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

弘治五年十一月戊辰朔钦天监进弘治六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百官颁行天下

○己巳卯刻南京见金星昼见于辰位

○庚午命狭西都司故都指挥同知李宽子佐袭原职指挥使注西安后卫

○辛未赐赵府辅国将军祐机诰命冠服如制

○翰林院编修罗玘丁忧服阕复除原职

○壬申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内官祭陵寝

○癸酉户科给事中王玺奏四川事宜一备储蓄谓四川累遭荒旱逃亡者众乞将各府州县赋税及官库存留银两十留其一以为籴本仍令里社各立义仓贮散一输边储谓转输军储宜量地里远近如重庆保顺等府去松潘为远宜徵价银每石二两二钱成都叙马等府去松潘为近宜徵本色其军士支米者仍旧每月一石支银者每石支银一两五钱内减七钱以备别用一省冗员谓松潘大坝边境要害堪设兵备官各一员整饬兵备余如绵州达县等处兵备水利管粮捕盗等官乞俱裁革以惜民费一更备御谓广安守御千户所宜令兼备达县地方而州县民兵通行停止其松潘守御别于附近卫所量拨一褒忠节谓宋季合州守王坚张珏先后捍御北虏有功宜令血食兹土以为忠于所事者之劝一革贪暴谓顺庆府北津渡巡检司实为要津为巡检者假公矢见利以困□人乞行裁革仍查天下关隘凡有此毙者通行禁约 上命所司看详以闻

○翰林院编修靳贵病痊赴京复除原职○升工部郎中林号□土为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南京都察院经历王纯为湖广按察司佥事

○诏罚狭西布政司参政王哲按察司佥事郝文杰谢显马中鍚俸各三月都御史刘忠黄绂各两月以给事中王质等查盘延绥等处粮储劾其管理欠严粮草浥烂亏折故也

○初迤西撒剌把失火者马黑麻等奏抚夷千户哈只哈三等冒支夷人廪给致令饥饿逃回又追及杀死及往还诈取财物事下礼部覆议此系夷人之词未究虗实宜行都察院转行本处抚巡等官从公勘问冒支潜杀日月并果诈取财物即追给各夷收领从重问拟以慰远人其杀死人命径自奏请发落如其虚诈亦须明白回奏仍将究问发落事由备行省谕撒剌把失等回谕速坛阿黑麻知会从之

○庆府洛交王寘錖以赐父庄王祭葬乞诣阙谢 上贻书免之

○甲戌虏入宁夏威镇堡等处军士被杀者五人伤者一人牧马被掠者八十一匹命逮问哨守指挥刘琦等五人罚总兵李俊副总兵罗钦俸各两月镇守太监张睿巡抚都御史韩文姑贷之

○乙亥升福建按察司提学副使罗璟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以水灾免应天苏松常镇等府弘治五年岁办皮张蜡密等料三之二令军民人等有愿纳银米以助赈济者授以军职不治事不为例

○是日卯刻南京风霾○丙子左军都督府带俸成安伯郭鐄卒字世威直隶合肥县人祖亮以功封成安侯赐诰券世袭成安伯鐄以成化六年袭爵左军都督府带俸至是卒辍朝一日遣官致祭仍令有司开圹与其妻夫人李氏合葬焉

○丁丑广西副总兵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马俊之子振以其父死于阵援例乞祭葬许之

○戊寅礼部议覆太医院院判刘文泰之奏请命太医院精选年二十以下十五以上官生子弟送审本部发本院分拨各馆习学仍推素读儒书精医业者不分有无官职或三人或二人教之本院堂上官相兼提督四季考其怠惰者责罚仍定三年一考五年三考俱令本院堂上官一员择取医官二员率子弟赴礼部公同出题考试果通医业准充医士否则发回本院听习一年再试三试不中黜退宁家其子弟止令专习医业不许营求科举以贰其心若五年考试并前成材者多其教师无官者奏请量升一职有官者量加旌擢从之

○ 上谕通政司鸿胪寺曰尔等职专出纳命令典司礼仪今后凡内外官员人等所进本状批出旨意通政司须抄录真正令其赴鸿胪寺报名本寺收报单亦须审明方许谢恩如或抄录及宣念差错必究问不宥

○初湖广苗贼白觜俾等聚众谋杀诸司土官掠其印至是参政李琮副使陈孜都指挥夏仕麒率指挥满瑄等出兵讨之擒贼首五十四人兵部请升琮等三人官瑄等十七人给赏内革职指挥李清乞令复职带俸差操 上命李琮等照例加赏满瑄等量赏之李清革职事由仍查实以闻

○庚辰山东按察司副使沈钟言臣提调所属学校自济南至兖州第见郊野萧条场无稼穑流民扶老携幼呻吟道路盖由今岁山东天久不雨曹濮一带黄河冲决朝廷遣工部侍郎陈政巡视河决役夫数万修筑堤防臣窃谓堤防不可不修而民情亦不可不念今天气渐寒役夫止月给未三斗其衣裳单薄将必有受冻而死者欲乞暂停工役俟来春二三月后即并督成之庶民不深怨而事亦易集工部覆议请仍行侍郎陈政酌量处置从之

○是日晓刻水星犯罚星昏刻月犯毕星

○辛巳衡王出府

○命南京兵部右侍郎王继之子凤仪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甲申大慈恩寺番僧国师乳奴班丹死其侄都纲完卜沙加坚参奏乞袭职并建塔祭葬 上特赠乳奴班丹为法王余不允

○乙酉文武百官赴衡王府行礼

○丙戌命在外军卫有司同在一城者遇岁时令节俱止于有司衙门一处行祝庆礼违者治之从鸿胪寺序班郭理奏也

○命辽东都司都指挥使陈概之子筹袭原职辽海卫指挥使

○丁亥加赐罕东左卫都督赤克纻丝纱罗各二疋以其使臣诸母额谓有婚礼故也

○降监察御史唐相为河南永城县县丞坐巡按广西时访求 孝穆皇太后宗支失实也

○戊子夜北方流星大如盏色赤光烛地自紫微东蕃外西北行至近浊后二小星随之○庚寅冬至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辛卯左军都督府带俸安乡伯张宁卒宁顺天府人景泰三年袭爵初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寻召还管五军右哨未几复调南京成化七年领神机营五千下营事后以老疾带俸至是卒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

○命纳粟赈济授武职者止许授千户以下职名并止终身不许关支月粮前授指挥例停止以兵部言其太滥故也

○丙申升吏科左给事中王质为本科都给事中户科右给事中祝俓礼科右给事中夏昂兵科右给事中杨瑛工科右给事中庞泮俱为本科左给事中吏科给事中林廷玉兵科给事中鲁昂刑科给事中季源为本科右给事中

○户部请奉诏例暂填塞浙江温处二府银坑从之

○是日晓刻火星犯上相星

猜你喜欢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佚名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九百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创议复辟之健将·李定夷
  第三节学事·佚名
  卷十七·班固
  柴通玄传·脱脱
  卷二十一·阿桂
  ●读律心得卷之三·刘衡
  卷三十·杨士奇
  卷五十一 南渡忠谏诸臣·李有棠
  卷94·陈邦瞻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弼·唐圭璋

      弼字伯弜,汶阳人。文璞之子。嘉定间进士,江夏令。   二郎神   西施浣沙碛   浪花皱石,飐夜月、欲移还定。想白苎烘晴,黄蕉摊雨,人整斜巾照领。剪断鲛绡何人续,黯梦想、秋江风冷。空露渍藻铺,云根苔甃,指痕环影。  

  • 第四折·佚名

    (外郎同张千上)自家宋了人的便是。如今新官下马,有许多文书不曾攒的,如今日在此攒这文书。张千,有一应闲杂人等,休放过来,若有人来打搅我,我不道的饶了你哩。(李德义上,云)自家李二的便是。闻说包待制大人下马,这文书不曾完备

  • 三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十一首【癸末四】耕藉还宫经郊外即目园居一日又还宫耕藉时因告协风艰矣逢年已洊馑先之力穑在予躬笼衢懒问柳烟窣被陇欣看麦露芃究是近畿资助厚远村僻壤讵能同丰泽园演耕作耕岂

  • 列传第十九 蔡廓·李延寿

    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起家着作佐郎。后爲宋武帝太尉参军、中书黄门郎,以方鲠闲素,爲武帝所知。载迁太尉从事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不栉沐,殆不胜丧。宋台建,爲侍中,建议以爲“鞫狱不宜令子孙下辞,明言父祖之罪。亏教伤情

  • 后汉孝献皇帝纪三卷第二十八·袁宏

      二年(乙亥、一九五)  春正月癸酉〔一〕,大赦天下。 〔一〕 按范书献帝纪作“正月癸丑 ”。正月癸卯朔,无癸酉,袁纪误。   即拜袁绍为后将军〔一〕,使持节冀州牧,封邧乡侯。 〔一〕 范书袁绍传作“

  • 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请将《武英殿聚珍板程序》印行并录入全书及荟要片·佚名

    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请将《武英殿聚珍板程序》印行并录入全书及荟要片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臣等蒙发下侍郎金简撰进《武英殿聚珍板程序》一本,交臣等阅看。臣等伏查聚珍板刊行书籍,施工简而致用博,罪(最)为良法,仰蒙

  • 六朝通鉴博议卷十·李焘

    (宋)李焘 撰岳阳王詧与湘东不和求援于魏魏人遣将经畧江汉三年十一月岳阳王詧旣与湘东王为敌恐不能自存遣使求援于魏请为附庸丞相泰令东阁祭酒荣权使于襄阳绎使司州刺史栁仲礼镇竟陵以图詧詧惧遣其妃王氏及世子寮为质于

  • 游雅传·魏收

    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少时好学,有高才。魏世祖时,与渤海高允一起闻名远近,朝廷征拜他为中书博士、东宫内侍长,迁任著作郎。出使刘义隆之后,朝廷授官为散骑侍郎,赐爵广平子,加授建威将军。慢慢升迁太子少傅,统领禁中兵

  • 卷之一百五  星槎勝覽後集(明)費信 撰·邓士龙

    (星槎勝覽,二卷,明費信撰。費信,字公曉,江蘇崑山人。永樂、宣德間隨鄭和通使西洋,著成此書。) 星槎勝覽後集 目錄 真臘國 東西竺 淡洋 龍牙門 龍牙善提 吉里地悶 彭坑國 琉球國 三島國 麻逸國 假里馬丁國 重迦邏 渤泥國 蘇祿

  • 卷一百五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经籍考经【礼】宋史艺文志礼类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不着録者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

  • 卷八·赵汸

    <经部,春秋类,春秋属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八      元 赵汸 撰假笔削以行权第二古者汗竹为简编简为防故有笔削之事孔子作春秋以寓其拨乱之志而国史有恒体无辞可以寄文于是有书有不书以互显其义其所书

  • 别行大般若经第七分第十六分序·太虚

    般若经来支那颇早,盖三国、西晋间已有翻译之者。然至唐玄奘三藏译成十六分、六百卷,号大般若经,始告完竣。其十六分中第一分至第五分,所诠法义略同,但能诠文句有多寡耳。第一分四百卷,第二分七十八卷,第三分五十九卷,第四分十

  • 大林答问(四则)·太虚

    钟仁益问:行持与研究佛学孰善?  答:王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研究佛学为知,实践行持为行,如是则行持与研究佛学并重。若依“知难行易”学说而言,则当研究佛学而后行持。若依“知易行难”学说而言,则当先做行持工夫,而后研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一切如来真实摄诸部仪轨秘密法用广大教理分第二十四  复次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宣说诸部最上成就秘密教理。  谓先通说一切如来最上成就

  • 卷第三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足食学处第三十四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告诸苾刍曰。我为一坐食时常得少欲无病。起居轻利气力康强安乐而住。汝等亦应为一坐食。由一坐食故亦得

  • 例言·行策

    例言此经六译秦译称最传布既广讹舛滋多故校诸疏本亦各差互今经字句一依北藏原本勘正。此经注释无虑数百家虽有数家正疏然皆互有短长其尽善尽美唯纂要一疏而已故今疏文悉遵原本无敢移易其刊定记文既会归本疏下首末开

  • 全室外集·宗泐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洪武十五年(1382)得经还朝,授左善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