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

弘治九年正月庚辰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游泰齐世美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辛巳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壬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景陵

○传旨升灌顶大国师劄巴坚参及国师释迦哑而塔为西天佛子番僧升右觉义并都纲者七人道录司左正一王应琦等三人俱复真人高士原职○癸未传旨升太常寺寺丞布自云为本寺少卿

○甲申周府永宁王同金□牙薨王安惠王庶长子母万氏正统十二年生初封镇国将军成化十四年袭封永宁王至是薨年五十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庄和

○乙酉孟春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户之神

○夜月犯外屏西第四星

○丙戌赐晋府崇阳县君并仪宾胡世祯诰命冠服如制

○南京六科十三道劾奏布政使魏瀚王进伍希渊叶萱郑铭按察司副使胡汉司马垔马隆向荣佥事史俊李元镇舒玠葛萱王经吴淑王经运使李钊知府毛泰刘英等三十一员皆不职请罢黜之吏部覆奏请仍会都察院照例考察议拟以闻命从公考察不许枉人

○保国公朱永以衰老求解兵柄因乞录用其次子指挥暟 上曰卿久典戎务谙练老成特兹委任有疾宜善调理不允辞因命暟锦衣卫镇抚司管事

○丁亥巡抚延绥都御史熊绣奏二事一乞太仆寺见收马价银量支一二万两通查截杀烧荒等项例死马匹旗军每名给与七两助买马之用一欲分遣都指挥等官点视延庆绥德榆林等卫所操备旗军器械但有损坏者令自备物料送官局修理无力者量给官钱补修下所司知之

○己丑以大祀 天地 上御奉天殿誓戒文武群臣致斋三日

○承运库太监龙绶等奏本库叚疋缺用请支长芦盐二万八千引令本库内官于两淮鬻之以供织造户部覆奏盐课得利惟两淮居多故各边开中商人乐于应令若此例行则价减而利微应令者少万一边方有警将何以给所得甚微所损甚大盐法将自此而坏矣帷将两淮余盐每引易银一两可得二万八千两以备织造支给从之令每引增银二钱

○庚寅以上元节赐文武群臣假十日

○辛卯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奉天殿受之是日驾出郊坛免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壬辰大祀 天地于南郊 上还宫谒 太皇太后 皇太后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

○癸巳以大祀礼成 上御奉天殿大晏文武群臣天下朝觐方面知府及四夷朝使

○山西蒲州地震

○甲午上元节免晏

○夜月犯轩辕左角星○乙未鸿胪寺左少卿岳镇以进春传赞差错具疏伏罪 上宥之仍罚俸一月

○是日卯刻南京金星昼见于辰位

○丙申 英宗睿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杨伟祭 裕陵

○丁酉赐鲁王阳铸嫡第五子名曰当滋高密王当湄长子曰健栻淮府永丰王祐栶嫡子曰厚烓庶子曰厚炑唐府新野王弥镉庶第二子曰宇净庶第三子曰宇淡镇国将军弥鏏嫡长子曰宇涢晋府镇国将军奇瀚嫡第二子曰表榅庶第三子曰表棫楚府辅国将军均鋚庶第二子曰荣淍均列□金庶第三子曰荣淰庶第四子曰荣涎均锱嫡第二子曰荣氵□思均镔嫡长子曰荣浣嫡第二子曰荣涤奉国将军荣瀳庶第六子曰显棻辽府宜城王长子恩铣嫡长子曰宠滨代府潞城王成金□畾第八子曰聪浍镇国将军成罐嫡长子曰聪沈嫡第二子曰聪洐故镇国将军聪澟庶第四子曰俊桥靖江王府辅国将军相缨庶次子曰矢见聥奉国将 约耳□童嫡长子曰经抡辅国中尉矢见阝□兖嫡次子曰约训矢见彬嫡长子曰约忱矢见际嫡长子曰约趾矢见和嫡次子曰约颂矢见祯嫡次子曰约映矢见荣嫡长子曰约走□斗矢见闳嫡长子曰约邵

○吏部会都察院考察天下诸司官以布政使叶萱魏瀚郑铭薛纲参政高弼副使马隆司马垔秦瓛陈英参议陈奂姚绍佥事郭镗及知府刘玺等各年老有疾参议李魁佥事杨祥及知府柳或等俱罢软无为布政使伍希渊参议杨遵副使杨光溥柯忠向荣佥事王经史俊潘盛葛萱王经李元镇运使李钊及知府范吉等俱不谨运使王宏知府毛泰等俱才力不及并贪酷在逃等官知州林润等共一千一百三十四员诸杂职衙门官老疾等项又一千二百二十一员请俱如例令老疾者致仕罢软无为者冠带闲住贪酷者为民才力不及者调用其有疾官虽例该致仕若年未及五十五岁者亦令冠带闲住从之

○吏部言天下朝觐官吏及土官头目人等到部违限者共六十二人请俱逮治其罪命宥之

○戊戌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耿裕卒裕字好问河南卢氏县人南京刑部尚书九畴之子景泰五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寻改工科天顺初九畴以劾将臣忤旨补外裕亦坐调泗州判官丁父忧服阕改定州成化初言官白裕无罪乃复除检讨与修 英宗实录成升修撰寻迁国子监司业转祭酒升吏部右侍郎丁母忧服阕转左侍郎二十二年进本部尚书素与大学士万安不谐安欲工部尚书代其位乃造飞语中之遂改南京礼部弘治初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寻召入为礼部尚书复改吏部进太子太保至是卒辍朝一日赠荣禄大夫太保谥文恪裕美须髯善谈论多识国朝典故坦易率直自奉俭约不营产业人称其有父风居官颇阔略事无大小视若无足为者其再入吏部上<锍-釒>辞曰臣明敏不如尹旻公直不如王恕人以是多之所著有台阁纪闻藏于家

○己亥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程文言五事一曰清湖地以实仓廪欲将南直隶并湖广等处河泊所原额官池子池罾网并额外湖尾<氵义>港尽数清察其被官豪势要占据并冒官池为民间入籍子池者俱令改正还官并旧承佃积年多惯作弊之徒尽行革退二曰便夫役以免死伤乞于亲王之国除黄船并紧要官扛及太监长史承奉船外其粗重官扛并军校人等船不必拨与人夫止照兵部原定上水下水夫数每夫一名折收银一钱给与本船人役以偿其劳费其余随侍内外官员船则人夫夫价各半之三曰禁妄以安贫穷凡各处军民客商人等如被人负骗本利者许于丰年赴所司从实告理不许蓦赴两京法司及巡抚巡按巡江巡盐清军衙门并分巡分守官处具告亦不许朦胧赴京具奏其两京法司如遇奏告钱债者即立案不行四曰一事体以杜奸顽乞敕法司计议如南北直隶各府卫州县为事职官军民人等赴京奏诉审系被人奏告巡抚巡按并南京法司见问未结者仍行原问衙门并问归结五曰举贤才以俾政治欲将为民主事卢锦降仕给事中方向特加起用或复原职下所司知之

○庚子镇守狭西太监刘琅奏秦府会宁县君自仪宾胥钦死后为奸民杨鼎诱之出府往来凤翔地方居住今已送还本府然有玷宗室乞敕各王府凡郡主县君有孀居者除年老有子外但系年幼无出者宜令聚处一府拨老成内使并年长宫人守视不许擅自出入致有他虞礼部覆奏宜如所请若有他虞罪坐守视之人仍行彼处军卫有司一体防范从之

○掌巾帽局事太监黄瑜等奏各州县岁解水牛底等皮乞如旧例于本局自收不必差科道官监纳且验州县原来印记工部覆奏以为本局收皮过刻中选者十无一二余皆冲破退出廷臣会奏如内府十库例遣科道官监收以革其弊且皮张所以无印记者正以拣退太多在京买补或州县原非出产往往赍价缘途买纳今若必欲印记非惟远民往返甚艰亦恐终难完纳且会议之初特蒙俞允今恩命甫行而遽反非所以示信于天下 上命如旧例不必差官皮张不中者不许冲破重贻民困

○是日晓刻月犯西咸星

○辽东盖州卫地震

○狭西金州天鼓鸣○甲辰泰宁朵颜福余并海西考郎兀等卫都督撒因孛罗遣头目那孩等并都指挥肯帖该卜里干来贡赐晏及彩叚衣服等物如例

○以水灾免应天常州镇江三府弘治八年夏税八万七千八百石有奇

○乙巳天下朝觐官陛辞各赐之敕曰朕帷国家为民立官分职授政而以时考课旌别之此古今之通制 祖宗之成法也兹当天下官吏述职来朝已命所司考核冶行黜其不职者令尔等各还旧任夫官之崇者任固重官之小者责亦专凡尔有司莫非天职勿以一事不修为无损勿以一民不获为不足忧勿以一郡一邑不安为无害于治各尽乃心恭乃事以共成治化朕惟尔嘉其或贪虐病民怠忽荒政以隳前功朕惟尔责尔等其勉之戒之故谕○丙午升浙江按察司按察使阎仲宇为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福建右布政使祁顺为江西左布政使

○复除四川布政司左布政使张淮于狭西贵州左布政使刘元于云南俱丁忧服阕也

○巡按河南监察御史陆完奏天下知州知县由进士出身者多称职由举人岁贡多昏耄然进士少而举人岁贡多乞下廷臣议广进士之额以备州县之选俟其政绩有成升授京职仍将各州县分为等第大者授进士小者授举人其佐贰以下者授岁贡务使各当其才尽心牧养如有地方才力不相应者从巡按官奏请更调命所司知之○分守凉州右副总兵都指挥使陶祯自弘治十年九月以后数被虏贼入境杀掠军民男妇前后五百余人畜产以万计祯虽稍有杀获不足相当科道劾之下巡按御史逮问拟祯边卫充军祯累称枉不服命兵部察祯功过以闻兵部言祯失亡过多功不赎罪但近日总兵刘宁等镇番之捷祯与有功宁等已蒙升用而祯不及录以此并论功罪相等情在可矜拟之充军法若稍重诏免祯充军降三级带俸差操

○丁未巡按江西监察御史张缙言六事一省财力江西建昌府修盖王府乞止留内臣并郎中在彼督工一应官匠悉取回京仍查洪武永乐中事例斟酌计处今后修造府第在京止差内臣部官各一员并行所在镇巡等官督趣一切事务责成三司委官专理一严考察天下诸司官乞敕吏部都察院公同访察参以各处巡按御史所报贤否以为黜陟一宽徵收乞敕该部察上年拖欠并今年灾伤税粮或于南京起运内拨凑减免或于存留粮内斟酌处置屯田子粒乞量为分豁一清钱粮乞敕户部行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分令将仓库粮料金银等项自弘治九年为始备开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数目各库并各按察司库俱仿此造报以凭察考一禁豪强乞敕都察院将豪恶之徒但遇官司文书行提一月之内出官者照例发落三月不出又敺伤差人及四月不出者问拟毕仍枷号一月四月不出又敺伤差人及五月以下不出者俱发附近卫充军若诬告因而致死诖误干连平人者就依致死随行有服亲属一人问拟绞罪一革包揽乞敕都察院行各处巡按御史转行所属访察如有包揽里长之徒究问如律照包揽水夫等项事例民与余丁发附近卫充军军发边卫常川守哨旗校俱发边卫充军下所司知之

○戊申吏科都给事中季源监察御史吴裕等上疏言近日吏部考黜不职者有漏网者如府尹冀绮及按察使等官赵鹤龄等十人之不谨知府乔缙等二人之老疾亦宜黜退吏部复会都察院具各官历年考语以闻 上以各官考语无不谨贪酷字俱留办事

○命南京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王勇南京大教场坐营管操

○署承运库事太监秦文等奏仍乞照太监龙绶所奏长芦盐引以供织造户部言当照前旨断以不疑各官果欲沿途收买物料请以太仓余银二千两先给之而盐引不可与 上竟与之

○以旱灾免山西太原平阳二府并泽潞等州磁州守御千户所弘治八年夏税十二万一千二百石有奇

○昏刻南京北方有星大如盏色青白自文昌行丈余发光如斗二小星随之至正南炸散有声如雷

猜你喜欢
  隐帝纪下·薛居正
  卷四百六十七·列传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脱脱
  第九十回 斩庞勋始清叛孽 葬同昌备极奢华·蔡东藩
  卷之八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纪昀
  通志卷一百七十七·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七·杜大珪
  卞昆冈 第三幕·陆小曼
  完颜勖传(附完颜宗秀传)·脱脱
  尹梦鳌传·张廷玉
  潘司空奏疏巻一·潘季驯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五十五·佚名
  卷60·陈邦瞻
  纲鉴易知录卷十六·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535_1 【汉水伤稼】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江村夜涨浮天水,   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卷535_2 【送王总下第归丹阳

  • 吴文若·唐圭璋

      待考。   蝶恋花   玉宇生凉秋恰半。月到今霄分外清光满。兔魄呈祥冰禾彡烂。广寒仙子生华旦。   聪慧风流天与擅,淑质冰婆,本是飞琼伴。□领彩衣椿祝劝。蟠桃待熟瑶池宴。

  • 邵叔齐·唐圭璋

      连理枝   淡泊疏篱隔。寂寞官桥侧。绿萼青枝风尘外,别是一般姿质。念天涯、憔悴各飘零,记初曾相识。   雪里情寒逼。月下幽香袭。不似薄情无凭准,一去音书难得。看年年、时候不逾期,报阳和消息。   扑蝴蝶   

  • 第三十八出 沉江·孔尚任

    ◎乙酉五月〖锦缠道〗(外扮史可法,毡笠急上,回头望介)望烽烟,杀气重,扬州沸喧;生灵尽席卷,这屠戮皆因我愚忠不转。兵和将,力竭气喘,只落了一堆尸软。俺史可法率三千子弟,死守扬州,那知力尽粮绝,外援不至。北兵今夜攻破北城,俺已满拚

  • 卷四十四·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四十四明 梅鼎祚 编杂歌谣辞【汉歌】平城歌【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後用

  • 卷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嘉善曹庭栋编东观集魏野字仲先陜州人母梦引袂于月中承兔而生嗜吟咏不求闻达居州之东郊凿土屋方丈曰乐天洞弹琴其中歌啸自得性不喜巾帻见賔客惟纱帽白衣出则跨白驴真宗闻之累徴不起遣使图其

  • 宛陵羣英集巻十·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七言律】元施震仲寄朱理甫别后谁怜久索居寄书长恨便鸿无青山招隐思佳士白髪催人惜壮圗休羡羊何临海峤愿如朱陆防鹅湖肯来邂逅成清话不用郫筒满眼酤【原注理甫不嗜酒】赵由皦饯孔常轩馆木塔寺

  •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曹操篡汉汉灵帝中平元年曹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竒也惟太尉桥及南阳何颙异焉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佚名

    成王下周公待士【昌黎 石守道 荆公】周公居变【东坡 颍滨】周公不乐【东坡】召公【荆公】周公待士昌黎曰周公之为辅相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髪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

  • 二十九年·佚名

    (甲午)二十九年大明嘉靖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戊戌朔,行望闕禮,受朝賀。○撿詳以三公意來啓曰:「賀禮時,入班宰相數少,客人所見,至爲埋沒。甲戌年承傳內,都摠府,以六曹參判以上及漢城府堂上,多數兼差,故朝賀、朝參時,隨班宰相數少。

  • 十八年·佚名

    (癸未)十八年大明嘉靖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餉老人于闕庭。○上批答領議政金詮曰:「卿以病辭,累陳愈懇,豈不欲勉副至懷,長在頣攝?第念,元首股肱,古人善喩,安危所係,進退以之。卿,鹽梅以調予;啓沃以納予。淸德畏人之知;雅量鎭乎物

  • 卽位年·佚名

    秋七月7月4日○甲申,正宗大王二十四年〈淸嘉慶五年〉夏六月己卯,正宗薨。越六日秋七月甲申,〈初四日。〉王卽位于昌德宮之仁政門。王以正宗十四年〈庚戌。〉夏六月丁卯,〈十八日申時。〉誕降于昌慶宮之集福軒。初,正宗在位

  • 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雪峰慧空

      门人 慧弼 编师既受请。秀峰和尚引座竟。师乃登座。僧问。和尚未见草堂时如何 师云。江南有 僧问。见草堂后如何 师云。江北无(谢词不录) 师乃云。俊快底。点着便行。痴钝底。推挽不动。便行则人人欢喜。不

  • 第一 蕴相应·佚名

    第一 根本五十经第一 那拘罗父品[一]第一 那拘罗父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婆祇国设首婆罗山之恐怖林鹿园。二彼时有那拘罗父居士,来诣世尊之住处。诣已,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我乃瘦

  • 集外集拾遗·鲁迅

    诗文合集。本书鲁迅没有编完即因病中止,后由许广平编定,印入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内,计有诗文90篇和附录6则。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本书时,在原来基础上扩大重编,共收文章126篇,另外编有两个附录部分:第一部分是1898

  • 颜氏家训·颜之推

    中国古代家书。颜之推著。本书旨在告诫颜氏子孙遵守儒家传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上智之人不教而成,下愚之人虽教无益。对于中庸之人,则应加强教育。主要是以礼为教本,读圣贤之书,以达到诚孝、慎言、立身、扬名的目的

  • 苹野纂闻·伍余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伍馀福撰,凡二十则(其中有些文、史考辨等短篇)。今存版本有《学海类编》本、 《广四十家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后两种题作《莘野纂闻》)等。卷末有其子

  • 吴礼部词话·吴师道

    词话。元吴师道(1283—1344)撰。一卷。师道有《礼部集》已著录。词话仅七条,原附诗话之后。“欧阳有伪”一条,以为欧阳修词中杂有伪作,“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指出欧词杂有他人之作,颇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