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

正德十五年三月己丑朔 上在南京是日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建昌侯张延龄谒祭 裕陵如常仪

○庚寅以水灾免狭西宁远税粮一千九百九十余石草一千七百七十余束

○壬辰昏刻月犯月星

○甲午初大常寺奏近有豢豕之禁无以供祀请减常例用牛豕羊者止用牛羊用豕羊者止用特羊下礼部看详未覆奏会清明节复请所用内批谓 陵寝祭牲已有定制岂可擅更礼部其亟议之乃言豕为祀典必用之物今以民间不敢畜豕无从收买故为此不得已之说宜仍令广求无拘大小以供急用且乞降旨即弛其禁惟 圣驾所过稍为回避内批仍用豕

○乙未江西巡按御史唐龙言宸濠求复获卫时大学士费宏独知其奸谋力沮之宸濠切齿阴为中伤未几宏与其弟编修采遂罢归朝野皆惜其无罪而去既而宸濠必欲置之死地假手于贼焚其舟劫其家掘其先人坟墓宏以忠于国受祸之惨如此今宸濠以逆败而宏犹未召还其于国体不亦有疵哉若采文学足称清选无愧且与采同选庶吉士三十余人留翰林者十数人岂采独为夤缘乎请亟起宏俾究其未尽之用采亦复其旧官庶国家之待旧臣得忠厚之道矣章下所司知之

○丙申云南安宁姚安大理宾川蒙化鹤庆等处俱地震蒙化震二日仆城垣庐舍民有厌死者

○戊戌清明节遣南京协同守备西宁侯宋恺祭 孝陵是日恭顺侯吴世兴彭城伯张钦安仁伯王桓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如常仪

○辛丑大学士杨廷和等言近太监萧敬等传 圣旨罪人既获候解到之日即班师回京告于 郊庙仍恭行大祀之礼其考察天下朝觐官殿试传胪等项及 孝贞纯皇后大祥告祔诸礼节亦俱于三月内以次举行尔内外文武大小官员宜各安心办事臣等伏听明旨拜稽之余因以仰窥 皇上慎重大礼慰念臣下之至意兹者伫候日久不闻旋跸之音臣等下怀未免转生疑虑岂有 圣明在上而肯失大信于天下乎切惟大祀之礼 祖宗以来皆以正月行之今改卜二月又改三月视牲官自去冬十二月初一日为始至今百十余日轮流未已时既屡更嫌于亵玩况春丁 社稷之祀俱未举行神人之间两有未安 孝贞纯皇后大祥在二月十日宜即时祔 庙祀享今改择至再揆之礼制似亦未宜又天下入觐官员本以朝正为名今至京数月尚未得一睹 天颜吏部虽会官考察上请黜陟未奉旨定夺难擅放回各司府州县正官离任既久政务悉废虽有署印官岂能一一干理乎至于礼部会试中试举人例该三月十五日御殿策试读卷传胪具有 皇祖旧规此尤国家登庸贤俊之重事亦不可以太缓者自去秋 圣驾南行至今八月有余在京在外各衙门题奏不下五六百本中间多紧急重务俱未发出施行人心皇皇莫知所措以上事情臣等累曾奏请未蒙允纳若知而不言言而不达则臣等固不能辞其责若 陛下闻而不行行而不决亦恐无以自白于天下也况今沿河一带连岁灾伤饿莩盈途六师屯驻供亿繁劳民穷财尽意外之变尤切隐忧考之宣德二年 宣庙亲征汉庶人于八月初十日出师至九月初六日还京计其往回不出一月之间辑宁邦邦贻谋弘远诚圣子神孙之所当体念也伏愿仰承 祖德俯顺人心务怀远图用全大信亟班师回京臣等不胜惓惓之至时大学士梁储蒋冕以扈 驾在南京亦言近日以来天气陡寒恶风号怒阴霾蒙翳日惨无光四望群山皆不能办江船多漂溺者远近人心莫不惊恐皆谓时当三月和气未臻而阴沴为灾乃至于此皆臣等辅导无状之所至也伏望回銮以安 社稷仍将臣等罢归皆不报

○礼部尚书毛澄等言 郊庙诸祀皆国家大典今玉音屡下而 圣驾未旋若复逾期不举恐非所以示天下春夏之交南方暄灾师旅久处尤非所宜 圣穷实 天地 宗社臣民之所恃赖又可不深虑而过防乎六科给事中刑寰十三道御史唐符等亦以为言皆不报

○建州右等卫女直都指挥佥事哈答等金川寺演化禅师遣番僧剌麻曾称藏卜等建州左等卫女直都指挥佥事贾委等各来朝贡赐宴并赏彩币金织衣等有差

○山西宁武守御千户所风霾

○甲辰太监萧敬传旨以御马监太监杨简镇守山东等处兼管临清地方

○夜月犯亢宿南第一星

○己酉四川施州卫忠孝安抚司遣通把事田清送等贡马赏彩币钞锭有差

○辛亥四川双流新津二县大雨雹伤稼

○太保会昌侯孙铭卒铭山东邹平县人 孝恭章皇后之侄孙也成化间袭其祖继宗侯爵寻管理三千营事弘治间迁武军耀武营兼理殚忠效义二营正德初遣祀 孝陵还坐奋武营掌操已而掌府军前卫事提督神机营军务佥书后军都督府事加太保改掌右军及中军都督府事至是以疾卒其子乞祭葬许之

猜你喜欢
  第三十二回 即帝位汉主称尊 就驿舍田横自刭·蔡东藩
  ●卷第十四·胡三省
  卷十一·舒赫德
  唐鉴卷四·范祖禹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六·徐乾学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上·马骕
  阳休之传·李百药
  郭山恽传·刘昫
  慈圣光献曹皇后传·脱脱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前22)·司马光
  卷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一白居易【以下别集】窗中列远岫【题中以平声为韵 见本集宣州试射中正鹄赋後】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一作蒙笼】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碧

  • 诸先生社长姓氏·朱隗

    诸先生社长姓氏 【 共四百五十八人】陈继儒 【 仲醇眉公】 利瓦伊祯 【 本宁】 董其昌 【 玄宰思白】高攀龙 【 景逸】 叶向高 【 进卿台山】 黄汝亨 【 贞父】邹建光 【 彦吉愚公】 葛一龙 【 震甫】 王思任 【 季重

  • 列传第六十三·刘昫

    ○苗晋卿 裴冕 裴遵庆 子向 向子寅 寅子枢 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祖夔,高道不仕,追赠礼部尚书。父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早卒,以晋卿赠太子少保。 晋卿幼好学,善属文,进士擢第。初授怀州修武县尉,历奉先县尉,

  • 卷第二百四十三 唐紀五十九·司马光

      起昭陽單閼(癸卯),盡著雍涒灘(戊申),凡六年。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癸卯、八二三年)   春,正月,癸未,賜兩軍中尉以下錢。二月,辛卯,賜統軍、軍使等綿綵、銀器各有差。   戶部侍郎牛僧孺,素為上所厚。初,韓弘之子

  • 1923──中華民國十二年癸亥·郭廷以

      1﹐1(一一,一五)   (1)中國國民黨發表宣言,宣布時局主張及民族、民權、民生政策。   (2)接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並附屬財產。   (3)膠濟鐵路國庫證券借款四千萬成立。   (4)漢口全國商會聯合會通電呼籲裁兵、制憲、理財(英美

  • ●卷八·徐锡麟

    康熙二十三年,驾幸金陵。上亲谒明太祖孝陵,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命地方宫严加巡察。父老从观者数万人皆感泣,总督王

  • 卷之三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三五一供词及堂谕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九·佚名

    吞霄总理刘振德之供词,及分府准充堂谕据刘振德供:年四十二岁,原籍陆丰县人,在台生长,有妻子,现住吞霄街开干果店生理度日。前总理郑妈观办理不善,经蒙示革,无人办事;所以对保差,同各绅士、庄耆们,保举小的前

  • 卷之一百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 传第九十四 扎萨克多罗郡王额敏和卓列传 额敏和卓吐鲁番回部人祖素丕和卓为喀喇和卓阿珲父呢雅斯和卓为吐鲁番大阿珲额敏和卓嗣聚族居鲁克沁康熙五十九年大军抚吐

  • 杨国忠传·刘昫

    杨国忠本名钊,蒲州永乐人。父亲名王旬,凭借国忠的显达,被追封为兵部尚书。则天朝中的宠臣张易之,即是国忠的舅舅。国忠无学术,行为放荡,能饮酒,爱好..艹捕,品行不端,为同宗族人所鄙视。于是发愤从军,在蜀帅手下奉事,因驻防出色应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高晋

    目录河防【十六】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河防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初九日山东巡抚明兴奏言窃照济宁以南运河两岸堤工先经奏明兴修运河防所属之在城闸以下第一第二分泇河防所属之珠梅闸以下第一第二分峄汛闸内之第二十分已将

  • 卷二十三 聘礼第八·郑玄

    君使卿皮弁,还玉于馆。(玉,圭也。君子于玉比德焉。以之聘,重礼也。还之者,德不可取于人,相切厉之义也。皮弁者,始以此服受之,不敢不终也。)[疏]“君使”至“于馆”。○注“玉圭”至“终也”。○释曰:自此尽“宾送不拜”,论主君使

  • 卷十九·陆九渊

    卷十九 敬斋记 某闻诸父兄师友,道未有外乎此心者。自可欲之善至于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能养之至于必达,使瓦石有所不能压,重屋有所不能蔽,则至有诸己至于大而化之者,敬其本也

  • 第十六章 6·辜鸿铭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辜讲孔子说:“有三种错误是人们在尊长面前很容易犯的。第一,没让说话却抢着说话,这称为急躁;第二,让说话却保持沉默,这叫虚伪;第三,说话

  • 急欲见佛易著魔·印光

    当以都(全)摄(收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

  • 湘山野录·文莹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

  • 阿毗昙八犍度论·佚名

    凡三十卷。印度迦旃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与竺佛念共译于建元十九年(383)。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乃阿毗达磨发智论之异译本。犍度,意译为聚,积聚之义。以其篇章共有八聚,故称八犍度论。

  •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净居天,金翅鸟王对文殊说真言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