觉反之于心实不能安而无以诎之及见汉书王莽传居摄践阼称明堂位以定其仪而二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八·澄观

    大文第四彼果分中。即摄无尽行。离障成德穷尽生界。为利乐故。果有二种。一离障果从护烦恼生。二成德果从护小乘生。前中又二。一烦恼染生远离果。此离惑障。二业染生远离果。此离业障。皆言生者。烦恼染等犹如生食。

  • 卷第三·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三 饶州莞山宝应禅院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上堂。古释迦不先。新弥勒不后。正当恁么时。尽乾坤大地人性命。总在应庵手里。虽然如是。大丈夫汉。阿谁无一坐具地。直饶千佛出世。要侵他底不得

  • 卷之十·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嗣法门人幻敏重编偈锡杖寝蜗偈聚云有寝堂方丈在其后前有法堂殿厨库三门构侍寮及僧寮掖左仍掖右况彼寝堂中仰盖肖天花虽有轩窗巧灼然非缝罅下则板为地请益数

  • 卷十·佚名

    问分六〇三因.大所缘法依因.大所缘法之因缘为缘&hellip;&hellip;三。六〇四因.大所缘法依因.大所缘法之所缘缘为缘&hellip;&hellip;九。六〇五因.大所缘法依因.大所缘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上、俱生增上三,非因.大所缘法依非

  •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夏元鼎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原题「云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宗禹即南宋夏元鼎。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编首载宝庆三年(1227)真德秀〈序〉,谓夏氏所撰《悟真讲义》,「章剖句析,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全书取《悟真篇》正

  • 蜀山剑侠传·还珠楼主

    长篇武侠小说。还珠楼主著。1932年起由天津励力出版社陆续出版,至1949年尚未终卷。正传50集,后传5集,计329回,约500万言。全书由人间社会、自然佳境、神话幻想、道家哲理和传统仕女等层面组成。在描写正道剑仙和邪恶怪魔

  • 胤祯外传·佚名

    胤祯,康熙第四子。少年无赖,好饮酒击剑,不见悦于康熙。出亡在外,所交多剑客力士。结兄弟十三人,其长者为某僧,技尤高妙,骁勇绝伦。能练剑为丸,藏脑海中,用则自口吐出,矢矫如长虹,杀人于百里之外,号称万人敌。次者能练剑如芥,藏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