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九十七

洪武八年二月辛卯朔  上躬祀历代帝王

○故元平章柴驴儿右丞于真自宁夏来降赐袭衣绮帛有差

○以工部尚书李敏为江西行省参政诰曰国家建行省以分镇方面凡兵民之政皆领焉任重职要非谋猷可以致君才略可以泽民者曷克称之前嘉议大夫工部尚书李敏今授中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尔尚务展才猷益弘治体使教化行而风俗羙事功集而民庶安用副朕简任之意惟时懋哉

○壬辰夜太阴犯五诸侯

○癸巳以外夷山川附祭于各省山川之次先是礼部尚书牛谅言京都既罢祭天下山川其四夷山川亦非天子所当躬祀乃命别议其礼以闻至是中书及礼部奏以外夷山川附祭于各省如广西则宜附祭安南占城真腊暹罗锁里广东则宜附祭三佛齐爪哇福建则宜附祭日本琉球渤泥辽东则宜附祭高丽狭西则宜附祭甘肃朵甘乌思藏京城更不须祭又言各省山川与风云雷雨既居中南向其外夷山川神位宜分东西同坛共祀  上可其奏命中书颁行之将祭则遣官一人往监其祀

○甲午置湖州守御千户所

○敕刑官自今凡杂犯死罪者免死输作终身徒流罪限年输作官吏受赃及杂犯私罪当罢职役者谪凤阳屯种民犯流罪者凤阳输作一年然后屯种  上复谕刑官曰天道好生人情好生恶死朕御天下夙夜靡宁常惧刑罚失中以乖天道所以特降宽宥之典凡杂犯死罪皆令输作屯种以全其生且冀其悔罪改过复为善人尔等宜体朕此意务求公平使刑罚得中下无冤抑则不负朕委任矣

○乙未始制陪祀官入坛牙牌凡天子亲祀则与祭者佩以入其制有二圆者预祭官佩之方者执事人佩之俱藏之内府遇祭则给毕则纳之无者不得入坛

○丁酉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戌祭大社大稷

○己亥罢保定府遂县并其地入安肃县改太原府平晋县为太原县

○庚子召晋相府左傅兼太原都卫都指挥使谢成入为大都督府都督佥事左傅如故

○辛丑朝日

○召永宁卫指挥使杨广成都左卫指挥同知何诚赴京

○壬寅重定颁赐及迎接诏诰仪礼部尚书章善言百官于御前受赐及迎诏礼仪未定请著为式颁示中外凡朝官受赐于御前跪受如衣则服以拜赐皆五拜叩头在官受赐者初行四拜既受赐复四拜在外百司迎接诏赦先具服郊迎以龙亭仪仗导至公署班定四拜跪听宣读毕俯伏兴四拜舞蹈三呼万岁复四拜而毕凡车驾出入经过州县官员父老许于仗外路右五十步俯俟驾过驾所止处官员具朝服迎见行五拜叩头礼其公侯大臣近侍等官在外迎接者并同其受诰命若诸司正官则具朝服于正厅行四拜礼受讫复四拜若首领官属官则于本家拜受如前仪若官员祖父母父母受封赠迎诰至家祖父母父母则与子孙各具服拜受男子受于正厅妇人受于中堂如不存者则子孙拜受择日焚黄

○又定颁诏诸蕃及蕃国迎接仪前期百官于皇城守宿至日鸣钟后尚宝卿设宝案于御座之南侍仪司设诏书案于宝案之南承制官位于殿上之东及丹陛之东南文武侍从班于殿上之左右使者位于丹墀中文武百官侍立位于文武楼之北东西相向将军立于殿上之左右及奉天门之左右丹陛上之四隅金吾卫陈设甲士军仗于午门外拱卫司陈设仪仗于丹陛丹墀之东西和声郎设于丹墀之南侍仪司设龙亭仪仗大乐于午门外鼓初严文武百官各具服入次严各就位三严侍仪奏外办  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出御奉天殿乐作升座乐止卷帘鸣鞭报时讫礼部官捧诏书于宝案前用宝中书省官礼部官同捧至御前呈奏以黄销金袱裹置盘中置于案引礼引使者就丹墀拜位典仪唱鞠躬拜乐作使者四拜兴乐止承制官于御前跪承制由中门出至丹陛上称有制使者跪承制官宣制曰  皇帝敕使尔某奉诏往谕某国尔宜恭承朕命宣制讫使者俯伏兴平身乐作四拜乐止礼部官诣案捧诏由殿中门出降自中陛以授使者大乐振作使者捧诏由奉天中门出至午门外置于龙亭中侍仪奏礼毕  皇帝兴乐作还宫乐止文武官以次出各司以正官一员送诏书出国门外使者入蕃国境先遣人报蕃王王遣官远迎前期令有司于国门外公馆设幄结彩设龙亭于正中备金鼓仪仗鼓乐伺候迎引又于城内街巷结彩王宫内设阙庭于殿上正中设香案于前设使者位于香案之东开读案位于蕃王殿陛之东北设蕃王拜位于殿庭中北向蕃国众官拜位于蕃王拜位之南捧诏宣诏展诏官位于开读案之北司礼二人位于蕃王拜位之北引礼二人位于司礼之南引班四人位于众官拜位之北俱东西相向陈仪仗于殿庭之东西设乐位于众官拜位之南北向其接诏官远接诏书迎至馆中安奉于龙亭至日蕃王率国中众官耆老出迎于国门外王具冕服众官具朝服行五拜礼讫王及众官人等仪仗鼓乐前行导引诏书至宫中引礼引王入就拜位众官耆老各入就位使者诣前南向立称有制乐作王及众官以下皆四拜乐止司赞唱开读宣诏官展诏官升案使者诣龙亭捧诏书授捧诏官捧至开读案宣诏官受诏展读赞跪蕃王及众官以下皆跪宣诏讫捧诏官仍捧至龙亭中蕃王及众官以下皆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鞠躬舞蹈山呼万岁者三乐作复四拜乐止礼毕以诏书付所司颁行王释服与使者相见蕃王居西使者居东凡行礼皆司赞唱之其赐蕃国印绶陈设行礼俱如颁诏仪但赐印则设案于丹陛上之东其传制则曰  皇帝敕使尔某授某国王印尔其恭承朕命如有赐物则并宣之使者至蕃国先报蕃王蕃王迎接陈设行礼皆如迎诏但王及众官常服乘马前导至王宫置龙亭于正殿中王及众官四拜兴引礼引王诣龙亭前使者称有制赞礼唱跪王及众官跪使者宣制曰  皇帝敕使某持印赐尔国王某并赐某物宣毕使者捧印并物西向授蕃王蕃王跪受以授左右讫引礼唱俯伏兴王及众官皆俯伏兴王复位复四拜礼毕王与使者相见一如见诏使仪

○甲辰赏山东青州都卫马步军百九十余人白金三千八百余两

○乙巳擢都督府经历韩焯为户部尚书

○丙午以户部尚书俞溥为江西行省参政

○御制资世通训成  上谓侍臣曰人君者为臣民之主任治教之责上古帝王道与天同今朕统一寰宇昼夜弗遑思以化民成俗复古治道乃著是书以示训戒耳侍臣皆曰此臣民万世之宝也书凡十四章其一君道章曰勤俭仁敬之类十有八事其次臣道章曰忠曰孝曰勿欺勿蔽之类十有七事又其次曰民用士用工用用等十二章皆申戒士庶之意诏刊行之

○己酉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

○以朱善为翰林脩撰张逈高达善黄琮张羙和为国子助教

○庚戌遣使往北平给赐各卫军士冬衣六万领

○辛亥置四川镇南宣抚司镇边忠义安抚司忠义蛮夷安抚司池著田阿世业三洞长官司大旺宣抚司东流安抚司皮蜡井垻九明蛮夷三洞市备全薗四长官司以土人墨答为镇南宣抚驴蹄为镇边忠义安抚耳毛为忠义蛮夷安抚驴卜为池著洞长官墨吾为田阿洞长官达叔为世业洞长官驴独为太旺宣抚果出为东流安抚皮蜡为皮蜡洞长官白哥为井垻洞长官黑七为九明蛮夷洞长官板驴为市备全薗长官

○太原都卫捕送故元刘平章所署伪知州薛彦举等二十四人至京谪戍海南

○日中有黑子

○壬子以户部尚书马贯为浙江行省参政

○改太原府代县为州以崞繁峙五台三县属之

○癸丑享先农躬耕藉田

○上遣使诏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率济宁侯顾时等回京其所统军就令颍川侯傅友德南雄侯赵庸都督同知何文辉总领镇北平

○置书画库官一人正九品隶礼部

○命赐在京工匠钱凡八千三百余人

○赐凤阳诸卫军士夏布人二匹

○甲寅以御史中丞暠为浙江行省参政

○乙卯改汉中府沔州为沔县

○革山东济南府堰头税课司其课以在城税课司并收之

○戊午升金筑长官司为安抚司以长官密定为安抚使

○庚申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申明马政谕之曰马政国之所重近命设太仆寺俾畿甸之民餋马期于蕃息恐所司因循牧餋失宜或巡视之时扰害餋马之民此皆当告戒之昔汉初一马直百金天子不能具均驷及武帝时众庶街巷有马阡陌成群遂能北伐强夷威服戎狄唐初才得隋马三千及张万岁为太仆至七十余万此非官得其人马政脩举故耶尔其为朕申明马政严督所司尽心刍牧务底蕃息有不如令者罪之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十七·赵尔巽
  卷五十三 后秦録一·崔鸿
  國語卷第三·韦昭
  第一百四十九回 救后路衡山失守 争关余外使惊惶·蔡东藩
  第四十六回 说韩信武蒯进策 划鸿沟楚汉议和·黄士衡
  五九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选得阿哥书房行走人员谢墉等五员阅看全书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八·佚名
  桐阴委羽·胡兰成
  李安民传·萧子显
  宋文帝潘淑妃传·李延寿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三·王世贞
  ●皇朝通典卷六十·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十 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胡适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355_1 【登司马错古城】刘禹锡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

  • 独醉亭集卷中·史谨

    (明)史谨 撰○七言律诗蜀山道中塞上秋光向晚多无边胜槩入吟哦太行旧畏羊肠险驿路今从鸟道过眼底故人无鲍叔军中诸将有廉颇羇愁忽共云烟集几处猿声出薜萝宿洞庭庙山势如龙入洞庭仙人楼阁倚青冥钟声缥缈连三界云气苍茫护

  • 郑遨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郑遨(866—939),字云叟 ,滑州白马(今河南 滑县东)人。唐昭宗时举进士落第,见天下已乱,遂离家入少室山为道士。后唐明宗召以左拾遗,后晋高祖召以右谏议大夫,均不应诏,遂赐号逍遥先生。其诗名重当世,多有避世倾向,但也不乏

  • 卷四百九十八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戊申朔,上御大慶殿,受傳國寶,行朝會禮。初,咸陽民段義郊居,因造屋斸地,得玉璽,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藏于家未獻。有詣尚書省言雍人有得寶物匿而不獻者,都省方下長安問狀,而義已

  • 名山藏卷之三十·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坤则记一◆坤则记一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孙皇后钱皇后王皇后张皇后夏皇后陈皇后方皇后李皇后陈皇后○马皇后马皇后宿州闵子乡人先世默宋太保父马公母郑媪马公贫而侠岁俭以后托定远人郭

  • 卷之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九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违碍书籍拟检出应毁重本派员销毁片·佚名

    四九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违碍书籍拟检出应毁重本派员销毁片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十七日*查各省送到违碍书籍,前经臣等详悉阅看,将必应销毁之书三百二十余种,陆续开叙略节,卽同原书进呈请毁在案。此种应毁书籍重本,又经各省

  • 中州人物考卷八·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补遗王待制僎僎字幼度祥符人元末为国子助教洪武初征为修撰四年开科取士僎与典试又命于大本堂授呉王经寻迁待制同宋濂修辑洪武正韵昭鉴录诸书八年秋上悯其老赐致仕归后以子宏为龙江递运官忤丞相胡惟庸

  • 高叔嗣传·张廷玉

    高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十六岁做《申情赋》近万言,凡读过这篇赋的人莫不惊奇。十八岁乡试中举,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工部主事,后改吏部主事,又任稽勋郎中。出任山西左参政,审明冤案十二件,人称为神。调湖广按察使,年三十七岁而

  • 論語全解卷六·陈祥道

    先進第十一 

  • 卷三·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三华亭吴浩撰诗经采苹礼记歌于斯疏曰礼大夫祭无乐而春秋或有之然则采苹非祭祀之乐歌也此诗特大夫妻能奉祭祀而其家人序而美之耳摽有梅摽梅刺淫奔也礼男先乎女而此之求士者如此其急焉摽有梅其

  • 卷九·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正释卷九    明 季本 撰魏朱子曰魏国名本舜禹故都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渉汾水其地陿隘而民贫俗俭盖有圣贤之遗风焉周初以封同姓后为献公所灭而取其地今河中府觧州即其地

  •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六)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十五日中有三斋法。云何为三。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八日斋日。四天王遣诸辅臣。观察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七·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二体相续假。荆溪云。以显迅速者幼犹似住。三体相待假。待有二种者荆溪云。异时竖待也。同时横待也。相待之文皆具此二待。前无后有故竖。待三无为故横。二总譬三假。或是者前分此文属相待假。今又作

  •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唐 法藏述华严发菩提心章凡例此章别有异本。而文画多纰谬。字句颇缺脱。今以梅尾南都诸本随义参订改正。笔削非私意也。每值文有大异系之鳌头。法界义镜曰。香象大师菩提心章载法界观门以明发心相。故今章明第四

  • 卷第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此下总明上卷所列十海之外亦各有所管十海。其中一海又各管不可说佛剎微尘

  • 四分律卷第三(初分之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十三僧残法之二佛在舍卫国,时迦留陀夷闻世尊所制戒,不得弄阴堕精、不得身相摩触,便持户钥在门外立,伺诸妇女若居士家妇女来,语言:“诸妹!可入我房看。”将至房中已,向彼以欲心粗恶语。诸女

  • 梅溪词·史达祖

    词集。南宋史达祖撰。一卷。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中年时曾在扬州、荆江、汉水一带充幕僚。屡试不第,生活清贫。嘉泰间,入中书省为堂吏,力主抗金,深受韩侂胄赏识,收为亲信。韩被杀,达祖受黥刑,贬死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