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朝鲜纪事

(朝鲜纪事,一卷,明倪谦撰。谦,字克让,浙江钱塘人。正统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生平事迹详于王氏明史稿、国朝献征录、国朝列卿记、本朝分省人物考等书。景泰元年,谦奉使朝鲜颁诏,归,记其行而成是篇。)

景泰元年正月丁丑朔。

丙戌,辽东起程。都司差东宁卫指挥一员、百户四员率领军马二百护送。镇守都御史李纯、巡按御史刘孜、左府都督守辽东都司事王祥出城宴,饯别。自辽东抵鸭緑江旧有八站,今废,官赍帐房随行。过高丽冲、头馆站、东岭,至浪子山下人家宿。

丁亥,浪子山起程,过背阴山、盘道岭至新寨人家宿。

戊子,新寨起程,过高岭至连山东关口宿。东关系华夷界限。

己丑,出东关,过分水岭至龙凤山下营。

庚寅,龙凤山起程,过八度斜列岭至凤凰山下营。

辛卯,凤凰山起程,过开州站至汤站。朝鲜义州兵马节制使赵石冈遣通事金满、吉里送米酒下程迎犒,下营宿。

壬辰,汤站起程,将近鸭緑江,石冈率军马供帐逆于江上。宴罢先往,军马后发过江,抵义州城外。石冈率僚属迎诏入义顺馆。其朝服仪制俱与华同。行礼毕,王遣户曹判书尹烟来迎。拜诏罢,谒见,设宴馆堂。侍宴者平安右道首领官罗弘绪、察访李养俭、义州判官朴孟文、朝散大夫麟山、郡事宣烟、司译院事艾俭、护军梅佑。宴罢,宿。

癸巳,留义顺馆,给辽东军马酒饭行粮遣回,约回期,至馆接。石冈设宴,宿。

甲午,义顺起程,自此至各处俱有军马迎送。四十里至所串馆,定宁郡事某设宴。过五十里至良策馆,秦川郡事李畇、龙川郡事高某设宴,宿。

乙未,良策起程,四十里至车辇馆,钱山郡事某设宴。过五十里至林畔馆,通训大夫、定州牧使洪益生,宣州郡事吴仲宇设宴,宿。

丙申,林畔起程,四十里至云兴馆,郭山郡事崔润玉设宴。过五十里至新安馆,随川郡事某、博川郡事郑得孙设宴,宿。

丁酉,新安起程,七十里至嘉平馆,嘉山郡事某设宴。过五十里至安兴馆,王遣礼曹参判李边来问安,设宴。盛饰女乐三十余辈,两行,各抱乐器升堂跪。边进云:「此奉王命,自京携至以奉欢。」峻辞却之,退。侍宴者平安道都观察使韩确、安州牧使朴以宁。宴罢,边辞回复命,偕确同往,有却乐诗。宿。

戊戌,安兴起程,七十里至肃宁馆,肃川郡事某设宴。过六十里至安定馆,顺安县令禹元球设宴,宿。

己亥,安定起程,六十里至西京平壤府。确先于十数里外遣伶戏来迓。抵近郊,列香亭、龙亭、仪仗、鼓乐,率僚属迎诏。乐人皆着幞头束带,执仗者皆峩冠,葵花衫,金钉带,与华同。陈百戏,环绕作百兽率舞态,竖若幡幢者四,上书曰:「万国同欢争蹈舞,两仪相对自生成。天下太平垂拱里,海东无事凿耕中。」迎导入城,至大同馆。门外东南二面各树鳌山、彩棚山,上下列伶妓诸戏。入馆,行礼毕,王遣壻尹师路来问安。拜诏罢,设宴。宴罢,辞回复命。又有黄海道首领官金处、礼察访宋重孙来迓,亦辞回。平壤府官则少尹金光晬、判官宋仁昌。宿。

庚子,西京起程,六十里至生阳馆,中和郡事刘强、咸从县令朴参设宴。过六十里至黄海道,黄州都观察使申句谨率僚属迎诏,列香亭、龙亭、黄仪仗、鼓乐、杂戏及鳌山、彩绷,皆与西京同。入治,行礼毕,王遣判汉城府事李孟畛来问安。设宴,侍宴者丰州郡事具仁宽,海州牧判官金让,黄州牧判官伊期,长连县监崔泽。王又遣礼曹正郎安自立来,议受诏敕及赐物仪。口称殿下有病日久,世子代掌国事,今亦病,不能行礼,王令子代行。 (「王令子代行」,「令」原无,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纪录汇编本补。) 谦曰:「王久有病,朝廷亦知,世子病则予不知也。然则世子病几何时?为何病?」曰:「病腰疽,将一月矣。」曰:「病将一月,则尹户曹正病中所遣,其初见江上时何以不言有病?今始言病,诈也。毋得因朝廷有事,辄怀二心。且疮疡之疾,脓溃即安,非若感伤奇症,不可以月日期也。如果病疽,当已溃脓,予在此坐待其愈始行。十日不愈待半月,半月不愈待一月,无不愈者。若再言不愈,诈可知矣。即当捧韶还朝,奏闻朝廷:臣至朝鲜,国王、世子俱托病不出,无人受诏,因捧诏还。朝廷自有处置。」自立闻谦言,惊愕无措,乃曰:「望且徐行,不必坐待。小官即便驰回启白,星夜来复。」遂辞去。宿。

辛丑,黄州起程,七十里至凤山郡,行长渊县监李师鸣、松和县监徐习设宴。过三十里至剑水馆,不下马。过三十五里至龙泉馆,守瑞兴都护府使罗寅、载宁郡事李伯伦、行康翎县监黄礼轩设宴。询得尹中官甥金和林在庑下,因以馂余与之,又以一桌与其守坟家人金仲生。宿。

壬寅,龙泉起程,四十里至安成馆。平山都护府使柳阳植、谷山郡事庾智设宴。遇工曹参判南佑良进马五百匹赴京,来见,面谕朝廷威德而去。三十里至宝山馆。行知遂安州事张自息设宴。过三十里至金岩馆。新溪县令李森设宴。京畿道首领官崔敬身、察访权维、开城府都事李克孝来问安。宿。

癸卯,金岩起程,三十里至兴义馆。 (「三十里至兴义馆」,「里」原无,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纪录汇编本补。) 行瓮津县令张希俊设宴。过三十里至金郊馆。牛峰县令奇效稔、兔山县令吴用穰设宴。 (「免山县令吴用穰」,「令」原无,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过三十里至开城府。京畿道都观察使朴仲林率僚属迎诏。 (「京畿道都观察使朴仲林」,「使」原作「事」,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列香亭、龙亭、黄仪仗、鼓乐、杂戏,及鳌山、彩棚,俱与黄海道同。入府,行礼毕,王遣壻崇政、大夫许正宁来问安。设宴,出王京携至女乐,却之而退。侍宴者开城府留守李季疄、断事官余伯行、经历李师曾,有却乐诗。王又遣汉城府尹金何来回复议礼事。言:「世子一国之本,自得病来,举国遑遑,祷于山川鬼神以祈佑,岂敢虚诈。今疮已溃,脓口尚未合。医者云:若牵动皮肤,必至引风复发,致伤性命。但望天使垂悯,乞免世子郊迎,容其扶病行礼受诏,则万万幸也。」谦顾其辞情恳切,谅是实病,遂允其陈。定与仪注而去。 (后还朝未几,王薨。世子袭封,未几,亦薨。)

甲辰,开城起程。三十五里至东坡馆。杨州都护府使闵谨、朔宁郡事金恕、临津县监张有良设宴。过五里至临津江。冰已解,乘舟而渡。尹户曹、朴观察舟中置酒。二十五里至原平府。守原平都护府使柳规、行川宁县监韩继胤设宴。宿。

乙巳,原平起程。四十里至碧蹄馆。王遣议政府左议政皇甫仍、左参赞郑苯、左副承旨李季甸来问安。设宴,侍宴者杨川县监洪演。宿。

戊申,王遣都承旨李思哲、礼曹参判李边送皮袄、胡帽、衣服,继遣中官送庖羞,又遣左议政皇甫仍来问安,偕司马洪安去。谒成均馆、宣圣庙,陪行者李礼曹、郑户曹、金汉城。到庙门外下轿,入幄盥沐讫,入庙,上香行礼。其庙扁曰「大圣贤殿」,庙制灵星门、仪门、正殿、两庑,圣贤俱塑像,并与华同。其春秋丁祭,俱用朝廷颁降雅乐。谒罢升堂,其官有大司成、少司成谒见,次馆生谒见。馆生曰「生员」,府州郡县学生曰「生徒」,皆着儒巾襕衫,与华同,但巾用软罗为之。坐定,生员抬书案于前讲书。谦曰:「汝国音难晓,免讲。」茶罢,行。官与诸生送出馆,别。有谒庙诗,至馆有答郑工曹诗。中枢院事金效诚来谒,宴。

闰正月丙午朔,四更,碧蹄起程。四十里至接官厅,工曹、观察设小宴。迟明,至慕华馆。宗亲百官具香亭、龙亭、黄仪仗、鼓乐、杂戏迎诏。行礼,导入城。至景福宫门东南,二面盛结鳌山、舞妓。进至勤政殿,宣诏受敕皆如礼。礼毕,世子扶病于殿东幄中相见茶话,谕以朝廷恩意而别。退就太平馆。王子首阳君瑈、安平君瑢、临瀛君璆、锦城君瑜、永膺君琰、和义君璎、桂阳君璔、义昌君玒、汉南君■〈王于〉、密城君琛、寿春君玹、 (「密城君琛寿春君玹」,「城」原无,「春」原作「眷」,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纪录汇编本补、改。) 翼岘君璭、永丰君瑔来见,次百官来见。毕,首阳君代王设宴。馆堂设正使,副使二席,南向;主席东向。谦谓首阳曰:「此礼足见尊朝廷。今既代王宴,可只分东西坐。」乃易席就宴。诸王子以次奉觞,至夕罢。未宴前,王先遣礼曹参判李边来达意曰:「天使远来,小邦无可为奉,止有女乐数辈奉欢。闻一路来俱不用,今望天使容其奉侍,庶少尽微意。」又曰:「殿下负病,不能亲待,十分惶恐。惟此乐妓,若少见容,殿下心悦,病亦可减。不然,愈加惶恐,病益增矣。」谦峻辞却之。又曰:「小邦差人进贡赴京,朝廷俱作乐宴待,况天使辱临,敢不用乐?」谦曰:「朝廷所用是男乐,今是女乐,如何可用?」又曰:「朝廷用男乐是朝廷礼,小邦用女乐是小邦风俗,况小邦止有女乐,无男乐,小官奉旨来, (「无男乐小官奉旨来」,八字原无,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若不听允,不敢复命。」固请不已。谦曰:「汝云不敢复命,其于途间曾有却乐诗,但持此去复命可矣。」遂录二诗畀之,乃去。故宴时不曾用乐。自此在馆中。其馆伴官:工曹判书郑麟趾,汉城府尹金和,司庖膳官、迎接都监判事洪某、唐梦贤,副使郑有临、尹处信,判官李礼,长林效善赵克仁,通事官、三军副司直安,至善、三军司勇张义。

丁未,王遣左承旨李宜洽领议政何演来问安。小宴,席南向,陪席东向。午后,首阳又设宴,如初礼,至夕罢。

己酉,王遣左副承旨李季甸、右参赞郑甲孙来问安,小宴,有答郑工曹诗。午后,判汉城府事李孟畛来设宴。

庚戌,王遣右承旨李师纯、吏曹判事李坚巳来问安,小宴,有答工曹诗。承文副知院事申叔舟、成三问来惠刀,酬之以诗。午后,首阳偕诸王子来设宴。

辛亥,王遣同副承旨郑而汉、左赞成朴从愚来问安, (「左赞成朴从愚来问安」,下文癸丑条作「朴成遇」,存异。) 小宴,继遣中官送庖羞。午后,汉城府尹高得宗来设宴,有答叔舟三问诗。

壬子,王遣右承言李师纯、左参赞郑苯来问安,小宴。午后,中枢院事安进来设宴,有答叔舟三问诗。

癸丑,王遣左承旨李宜洽、礼曹判书许朝来问安,小宴,继遣中官送庖羞。午后,领议政何演、左议政皇甫仍、左赞成朴从遇、左参赞郑苯、右参赞郑甲孙来设宴,有登楼赋。

甲寅,王遣兵曹判书闵伸、 (「兵曹判书闵伸」,「曹」原无,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明纪录汇编本补。) 左副承旨李季甸来问安,小宴,继遣中官送庖羞。自此,每日饭后,申叔舟具书籍于案,讲校音韵疑义。午后,汉城府尹高得宗来设宴。

乙卯,辞行。王遣礼曹参判李边、都承旨李思哲来留。言:「让谢恩马先行。在境一日一站将息,至东八站无草科处则速行,至辽东庶不瘦损。待马行数日,天使一日数站,即至前相遇同行矣。」遂听其留。继遣户曹参判朴以昌来问安,小宴。午后,庆昌府尹郑陟来设宴。有梅竹诗。

丙辰,王遣左副承旨李季甸、刑曹判书赵惠来问安,小宴。午后,首阳君来设宴。

丁巳,王遣吏曹参判李审、右承旨李师纯来问安,小宴。继遣中官送庖羞。午后,吏曹判书李坚巳、户曹判书尹炯、礼曹判书许诩、兵曹判书闵伸、刑曹判书赵惠、工曹判书郑麟趾来设宴。

戊午,王遣右副承旨金浣之、工曹参判李思任来问安,小宴。午后,中书院副使李升平来设宴。

己未,王遣都承旨李思哲、右参赞郑甲孙来问安,小宴。继遣礼曹参判李边来请游汉江楼。乃与司马黄门乘马自南城出,陪行者:工曹判书郑麟趾、汉城府尹金和、知院申叔舟、成三问及迎接都监众官。至楼下,王预遣左副承旨李季甸、礼曹判书许诩设宴。楼下相迓,登楼宴。顷,都监持华扁诣前,跪索诗留于楼上。即席赋诗三章,与之。每一诗出,则众官聚首争诵,皆缩颈吐舌,向席惊叹。酒罢,请游汉江。下楼登舟复酌, (「下楼登舟复酌」,「下楼」二字原无,据明纪录汇编本补。) 赋一章。缘崖遡流而上,复返楼下,月出始还。

庚申,王遣右承旨李师纯、礼曹参判李边来问安,小宴。安平君李瑢遣宗簿判官黄义轩来送字书,酬之以诗。判汉城府事李孟畛来设宴。

辛酉,王遣左副承旨李季甸、判汉城府事李孟畛来问安,小宴。申叔舟来走纸墨笔,酬之以诗。请游杨花渡。渡濒汉江,乃乘轿自东城出。比至,王预遣都承旨李思哲、兵曹判书闵伸设幄相迓。入幄啜茗罢,步升石巅,供帐甚盛,苍松环绕。举酒极目,风帆沙鸟,景殊幽旷。席上赋诗一章。酒罢,请游汉江。登舟复酌,赋诗一章。沿流而下,至喜雨亭,王又遣官预置酒亭中。席上又赋诗一章,至暮还。

壬戌,王遣右副承旨金浣之、刑曹判书赵惠来问安,小宴,继遣中官送庖羞。午后,中枢院事李先齐来设宴,有汉江游记。

癸亥,王遣都承旨李思哲、左参赞郑苯来问安,小宴。继遣礼曹参判李边来送土布为行赆,固却至再,与之辨难数四,不从而去。午后,首阳偕诸王子来设宴饯行。

甲子,王遣都承旨李思哲、吏曹判书李坚巳来问安,小宴。午后,中枢院事安进来设宴。

乙丑,王遣右副承旨李季甸、户曹参判朴以昌来问安,小宴。宴罢起程,出郊至暮华馆。王与世子病不能送,首阳偕诸王子预设宴馆中候饯。席上赋诗一章留别。百官预皆依山设帟候送。出馆,夹道拜饯,亦赋诗一章留别。至松亭,都监众官宴饯,亦赋诗一章留别。晚,至碧蹄馆,王预遣左议政皇甫仍、礼曹判书许诩、右副承旨金浣之、都承旨李思哲、礼参判李边设宴候。陪行者金和、申叔舟、成三问。

丙寅,碧蹄起程,至东坡接待过,晚至开城府。王预遣光德大夫郑孝全设宴。侍宴者京畿道都观察使朴仲林,有开城寓宿诗。

丁卯,开城起程,至金郊,又至兴议接待过,至金岩,设宴。宿。

戊辰,金岩起程,至宝山,又至安城接待过,至龙泉。诣尹中官坟上致祭,回,设宴。宿。

己丑,龙泉起程,至剑水,又至凤山接待过,至黄州。王预遣光德大夫尹季童设宴。侍宴者黄海道都观察使申自谨。宿。

庚午,黄州起程,至生阳接待过,至平壤府大同馆。王预遣光德大夫韩椀设宴。侍宴者平安道都观察使韩确。宿。

辛未,平壤起程,城中谒宣圣、檀君、箕子三庙,庙皆木主。有谒箕子庙诗。出城西,谒箕子墓。有谒墓诗。至安定接待过,至肃宁设宴。宿。

壬申,肃宁起程,至安州安兴馆。王预遣工曹判书郑麟趾设宴。侍宴者安州牧使朴以宁。工曹以诗留别,即席和答,叔舟、三问亦和以呈,复和答之。宿。

癸酉,安州起程,麟趾、以宁具舟送过萨水。舟中置酒,赋诗留别,工曹和之。涉岸别。午,济博川,三问复和以呈,即和答之。至嘉平接待过,至新安设宴。宿。

甲戌,新安起程,至云兴接待过,有孝女四月诗。至林畔设宴。宿。

乙亥,林畔起程,至车辇接待过,至良策,设宴。宿。

二月丙子朔,良策起程,至所串接待过,至义州义顺馆,义州兵马节制使赵石冈设宴,王先遣中枢院事安进具马并方物赴京谢恩,会聚于此。辽东军马俱在馆迎接。

丁丑,在馆,石冈设宴,给辽东军马酒饭行粮。有留别金和叔舟三问诗。往复和答数章。

戊寅,义顺起程,至鸭緑江。石冈江滨设宴,叔舟赋词为别。即席和答之。宴罢登舟,舟中复酌。涉岸,又举酒,留连不舍。醉后,左右强扶上马别,遂与安进偕行至辽东,同入朝。

出境不录。

计自鸭緑江至王城,凡历公馆二十八处,共一千一百七十里。

附:

朝鲜纪事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倪谦撰谦字克让钱塘人徙上元正统已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僖是编乃景泰元年谦奉使朝鲜颁诏纪行之作自鸭绿江至王城计一千一百七十里所厯宾馆凡二十有八语意草畧无足以资考证时朝鲜国王世子并称疾不迎诏谦争之不得亦无如之何葢新有土木之变正国势危疑之日也亦足见明之积弱虽至近而令亦不行矣(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存目)

猜你喜欢
  卷十四 漢紀六·司马光
  卷九十 南凉録三·崔鸿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九·佚名
  尚史卷六十四·李锴
  ◎政学系·恽逸群
  一五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拟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折·佚名
  六七 五十在诚房·周作人
  崔沔传·刘昫
  王义方传·刘昫
  永宪录卷二(上)·萧奭龄
  卷一百八十八·雍正
  卷一百三十九·赵汝愚
  职官五·徐松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允降·梁辰鱼

    【高阳台】〔净领众军校上〕穷海提兵。沿江牧马。英声天下无敌。锦帐开营。弓刀雾拥云集。区区小丑成何事。望风儿三战三北。上稽山看妖氛淸尽。勒铭归国〔众〕众将官叩头。〔净〕起去。〔众应科净〕战胜兵屯淸海湾

  • 桥·林徽因

    他的使命:南北两岸莽莽两条路的携手;适应无数的神奇,支持立体的纪念;辛苦堆积或造形的完美,在自然上边;虚空的环洞,不把江心洪流堵住。矫正了造化的疏忽,将隔绝的重新牵连!看那平衡两排如同静思的栏杆;浸入寒波,在一钩倒影里续成

  • 四集卷五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二古今体六十二首【戊戌八】七月朔日躬祭奉先殿礼成述事年节虽恒叩後殿【海於元旦及  皇祖  皇考  圣诞  忌辰必躬诣  後殿拈香瞻礼】未曾前殿祭斯

  • 卷521 ·佚名

    赵孟坚 漕使李宝文先生除宣城守 幕客崇酒觞,渠渠饯行舟。 先生蘸甲饮,不使涓滴留。 竺盏顾谓言,汝复能吟不。 尔不歌吾行,而俟吾言求。 沃尔满锺酒,畀尔笔力乃。 扶舆懵懵醉,梦化蝴蝶游。

  • 卷五百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五 明 曹学佺 撰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九 陈氏【仁和人都御史李公昂妻南康守陈敏政其父也】 春草 无人种春草随意发芳丛緑遍郊原外青回远近中羃烟黏落絮和雨衬残红不解王孙去凄凄对晚

  • 卷四百七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十五总虫类五言古观居宁画草虫      【宋】梅尧臣古人画虎鹄尚类狗与鹜今防画羽虫形意两俱足行者势若去飞者翻若逐拒者如举臂鸣者如动腹跃者趯其股顾者注其目乃知造物灵

  • 卷六百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三皮日休过【一作题】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不逢野老来听法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巳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陪江西裵公游襄州延庆

  • 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脱脱

        ◎儒林四   ○刘子翚 吕祖谦 蔡元定 陆九龄陆九渊 薛季宣陈傅良 叶适 戴溪 蔡幼学 杨泰之   刘子翚,字彦冲,赠太师韐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韐死靖康之难,子翚痛愤,几无以为生,墓三年。

  • 卷之一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王勇传·令狐德棻

    王勇是代州武川人,原名胡仁。少年时雄武矫健,勇敢果断,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过人。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等人在关陇作乱,王勇应募参军讨伐,以战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多次跟随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立功最多,被任命为别将。太

  • 道释二·徐松

    开坛受戒【宋会要】凡童行得度为沙弥者,每岁遇诞圣节,开坛受戒。坛上设十座,释律僧首十阇梨说三百六十戒,授讫,祠部给牒赐之。东京于太平兴国寺置坛,大中祥符三年赐名奉先甘露戒坛。后慈孝建大乘戒坛。诸州各置坛,听从地便往

  • 明鉴易知录卷五·吴楚材

    明纪英宗睿皇帝编 丙辰,英宗皇帝正统元年,春正月,诏开经筵。编 夏四月,始设提学。编 秋八月,建文帝还至滇,卜筑旧日之浪穹。编 冬十月,帝阅武于将台。纪 命诸将骑射以三矢为率,受命者万骑,惟驸马都尉井源弯弓跃马,三发三中

  • 十三年·佚名

    (癸巳)十三年大明永樂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辛巳朔,日食。○上詣文昭殿,行元日別祭。以日食之變,停向闕賀禮,不受朝。諸道皆獻馬。諸道進馬自此始。將午,上以素衣角帶,出御正殿月臺。日官伐鼓,日食始自午正三刻,至申初二刻乃復。

  • 卷五十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一   宋 程公説 撰内鲁第五昭公昭公【諡法威仪共明曰昭】【名稠襄公子齐归所生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七年薨于干侯共三十二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无传】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

  • 卷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一     宋 程公说 撰年表一周天王内鲁外诸侯年表第一呜呼春秋之作圣人岂无防哉且其言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岂以书会盟侵伐齐晋为多欤列国不一而夫子约以鲁史鲁史纪

  • 放逸品第四·佚名

    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乃自丧。智者守道胜,终不为迷醉。不贪致喜乐,从是得圣道。恒思修善法,自守常坚固。智者求寂静,吉祥无有上。迷醉如自禁,能去之为贤。已昇智慧堂,去危乃获安。智者观愚人,譬如山与地。当

  • 坐禅三昧法门经卷下·佚名

      尔时行者虽得一心定力未成。犹为欲界烦恼所乱。当作方便进学初禅呵弃爱欲。云何呵弃。观欲界过欲为不净种种不善。当念初禅安隐快乐。观欲云何。知欲无常功德怨家。如幻如化空无所得。念之未得痴心已乱。何况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