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六年。辛未。九月。己卯。兵部议覆、福州将军兼管闽海关事务新柱奏称、闽省驻防官兵内。有缘事革退者。因外省向无复准挑补甲缺之例。终身沦弃。无计资生。请援在京八旗例。无论官兵。凡罪犯军流以下其有家计窘迫。愿补披甲缺者。验看年力强壮。弓马娴熟。俱准挑补。应如所请。通行各省驻防处。一体遵照。从之。
○山东巡抚鄂容安奏、东省今岁被灾颇重。更有造播逆词。盗决堤工等案亟须办理。而署抚陈宏谋、未能即日到豫。是以将豫抚印务。暂交藩司富勒赫、护理。一切灾赈事宜。令其详告陈宏谋接办。臣已莅新任。东省民风狡悍。自当仰承前谕。推诚化导。若刁顽尤甚之地。不妨暂时从严。其善良率教者。即宜加意保护。务俾平日不致惊疑。遇事先知畏惧。得旨。所见甚属可嘉。勉力为之可也。
○又奏、东省被水州县。前任抚臣准泰、先后奏报。成灾者四十八处。不成灾者二十五处。统计成灾额地八万余顷。于通省额地九十九万余顷中。止十分之一。其被灾之民。若目下日食无缺。则赈项可待冬间。但应先给赈票。以安众心。至贫乏者。自当随查随给。庶糊口有资。不至流移四出。再、水涸处。种麦为急。借助耔种。尤不可缓。现亲行查勘。其勘不成灾处。亦当量加抚恤。所有应须银谷兼赈。及专赈谷、银代谷处。俟详查定议。报闻。
○铸给四川督标中军都司关防。从总督策楞请也。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庚辰。上奉皇太后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辛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山东济南等属。今年夏秋。被水成灾。该抚现在筹办赈恤。但查东省折赈之例。每谷一石。给银五钱。该省当积歉之后。虽连获丰稔。而民间元气。究未大复。今又值此偏灾。米价自属昂贵。若照常例折赈。恐其不敷购买。着加恩每谷一石。折银六钱。俾被灾穷黎。得资糊口。以示轸恤。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山东济南府等属。今岁夏秋。被水成灾。业经加恩赈恤。更念该处被灾之后。粮价渐昂。所有各州县存仓谷石。未必尽皆充裕。其沿海之登、青、莱、等府。地属僻隅。转粟为难。尤当亟筹接济。以裕民食。奉天与该处。一水可通。着照乾隆十三年之例。暂弛海禁。令招商前往购籴。运东粜卖。俾滨海穷黎。无虞艰食。其商船出入口岸。仍令该地方官、照例给予印票。实力稽查。毋致透漏滋弊。该部遵谕速行。
○军机大臣等议覆、山东巡抚、原任河南巡抚鄂容安覆奏、尚书舒赫德条陈、各省标营、增扣名粮、以充公费一款。查豫省除南阳镇。向有官地租息。可敷公费外。其河北镇属九营。及抚标左右二营。公费尚多不足。前请以兰阳等十县、官庄地亩一百余顷租息。分拨各营。以济公用。部议以此项租息。经前督臣王士俊、奏请归公。接济民食。未便拨归营伍。但豫省地广兵单。既难再行增扣。又无别项可筹。且官地租息无多。民食原不藉此接济。若归营伍。稍添公费。实于民无损。于兵有益。应如所请。令抚、镇、按各营额兵多寡、事务繁简分拨。其收支查核。酌定章程。妥协办理。从之。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壬午。谕曰、庶吉士寅保、前因随伊父唐英、在粤海关任内。未经散馆。着加恩赏给编修。
○两江总督尹继善奏、前奉谕旨。密拏传播伪稿官贵震、并搜伊家书札。得捏造孙嘉淦本稿一纸。又有山东按察使和其衷幕友刘宏谟、密寄官贵震之亲戚郑鹤年札。内称据沂州府禀获讹传伪稿之犯刘恒发、究明钞得自官贵震、请咨江省解审。当即诡词向东家云。官贵震系我至亲。求与抚军商酌。将刘恒发供词。改为拾自途间。无从根究。得以从轻归结等语。是官贵震之稿底。流播东省。先有刘恒发一案败露。从轻寝息。非止和其衷所奏。李仆一案也。按刘宏谟札内情形。伪稿出官贵震之手无疑。现亲行严讯。坚不承认。并牵涉多人。因密札山东抚臣。令和其衷交出刘宏谟、押解江省质讯。定拟另奏。伏思此案。早据沂州府获犯供明。钞得自官贵震。乃和其衷、准泰、通同瞻徇、删改供词、草率完结、实为溺职负恩。而和其衷闻各省传播。恐事败露。始将李仆供出官贵震情由奏闻。希图掩饰。更为巧诈。一并据实参奏。得旨。有旨谕部。谕曰。两江总督尹继善参奏和其衷。先于刘恒发传钞伪稿一案。听从幕友刘宏谟密属。删改供词。从轻完结等语。东省此案。朕初意准泰先有成见。希图苟且了事。和其衷虽隐饰于前。尚据实陈明于后。虽有心取巧。或实屈于外官院司体统。不得不然。情理尚在可恕。是以准泰案内。未将和其衷治罪。今据尹继善所奏。则和其衷已先受幕友密属。适准泰以无从根究相商。正合其意。遂从轻完结。转向幕友市恩。而准泰之涂抹发还。实堕其术而不知。迨事不可掩。则专卸过于准泰。设准泰当即欲根究入告。和其衷必且代为求宽矣。其居心阴险谲诈。一至于此。罪更浮于准泰。着该抚鄂容安、即将和其衷革职拏问。解交刑部。一并严审定拟具奏。
○军机大臣等、遵旨议覆、通融筹办餧养官马一事。查八旗官马。二万七百七十三匹。每匹月给马乾银三两。近因豆草价值日昂。不敷购买现今京外各处草料。虽贵贱不一。较之京师。究属悬殊。请酌拨一万匹。派出餧养。在京师减马万匹。草料自可平减。而各处兵丁。所领马乾银。亦属宽裕。热河分拨一千匹。近京各庄头、分拨二千匹。此外七千匹。交总督方观承、派督提二标、及宣化等五镇、各营餧养。其草料银两。热河及庄头。由户部给发。直隶各标营。就藩库动支。于本年十月派出。至明年三月下厂前赶回。如减克草料。以致马匹疲瘦。该管官议处。兵丁庄头治罪。从之。
○兵部以武会试中额请。得旨。这考试。汉军取中五名。直隶取中十二名。陕西取中十二名。广东取中八名。河南取中五名。山东取中四名。江南取中三名。山西取中六名。湖北取中二名。湖南取中二名。四川取中二名。广西取中二名。福建取中七名。浙江取中七名。江西取中五名。云南取中三名。贵州取中二名。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癸未。上回銮。奉皇太后居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恒文覆奏、传播伪稿案内。有江舜五供今年正月初七八间。在伊叔江华章参铺内。见江逢鏄手持奏稿。说是江西天一堂寄来等语。伪稿一案。流传数省。其传钞月日。先后不同。江舜五所供正月初七八之语。是否确有凭据。抑或记忆不清。随口供认。该犯等现在楚省。着传谕恒文、令其再加研讯。务得实在传钞月日。据实奏闻。
○甲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曰、尚书舒赫德、着驰驿前往江南。会同总督尹继善、查办事件。步军统领事务。着尚书哈达哈、暂行兼管。镶红旗汉军都统印务。着李元亮、暂行署理。
○大学士江南河道总督高斌、河东河道总督顾琮奏、阳武漫口。自河唇筑坝。业将工次奏闻。嗣后大河溜势变迁。径趋东坝。水深溜急。难以施工。随移下一百五十余丈。另起坝台。两边镶埽。但恐入袖合龙。溜势太急。未免冲刷为患。钦遵前谕指示。于河唇内兜水处。另挑引河一道。分杀水势。报闻。
○乙酉。谕军机大臣等、阿思哈奏到、拏获传钞伪稿之张联义等一摺。此案各省俱已传播。该督抚稍知大义者。即经实力严查。阿思哈直至接准廷寄。始行查出数犯。其前此之苟且塞责。并不留心可知。况在晋省传钞之犯。一查即得。又何必派员易服改装。如此拙办。至所获人犯。不过乡愚无知误信。别无情节。则枷责已足蔽辜。前此即将办理大概。传谕该抚。自可遵照办理。何用分别监禁。淹系囹圄。又属太过。阿思哈身任封疆。不应种种舛谬若此。着传旨严行申饬。
○又谕曰、苏昌奏到、思陵土州阿那何村。被夷人推去土墙、占去粮田六十二片等语。从前凭祥州一案。原因土民越占夷界起衅。该督抚等、已委道员、亲临查勘办理。今思陵土州。又有推墙争占之事。如果因内地土民。侵越所致。自应惩治土民。以服外夷之心。不可长刁风而生边衅。若果系夷人乘机阑入内境。侵占粮田。而该督抚等、转因恐滋事端。将就完结。示弱外夷。则不特体统攸关。亦非郑重边防之道。惟在该督抚等、秉公酌理。据实妥办。务令远疆宁谧。再此案定长何以不行奏闻。着一并传谕询问。寻定长奏、思陵土州。被夷人毁墙拔竹一案。维时因该道府将至凭祥。查勘毁栅之事。即令就近先赴思陵。查验明确。是以未遽奏闻。嗣据覆、系该土州头人。串同隘目。希冀侵占。捏诬妄报。当即秉公质讯。厘清界址。俾土夷人等、还守旧业。其扶同妄禀之土知州韦日昱、吏目李仰高、有无听属受贿等弊。亦经会同督臣苏昌、题参究审。报闻。
○丙戌。以山东兖沂曹道阿尔泰、为山东按察使。
○命直隶口北道吴炜、来京。以京堂用。在尚书房行走。
○豁免山东寿光、掖县、平度、昌邑、潍县、等五州县。被水成灾。应免起存银四千三百七十两有奇。
○丁亥。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据定边左副将军亲王成衮扎布奏称、准噶尔回人阿克珠勒等、带领四百人。马匹牲口四万余。至伊都克边卡。求告贸易。因使侍卫传永等、将禁止贸易之故晓谕。又遣头等台吉策卜登、与效力行走索拜、带蒙古兵前往禁止贸易等语。所奏甚是。准噶尔诡诈难信。禁止贸易之事。伊等非不闻知。今复携货来售。若以其远来辛苦。恩准贸易。伊等又习为固然。嗣后更多带货物。何所底止。且日久或致别生事端。必当速为严禁。可寄知成衮扎布、令其转谕额默根、明白晓谕回人阿克珠勒等。云、准噶尔与我大国和好以来。议定祇在肃州与京城两处贸易。后又归于肃州一处。并未有在喀尔喀贸易之例。尔等何得私带货物前来。虽称贸易已十余年。此皆下人私事。亦从无数万牲畜之多。所有从前与尔等私相贸易之人。已经查出治罪。所欠之项。亦已追出给还。尔等岂得佯为不知。自今以后。不许再来贸易。若因雪大难行。暂准卡外过冬。贸易则断乎不可。如此明白晓谕。只作成衮扎布之意。不必告以谕旨。再、准噶尔之人。诡诈多计。观其能带大队牲口前来。岂不能令大队人众行走乎。成衮扎布又一摺奏称、准噶尔乌梁海八十余户。在边卡附近游牧过冬。请照例许其过冬回去等语。由此观之。准噶尔之人。明系习惯渐进。今虽无事。若任其如此。日久恐致生事。伊等渐次向内地游牧。或窥探喀尔喀等游牧。此等处、不可不严紧防守。先期豫备。各处边卡。时加稽察。可传谕成衮扎布知之。
○以内阁侍读学士麒麟保、为太仆寺卿。
○以编修秦鐄、充日讲起居注官。
○戊子。谕曰、兵部侍郎兼管顺天府府尹事蒋炳奏称、皇太后六旬万寿。敷天同庆。府属绅士。共建经坛。祝厘伸悃等语。今岁恭逢大庆。海宇同欢。辇毂近光。抒忱尤切。宜特沛恩纶。以广庆泽。其中如原任詹事黄叔琳、以康熙辛未探花。年跻大耋。重遇胪传岁纪。洵称熙朝人瑞。着从优加给侍郎衔。其原任侍郎王景曾等。休致者着照原品各加一级。革职者复还原衔。用昭行庆施惠至意。
○又谕曰、山西布政使多纶奏请、暂宽科举之额。所见极为舛谬。科举分别省分。计取中之额以为额。其数已宽。学臣照额录送。尚恐未必无幸邀备数之辈。若更加滥取。徒启荒陋者幸进之念。转使石□民玉杂淆。耗主司目力而眩裁鉴。于遴选真才。培养实学之道。实无裨益。前者鄂敏、曾为此奏。朕以其沽名博士子称颂。严切批示。但或出于一己之见。是以未经传谕中外。今多纶亦为此言。当由听幕宾怂恿。抑或士子有此妄想。故相传播。以致听采入告。均未可定。以科举而论。中额有定。千人应试。与万人应试。所中止有此数。有何加损。何惜令其一体入闱。但试问其一体入闱者。为名乎。为实乎。违道干誉。弃实务名之事。朕所不为。况今特开恩科。士子群叨格外盛典。乃欲因此更思滥冒。则得陇望蜀。其不知足亦已甚矣。此所关于风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为明切晓谕。令天下士子知之。
○又谕曰、山西布政使多纶奏请、酌更外省坛庙主祭之官。以肃祀典一摺。似有所见。布政使虽地方正印。究系督抚属员。况督抚正封疆大员。安得谓非地方官。至道员驻劄之地。以州县印官主祭。其品秩相悬。为之踧踖不安。何以严对越而重祀典。乾隆二年所定之例。过于拘泥。着该部另行定议具奏。寻议、嗣后坛庙春秋祭祀。省会、令督抚主祭。布政使以下陪祀。其有道员驻劄之府州县地方。亦令道员主祭。府州县等官陪祀。揆诸各省丁祭、督抚主祭之例。亦归画一。再、督抚道员。倘遇出巡时。仍令布政使。及该地方正印官摄祭。至将军都统提镇等。均系武职。仍照旧例陪祀。从之。
○户部议准、直隶总督分观承奏称、直属各州县民壮。部议有无虚充名数。应令裁汰之处。查额设民壮共六千一百八十七名。均系督理河工。专司驿务。照数设立。尚虑差遣不敷。未便更设裁减。从之。
○兵部议覆、贵州巡抚开泰奏称、黔省烈当一驿。原系安南县所属地方。该县兼顾甚易。请将驿丞缺裁。所有夫马钱粮。俱归县管理。其廉俸工食。一体裁彻。原设民壮十名。照旧留存。以资该县差遣。应如所请。从之。
○恤予广东海安营、因公浮海、遇风飘殁弁兵、祭葬银两。
○己丑。谕、今日刑部查奏秋朝审内、侵盗钱粮官犯陆开江等各案。将着落该上司分赔情由叙入。殊属错误。朕于侵盗劣员。定以重辟。严申限期者。原以警贪邪而肃法纪。初不为钱粮起见。前经屡降谕旨。其定例上司分赔。不过因其瞻徇属员。不早为觉察。以致属员恣行侵盗耳。若谓帑项有着。可即将本犯拟入缓决。则平日视官帑如已赀。肆意糜费。至定罪之后。恃有上司代为完项。藉以迁延岁月。幸逃刑戮。劣员更无所畏惧。且使各省转滋分赔着追之案。益觉纷繁。是国家以钱粮为重。人命为轻矣。殊未喻朕辟以止辟本意。且帑项之有着无着。自属农部职掌。法司谳决案内。只应于本犯限内完否。定其罪名。无容牵涉。办理刑名大臣等、其悉朕意。寻议、侵盗钱粮。与贪婪事同一例。均以二年限满。有无完赃为断。上司分赔。仍与本犯无涉。不在完赃之例。其畏罪完项者。例得邀恩。若限满不完。应由缓决改入情实。但侵盗各案。情罪轻重不同。嗣请每年秋审内。仍照例按限定拟。如情罪有与陆开江等相类者。虽限内亦拟情实。特将未经限满处。声明请旨。并令直省督抚、于所属侵盗各案。初入秋审时。即将限期、扣算起止。详细开明。以便临审公同查核。报闻。
○庚寅。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乾隆十三年。截留江省起运漕粮六十万石。分贮山东备赈。所有给过各帮旗丁行月耗赠银两。例应按其程途。照数追缴。经部行文。于应领。新项内。全行扣还。但各旗丁现年所领钱粮。仅供一运之用。若一时全扣。所剩无几。穷丁办运。必多竭蹷。着加恩将滁苏等十四帮。应追银三万一千余两。宽至壬申年为始。分作三年扣完。其江兴等十三帮。并无屯田赡运。及什军帮贴。情形更属拮据。应追银七万四千余两。亦自壬申年为始。分作八年扣完。俾军力舒展。该部即遵谕行。
○兵部议覆、直隶总督方观承疏称、沧州至砖河、水陆袤延。易藏奸宄。请于适中之地。添置塘汛墩台一处。设兵五名。于沧州汛、照旧派拨三名。砖河汛、添拨二名。内挑马兵一名。守兵四名。驻劄巡缉。应如所请。从之。
○命大学士陈世倌、管理礼部事务。
○两广总督陈大受故。调湖广总督阿里衮、为两广总督。以安西提督永常、为湖广总督。调甘肃提督李绳武、为安西提督。以原任陕西固原提督、署湖广宜昌镇总兵豆斌、为甘肃提督。
○以故翰林院五经博士关朝泰、子涛、承袭。
○辛卯。以加尊皇太后徽号。敕谕礼部曰、朕惟合九州以致养。非徒问视之常仪。统列服以尊亲。曷罄显扬之至愿。矧宫庭集庆。忻盛典之宏昭。而海宇腾欢。思鸿声之遹晋。式稽茂礼。允洽徽章。钦惟圣母崇庆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德懋安敦。功符厚载。恩垂教育。勖一人宵旰之勤。化启修和。锡兆庶昇平之福。懿徽允着。广敷及物之仁。舀履常绥。弥笃受天之祜。兹以一阳之月。恭逢万寿之期。值花甲之初周。际芳辰之正永。前者亲扶玉辂。见东南父老。共效嵩呼。今则庆溢璇宫。与中外臣民。同登寿域。河清海晏。幸际昌时。巷舞衢歌。悉惟慈福。用伸诚款。恭晋隆称。敬加上圣母皇太后徽号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皇太后。兰殿称觞。奉天颜之有喜。萱帏迓祉。祝圣寿以无疆。奉镠册而腾辉。合四海之欢心共戴。映金瓯而蔼瑞。与万年之景祚俱长。其应行典礼。尔部敬谨详议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开泰奏普安县红藤箐地方。奸徒私铸钱文一摺。看来私铸必由私销。而私销治罪例严。私铸尚得秋后处决。地方官查获奸徒。往往以私铸定案。而私销之由。即不复深究。乃向来积弊。此案务将私销实情。彻底严究。不可草率。况在深山密箐之中。聚集多人。且贿买里长地棍。通同庇护。种种不法。其情罪重大。于地方实有关系。开泰已起身赴京。着即饬交该护抚、从严办理。
○又谕、泾州生员朱绍恺等、赴都察院首告平凉县人甘普、妖言聚众、假号仙会、谋为大逆等情、已经交军机大臣审讯。其所供词。并无确据。而案内人犯。俱在甘省。一时无凭质对。现交步军统领衙门。选派司员。押同朱绍恺、前赴甘省。着该督即选派贤能道府一员。俟司员到西安。即令一同速往。严查审讯。如甘普果有妖言聚众情形。即行密速拏究。务尽根株。不得稍有宽纵。若系朱绍恺等、挟仇诬首。审出实情。即宜按律问拟。以警刁风。该督办理此案。务宜迅速严密。不可丝毫洩漏。致奸徒闻风远扬。可将此传谕黄廷桂知之。
○又谕曰、恒文覆奏、传播伪稿案内江舜五、原供江西天一堂寄来、确系正月初七八日。验查本年正月帐簿。开载收银日期甚明。与该犯所供相同等语。天一堂传寄伪稿。年月既确。而万仁汤供出之罗绍文、游国礼、又俱物故。惟有李德贞、罗云辉、可质。并傅万长、留稿未取之语。自当辗转研究。看来天一堂查取根由。于此案情节尚近。而官贵震等、转属枝叶。此伪造之人。贻累几许无知。陷于缧绁。揆之天道。岂容漏网耶。恒文摺、着钞寄舒赫德、尹继善、阅看。寻奏、奉谕即密咨山东抚臣。将傅万长解江质讯。嗣据东抚咨称、傅万长又系得自张二、现将张二留东省追究。至罗绍文、游国礼、虽已物故。而万仁汤供出与罗绍文同行之李德贞、罗云辉等。不可不严行究诘。是以移咨江西抚臣。将万仁汤、李德贞等、解江根究。则天一堂伪稿。是否系已故之罗绍文等钞传。自可得其确实。报闻。
○又谕、滇省传播伪稿一案。原从提塘吴士周禀出。则吴士周实首发其奸。如果见此稿词语悖逆。有愤恨之情。即为首出。则其人深属可嘉。宜加奖赏。或恐他省发觉。追究牵连。急为举首。因此根查得实。亦属有功无过。着该督等、以现将吴士周作何办理之处奏闻。寻奏、臣会同抚臣。提讯吴士周、据供前见此稿。误认为奏过本章。是以钞禀镇营。不过讨好之意。并不知系讹传等语。是吴士周非因情词悖逆。愤恨举首。亦非畏惧牵连。豫为禀出。身充外委提塘。见此逆词。不即首报有司缉究。钞送各营。以为讨好之具。情属可恶。应即革职。报闻。
○又谕、两广总督陈大受。才品优长。精明勤慎。扬历中外。倚任方殷、前因患病。奏明暂交督篆。随经降旨。令其在署调理。以冀速痊。忽闻溘逝。朕心深为轸恻。着入祀贤良祠。以奖贤劳。其应得恤典。着察例具奏。
○户部议覆、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疏称、浙省被旱成灾。前奉谕旨。浙江、江南、江西、三省生俊。准照在部收捐之数稍减。在浙报捐备赈。请按现在粮价。每谷一石。作银一两。俊秀捐谷一百八石。廪、增、附、及武生、青衣生、悉按部捐折色银数计算。如情愿捐米者。以一米作二谷。第米不及谷耐久。请准收加一耗、以敷盘量销耗之用。其江南、江西、两省士子。请令随地报捐。均应如所请。令士子于各该本省。备谷运往。毋得就浙购买。转致米价高昂。并饬督抚、不时稽察。以杜官吏藉端侵那。留难勒掯等弊。俟米粮充裕后。奏请照旧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赈贷河南上蔡、浚县、信阳州水灾、罗山县旱灾饥民。口粮耔种。
○是日起。上以孟冬享太庙。斋戒三日。
○壬辰。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铸给福建福州府属之屏南、福宁府属之霞浦、福鼎、等三县。新设训导钤记。从巡抚潘思榘请也。
○癸巳。谕军机大臣等、苏昌、定长、等奏到、委员查勘广西思陵土州。沿边地方。被安南夷人拔竹占地一摺。粤西与安南接壤。自来边境相安。上年舒辂奏称、沿边栽种筋竹。以杜私越。一面奏明。即交地方官办理。其办理之道。未经详悉筹画。并未饬交承办各员。妥协清查。因有凭祥、思陵、土目头人。乘机侵占交地。以致夷人不甘。而土目仍以拔竹毁墙。捏词禀报。转坐藩国以梗化不遵约束之罪。现据该道府等查明。分别完结。此皆由舒辂轻率举行于前。办理不善于后。致滋事端。边疆督抚。应慎重周详。以图久远宁谧。岂可任意妄有举动。舒辂着交部察议具奏。
○又谕、两广总督陈大受、患病溘逝。已经降旨入祀贤良祠。着再加恩照伊品级。给与应得三代封典。伊子陈辉祖、并着赏给一品荫生。
○策试天下中式武举詹文正、等八十五人。于太和殿前。
○赈恤福建霞浦、福安、寿宁、福鼎、等四县。风潮饥民。
○以湖南永绥协副将冯哲、为湖广宜昌镇总兵。
○是月。江苏巡抚庄有恭、谢恩并奏、蒙恩简任学政。四载以来。体察士习民风。略知梗概。诚如谕旨云。俗尚浮华。文而少实。嗣后惟正已率属。广布德心。提其固有之天良。策以尊亲之大义。其顽劣不悛者。则国法具在。断不敢姑息长奸。至积欠一项。前在学政任内。凡有衿士抗欠。从未姑纵。况今身任封疆。何敢稍有瞻徇。得旨。所言是矣。勉力行之。至随时随事。无不训诲。与凡臣工皆然。而况汝乎。
○江苏学政雷鋐、谢恩并奏、臣莅浙一年。未有涓埃之益。蒙恩调补江苏。惟有恪遵谕旨。操守以廉介为先。衡文以清真为尚。得旨。览。江苏更繁要于浙省。汝其勉之。又今年浙省被灾颇重。虽非汝司文者之责。然既周行数郡。灾黎之是否得所。赈恤之是否普被。汝何无一言奏及。此大非汝平时留心正学之本意矣。
○浙江处州镇总兵李琨、谢调补恩。并奏、抵浙面传谕旨。以地方偶被偏灾。所办诸事。全在督抚和衷妥协办理。即各文武亦应同寅协恭。始于地方有益。督臣、抚臣、敬谨遵循。所过嘉、湖、各属。晚稻陆续刈获。询之农民。佥云、有七八分收成不等。现米价大减。民情甚属宁谧。得旨。一切据实入告。毋为饰辞。
○福建水师提督李有用奏、巡查南路营汛缘由。并谢升授恩。得旨。览奏俱悉。福建水师提督。为海疆第一要缺。一切汝宜勉之。
○山东巡抚、原任河南巡抚鄂容安覆奏、豫省每年、额徵漕粮二十二万石。自雍正十年。乾隆九年。两次改徵黑豆九万九千三百余石。本年闰五月。遵旨体察情形。又改徵豆二万石。嗣接部咨。除此次改徵外。尚余漕米十万余石。或全行改徵。或再酌分数改徵之处议奏。查续改豆石。为数较前已多。虽粟价昂于豆价。以豆抵谷。民所乐从。但各属情形不一。产豆究不若产粟之多。收获亦迟。若再改徵豆石。不惟恐误漕限。且致价值昂贵。请如前议办理。较为妥便。下部知之。
○甘肃巡抚杨应琚、谢升任恩。得旨。汝在甘肃。可谓驾轻就熟。一切实心奋勉为之。毋庸多谕。至准噶尔贸易一事。乃汝专责。当思国体久长之计。不可迁就示弱外夷也。
○云南开化镇总兵张凌霞奏、营伍名粮。不得虚冒。开化书识、除本身名粮外。竟有分食空粮至二十余分之多者。名曰秋粮。伏思书识多一伙粮。即营中少一实卒。现饬所属。尽行裁革。再、兵丁每遇粮缺。动经屡月始补。将截存银米。留充公用。仍以随缺随补咨报。现有缺即行顶补。再、直省兵丁。原设马步战守等次。开化止分马步。不分战守。将每月应得饷银一两五钱之战兵九百四十名。与一两之守兵一千一百七十余名均摊。每名每月。给饷一两二钱。仍分战守捏报。以致优劣不分。同归玩愒。现随时挑选。由守升战。再、开化兵饷。按季支放。为时既久。银数自多。兵丁入手。任意花销。迨日食不继。每致犯法潜逃。且有外籍入伍者。关银到手。即行远扬。现酌改按月支放。以符定例。再、开化设有生息当铺二处。因原定以钱一千一百文。作银一两。出入之数。与市价高低不一。恐有亏折。概不当钱。兵民不乐赴当。遂至生息不敷。现搭换制钱二千余串。银出银入。钱当钱赎。原本无碍。赏赉亦敷。再、总兵衙门所需食物。相沿陋例。令夷民上纳。名虽给盐兑换。实有勒派之弊。现刊示晓谕。一概禁革。报闻。
卷之三百九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脱脱 卷之七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二·姚之骃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八·佚名 二百四十七 内务府奏茶房总领曹颀等做茶不合请议处摺·佚名 读例存疑卷四十七·薛允升 柳彧传·魏徵 贞简曹太后传·薛居正 任志传·宋濂 中法北京条约·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