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七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秋七月。乙卯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丙辰。钦差侍郎那彦宝奏、审明山东已革教谕李训、挟制妄禀一案。得上□日、此案李训身为教官。分应持躬谨饬。表率士子。乃娶三醮之妇。奸宿娼妓。其所刊呈字帖。内多淫亵之词。迨奉上□日革审后。仍不摘顶带。于钦差审讯时。当堂大肆咆哮。其指控钱俊为大逆不道。语言尤为不伦。种种卑污谬妄。行同无赖。该犯年已老迈。毋庸发往新疆。着即在山东省城永远枷号。以示惩戒。
○旌表守正捐躯江苏上海县民何受金聘妻金氏。
○丁巳。上御勤政殿。勾到上年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奉天、情实罪犯。停决新疆斩犯二人。绞犯五人。云南斩犯六人。绞犯三人。贵州斩犯七人。绞犯八人。广西斩犯七人。绞犯六人。奉天斩犯七人。绞犯八人。余八十九人予勾。
○戊午。谕内阁、朕本日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内载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拟东华门进班官兵等、于疯颠僧人拔刀入内、未能拦阻一案。奉上□日、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等、看守禁门。系其专责。似此疯疾之人。强行入内。当经以棍击毙。或以刃砍伤。俱分所当然。乃守御多人。竟不能一为拦阻。如军前遇敌。谅不过恇怯奔溃而已。尚能奋勇杀贼乎。此即应如所奏。亦无不可。但积习日久。实未尝经历此等事件。且人数众多。着加恩将拟绞之护军校努尔瑚讷、长玉、护军福森保等十六人、俱行宽免、发往拉林阿勒楚喀。此系朕格外恩施。嗣后各宜勤慎当差。严为守卫。傥仍前怠玩偷安。必从重治罪。决不宽贷。将此上□日着八旗护军统领书于木牌。凡进班之处。俱行悬挂等因。钦此。又奉谕、协和门进班委护军校都尔瓦、夺取僧人腰刀。当即擒获。实属奋勇可嘉。着加恩补放副护军参领。赏银一百两。帮获之护军贵保、赏银五十两。其余人等、各赏银三十两。又奉上□日于紫禁城四门、各派东三省章京二人看守。仰见我皇考睿虑深远严饬禁卫之至意。朕于十八年办理逆匪突犯禁门一案。于直班官兵等、分别惩治。并议添东三省官兵。申严门禁各事宜。悉与圣谕默相符合。惟十八年逆匪之变。较之疯僧阑入禁门。更为重大。是日禁门直班官兵。刑部分别拟以重辟。本应即行正法。因人数众多。改从宽典。当时未免姑息。着交刑部存记。凡此案疏防禁门各犯。无论遇何恩赦。俱不准查办。即摺内除某人等不议之语、亦不准叙及。如有在配脱逃者。拏获奏闻。即行正法。并着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查明现在紫禁城四门章京、护军校、护军、每日每门、必须派有东三省官兵数人在内当差。不准缺误。其乾隆二十三年恭录谕上□日木牌。现在各门仍否一律悬挂。如有遗脱者。着即补缮恭悬。并将十八年朕申严门禁各谕上□日、另书木牌。凡禁城进班之处。一并悬挂。俾直班官兵等、触目警心。共严宿卫。
○又谕、贾允升奏、各省京控案件、请降上□日不准发还一摺。所奏非是。各省民人赴都察院呈控案件。向来有奏闻者。有咨回者。有驳斥者。嘉庆四年朕降上□日不准驳斥、以防壅闭。系指案情重大者而言。若如贾允升所奏、无论案情大小。不准驳斥。即不准发还。则一切户婚田土钱债细事。一经京控。悉皆奏咨办理。亦于政体非宜。国家设官分职。大小相维。若以部院衙门理及琐屑之务。则直省地方官所司何事。且近来讼风日炽。使奸民臆计赴京控诉。必当一概准理。岂不益长刁风。倍增讼狱。拖累株连。流敝□大更大。贾允升所请不准发还控案之处。着毋庸议。惟都察院向有一两月汇奏咨案之例。嗣后凡发还案件。亦着存记档册。摘叙案情。一两月汇奏一次。即可防掩重为轻之敝
□大。其近京旗民控告细事、劄交五城司坊审断者。仍照旧例办理。毋庸汇奏。
○又谕、长龄奏、审拟借用蒙古乌拉之副都统、及索借银两之笔帖式等、分别议处杖革一摺。所拟尚轻。法礼哈派赴西藏迎接哲布尊丹巴呼毕勒罕。例不应动用蒙古乌拉。乃因驼马倒敝□大。听从属员怂恿。向青海蒙古台吉等借用乌拉。以致随带之笔帖式通丁护卫等、乘机借贷银两。虽回日如数措还。该台吉等业已具控在前。未经收回。即与勒索无异。护卫策敦丹巴索诺木、均着照所议革退鞭责。笔帖式富英、伊伸泰、毋庸交议。均着即革职。副都统法礼哈、违例擅用蒙古乌拉。又失察随带笔帖式索借银两。年老无能。着于库伦回京日降为四品顶带休致。玛呢巴达喇、着照例议处。
○己未。谕内阁、据成亲王奏绵勤之第五子奕繁、于本月初一日病故、查奕繁亦有未经命名之子、其不行呈报、系绵勤主意、特自行检举、请交宗人府治其失察之罪等语。绵勤所生二子。不报知成亲王。伊子奕繁生子、向伊告知。伊又不令报知成亲王。如绵勤尚在。自当治以应得之罪。今伊已身故。着毋庸议。成亲王先未知悉。所有自请交议之处。着予宽免。奕繁之子。即由成亲王自行命名。照例呈报。成亲王府第、一月之内。查出匿报孙曾三人。前岁怡亲王奕勋身故后、亦曾查出匿报子女多名。以此类推。各王公家所生子女、未经报出者、恐尚不少。宗室枝叶繁衍。最为盛事。该王公等匿不呈报。不知是何意见。该族长总族长等、耳目切近。又何至全同聋聩。毫无见闻。着通谕宗室王公等、凡生有子女。俱各遵例即行呈报。管理宗人府王公及各族长等、亦随时稽察。如有匿不呈报者。该族长一经查出。立即补报宗人府。并将该王公指名参处。以示惩儆。
○以礼部右侍郎和桂、兼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庚申。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谕内阁、直省藩臬出缺。例应由驿具奏。此次陕西臬司特通阿病故。徐炘护理巡抚。西安省城大员。仅伊一人。更应由驿速奏请上□日<闲>放。以重职守。乃差人斋递。徐炘太不晓事。着交部察议。
○又谕、刑部具题河南灵宝县役焦登科、踢毙荆墨儿一案。朕详加披阅。荆墨儿疯病复发。赤身持棍跑入县堂。击鼓跳舞。焦登科、卫万林二人。同系直堂皂役。若不行拦阻。或被闯入署内。殴伤本官。应得守卫不严之罪。该役等向前拦阻。因被荆墨儿持棍乱殴。一同捕御。焦登科举脚向踢。适伤荆墨儿心坎右乳。伤重殒命。焦登科与荆墨儿素不认识。并非有心致死。照共殴下手伤重律、拟以绞候。似觉过重。着刑部详查律例。或量为轻减。另行核议具奏。
○以江苏苏松粮道斌良、为陕西按察使。
○旌表守正捐躯陕西鄠县民沈大元妻刘氏。
○辛酉。旌表守正被戕江西靖安县民周春桂媳杨氏。
○壬戌。上御勤政殿。勾到上年四川情实罪犯。停决斩犯三十六人。绞犯二十三人。余七十五人予勾。
○癸亥。谕内阁、御史朱鸿奏、杜构讼之敝□大以息刁风一摺。所奏甚是。民闲讼牍繁多。最为闾阎之害。而无情之词。纷纷赴诉。则全由于讼棍为之主谋。此等刁恶之徒。陷人取利。造作虚词捏砌重款。具控者听其指使。冒昧呈递。迨审出虚妄。诬告反坐之罪。皆惟控诉之人是问。而彼得置身事外。至被诬之人。一经牵涉。业已陷身失业。即幸而审明昭雪。而其家已破。因此伤身殒命者。更不知凡几。在讼棍反局外旁观。自鸣得意。种种鬼蜮情形。实堪痛恨。着通谕直省审理词讼各衙门、凡遇驾词控诉之案。必究其何人怂恿。何人招引。何人为之主谋。何人为之关说。一经讯出。立即严拏重惩。勿使幸免。再地方官于接收呈词时、先讯其呈词是否自作自写。如供认写作出自己手。或核对笔迹。或摘词中文义。令其当堂解说。其不能解说者。即向根究讼师姓名。断不准妄称路遇卖卜卖医之人。代为书写。勒令供明。立拏讼师到案。将造谋诬控各情节、严究得实。一切重罪。悉以讼师当之。其被诱具控之人。转可量从宽减。如此探源究诘。使刁徒敛戢。庶讼狱日稀。而良善得以安堵矣。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兰山县民李郭妻宋氏。
○甲子。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军机大臣等、仪封大工。霜降后即须兴办。所需料垛。必须豫购齐全。着张文浩姚祖同先行核定价值。本月中旬、新料一经登场。即派员分投购买。运赴工次。务令储备充裕。吴璥等到工、即可源源应手。万不可稍事延缓。或筹备不足。致令临时停工待料。至大工合龙。全在引河通畅。总须于兴工一月之前。先行挑挖。方可不误。着张文浩等、迅速估明工段。派定员弁于八月初闲、即责令分段兴挑。时日从容。办理不至草率。其引河内所出之土。并令加远运送。万勿仍前堆积河干。以致坍卸入河。复形淤垫。该署河督等、接奉谕上□日。即先将此二事豫筹妥办。以便吴璥等到彼克日兴工。迅速蒇事也。将此谕令知之。
○给河南仪封、杞、睢、鹿邑、兰阳、柘城、六厅州县、被淹灾民口粮有差。
○乙丑。上幸万寿山。诣广润祠拈香。
○旌表守正被戕直隶肃宁县民赵林之妻韩氏。
○丙寅。上御勤政殿。勾到上年广东、福建、浙江、情实罪犯。停决广东斩犯五人。绞犯十二人。福建斩犯三人。绞犯一人。浙江斩犯八人。绞犯二人。余九十人予勾。
○谕内阁、向来恭值坛庙大祀。王公大臣官员、及太常寺执事各官。满洲人员内、有二十七个月服制者。是否俱不应恭与。其满汉各员有期年服制者。亦皆恭与与否。着礼部太常寺详查旧例若何。新例若何。分晰开单具奏。寻奏上。得上□日、王公大臣官员满洲人员内、有二十七个月服制者。朝会祭祀之礼。仍一概不与。惟太常寺官员熟谙礼仪者、本属无多。若照新例二十七个月服制之内、概不与祭。恐致不敷当差。着仍依旧例、百日后照常供奉祭祀。至御前乾清门大臣侍卫等、有二十七个月服制者。百日后恭值郊坛大祀。祭前一日、着仍穿蟒袍补服。随至斋宫护卫直宿。祭日着穿常服。各在上马处祗候。礼成后再一体扈从。其满汉各员、有期服及大功以下者。不与祭日期。俱仍照旧例行。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叶县民妇黄黄氏。山东冠县民张大贵妻刘氏。
○丁卯。上御勤政殿听政。
○以詹事府詹事李宗昉、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詹事福申、为大理寺卿。
○戊辰。上幸静明园。诣龙神庙拈香。
○谕内阁、朕本日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内载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奉上谕、孙灏奏请停止明年巡幸索约勒济一摺。朕初阅其词。以为无知罔识事体。继思所关于本朝家法、及我满洲风俗人心者甚大。有不得不明切宣谕者。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惟恐八旗之众。承平日久。耽于安乐。不知以讲武习劳为务。是以省方校猎。岁频举行。我皇考世宗宪皇帝十三年中、朕与和亲王等、日聆庭训。每谆谆以皇祖之定制贻谋。永当效法。朕临御以来。思绍前徽。罔敢少懈。岂少御园别馆。足供览憩。必亲御鞍马。时勤弓矢。转以此为自娱。圣祖仁皇帝有天下虽太平、武备断不可废、如满洲身历行闲、随围行猎、素习勤苦、故能服劳、若汉人则不能矣、虽由风土不同、亦由平日好自安逸所致之谕。凛然悚惕。岂敢一日忘之。孙灏以上书房行走之员。识见舛谬害事如此。若侍诸皇子教读。耳濡目染。岂独贻误养正之功。且身为言官。妄肆簧鼓。着以三品京堂改用等因。钦此。仰见我皇考恪守前型不忘根本之至意。其时因孙灏系副都御史。本有言责。圣意不加严谴。但示薄惩。若前岁朕恭诣陪都祗谒祖陵。钜典攸关。较之巡幸索约勒济、其重大更为若何。乃松筠谬逞臆见。妄言谏阻。其罪浮于孙灏又奚啻倍蓰乎。我朝家法相承。睿谟深远。陪京为王迹肇基之地。必当再三周历。勤思开创艰难。而骑射为国家根本重务。秋狝岁举。讲武习劳。即藉以倡率戎行。不忘旧俗。朕钦承彝训。每诵遗编。辄深儆惕。成宪昭垂。所当万年遵守勿替者也。诸臣若存偷安之心。微言示意。经朕觉察。立置于法。决不轻恕。慎之戒之。
○己巳。中元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谕内阁、向例各省重运漕船抵通、于七月十五日前后、即全数回空。嗣因沿途阻滞。抵通较迟。不能如期归次。迄今已三十余年。未符定制。本年南粮重运北来。行走遄速。甫届七月中旬。即已全数回空。从此归次日早。冬兑冬开。年年可复旧规。此皆上年饬令各督抚严催交兑、押令依限开行。该漕督等沿途催趱认真。且本年各帮米色、俱皆乾圆洁净。仓场侍郎等克期验收。毫无留滞。是以漕政大有起色。着传谕有漕省分各督抚、及漕运总督、一切交兑催趱事宜。均照此次办理。不可稍生懈弛。除督运各员前经施恩外。那彦成、莫晋、及坐粮厅司员玉英、沈兰生、俱着加恩交部议叙。那彦成从前曾戴双眼花翎。着加恩赏戴单眼花翎。以示奖励。
○又谕、昨日军机大臣、会同南书房翰林、缮写御制诗三集样本进呈。朕以从前进呈二集时、曾经赏赉。当亦加恩分赏朝珠蟒袍。乃几暇检阅。甫及四册。错误累累。有将宫殿字样讹写偏旁者。有将臣工名字书写颠倒者。已有二十余处之多。向来御制诗文集、军机大臣与南书房翰林会同请刊。军机大臣事务殷繁。从不与校对之役。其校勘讹误。乃南书房翰林专任其事。此次英和因所管事务较多。未能校阅。黄钺仅校十分之五。吴信中则自称曾经校对三次。今错误不一而足。皆由办事不肯实心。是以如此疏略。又本日礼部奏纂办通礼条例摺内、将绮春园误写漪春园。穆克登额等、供职外廷。于御园之名。或可诿为不知。黄钺缮写御制诗章。于题咏绮春园篇什。素所习见。乃摺内讹字未经看出。亦属疏忽。黄钺、着罚俸半年。吴信中、着罚俸一年。以示薄惩。
○又谕、御史佟济奏、请严禁督抚勒令属员告病一摺。所奏是。各省督抚表率属吏。举劾皆当一秉至公。使人知所劝惩。若如该御史所奏、督抚授意属员、勒令告病。外示宽容。使其暂行离任。至该劣员再出服官。贻误地方。均所不计。岂实心任事之道。嗣后各督抚于所属文武职官、有劣迹显着、及才不胜任者。着俱据实劾参甄别。或改教降补。或用京职。分别核办。除实系患病之员、仍照例取结奏咨外。其余概不许勒令告病。以杜虚伪。其现在告病之江苏试用同知联璧、着该旗于到京日验明是否属实。据实具奏。
○又谕、御史李肄颂奏、请饬各州县缉捕本境盗贼一摺。直省州县。本境遇有盗贼。原应上紧缉拏。有犯必获。乃近日京城内外所获贼犯。多有自外州县避罪潜逃者。自系捕务废弛所致。着刑部、五城、步军统领、顺天府各衙门、嗣后捕有盗窃等犯、籍隶外州县者。均严讯其曾否犯案。如先在原籍犯事。地方官纵令漏网。即查明案情、将该地方官分别参处。以示惩儆。
○又谕、御史李肄颂奏、请严禁已革已满书吏、暗中盘踞一摺。各部院衙门书吏。已革者不准复充。已满者不准逗遛。立法本为周密。若如该御史所奏、各衙门奸胥猾吏。仍于暗中盘踞。恐不免有舞文玩法之敝□大。着步军统领、五城、顺天府、一体访查。如有已革已满书吏、把持公事者。立即严拏究办。其各衙门书吏缺出。并着遵照定例按限遴充。毋令奸徒身后办事。以除积蠹。
○又谕、成格奏、拟遣官犯、具禀妄诉、意存挟制、请上□日严惩一摺。向来京中遇有问拟发遣官犯。刑部于奉上□日之日。即送交兵部起解。乃外省遣犯、奉到部文后。往往任其逗遛。该犯因得架词翻控。藉延时日。此案已革参将布彦图、因纵放私盐、拟发新疆。呈请留养。及带子赴戍。均与例不符。一经斥驳。即逞刁妄控。计图挟制。复经该抚审明、毫无屈抑。布彦图实属刁诈。着加责四十板、即日起解。发往伊犁充当苦差。以示惩儆。嗣后各省拟遣人犯、俱于奉上□日之日。即行起解。不准片刻停留。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徐梦莘 卷二十五·唐·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謇斋琐缀录六·尹直 双槐岁钞卷第十·黄瑜 中兴小纪卷十四·熊克 通志卷十九·郑樵 卷三十七·鄂尔泰 卷十一·楼昉 卷之四十三 三家世典(明)郭勛 撰·邓士龙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瞿宝文·周诒春 黄文骏·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