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

正德十一年六月辛亥朔升江西按察司副使胡锭为山西按察使

○命都指挥同知郑廉充左副总兵协守甘州地方

○壬子改管扬州府事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孙禄为山西左参政

○兵科给事中许复礼奏言顺天永平二府原无地亩之徵止验丁派差而已弘治间都御史洪钟始奏清查地土计亩出银以为军需料价之用盖因近京地方逐未优免者多故为此通融之计但验丁派差行之已久一旦改易有司利其兼徵小民受其重困但知怨讟而莫知其所由也昔人不轻变法亦虑其弊至此乞查照除豁不许一概混徵户部议覆从之

○命都督佥事张椿操练团营官军一千人防守居庸关待报乃发以抚按奏本关兵少且有警故也

○癸丑□内官祭中霤之神

○选蓟州近县寄餋马六百二十匹兑给原调辽东官军

○命都督佥事孙棠充右参将分守开原地方

○甲寅命署都指挥佥事李永定充宁夏游击将军

○丙辰给晋府庶人奇浟表梮表木□川表梆牛安妾媵米月三石

○命都指挥佥事周伦守备靖虏地方

○丁巳建州左等卫女直都指挥同知得力额等来朝贡马赐宴并赏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诏兵备官所属境内事干盗贼有司亦听提调约束时兵备副使舒晟以真保二府州县虽在所属而直隶素无两司控辖体统不明乞如在外两司之体兵部以非旧制诏特俞之

○命署都指挥佥事王伟充左参将协守松潘东路地方

○命尚衣监太监浦智往苏杭等处织造纱罗纻丝一万六千七百余疋工部言其地连岁兵荒乞裁减其数或十年五运以宽民力不从

○夺庆成王府辅国将军奇潓禄一年以信用奸徒为虐故也

○戊午命右都督张林子政世袭锦衣卫指挥使与优给林太监张雄舍人冒功自锦衣百户历升右都督而卒兵部议林前后军功应袭者九级宜令政以指挥使优给皆雄为之地云

○给事中等官周文熙等言蕃牧等所卫食粮者多中间必有积弊又御马监惟腾骧等四卫勇士旗军有免查之旨而该监应役永清等卫军匠并工部厂盔甲厂军器局营缮所织染所卢沟桥抽分竹木局京城宫城诸门神宫监供用库内承运库太仆寺等处应役军各卫俱有食粮名数乞一体清察以昭公平兵部覆请不听

○宣府大雨是日游击将军靳英遣兵三千人于龙门城御贼行至漫岭迤束山水暴涨官军溺死者七十余人 怀安城骤雨雷大震草场火

○己未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范镛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荫南京工部右侍郎崔文奎之子绍先为国子生

○巡按御史张羽劾山东左布政使陈一经衰老废事令致仕

○自甲寅至是日金星酉刻昼见于申

○庚申命都指挥佥事高勋湖广行都司掌印

○昏刻月犯键闭星

○辛酉巡按御史王相劾巡抚都御史任汉关节之门大开于江西阘葺之名素闻于东广往者以失事罢幸复起废正当竭诚图报乃竟日闭院一无所施当启门时惟舆皂呵禁数声官吏报风而已境内多盗卒伍弄奸城垒圯覆皆坐视不顾今得改南京大理寺卿自谓得计不知廷尉之官以平天下之刑者汉岂能堪此哉吏部谓汉虽居家物议不齐而处官大节无损诏留用之

○山东夏津县雨雹

○壬戌给赏辽东长岭山堡有功被伤官军人等张渊等彩叚表里绢布银两有差

○改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甲子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杭济为福建右布政使

○乙丑六科都给事中吕经十三道御史程昌等皆论山西左布政使倪天民右布政使陈逵右参议孙清登州府知府张龙为天下四害且言登州之金满籯襄陵之酒盈载潞州之嘉兴之绢杼轴一空盖皆取之于穷民散之于豪贵故劾疏日上而不报排之甚力而处之益安往年方面官一被举劾则朝廷不能容大臣不能庇而在己亦自知无所容以得全归为幸未有营求复进者也今四臣者略无畏惮不知果何所恃乎朝廷留之则为容奸长乱大臣庇之则为害正党恶使其依社凭城坏天下非小也下吏部知之四害中清乐工臧贤庇之龙朱宁庇之天民逵吏部尚书杨一清庇之疏中言大臣庇之者乃指一清而不敢斥其名盖畏一清之中伤也

○丙寅吏部疏论巡抚巡按官纠劾在外之官必有奸贪显著以实具闻者臣等即时覆奏黜之外此风闻及卑官末流不在论列者俱待朝觐会察之时以定可否制可

○礼科右给事中王江言四夷朝见旧有定规近遇侍朝之日诸夷候至日晡尚不得食始则犹听通事晓谕既而为饥渴所害炎暑薰灼不堪困惫遂艴然鬨怒突出朝门虽有伴送人役莫敢禁戢亏损国体诚非细故且各边关隘犹严奸细之禁而入贡诸夷多谙华语我之军士与之杂列阶墀语言不知顾忌凡政事得失将帅臧否库藏之虚实军马之强弱事关机密者彼悉得以旁探窃听其为奸细莫大于此况今各边奏报把儿孙进马赎罪其情叵测若以重兵驻牧关外而以骁悍之夷入贡设有内应之谋内外齐发诚可寒心宜令花当所进马匹在关验收犒劳回还如各夷必欲赴京宜敕该关并沿途一带人马严加堤备或暂调附近兵壮耀武扬威震惊远迩至于朝见之日令诸禁兵严肃部伍无或哗纵仍禁约外人勿与交通言语贸易货物待之若厚而处之实严彼知中国有备朝廷有人庶几南牧之谋或因之而潜弭矣不报

○丁卯升浙江左布政使任鉴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巡抚山西提督鴈门等关

○录懿路三岔儿堡斩获达贼功赏有功被伤官军人等绢布有差

○戊辰降山东按察司佥事牛鸾一级初巡按御史张羽劾鸾恣意妄行怨讟并作项因其父还乡辄受各属馈赆稍不满意动加棰挞宜即罢黜吏部谓鸾先为益都知县有亲冒矢石捍御城池功去之可惜乃降之

○南京六科给事中孙懋等言臣等累有论建皆留中不报不审果经 圣览以为不急姑置之邪抑左右权幸务为壅蔽未之达邪今不择可否一概留中万一奸人缘此阴相结党公为稽秘果有警急 陛下不闻大臣不知其祸可胜言邪夫明目达聪尧舜所以成圣治偏听独任秦陏所以致败亡伏愿以尧舜为法以秦陏为鉴不报

○己巳升陕西右布政使王绍为浙江左布政使

○录擒斩江西华阴寨剧贼功赏有功被伤阵亡官军人等彩叚银绢等物有差

○南京六科给事中徐文溥等言政刑者帝王驯世之具也曩者 陛下信任逆瑾播弄威福政刑大坏国势几危 天启 圣心与民更始数年之间政化清明太平复见夫何明鉴未远怠心辄乘间者举动仍遵故辙如郡守所与其理也则以崔珤之诬而逮翟唐部属所以分理庶务也则以刘琅之诬而逮王瑞之以史宣之诬而逮王銮甚者巡按御史耳目所寄也则以刘琅于喜之诬而逮施儒张经道路传闻又谓镇守太监王堂以编画地里图为名每县科银至二百两佥事韩邦奇按部止之辄生嫌怨罗织陷狱果尔则又以镇守逮两司矣内外臣工皆欲为国尽职尔乃以贵幸之言动加刑谴旗校络绎于天下缙绅骈首于狴犴远近震骇上下屏气是亦瑾之为矣向以一瑾乱政于内今以数瑾纵横于外民怨且作 陛下思之能不寒心伏惟 陛下惩目前之弊戒意外之虞割塞私爱大明政刑即如人言乞将王堂并韩邦奇下之法司参对公问使天下谓 陛下之不私于贵幸也若史宣者已蒙究治天下称快矣其刘琅于喜崔珤等罪恶请通行查究革退闲住仍敕谕南京守备并各处镇守等官务加修饬毋得仿效流毒地方官员有罪即下法司治之毋令旗校惊动天下庶几刑政平而人心悦 天意顺矣不报

○庚午升延安府知府罗玹为陕西按察司副使

○山东平原县人胡文智以妖术往来卫辉等处造为变世歌兴衰赋诸幻妄语以惑人与其党王得厚冯端杨净和等转相传播文智自称元帅伪授韩伯川等官职给与黄票招集人马聚于辉县神童庙将图不轨为挥县知县朱卿所收捕逮赴河南镇巡官鞫问得实以狱上都察院议覆文智得厚端净和皆凌迟枭首族属财产没官伯川等四十九人以谋叛未行坐较及流者有差

○甲戌吏科给事中范洵疏论陕西延安府罗玹立志卑污负材庸恶先任嘉兴贪迹大著科道尝交章论劾吏部止以才力不及调用比至延安贪饕如故酷暴益甚吏部谓玹毁誉相半请候考察今未及朝觐遽有推升一人之身贤否顿殊数月之间抑扬太异此臣愚所未知也乞将玹罢黜疏上下所司知之

○宣府大雨雹先是宣府自正月不雨至于五月复以冰雹禾稼尽死

○免彰德卫辉怀庆开封河南五府磁睢钧狭四州武安涉安阳汤阴临漳林汲新乡获嘉辉胙城淇修武武陟温孟陈留杞封丘仪封河阴祥符延津原武阳武兰阳中牟通许洧川尉氏荥泽汜水考城偃师永宁沔池三十六县正官来朝以抚按官奏灾伤故也

○丙子 孝庄睿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

○荫南京工部右侍郎沉晖继子绍为国子生

○革广西府江兵备官以桂林道分巡官兼理之兵部议从巡按御史朱昴奏也

○先是永清卫军余张鹤武功卫军匠韩章等聚党于京城内外为盗官司捕之急逃江淮间行掠者数岁复连交河县人沉汉至京改姓名诈称锦衣卫舍人及校尉名目掜撰旨意云差往浙江等处收买器玩驿递皆应付之至徐州事觉官司捕获并得其伪造御宝假关假批之类奏闻诏以其情犯深重令逮系至京治之

○顺天府宛平县民马成先报中两淮运司余盐一十二万余引后因尽绝奏乞改拨仪真淮安批验所余盐户部执奏引盐开中俱有定则岂可令奸商罔利沮坏盐法请治成罪以为奏扰之戒诏不许仍令报中

○丁丑巡按福建监察御史王介请蹔以福建附海盐课自九年至十二年俱于本处定价召商变卖并依山徵银惠安场折银俱类输以备各边支用户部议从之

○戊寅 孝穆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茂陵

○命署都指挥佥事程鹏守备福建汀漳地方

○免狭西延安庆阳平凉三府并所属州县正官来朝以方用兵故也

○南京刑部尚书潘蕃卒番字廷芳浙江崇德县人成化丙戌进士初授主事历升知府参政布政以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升南京兵部侍郎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升南京刑部尚书寻乞致仕蕃在两广时思恩土官知府岑浚与田州土官知府岑猛讎杀据其府治猛走乞援蕃剿平之议二府改设流官徙猛为福建沿海千户猛拒命所设流官知府谢湖畏避弗敢入因妄论蕃处置失宜瑾方欲以是为兵部尚书刘大夏罪遂并逮治蕃谪戍河西瑾伏诛蕃乃得释至是卒蕃历官持己皆平日无可訾议

猜你喜欢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卷之六十三·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黄上将开丧记·李定夷
  ●绎史摭遗卷四·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纪昀
  耿豪传·令狐德棻
  卷六·彭百川
  唐纪五十一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甲戌、794)·司马光
  卷二百十六·佚名
  崇儒四·徐松
  206.岳家军大破兀术·林汉达
  顾宗林·周诒春
  三十三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家宫词巻中·毛晋

    明 毛晋 编蜀花蕋夫人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防御炉香气扑龙牀龙池九曲逺相通杨栁丝牵两防风长似江南好春景画船来去碧波中东内斜穿紫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四杂曲歌辞【诗之流有八名曰行曰引曰歌曰謡曰吟曰咏曰怨曰叹皆六义之余也至其恊声律播金石总谓之曲】秦女休行【李白】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讐家罗袖洒赤血英声【集作气

  • 御选宋诗卷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四五言古诗五黄庭坚古诗二首上苏子瞻【録一首】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岁月坐成晩烟雨青巳黄得升桃李盘以逺初见尝终然不可口掷

  • 卷三十五 【宫掖】·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五 【 宫掖】侯官陈衍辑骆妃程一宁凝香儿顺帝宫人◆骆妃舞月歌○舞月歌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元氏掖庭记:己酉仲秋,武宗与诸嫔妃泛月于禁苑太液池中。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

  • 王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渥(1186-1232)字仲泽,太原(今属山西)人。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使南宋议和。宋人重之,有“中州豪士”之目。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

  • 志第十四 职官·房玄龄

    《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所以奖导民萌,裁成庶政。《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执法在南宫之右,上相处端门之外,而鸟龙居位,云火垂名,前史详之,其以尚矣。黄帝置三公之秩,以亲黎元,少昊配九扈之名,以为农正,命重黎于天地

  • 卷十二 晋语六·左丘明

    1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四·阿桂

    六月壬辰温福丰升额奏言【臣】等前此攻克北山美美寨并夺取南山碉寨贼众较前防守愈严但当乗此鋭气奋力进攻可期得手若稍事迟疑更为难办初十日辰刻令侍卫赓音素明仁宁珠布防将成徳等带领官兵上冲攻获贼卡二座杀贼十余名

  • 第32章 压迫苗族同胞·冯玉祥

    我在贵阳省城看完了军队,就到贵东镇远去检阅。沿途上一处一处地看,有许多人说地方不靖,许多苗族的人民都上山当土匪。我问:“是什么原因?”有些接近苗族的朋友们说:“就是因为抓兵,什么理由都不对他们说,就是

  • 卷一百五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理宗时牟子才奏赵汝腾徐霖不当迁逐状曰臣比因轮对有感时事辄论君子将散其几有十履霜坚氷危虑并迫荷陛下忻垂采

  • 卷四十五、咸丰时政·黄鸿寿

    文宗咸丰元年,春正月,帝侍太妃如梁格庄谒陵,越八日还宫。 江苏地震。 夏五月,革甘陕总督琦善职。琦善以剿办黑城撒拉回子及黄喀洼番子,妄杀雍沙番族颇众,命革职交刑部审讯,旋命发往吉林充当苦差。 六月,江苏上海县北门外民

  • 结论·李宗吾

    现在各军政机关,与成大事者,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譬如批呈词:“据某某所呈之情,实于法不合,特令该县知事,查明严办。”“于法不合”这四个字是锯箭杆,“该县知事”是内科,抑或“转呈上司核办”,那“上司”就是内科。又如有人

  • 墨子卷四·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四兼爱上第十四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释意密显无常迹义 释教密显解脱义广前名字功德品也四相品之第三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至)唯有密语无有密藏案。僧亮曰。二密[雨/复]常。前已开发。今释上偈云开微密。不言藏者。以佛无藏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四·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书问复金粟老和尚窃惟法门事大任荷自心者苟非湥得祖宗的骨之髓那可承虚接响丧我儿孙若于授受之际稍涉卤莽如指南倒置岂独千里万里之谬而已此藏所以褰裳濡足于法门有临岐至再之请耳至若中

  • 金仙证论·柳华阳

    炼丹医学著作。不分卷。原题华阳柳师撰,撰年不详。此书系从道家著作中辑取有关炼丹论述而成。全书列序炼丹、正道浅说、炼己直论、小周天药物直论、风火炼精赋、禅机赋等18篇。书中强调“神乃心中之元神,神炁即肾中之

  • 本草崇原·张志聪

    本草著作。3卷。清张志聪(隐庵)撰,高世栻(士宗)订补。约成书于17世纪末。此书收药289种,其中《本经》药233种,附品56种。每卷按上、中、下三品排列。每药又分正文、小字注文、阐释三部分。其正文大多摘自《本草纲目》所

  •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叙述天台山中一老师的奇事,谓写此经则可免于灾祸,至心读诵者得成佛道。本经在历代经录内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不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