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仁宗受天兴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讳颙琰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第十五子也。母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翼天毓圣纯皇后魏佳氏。原任内管领加封承恩公清泰之女。德备安贞。性成淑慎。事高宗纯皇帝恪襄内治。克协坤仪。毓瑞肇祥。以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初六日丑时。诞上于御园之天地一家春。是年元旦。高宗御制试笔诗句云。榑木初晖少海红。御绘岁朝图志语。有以迓新韶嘉庆之句。元辰宝字宛与纪号潜符。圣集流传读者识为天心素定焉。上生而神灵。天表奇伟。隆准丰颐。举止凝重。神明内蕴。睿虑渊通。自六龄就傅。受书帘兵部侍郎奉宽。年十三。通五经。学今体诗于工部侍郎谢虑。学古文古体诗于侍讲学士朱圭。天藻浚发。英词炳蔚。援笔立就。动成典则。而性尤纯孝。七龄时。谒孝圣宪皇后于盘山行殿。渥承饴爱。事高宗纯皇帝孝仪纯皇后寝门问视。婉愉孺慕。典惬欢心。以是冲龄备蒙恩眷。癸巳十四岁。上元前夕。曲宴亲藩。特命奉觞上寿。是年。高宗遵密建家法亲书上名缄固。藏乾清宫正大光明扁上。长至南郊大祀复以上名默告祈加眷佑是日复命祀东陵。隐然以神器攸归。面稽天祖凝承宝命。实始于兹。甲午赐成大婚礼。是为孝淑睿皇后。上定省之暇。懋学稽古。日居书室。惟究心治法源流古今得失。参稽考证。寒暑罔闲。所居书室五楹。尝取三余之义。颜以味余。摛藻抒文。卷轴日富。后所刊诗文全集四十卷是也。尤喜读诸史通鉴。上下三千年治迹。了然贯彻。御极后几余遣兴依史分题制咏。遂成全帙。自乙酉六龄时。随驾至木兰高宗巡视江浙。祗谒阙里。及岁行秋狝。恒侍行幄赓天章数蒙奖赉。咏龙井诗有泉雷忽疑雨竹春不知秋十字丹毫所点定也。癸卯。高宗诣盛京恭谒祖陵命上随侍行礼。复以宗祏有托。敬告太祖太宗之前仰祈灵爽式凭永垂昭鉴。乙巳。耕耤。特命从耕播种。己酉。封嘉亲王。是时上储位早定。虽未经宣示。而眷遇日隆。每岁两陵春祀。坛庙荐祈。多命恭代行礼。主鬯精禋。期以灵承景福。紫微东偏曰毓庆宫。上养正时所居也。分邸后。移居撷芳殿。至建储未宣谕之前。又重葺是宫。复命居之。并赐继德堂额。与从前避暑山庄松鹤斋后赐额同名。盖密迩趋庭。祗承堂构。早寓付托深心。乙卯。高宗纯皇帝抚临函夏于是六十年。圣寿八十有五。溯自践阼之初。曾以纪年周甲归政告天至是果符初愿。又自密建以来。二十二年。灼见上仁孝端醇克肩重器。爰命礼官撰吉。于是年颁朔以前九月初三日。御勤政殿集王公百官。启密缄。册上为皇太子仍于岁前诹期祗告天地宗庙社稷。于明年丙辰元旦。御太和殿亲授宝玺传位于上诏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敬惟自古帝王。以圣人相禅者惟尧舜禹。而伊耆妫姒。与继体殊。惟高宗创举盛仪。前无邃古惟上缵膺洪绪。克享天心圣圣相承。用能孚定志于青宫典学之初。受成命于苍璧礼天之后。洎乎初元授政。文谟武略。日侍祗承。两圣同堂。三年一日。至四载以后。犹必恪遵考训。时廑前猷。以高纯皇帝之心为心。以高宗纯皇帝之法为法。大哉至矣。天子之孝无以加已。乃能乂安中外。绥辑寰瀛。庆洽天人。禧均覆载。贻万万世无疆之休。兹惟景缅前光。奉扬大训。用即敕谕所颁。暨御制诗集所载。敬稽育德以来。至于受玺条次始末。备书首简。着开辟未有之盛轨焉  

嘉庆元年。丙辰。春。正月。戍申朔。上侍太上皇帝诣奉先殿行礼。  

○诣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太上皇帝御太和殿。传位于上。上即位。  

○是日。銮仪卫陈卤簿于太和殿前。步辇于太和门外。五辂、及驯象、仗马、黄盖、云盘、均于午门外。乐部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前檐下。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导迎乐、及龙亭、香亭、均于午门外。銮仪卫于太和殿中楹内设上拜褥。内阁礼部鸿胪寺官。于太和殿东楹设诏案。西楹设表案。又设黄案丹陛中。内阁学士奉传位诏书于东楹案上。礼部官陈传位贺表于西楹案上。内务府官于太上皇帝御座左右旁。设几二。大学士。内阁学士。诣乾清门请皇帝之宝。内阁学士恭奉。大学士从。设左旁几上。大学士二人立殿檐下。内外王公以下文武百官。朝服咸集。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等国使臣。列于班末。礼部堂官。诣毓庆宫启请。上朝服祗俟。届时。后护内大臣。率侍卫二十员。于乾清门外。礼部堂官于门阶下。前引大臣于太和殿后阶下。咸左右序立。礼部堂官奏请太上皇帝礼服乘舆出宫。上随行礼部堂官前引。后护内大臣从。至中和殿后降舆。太上皇帝御中和殿升座。上在惟内西向立。鸿胪寺官引执事大臣官员行九叩礼。侍班官先趋出。就朝班位立。中和韶乐作奏元平之章。太上皇帝御太和殿升座。上在殿内西向立乐止。阶下鸣鞭三。丹陛大乐作。奏庆平之章礼部堂官导上诣殿中拜位后立。鸿胪寺官。引王公文武百官暨外国使臣。咸就位立。上率王以下咸跪。宣表官由西檐入殿右门。从西楹案上奉传位表至殿檐下跪。大学士二人跪展表。乐止。宣读讫奉安案上。退。上兴。仍西向侍立。大学士二人导上近太上皇帝御座前。左旁大学士奉皇帝之宝跪进太上皇帝太上皇帝亲授上宝上跪受宝右旁大学士跪接。恭设太上皇帝御座右几上。大学士恭导上诣拜位乐作。上率王以下行九叩礼。乐止。礼部堂官奏礼成。鸣鞭如前。中和韶乐作。奏和平之章。太上皇帝还宫。上于保和殿暖阁更礼服。内阁学士豫奉传位诏皇帝之宝于太和殿中案上。礼部官豫奉登极贺表。于殿东楹案上。前引后护。侍立保和殿外。如前仪。礼部堂官奏请上御中和殿。执事大臣官员行九叩礼。趋出就斑次如前。上御太和殿登极。中和韶乐作。奏元平之章。上升宝座。乐止。鸣鞭如前。丹陛大乐作。奏庆平之章赞进跪如前。宣表官由东檐入殿左门。奉东楹前案上表文。乐止。宣读如前。乐作。王公以下。暨外藩各国使臣行九叩礼。退复班次立大学士入殿左门。礼部堂官进至檐下。大学士奉诏。由闑东出殿中门。授礼部堂官。礼部堂官跪受。兴。奉至丹陛中黄案上恭设。行三叩礼。兴。复奉由中阶下至丹墀。陈云盘内。礼部官一员跪受。兴。由中道出。礼部堂官奏礼成。鸣鞭如前。中和韶乐作。奏和平之章。上还宫。大学士。内阁学士。仍奉宝恭送乾清门。礼部。鸿胪寺官。诣天安门楼上。恭宣上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颁行天下。诏曰。朕缵绍丕基。抚绥函夏。勤求治理。日有孜孜。仰赖上天眷佑。列圣贻谋。寰<宀禹>乂安。蒸黎康阜。声教四讫。中外一家。御极以来。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扩土开疆数万里。缅甸。安南。廓尔喀。以及外藩属国咸震慑威棱。恪修职贡。其自作不靖者。悉就殄除。功迈十全。恩覃六合。普免各省漕粮者三。地丁钱粮者四。展义巡方。行庆施惠。蠲逋赈贷。不下数千万亿。振兴士类。整饬官常。嘉与万邦黎献。海隅苍生。同我太平。跻之仁寿。朕持盈保泰。弗懈益虔。勤念雨旸。周咨稼穑。于庶言庶狱庶慎。靡不躬亲。宥密单心。时几交敕。用亹上副祖宗付畀之重。下抚亿兆仰戴之诚。日慎一日。六十年于兹矣。回忆践阼初元。曾默吁上苍。若纪年周甲。当传位嗣子。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载。今敬迓洪厘。幸符初愿。原康强逢吉。九旬望袠。五代同堂。积庆延祺。光于往牒。非昊慈笃祜。申命用庥。曷克臻此。天生民而立之君。使为司牧。授受之际。敢不兢兢。溯自癸巳南郊。即以嗣位皇子之名默奏上帝。并于成京恭谒祖陵。敬告列祖在天之鉴。昨冬颁朔届期。特宣布诏旨。明定储位。以丙辰为嘉庆元年。豫敕所司敬议归政典礼。皇太子秉性谦冲。胪诚固让。率同内外王公大臣等、具章请朕至百岁始行斯典。但天听维聪朕志先定。再四申谕、勿得恳辞。皇太子仁孝端醇。克肩重器。宗祏有托。朕用嘉焉。已诹吉祗告天地宗庙社稷。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太和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其尊号繁文。朕所弗取。毋庸奏上。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履端首祚禅授上仪。宜沛新纶。同敷恺泽。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左。一、在京在外诸王以下至公等以上俱加恩赐。一、内外自公主以下至格格。各加恩赐。一、内外满汉文武大小官员。俱加一级。一内外大小各官。除各以现在品级已得封赠外。凡升级及改任者。着照新衔封赠一、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照现任品级各荫一子入监读书。一内外文职自四品以下。武职自三品以下。降革留任。及信俸罚俸处分。准其开复。一、会试额数。俟礼部临期奏明人数。请旨酌量广额。乡试大省加三十名。次省加二十名。小省加十名。满洲蒙古加六名。汉军加三名。一、各直省入学额数。大学加七名。中学加五名。小学加三名。一、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免坐监一月。一、各直省儒学。无论府州县卫。俱于本年以正贡作恩贡。次贡作岁贡。一、每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暂赐六品顶带荣身。以备召用。务期采访真确。毋得滥举一历代帝王陵寝孔子阙里及五岳四渎等祀。应遣官致祭者。照旧例举行。一、官吏兵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叛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谋杀故杀真正人命。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不赦外。军机获罪隐匿逃人。亦不赦外。其余自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以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未结者。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告讦者。以其罪罪之。一各省军流人犯查明到配三年。实在安静守法。及年逾七十者。释放回籍。一、各旗籍内务府并五旗包衣人等、凡侵贪挪移。一切赔罚应追银两。实系本人家产尽绝者。查明准与豁免。其分赔代赔。以及牵连着赔者。一概豁免。一凡官员因公赔罚等项。而其子孙又代祖父着赔者。查明宽免。一、旗营官兵。有因出征及被灾。借支俸饷者。免其扣还。一、满汉兵丁曾经效力行闲。因被伤年老闲住者。除例得优恤外。查明着加赏赉。一、各直省有同堂五世。及亲见七代者。除例赏扁额外。查明各加恩赉。一、天下之本农为重。各府州县卫、果有勤于耕种。务本力作者。地方官不时加奖以示鼓励。一、年老之人。自古所重。满汉七十以上。除家奴外。给与品级之处。该部查议具奏、一、除五旗包衣佐领下披甲人等不赏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护军披甲人。炮手步军。各赏一月钱粮。一、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匹。棉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一各处养济院。所有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有司留心以时养赡。毋致失所。于戏。常厥德保厥位。深维创业垂统之心。本诸身徵诸民。聿昭继体守文之治钦此。予小子祗承慈命勉荷洪图谨奉宣敕谕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上侍太上皇帝诣寿皇殿行礼。  

○御乾清宫。赐皇子亲藩等宴。  

○庚戌。以册立皇后。前期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上诣奉先殿行告祭礼。  

○谕军机大臣等、福康安和琳奏攻克擒头坡。骒马硐等处险要贼寨。痛歼苗匪。览奏欣悦。擒头坡山路险窄。贼匪木城石卡愈多。福康安、和琳、密为布置。出其不意。夺险而入。并令额勒登保。分兵前往遏其归路大加歼戮。将骒马硐各大山梁全行夺据。擒头坡、骒马硐、为平陇乾州门户。门户既破。官兵乘胜长驱。直抵平陇。福康安、和琳、远在军营。懋着劳绩。嘉奖之余。深为眷念。至兵丁等打仗出力。均属可嘉。捷音一至。当普加优赉。同沾恺泽也。将此传谕知之。  

○辛亥。上御太和殿视朝。王公大臣官员谢恩。  

○上奉太上皇帝命。遣东阁大学士王杰、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多永武、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嫡妃喜塔腊氏为皇后。敕曰。抚临万国。先占家吉之贞。表率六宫。宜正坤元之。位遵睢麟之王化。仪辅孚邦。布穜稑于天官。职崇修壸。尔皇太子妃喜塔腊氏。祥传渭涘。淑着河洲。珩璜习虞汭之容。褕翟谨周门之则分荣少海。方宠命之司承。佐治内朝。尚徽音之克嗣。庆际十全之岁。肃肃鸡鸣。欢承五福之堂。诜诜螽羽。兹以皇帝嗣位初元是用立尔为皇后。锡以金册金宝。于戏。绎三朝之宝训敏德兰闱。树九室之芳型。扬辉桂殿钦此兹朕谨遵奉太上皇帝敕旨。举行册立典礼。尚其祗承无斁。  

○遣礼部尚书德明、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周兴岱、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封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敕曰椒庭备秩。赞坤极之安贞。桂殿分荣。沛巽申而畀锡冠崇班于翟鞠。壸职兼修襄顺德于珩璜芳型是式。尔皇太子侧妃钮祜禄氏。柔嘉维则。淑慎丕昭。名族钟祥允协瑶筐之吉内朝辅治。庶腾炜管之徽。兹以皇帝嗣位初元册立皇后是用封尔为贵妃。锡以册宝。于戏翊化六宫之长。迓厥繁禧。拜恩九御之先膺兹鸿庆。钦此。朕谨遵奉太上皇帝敕旨举行册封典礼尚其祗承无斁。  

○遣礼部尚书纪昀、为正使。内阁学士扎郎阿、为副使。持节、赍册、印、册封刘佳氏为諴妃。敕曰。政承修壸。荣分内治之隆。庆际膺图。德奉中宫之化。鸿禧克迓。象服攸宜。尔刘佳工。式礼聿娴。秉心维粹。温恭成性。修紃组以甄仪。柔善流声。协珩璜而表度。皇帝嗣位初元。册立皇后。用以册印封尔为諴妃。尔其勤宣淑问。更懋赞乎坤仪。备着芳猷。用祗承乎巽命。钦此。兹朕遵奉太上皇帝敕旨。举行册封典礼。尚其敬膺无斁。  

○遣礼部左侍郎铁保、为正使。内阁学士那彦成、为副使。持节、赍册、册封侯佳氏为莹嫔。敕曰。椒掖承华。进崇班于月御。芝函锡命。昭令范于星闱。爰沛新纶。用光懋典。尔侯佳氏。夙秉小心。克娴内教。佐袆衣而协吉。礼赞三宫。习琼佩以迎祥。职参九室。兹以皇帝嗣位初元。册立皇后。用以金册封尔为莹嫔。尔其徽章祗荷。新恩均拜于兰宫。阃训虔遵。蕃祉同承于桂戺。钦此。兹朕遵奉。太上皇帝敕旨。举行册封典礼。尚其敬膺无斁。  

○上侍太上皇帝御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千叟宴。赐亲王、贝子大臣、官员、蒙古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年六十以上、兵、民、年七十以上者三千人。及回部、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贡使等宴。其一品大臣、及年届九十以上者。太上皇帝召至御座前。亲赐卮酒。并未入座五千人。各赏诗章、如意、寿杖、文绮、银牌等物有差。  

○侍太上皇帝御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以举千叟宴于皇极殿礼成。用柏梁体联句。  

○壬子。上侍太上皇帝御紫光阁。赐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哈密郡王品级贝勒额尔德锡尔等、及土尔扈特、杜尔伯特、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使臣等宴。并赏赉有差。  

○癸丑上以孟春时享太庙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甲寅。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丙辰。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侍太上皇帝幸圆明园。  

○诣安佑宫行礼  

○命吏部右侍郎胡高望、在南书房行走。  

○丁巳。上侍太上皇帝御山高水长。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及外藩使臣等食。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魁伦朱圭吉庆等奏拏获洋盗审明办理各摺。所办俱属认真。但未获各犯该督抚等皆称远窜外洋盗匪逃窜之后。势不能久留洋面。其淡水及食米等物。均须上岸取用。将弁等仍当于岛<山奥>处所。巡缉擒拏断不可任其远扬潜匿。即如濒海渔船蜑户平日以捕鱼为业。若无所捕获难以谋生或为盗匪作线或潜行入伙。皆所不免。又海面往来商船多有携带器械。以资防御。势难禁止而不肖之徒。或借此为名。即持械出洋为匪此则不可不实力稽查。又据魁伦奏、剿匪兵船。搁汕失火。兵丁舵工。均经沉溺。着该署督查明赏恤。有淹毙者。咨部昭阵亡例议恤至摺内称获犯一百三十名内有五十余犯皆系出洋贩卖咸鱼。因无船照。经关津拏获到案讯明并无为匪情事是该犯等俱非行劫案内之犯。该署督一并叙入以见其获犯数多。殊属牵混。嗣后遇有此等案外人犯毋得仍前牵连叙入。将此各谕令知之。  

○戊午上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朱圭奏属员贤否摺内。所列考语。俱为公允。惟藩司陈大文。称其操守廉洁。仓库谨慎。惟宜化其偏僻。可以独当一面等语。粤东素称腥膻之地陈大文操守既优正可资其整饬。即待属员稍有过当。亦属小疵。且人才难得。朱圭惟当加以劝迪。化其偏执。成可用之才。岂不甚善至知府陆维垣据开向称能吏。颇事浮华。到粤后渐知敛戢。知府为方面大员。若不知检身率属。则操守即不可信。朱圭务当随时留心。傥陆维垣不能力改旧习。即据实参奏、不可稍事姑容。致滋贻误朕于爱惜人才之中。寓澄叙官方之意。朱圭身任封圻。尤当因才造就。甄核协宜以副委任。将此谕令知之。  

○上以次辛祈谷于上帝。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庚申。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奉太上皇帝命赏皇后兄盛住侯爵。  

○辛酉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问太上皇帝安上以是日祈谷大祀福酒。奉觞躬晋太上皇帝太上皇帝赐上福酒。  

○侍太上皇帝御奉三无私殿。赐皇子亲藩等宴  

○御山高水长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及外藩使臣等食。至癸亥。皆如之。  

○壬戌上诣安佑宫行礼。  

○侍太上皇帝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等宴。癸亥上侍太上皇帝御正大光明殿。赐大学士尚书等宴。  

○赏故安南国贡使阮光裕、银三百两。  

○甲子以吏部右侍郎胡高望、充经筵讲官。  

○乙丑。上还宫。  

○丙寅。上诣大高殿行礼。  

○幸圆明园。  

○问太上皇帝安。  

○侍太上皇帝御山高水长。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及外藩使臣等食。  

○添筑浙江山阴县三江大闸石坝二道。从巡抚吉庆请也。  

○庚午。孝圣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东陵。上侍太上皇帝诣恩慕寺恩佑寺行礼。  

○壬申户部侍郎署湖北巡抚惠龄奏枝江、宜都、二县民人聂杰人、刘盛鸣等、密谋不轨、带兵搜拏情形。奏入。谕军机大臣等惠龄驻劄荆州。本为策应湖南军务。今枝江等处。适有逆民聚众抢劫之事。惠龄得以就近查拏。事机实为顺利。但该犯等以防范苗匪为名。见乡民愿从者多。遂密谋不轨。未必不因荆州宜昌等处文武官员。大半派往军营兵丁等亦多有徵调。存城兵少以致心生窥伺乘闲滋扰。延及四县。虽现在拏获多名。而聂杰人等尚未就获。其余伙党尚多。若不探明该犯等实在藏匿所在悉数围拏。尽法处治何以戢奸宄而净根株。但荆州亦属紧要德福未便远离。可不必带兵同往。惠龄务将首从各犯搜拏净尽。严行惩治。俾奸民共知儆惧不可将就了事。将此传谕知之。  

○癸酉朝鲜国王李算、遣使表贺万寿冬至元旦三大节及岁贡方物赏莱筵宴如例  

○甲戌上还宫。  

○谕内阁、本日如见伴送安南国贡使之广西泗城府知府朱礼。人甚颓惫。经朕询问一切情形。奏对全不明晰。因检阅该省督抚。节次所奏该员考语。俱系中下。自难胜方面之任。朱礼、着即以原品休致。  

○又谕、伴送外藩贡使。自应于属员中择其才具强干。心地明白。堪以管束者。派令护送。何得以衰庸之员。率行派委。转为外夷轻视。即该抚因地方紧要。须明干之员。留办地方事务。但伴送贡使。亦关紧要。岂该省属员中。舍朱礼外别无可派之人。成林。着传旨严行申饬。仍交部议处。至各省督抚。遇有派委护送外藩之事。往往漫不经心。率以庸材充数。宁不思伴送使臣。乃外藩观瞻所系。岂容率意滥委。此后各督抚如不慎加遴选。再经朕召见看出。惟各督抚是问。并着通谕各督抚知之。  

○乙亥。上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丙子孝仪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  

○谕内阁、向来各省遇有纠众抢夺。及同谋共殴等案。于获犯后。如遇首犯在逃者。俱系先将为从各犯按例拟结发落。其为首之犯于获日另结。但伙抢之案。人数众多。各犯到案后。明知起意为首。及动手伤人。罪所不赦恃有在逃之人。往往推诿御罪。避重就轻。及至逸犯就获。而已结之犯业经流徙。又无从到案质证。殊非核实定谳之道。嗣后各省办理此等案件。于获犯审讯时。如遇首犯在逃。即将从犯按例拟罪监禁。俟逸犯就获后。质讯明确。再行定地起解。如此办理。庶凶徒无从狡展。而案情不至枉纵。  

○谕军机大臣等、朱圭等奏请、拨广西省备东谷石以备储粜。粤东上年晚稻收成分数。前经朱圭具奏、通省约计七分有余。其节次奏到粮价单内。俱注明价中。且有较上月减贱之处。何以又须拨动广西备存谷石。虽据奏广东惠、肈、各府食指浩繁。潮州七府。毗连闽壤。晚收歉薄。本年青黄不接之时。或须平粜。必须豫为筹运但此等情形朱圭于上年奏报粮价时。即应早为奏及。朱圭平日尚属留心民事。于此事未免失之迟缓。除现在奏请拨运谷石。即照所请办理外。着传谕朱圭。即将广、肈、惠、潮、等府现在民食。是否足资接济。曾否办理平粜之处据实具奏。  

○又谕、玉德奏、东省粮价平减。采买谷数已足。复发银增买一摺。所办非是。采买最易滋弊。即遇仓库缺短。亦应酌量情形。陆续采买。不致有妨民食。山东地方。连年秋成本未一律丰登。惟上年收成较稔。未必即至谷贱伤农。玉德即欲买补仓谷。亦祇须按照额数量为采办。乃于各属如数买足之外复行增买。必致民闲粮石渐形短绌。价转腾贵。是未必实于仓储有益。而小民先受其累。看来竟系该抚听信属员之信。率于额外添买。以为藉端勒派侵肥地步。而于民食有妨之处。竟未计及。着传谕玉德。除现在应行买补缺谷业已足额外。其余加买者不必办理以期民食无碍。至此等弊端。各省皆所不免着通谕各督抚一体遵照务须酌量情形妥为筹办。毋任地方官藉词买补致有侵肥勒派等事  

实录卷之一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一·焦竑
  ●卷九十八·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一·李心传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六十六·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徐紘
  卷六十六下上·郝经
  第四卷 仓库 善堂·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纪昀
  卷二十七 下上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上·班固
  董绍传·李延寿
  翟銮传·张廷玉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佚名
  龚景张·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刘员外上,云)自家刘员外的便是。自从李府尹借了我十个银子,可早一年光景也,本利都无。闻知他有个小姐,生的十分标致,大有颜色。料他父亲也无钱还我,我一心要娶他做浑家可不好?我着人请刘道姑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道姑上,云)

  • 卷一百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目録花鸟合景徽宗花鸟图【元王恽】吴中女子画花鸟歌【元虞集】花鸟图【明岳正三首】李少参宅林良花鸟图【明顾璘】题花鸟【明顾清】题僧人花鸟扇头【明汪淮】松雪花鸟图【明文徵

  • 曲话卷五·梁廷枏

    金圣叹强作解事,取《西厢记》而割裂之,《西厢》至此为一大厄;又以意为更改,尤属卤莽。《惊艶》云:“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院。”改为:“这边是河中开府相公家,那边是南海观音院。”《

  •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四·逆臣·宋濂

        ◎逆臣   铁失者,当英宗即位之初,以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为太医院使。未逾月,特命领中都威卫指挥使。明年,改元至治,有珍珠燕服之赐。三月,特授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仍金虎符、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官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臣姚广孝资政大夫户部尚书臣夏原吉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政大夫臣胡广等奉敕修甲辰春正月丙寅朔李善长徐达等奉 上为吴王时群臣以 上功德日隆屡表劝进 上曰戎马未息疮痍未苏天

  • 靖南王耿传·佚名

    耿仲明字云台,先世山东人;徙辽东盖州卫,为皮岛毛文龙养孙,名毛有杰。生而面深墨、手掌洁白如玉,躯干伟长。骁勇善战,文龙为心服,官至参将。明怀宗改元人起前辽东巡抚袁崇焕为督师,赐上方剑,得便宜行事;崇焕故与文龙不相能,至是复

  •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平准书》所述是汉代平准政策产生的由来,实际上系统介绍了汉武帝以前的富国政策。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大一统的封建集权zheng府是如何利用权力,扼杀、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以求解决自身财政危机的。其主要

  • 王铭传·张廷玉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最初隶属俞通海,随军攻蛮子海牙于采石。因王铭骁勇,挑选为奇兵。交战伊始,他就率敢死队突击敌人,攻占了敌人的水寨,从此多次立功。在太湖和吴军交战,右臂中流矢,拔出佩刀割出箭镞,又投入战斗。得到了俞通海

  •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四人物志十四宗室王公传十二【追封勤敏镇国公阿拜 追封慤厚辅国公塔拜 恪僖镇国公巴布泰  追封介直辅国公赖慕布 原封镇国公聂克塞 镇

  • 世范卷中·袁采

      处己人之智识有高下  【原文】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舌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着,尚可

  • 宗镜录卷第九十七·延寿

    夫佛教已明。须陈祖意。达佛乘者。皆与了义相应。如法华经云。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第一毗婆尸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由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三·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近军苾刍。游行人间。三月坐雨安居已。度一弟子。与彼渐行。至室罗筏城。尔时具寿近军洗足已。往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诸佛常法。若

  • 卷之三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云门澄禅师法嗣 湖州府苕溪指南明彻禅师 金华应氏子。年廿二。投古卓剃染。卓示万法归一话。令参久之。恨无所入。两断其指。徧参明宿

  • 卷第四十一·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四十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立秋日提纲(七月) 密庵杰禅师立秋上堂。一叶落。天下秋。风高云淡。水碧空浮。达磨不会接手句。少林空坐冷啾啾。叵耐云门垛根汉。复於头上更安头。记得僧问

  • 丰臣秀吉·柴田炼三郎

    本书是柴田炼三郎以日本战国时期统一全日本的丰臣秀吉一生为蓝本的小说。其实就秀吉的一生而言,浓缩在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的确稍显单薄,但因为是小说题材,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个人演绎的成分很少,而且大的事件

  • 闲居录·吾丘衍

    一卷。元吾丘衍(1268—1311)撰。吾丘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详见《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学问淹通。艺尤精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札记。此书即其札记手稿,生前未刊。后陆友仁得于吾

  • 玉溪子丹经指要·李简易

    道家著作。3卷。宋·李简易纂集。撰年未详。卷上载混成仙派之图、悟真篇指要、交会图、三五一图。介绍了九还、七返、鼎器、真铅、真汞、真土、刀圭、媒合、采取、融结、烹炼、金木交并、水源清浊、温养沐浴、脱胎神

  • 孟子私淑录·戴震

    清戴震著。三卷。撰于乾隆三十一年 (1766),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写定为《孟子字义疏 证》。共有答问二十五条,后删去三条,又增加二十六 条,即为《绪言》。其观点与《绪言》、《孟子字义疏证》一 致,表明作者的唯物主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