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东逸史卷十七

忠义四

张槤字子隆,号四岑,鄞县布衣。性坦率,敦伦纪。国变后,日咄咄。会剃发令下,闭户坐室中,取酒独酌,摩其顶而叹曰:「彼曲局者恶可以兵之乎」?乃往灶下,得炭满瓮,和以木屑置床之爇之;投身其上,覆以重衾。时方盛暑,俄顷,酒力坟盈而绝。舁尸出,已绀色矣。丙戌六月二十日也。

倪文征字舜平,山阴人。以布衣为蒙师,兼通医术。绍兴破,市酒肴饮里中少年,求办一事;有诺之者。偕至墓所,命掘坎自瘗。众骇,欲散,文征恚甚;曰:「此何事,可误我乎」!或尼之曰:「死,义也。今某某等皆不死,汝一医生何自苦」?文征曰:「人各行其志,惟诸公玉予于成也」。一人曰:「岂可使土亲肤乎」?以二缸赠之,埋于坎中。文征趺坐其内,命覆之,封其隙。众环坐窃听,微闻其声,逾三时而寂(国朝入祀忠义祠)。

朱玮(小腆纪年作炜)字鸿儒,山阴人,诸生(南疆绎史称布衣)。北兵至浙,避家梅里尖。江上师溃,人皆窜伏,玮痛哭不已曰:「此日而生,全归之谓何」!乃书绝命词二语于几上,潜往礁石跃水死。家人遍觅不得,见遗语,始知其赴难也。年甫二十四(国朝入祀忠义祠)。

邹钦光,瑞安人,诸生(明季南略光作尧,字维则,永嘉人,郡庠生)。绍兴破,溺死(国朝入祀忠义祠)。

张君正,浦江人,诸生。郡城破,自缢于明伦堂(国朝入祀忠义祠)。

傅日炯字中贡,诸暨人。为诸生,与其族父平公同受业刘宗周之门。江干师溃,两人相谓曰:「吾辈义固当死,然俱有老母在,亦惟白于老母,许死则死耳」。平公白于母,不许。日炯白于母,许之,遂赴湄池死。平公乃养日炯母终身(国朝赐日炯入祀忠义祠)。

赵景麟,鄞县人,诸生(明史作布衣),寓居绍兴。江上师溃,轻巾服,怀所作文走谒文庙,拜先圣毕,赴泮池死(鄞县志:赵景麟字天生,盖一人,无赴泮池事。小腆纪年云:投泮池不死,后绝食死)。

赵天生,鄞县人。为诸生,有节概。丙戌六月,江上失守,题诗案上曰:书生不律难驱敌,何处秦庭可惜兵?只有东津桥下水,西流直接汨罗清」。竟往城东,跃入江水。渔人救之,舁还,不食不语。乃强舆入太白山,欲令食,不可,则为谬语以慰之。或曰:「李侍郎长祥克绍兴矣」。或曰:「翁洲大将黄斌卿将奉监国来恢复矣」。或曰:「石浦大将张名振奇捷矣」。或曰:「四明山寨下慈溪矣」。天生闻之,即进食。如是者半年,谬语渐穷,而天生病亦稍愈。间出山中,问樵子辈以近事,别循发示之曰:「天下大定,更何问焉」!天生大恸踣地,更不复食,竟饿死。乡人私谥「节愍先生」(国朝入祀忠义祠)。

周西字方人,定海卫人。丙戌六月,绍兴破,年仅二十六也。欢曰:「杨铁崖称老寡妇,今其时矣」。遂弃举业,训蒙养母。所着诗古文曰「痛定集」。尝与友人书曰:「今日所断不可当者,妄欲以义士自欺也。夫何地非我朝之土、何人非我朝之民,又何仓庾非我朝之粟,不必为首阳顽民以自表异也。所谓义士者,当为蹈海之鲁连争帝暴秦、奋臂之陈涉特由发难、张良之报雠、翟义之讨贼、骆宾王之草檄、谢枋得之却聘而死。否则,如陈咸之闭户不出、梅福之逃吴门为市卒、陶潜之终身为晋处士。此虽不得志于今,亦当知重于后。而我皆未能也,其敢侈谈义士乎」!此书盖其自道云。

张成义字能信,慈溪人,有异材。为诸生,受业刘宗周之门。江干师溃,起兵不克,行遯不返,莫知所终。

赵甸字禹功,会稽人。少极贫,学黹以养亲,艺绝工;时称为赵孝子。长游刘宗周之门,得其学。丙戌后,有高节,隐于缁。卖画以自给。世所称壁(原阙二字)士画者也。晚学偁山,即宗周少时读书地。

叶尚高字而立,乐清人,温州府学生。乱后佯狂,幅巾大袖行于市。太守见而执之,赋诗云:「北风袖大惹寒凉,恼杀温州刺史肠。何似蜉蝣易生死,得全楚楚好衣裳」。太守释之不问。丁亥二月上丁,携水一杯、釆芹一束,乘太守未释奠,哭于孔子之庭曰:「吾师乎!吾师乎!纵泰山之已颓,曾林放之不如乎」!太守至,怒系之狱。迨五月四日,语狱卒曰:「诘朝屈大夫沈湘之日,吾其死夫」!俾具汤沐。至明自经(明季南略云:字而栗,永嘉县学生。狱中和正气歌,有「未吞蒲酒心先醉,不浴兰汤骨已香」之句。饮药,痛骂死)。

朱锡龄字符序,上海人,诸生。己酉,松江破,偕华亭萧宾侯渡江而南,寓舟山僧寺。舟山破,死之。

娄文焕字长明,象山人,诸生(监国纪作贡生)。舟山破,痛哭,具衣冠别亲族,拱坐海边沙上,潮至随水涌去。越数日,其尸复随潮至,颜色如生;远近惊以为神。张名振在石浦,闻之,来临哭焉(国朝入祀忠义祠)。

林世英,福建人,诸生。舟山破,殉节死(国朝入祀忠义祠)。

陈瑞芝,定海人,诸生。北兵围舟山,其母李氏,嫠也,密纫衣,上下连为一,曰:「吾苦节十余年,不可使人见吾体」。及城陷,即跃入井中死。瑞芝仓皇自外至,闻母死,亦自缢。李年三十六,瑞芝甫十七也。

周容字茂三,号鄮山,鄞县人。为诸生,受知黄宗羲,能诗、善书画。沧桑之际,尝渡蛟门,脱友人之厄,几死不悔。足迹遍天下,所至皆有诗。康熙已未岁,有欲以博学鸿词荐者;叹曰:「吾虽周容,实商容也」!遂止。所着有春酒堂集。

朱金芝字汉生(甬上续耆旧传云:一字晚庵),鄞县人。少从黄道周游,得其易学。甲申之变,方在北都,削发南归,自号「忍辱道人」。流滞白门,又遭兵祸,遂往来英、霍诸山寨及太湖军中,几死者数矣。既知海上之局,始返里门,亦牵连被捕,亡命深山。久之,喟然幞被长往。或云直抵辰沅,客中湘王幕;中湘殉节(按小腆纪年,何腾蛟湘潭殉节,赠中湘王,谥忠烈),不知所终。或云曾入滇中,崎岖扈从,卒死王事。或云投郧阳山中为道士。不可得而详也。所着诗集二十余种,皆散佚不传。

纪五昌字衷文,鄞县人。性倜傥,不欲以经生自位置。所与游多奇才剑客,受业钱肃乐之门。肃乐航海死于闽,家人不知五昌所在;月余而返,乃知为哭肃乐入闽也。卜居太白山中,足迹不入城市。自言年六十二当终,已而果然。

赵自新字我完,太仓人。四岁失足堕井,家人引绠出之,无怖色。年十一,从父观射,飞矢中股;医者治之,出镞,色不变。丧母,家贫,身执厮养役,而勤学弗辍。崇祯十二年,举于乡。父老,思就禄养。十六年,需次京邸,忽心痛,遂归,父果病剧。乙酉,诣州守请给僧牒,微服出行,祝发于松江之会龙庵。旋隐嘉定之封家村。既而有谢姓者,告以应舟山之招,自新谢之。及事泄,逮者至门,自新与弟方奕,徐敛手就缚,曰:「吾久办此矣」。械至松江,绝食数日不死,复械至江宁。时主谳者为洪承畴,自新昂身前对曰:「身为故国遗民,岂尝须臾忘死哉!顾有志无其事,徒负虚名,窃用为媿」!复鞫谢姓者,卒无实,得释归。旬日卒,年五十三。临终谓其子曰:『吾生无益于世,殁后题墓石曰「明乡进士愤道僧赵某」,愿足矣』!著作甚多。陈瑚、陆世仪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愍怀太子(子囗 臧 尚)·房玄龄
  第三十六回 证冤狱张说辨诬 诛淫竖中宗复位·蔡东藩
  康熙四十二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蒋良骐
  通鉴续编卷十八·陈桱
  卷六十九·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读史记十表卷七·汪越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司马迁
  王都中传·宋濂
  卷第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二·彭定求

        卷382_1 【寄远曲】张籍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   江南路长春日短。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卷382_2 【行路难】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弊裘羸

  • 无题·徐志摩

    原是你的本分,朝山人的胫踝,这荆刺的伤痛!回看你的来路。看那草丛乱石间斑斑的血迹,在暮霭里记认你从来的踪迹!且缓抚摩你的肢体,你的止境还远在那白云环拱处的山岭!无声的暮烟,远从那山麓与林边,渐渐的潮没了这旷野,这荒天。你

  •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春正月。癸酉朔。上于宫中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子

  •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佚名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一日臣永璇、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为请旨事。恭照盛京文溯阁应行陈设《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四库全书》一部,现在陆续上紧装钉,并

  • 种师道传·脱脱

    种师道字彝叔,年青时跟随张载学习,以恩荫补为三班奉职,通过试换法,改为文官,任熙州推官、代理同谷县。县吏有田地诉讼案,满二年没有决断。师道翻阅案卷文书,一整天用力不能穷究,但此案所讼只是母亲及兄长而已。于是引吏诘问此

  • 忽辛传·宋濂

    忽辛,赛典赤赡思丁之第三子,至元初即以功臣贵族之子而入宿卫军。至元十四年(1277),授兵部郎中。十五年,出任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河南地方多强盗,往往群聚山林,劫杀过往旅客,官军无力剿捕。忽辛实行招安政策,遣土豪持官府文书

  • 参读礼志疑卷下·汪绂

    婺源汪绂撰朱子文集卷七十四策试榜喻云问唐开元释奠仪设先圣神位于堂西东向先师位其东北南向初不云有像设及从祀诸子也今以当时人文章所记着考之则皆爲夫子南面像门人亦像十二而图其余于壁是则开元之制施用于当时者亦

  • 公是七经小传卷下·刘敞

    宋 刘敞 撰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朋众也可以爲师而众归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曽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者传所

  • 提要·王志长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注疏删翼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明王志长撰志长字平仲昆山人万厯中举人明史文苑传附见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是书于郑注贾疏多刋削其繁文

  • 卷下·佚名

    尔时会中有月实胜上童真。从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见色因。云何见欲因。何见见因。云何见戒取因。佛告月实。智见智境。愚见愚境。智者见诸姝丽美色。了知秽唯是肉段筋骨脓血。大脉小脉大肠小肠。?册液脑膜肾心脾

  •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一卷·冥祥

    法师讳袆。字玄奘。俗姓陈。汉大丘长仲弓之后。本居颖川。后徙河南。子孙因之为缑氏人焉。高祖湛魏清河太守曾山魏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祖康齐国子博士转司业。又转礼部侍郎。文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

  • 卷之十·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羼提居士 毕熈志 较订唐德宗(下)己卯(十五年)四月帝诞节。敕有司备仪辇。迎教授和尚澄观。入内殿。阐扬华严宗旨。观陞高座曰。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迹。妙有不

  •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沙门道□述弟子品宣律师云。学在戒后故称为不解从戒□□□□子菩萨外化不常佛侧五戒暂来不常侍奉故第□□□□□在声闻非余二也。天台云。品来五意。一为显净名□□□□□大弟子称述不堪则备显净名之德。信仰生心

  • 诸真圣胎神用诀·佚名

    道家气功著作。编者不详。书中收有海蟾真人 (刘操,五代,北宋初人)、朗然子 (刘希岳,北宋时人)之说,估计出自宋人之手。一卷。全书共载玉皇、海蟾真人、玄葫真人、袁天纲、于真人、徐神公、烟萝子、达摩禅师、李真人子

  • 紫团丹经·佚名

    古代内丹术书。宋紫团道人撰。一卷。作者力主通过内修,运炼精、气、神而成丹药,以益寿延年。全书分为《金丹秘诀》、《古仙秘方》、《偃月玄金篇序》、《神室炼养金丹》、《采红雪炼为阳丹》、《采取阴阳真丹》、《还

  • 徐仙翰藻·佚名

    徐仙翰藻,原不题撰人。据书末跋文,当系元朝大德九年(1305)陈梦根编集。十四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诗词歌赋及各类散文二百余篇,或乃徐仙降笔,或为有关徐仙之传记赞颂,故总称为「徐仙翰藻」。所谓「徐仙」即南唐徐知

  • 正法眼藏·大慧宗杲

    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