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五

万历三十六年四月丁巳朔孟夏时享

太庙遣官恭代分献

○ 上谕内阁今春屡次动火头目眩晕庙享恐弗成礼遣官及陪祀各执事务秉精虔以体朕诚敬至意卿等可传示知悉

○是日午大风黄尘四塞

○兵部覆甘肃督抚官徐三畏等条议冲边紧要四事一迁移堡兵谓西宁南北二川俱系冲险要地必官兵相等防御始无偏弱查北川设有守备统兵六百名议将南川防守改设守备凑足五百名与北川守备各移临边闇门创筑一城屯住就近堵防委属长便一改移兵将谓碾伯自筑松边之后冲险比昔稍缓而沙糖川地方近日海虏跳梁乃西宁首冲之地议将碾伯游击移驻沙糖川威远堡改为威远游击领兵一千一百名仍听西宁副将统属其碾伯所遗兵委指挥等官统领操守以西宁通判移驻碾伯游击衙门督察收支提督边工皆系移缓就急防边至计一改设守备谓西大同等堡土汉杂居最称繁剧况有通海道路虏患时有议将该堡防守改设西大同守备移于豊乐堡住劄防御统辖连城等九堡仍听庄浪参将节制此乃设守城官一劳永逸之计一更调将领谓安远都司先年原为备松虏而设今虏已远遁地属稍缓而三岔堡则系凉永镇三路交冲之会议将安远都司改调守备三岔堡地方统领马步军五百名训练戍守其三岔操守改移安远统领摘剩兵马二百名守御传塘深为得策从之

○调安远备御都司郑崇雅守备三岔堡地方升庄浪卫都指挥佥事李秉元为西大通堡守备西宁卫指挥同知李希梅以都指挥体统行事守备南川

○己未大学士朱赓等言臣等接得户部尚书赵世卿揭帖其中关系最大无如边饷细稽饷额在隆庆初年仅二百余万今日遂几四百万各边一有事端輙求增兵增饷不知隆庆以前虏未款贡饷何以少今日安宁饷何以多有饷有兵及至有事何以又不足用至于宫中买办岁进二十万一切庆赏礼仪等项故事取之该监者今皆责之该部苟非鬼运神输从何措办自矿税设立以来各处正供多被侵削盐课壅滞关征减少曾未十年所亏损已四百六十万计臣杜门已久诚宜督其速出与九卿科道悉心计议严责边臣稽查兵饷痛革冒滥克剥之弊其买办上供钱粮一概停止税使即未能尽罢亦当权其利害如辽东云南有事之处先行撤回不报

○兵部言据云南抚镇再报各路捷音并前次通共斩获二千九百五十名颗旨令文武官用心进剿务期翦灭以收全功

○升刑部郎中董光宏为河南佥事提督学政  ○狭西总督徐三畏题甘肃总兵官秉忠塘报本年正二月内虏贼大举内讧我兵奋勇迎敌前后斩级一百四十五颗旨下兵部

○辛酉宴大崇教等七寺进贡番僧工卜三竹等三十名

○乙丑兵部覆云南巡抚奏自凤酋倡乱逆贼大理保杨礼以安铨遗孽乘时飈起几陷寻甸此天讨宜并诛者副使罗希益与原任都司张先声等不能侦探情形竟堕计中致令损威挫锐殒官杀兵疏失之罪亦复何辞但众寡悬殊情有可原相应责成以示曲全得旨张先声等着革去祖职充为事官罗希益住俸俱戴罪杀贼

○四川巡按钱桓言安尧臣归黔自宜挈家而去乃妻子尚留镇雄是阳回水西而阴以妻操府柄其意可知也蜀中查取陇氏宗枝彼乃陈兵阻遏是明绝龙氏之后今查陇氏子孙尚有阿固阿菊累累不乏尧臣以黔中土舍越蜀入赘占据土府戕杀焚毁待以不死更念微劳将授之职望外之恩宜何如感激也者尚复垂涎镇雄以抗王命乎诏令安疆臣即遵前旨安插毋负恩生衅陇氏既有支派蜀抚慎所择立以明天朝兴灭继绝之义

○丁卯予原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张佳胤祭葬如例佳胤铜梁县人嘉靖庚戌进士授滑县知县三历曹郎谪守蒲州祀名宦历官至应天巡抚安庆兵乱先事区画械张志孝至京万历庚辰巡抚宣府明年满酋拥骑要赏上疏勿许省饷金数万召入为兵部侍郎壬午浙兵变奉旨往镇四日底定大破倭于温州加右都御史晋兵部尚书协理戎政总督蓟辽斩逞仰二奴捷闻荫一子锦衣卫千户世袭虏犯太康蒲河前后以斩获功加太子太保寻回部管事疏请致仕卒于家佳胤才猷卓磊遇事勇敢屡平大难中外倚重准祭葬仍与补谥

○命南京法司论三饭堂内官昝忠等罪以群殴掌醢署署正周令德也

○戊辰户部请发临德二仓粮米各一万石分拨与东省被灾地方施粥赈济从之

○己巳 孝懿庄皇后忌辰遣官祭 昭陵

○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言阿克小丑一旦猖獗致地方破坏生灵遭戮惨不可言盖承平日久民不知武故一发决裂乃尔若夫招乱之繇则以滇中贿赂公行阘葺成政其最为害者莫如贡金榷税两者是以室室空虚人人喜乱闻会城焚劫之日纵火之人盖有不尽出于贼手者离心结怨使贼酋借为师名即二贼扑灭而虐政不湔滇之为滇未可知也云南去京万里往来之途仅黔中一线滇境西有金沙江可一苇直通四川马湖东有西粤路繇普安至田州不过添设数驿途平水便可以达金陵可以出荆襄事定之后亟宜<锍-釒>辟则入滇之道中繇黔东繇粤西繇蜀水繇江四途并进诸酋不剿自失其负固之势矣<锍-釒>留中

○庚午铸给改设狭西西宁副总兵关防

○辛未命顺天府祷雨

○大学士朱赓疏恳辞俸暂移萧寺侯旨不允  ○壬申雨

○大学士朱赓等会同翰林院官考试礼部送各处岁贡恩贡一千一百六十八名取中岁贡上卷三卷中卷一千六百六十三卷恩贡中卷二卷

○癸酉云南巡抚陈用宾奏报今次擒斩共一千四百四十四名颗并前三次<锍-釒>报擒斩通计四千三百九十四名颗节次追获印信七颗又查参永腾参将朱鹤龄陇把守备鲁重礼各令戴罪管事以其所部陇川宣抚多安民阴怀异志交通缅丑也俱下兵部

○乙亥铸德府广宗王麒麟钮镀金银印

○礼部覆韩世孙逵杞夫人董氏<锍-釒>请敕谕抚孤摄理国事允之

○录狭西竹巴<人>川等处地方三十年九月获功千总夏光裕等死事中伤军丁苏官等各升赏优恤有差

○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言今御史在内止有二人南京科道各止一人各省各差多阙广西旷至数年广东辽东皆目前有事无人弹压乞下考选以慰中外之望

○丙子大学士李廷机言自臣受事以来饥馑洊臻云南两广之寇敢于横行辽左建酋之骄深可忧虑每见参劾将领之章多是克饷剥军与士卒同甘苦者何人兵弱饷急太仓之空久矣而人仆亦就空内帑难捐税使难撤卿贰久缺考选久稽郎曹有积滞之嗟遗佚无登庸之望人心日以涣散政事日以废弛盐法积蠹不可禁除京商苦累莫为计议至于工作之虚糜官吏之贪墨刑狱之淹抑风俗之奢靡闾阎之怨咨天下事尚有不能尽言者书曰四海困穷诗曰天之方蹶在此时矣臣论义则不可当止论力则不能当正乞赐罢归不使政地有滥厕之人庶天下有太平之理 上优旨慰留不允

○工科都给事中孙善继言太监刘成提督织造则织造其专责也至于浙直盐课自有巡盐御史督理成何人斯乃敢越俎请敕侵风宪之职坏盐课之制乱 祖宗之法乎乞特谕撰敕衙门亟削去之便

○丁丑大学士朱赓等言近得前屯各军揭帖知高淮在辽东克剥敲骨吸髓辽人率合营男妇数千人北走投虏赖将官拦住众怒未平仍插血摆塘誓杀高淮而后已臣等日夜忧之望 皇上亟下一令数淮罪过撤其回京辽安而天下举安矣户部尚书赵世卿戎政尚书李化龙亦<锍-釒>论淮事俱不报

○大学士叶向高言臣惟古来致乱之故多矣然未有上下隔绝中外乖离如今日者 皇上试思一旦有事中外何人可以倚仗何顷钱粮可以动支何处兵马可以杀贼何方百姓知感朝廷恩德可以得其死力念及于此岂不寒心望亟讲绸缪之策以维万年基业臣旦夕去国有余宠焉 上优旨慰留不允辞

○户部覆长芦巡盐李应魁奏将南所各商积滞盐引尽赴北所验掣疏通余盐银两悉照北所规则徵收解部济边其北所严镇场改隶南所著为令盖南引积滞因销于北北场窎远因隶于南计甚便也允之  ○调水泉营守备郭世藩于岢岚

○戊寅吏科都给事中陈治则言今中外所合词而请莫急于考选一事计见在科臣寥寥数人台臣仅二人南科臣以一人摄九篆已经二年南台臣亦止一人科臣守科兼巡视仓库京营等差其奔走犹苦不给台臣十三道印务更倍于六科仓库京营之外又加以五城此岂二人所能兼任而况南台以一人独任乎内台既空无复可差外差多缺积至十余如淮扬苏松江西狭西广东广西宣大甘肃辽东及狭西之茶马河东之盐课地方半天下缺差至数年又将谁补发考选之疏充台省之额奚容再俟不报

○己卯朝鲜国陪臣李好闵等二十三员赍进表笺方物为其故王李昖告讣请谥辞宴不开市准折宴颁赏遣回

○兵部言臣惟滇南之事以得贼复印为第一义乃昨接云南抚镇报捷咨揭斩获有差而阿克郑举尚未有定踪获印七颗而武定府印尚未有着落种种皆可深疑人谓贼党已经过江外所杀获者恐非前日真正之贼又科臣王元翰论参将张名世河下交阯之役屠民抵贼今得无犹踵故智即当日而今日可疑即一人而诸人可疑安可任其叙报而不为勘也 上曰贼首未擒府印未复戕戮甚惨师老无功乃犹屡报捷音岂无掩杀避罪之弊且张名世报功独多尤属可疑着巡按御史一一从公勘来其抚镇二臣姑着戴罪杀贼必以获酋复印方可自赎

○起原任总兵官刘綎于云南  ○庚辰改兰州参将王维英于永泰城景古城守备吴光先于兰州盐场堡

○壬午大学士叶向高言臣求去之意以受事数月莫展一筹政本何地辅弼何官而可苟且度日铨臣问臣曰庶官旷矣职何以修计臣问臣曰边军噪矣饷何以处台臣问臣曰宪署空矣要紧各差急何以应诸如此类臣皆不能置对举天下至危至急之事尽责之臣等而臣等实无以副疑端一启悠悠之谈何所不至惟望 皇上亟赐臣归得旨补官考选等事俟详览简发因推官考选时频渎聒激故此迟疑方今时事多艰正赖卿协赞匡济岂可恝然求去不允所辞  ○礼科给事中胡忻题朝鲜国王李昖两子临海君珒居长光海君珲居次今国王即世其妃金氏为次子请封光海君珲业以署国事告讣夫使该国安陋承舛不禀俟我天朝则可废置自繇诚秉礼慕义惟天朝之命是听安得不以典礼相要束而骨肉相怨梯之祸哉 上曰立国以长万古纲常该国素称礼义之邦岂可擅行废立移文该国耆老大臣会同军民人等秉公详议临海何以当废光海何以当立万口一辞然后奏请定夺

○河西狡虏银歹二酋再谋入犯总兵官柴国柱率所部将士先后斩获甲首共一百六十二颗总督徐三畏以捷闻旨下兵部

○癸未大学士李廷机以被论杜门夏至 北郊分献请乞改遣  ○甲申荫原任吏部右侍郎李尚思男永新为国子生

○乙酉吏科右给事中翁宪详劾云南巡抚陈用宾失事已甚祈速推新任抚臣明白往代姑令用宾戴罪听勘更祈戒谕廷臣勿得狥情滥举复误地方

○铸给刘綎云南讨贼总兵关防事平即缴

○刑科都给事中萧近高等言顷者辽东前屯卫军为高淮散马催价索骑操马拷打号头致激众怒歃血齐盟欲挈家北投虏地淮尚稔恶不悛密访各军姓名于汪政众军益惧益愤汪政遂立毙矣夫高淮所司者税务耳一切兵马军务非淮所得问也何为而散马催价横索骑坐矧显凌之以喝打阴恫之以密访致激变众军即此一事淮之罪恶不容诛矣况居辽八九载罔上行私种种奸状尤擢发难悉乎往者滇南之变杨荣不足当烈焰之一炬说者谓凤贼一起皆杨荣之凶残积渐使然 皇上犹欲令全辽再见凤贼之惨耶夫辽左诸游手浮食之徒往往喜天下多事以快其私建酋跳梁方且为逋逃主淮又从而驱之势不胥而之虏不止 皇上亦何利于淮不亟撒之也留中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五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八·脱脱
  卷四百三十一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十五 宋武帝·王夫之
  ●卷六·法式善
  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尚史卷二十二·李锴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纪昀
  一○七一 户部为知照承办《开国方略》等书逾限未竣之总裁等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三八八 四库全书馆总裁英廉等奏请派王太岳等编校《明史 本纪》折·佚名
  有凤来仪:远游·胡兰成
  十国春秋卷二十三·吴任臣
  卷一百七十四之九·雍正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四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四古今体七十二首【癸酉七】山庄启跸之作较猎乘时正凛秋岩关爽气拂旌斿晴开塞囿千峰近雨挽山庄一日留野水拍桥沙涨落晚禾积圃石田收无遗地力繁生齿为此欣然为此忧霜气寒边塞外白露早为霜

  • 蓝涧集卷二·蓝智

    (明)蓝智 撰○七言古诗题程芳远所得方方壶写大王峰魏王炼丹武夷顶石洞千年松桧冷凭虚楼阁散虹光积翠峰峦荡云影狂歌披髪有金公曾共方壶隐此中半夜龙神问丹诀西风一鹤度辽东方壶爱此不得住西入仙岩种琪树寻常一笔扫云烟

  • 第十八歌 手捏橹索三条弯·刘半农

    手捏橹索三条弯,好一朵鲜花在河滩。“摇船阿哥火要采朵鲜花去?”“采花容易歇船难。”捏=握。火要=可要。

  • 卷三十七词曲·何良俊

    昔师旷吹律而知南风之不竞。有人弹琴,见螳螂向鸣蝉,欲其得之也。蔡中郎闻其音而知有杀心。隋炀帝将幸江都,作《翻调安公子曲》,王令言知其不反。唐章怀太子作《宝庆曲》,李嗣真闻而知太子废。古之审音者,其神妙如此。今世律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苏丞相颂墓志铭曽肇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庚辰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致仕苏公薨于润州讣闻上辍视朝二日赠司空走中使赙恤其家葬事官给崇寜元年十一月丙申葬丹徒县义理乡乐安亭五州山之东北阜维苏氏出帝高阳之后

  • 冯迁传·令狐德棻

    冯迁字羽化,其父冯漳曾任州从事。后来冯迁官运亨通,追赠冯漳为仪同三司、陕州刺史。冯迁少年时注意操行,为人谨慎,有办事才能,被授为州从事。魏神龟年间,刺史杨钧推荐他任中兵参军事,转为定襄令,不久任并州水曹参军。他历任各

  • 梁彦光传·魏徵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 他的祖父梁茂,是西魏秦州、华州刺史。 他的父亲梁显,是北周荆州刺史。 彦光小时很聪慧,有很好的天赋。 他的父亲常对亲近的人说:“这孩子有风骨,将会使我的家族兴盛起来。”梁彦光七岁时,父亲染上

  • 隋纪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604)·司马光

    隋纪四 隋文帝仁寿四年(甲子,公元604年) [1]春,正月,丙午,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丙午(初九),大赦天下。 [2]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固谏;不听。太翼曰:“是行恐銮舆不返!”帝大怒,系之长安狱,期还而斩之。甲子,幸仁寿宫。乙丑,诏

  • 卷十四·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四     宋 卫湜 撰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郑氏曰为其渎神也废举谓若殷废农祀弃後不可复废弃祀农也

  • 第八章 戒谈闺阃·佚名

    不可不可录曰。祸从口出。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古之人。拒奔女而不向人言。还纳妾而反赠以金。何其厚欤。今之人见善而疑。闻恶而信。一闻闺中丑事。不问亲疏。不审虚实。转相告语。以为新闻。致使人夫弃其妻。父斥其

  • 称佛名号品第九·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

  •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李叔同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己卯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讲李芳远记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两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讲律圆满以后,妙慧师

  • 第八十一章 一王章·佚名

    彼[玛伽]王治世之间,有多数之大善业者,此处彼处,于大险难之山中,营筑(一)美都城村落,各处分住,以遵守世间之教。(二)诸敌所难攀举于斯婆山顶,建筑似阿罗加曼达之都,恰如耶沙瓦那[毗沙门天],(三)将军斯婆守于此处,以阻止启罗罗人之鬼,庇护其

  •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An Autobiography: Agatha Christie】 1950年,在伊拉克尼姆鲁德遗址的“阿加莎之屋”,阿加莎·克里斯蒂突然心血来潮,开始撰写自传,由此开始了一段历时十五年的回忆之旅……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传

  • 气法要妙至诀·佚名

    气功著作。作者姓名、成书年代不详。本文主要论述气功养生法中“气法”的巧妙及深奥道理。同时结合导引,指出习炼气功,认识神气的相互关系至为重要,因为神气的相互作用促进身体的阴阳变化。同时还认为习炼气功,要节制

  • 道玄篇·王道渊

    元末明初全真道道士王道渊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全书分大道、玄极、赋命、明理、妙用、人物等五十五章。发挥老子学说,兼摄儒理佛法,阐论修身治世及长生久视之道。其说以大道为宗,谓大道无极,虚而无体,动而生物

  • 史记疑问·邵泰衢

    三卷。清邵泰衢撰。《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如说《高祖本纪》里,解纵罪人,坦然回沛,与情理不合;李陵得里言杀匈奴万余人,太夸大了,等等。《疑问》参审勘察,比较准确。《史记疑问》

  • 大七宝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失译。说七佛之陀罗尼,能除众生之畏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