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五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六年。辛酉。十一月。丁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上还宫。  

○九卿议覆、贵州道监察御史孙灏奏称。铜之为用。在官则供鼓铸。在民则供器用。今鼓铸之铜。尽求之滇。器用取给洋铜。洋铜之来。或多或寡。商多空匮。故铜价贵。铜价贵。则私销之弊兴。此各省钱价所以不平也。请将滇厂新旧铜觔。按岁额需用外。每年免拨十分之一。售卖予民。以补洋铜之不足。至浙江海关、现在洋铜岁入几何。倘出贩无人。应设法召募。再从前停采洋铜。原因清厘积欠。事出权宜。即督臣尹继善原疏、亦有日后衰旺靡常之虑。洋产既停买收。官铜终缺储备。公帑久不出洋。商人必渐稀少。应听江、浙、云南、三省大臣。从容详度等语。查黄铜弛禁以来。民间需用铜器甚多。该御史请将滇铜酌拨售卖。固属便民之举。但现在滇厂每年获铜。额运各处鼓铸外。并无多余。应俟滇铜加旺。官铜有余。然后定议举行。至现在江浙海关。每岁俱有洋铜进口。官商分买。贾舶流通。但各商资本有限。出贩无多。应如所奏、令江浙督抚。广为设法召募。从之。  

○兵部议覆、广西巡抚杨锡绂。奏请、酌复桂林府属站夫。临桂、全州、各三十名。应准二十名。灵川、兴安、各二十名。应准十五名。从之。  

○前护甘肃巡抚徐杞疏报、归德所康、杨、李、三寨屯民、于雍正十三年、开垦水地八顷三十七亩有奇。  

○戊寅。兵部等部议准。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遵旨前往马兰峪、查勘陵寝红桩以外。是否应立界石之处。奏请将灵沟窝原竖红桩。由内火道往东科展。添竖至尖山楼边城。又灵沟窝至大虫峪红桩。取直改由鴈窝岭接连大虫峪。其金扇子红桩。改设西山根河道东岸。接连窄道子弟二拨。王平沟红桩。斜展添竖至青山岭边墙根。其红桩以外。统留火道二十丈。红桩火道以内。禁止樵采种地。以外听民自便。其后龙周围共五百零七里。每里立红桩三根。除旧有、应添红桩五百六十六根。其红桩火道山口四达之尖山楼根、滑尖沟口、金扇子沟口、窄道子二拨沟口、黄木沟口、三岔口、杨树沟、老雅沟口、王平沟口、青山岭、十处。立石碣。高三尺。宽一尺五寸。厚五寸。镌风水界石字样。以为外限。火道限外可种之地。交地方官召民耕种。照例报垦升科。又马兰峪所属、左边之鲇鱼关、大安口。右边这黄崖关、将军关、镇罗关、墙子路、小黄崖口、大黄崖口、黑峪关、九处。旧因渐近雾灵山。禁止开采。今勘红桩火道以外。俱无关风水。应请各口种地樵采民人。仍照旧领地方官印票。该口官弁、验无夹带违禁货物。即照票放行。从之。  

○工部议准、广西巡抚杨锡绂疏请、宁明州建造先农坛。并买耤田犁耙牛只。从之。  

○江南河道总督完伟奏、据高邮州知州沈光曾详称、淮水入江之路。分洩于瓜、仪、芒稻、三口。而芒稻河东西二闸。最为洩水要路。往往湖水涨满。一时宣洩不畅。高邮、宝应、甘泉、三邑。上河民田。不免淹没。请将高邮三坝。酌量加高。有余之水。听其随时减去。芒稻闸亦请筑成滚坝。以减余水。又称、黄归海右。淮入安东。二渎分流。各循故道。主事孙濩孙所奏、实为治本之论等语。查乾隆四年、前河臣高斌、遵奉皇上指授上略。将洪泽湖天然坝坚闭不开。续将运河东堤、南关、等坝。加谨修守。不使洩入下河。缘此泰兴等七州县、水患顿除。田禾丰稔。今岁夏秋雨水过多。虽上河近湖地方。不无被淹。然滨湖滩地。仅属一隅。其下河之获安全者。不啻百倍。今若如沈光曾所详。听水漫坝而过。下河各州县。势必尽成巨浸。至芒稻河建闸设板。以时启闭。蓄洩无虞。若改闸为坝。水势转难畅流入江。病商误课。贻害非止一端。又主事孙濩孙原奏、黄河由张秋镇以复故道。此万不能行之事。今仍袭其说。徒涉纷更。沈光曾扰乱成规。倡议惑众。请严加议处。得旨。河工关系紧要。沈光曾以必不可行之事。颠倒是非。突生妄议。且不具详于高斌在任之时。而具详于完颜伟新任之际。明系倡论惑众。扰乱河务。着交部严加议处。该部知道。寻部议革职。得旨。沈光曾着送部引见。  

○调福建海坛镇总兵黄有才、为南澳镇总兵。南澳镇总兵黄锡甲、为海坛镇总兵。  

○蠲免江苏山阳、桃原、安东、清河、铜山、沛县、萧县、邳州、宿迁、睢宁、海州、沭阳、十二州县。淮安、大河、徐州、三卫、水灾屯地。本年地丁屯折河租。缓徵新旧漕粮漕折。  

○加赈江苏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江浦、六合、丹阳、溧阳、山阳、阜宁、清河、桃源、安东、盐城、高邮、泰州、江都、甘泉、宝应、铜山、丰县、萧县、沛县、砀山、宿迁、海州、沭阳、赣榆、通州、如皋、三十州县。淮安、大河、扬州、徐州、四卫。水灾军、民、贫生。  

○己卯。谕、尚书徐元梦。人品端方。学问优裕。践履笃实。言行相符。历事三朝。出入禁近。小心谨慎。数十年如一日、谓之完人。洵可无愧。且寿踰大耋。亦廷臣中之所罕见者。前因年老乞休。朕特加尚书衔。复加太子少保。照现任食俸。俾得优游颐养。以享遐龄。今冬在家患病。即命太医加意调治。并赐参药。近闻病势日增。渐欠沉重。朕本欲亲行看视。因举行庆典在即。不便前往。着大阿哥永璜、往视其疾。冀其痊可。倘至不起。着赏银二千两。办理后事。令和亲王、大阿哥、往奠茶酒。再加赠太傅。准入京师贤良祠。以示朕优礼耆旧、格外加恩之至意。  

○铸给泉州府移驻西仓海防同知关防。  

○工部议准。调任直隶总督孙嘉淦疏报、遵旨查勘直省属七十二州县卫、东西南北四大道、及陵寝大道、所有墩台营房。应改建砖瓦之处。估计办理。又文安县之曲堤店。三官村、临城县之麒麟铺、完县之高庾铺、实系大道。应。请一律改建。至宝坻县墩房。先列四大路之内。今查系僻路。无庸改建。从之。  

○四川建昌镇总兵赵儒、年老休致。以广西浔州副将袁士弼为建昌总兵。湖北宜昌镇总兵施廷专丁忧。以湖南永顺协副将刘士魁为宜昌总兵。  

○庚辰。礼部等部议覆、闽浙总督策楞奏称、闽省漳、泉等府民俗刁悍。地方官三年大计。必查果能实心化导。境内并无刁徒生事案件。始准卓荐。于本内声明。倘不能化导。致有聚众抗官等事。即声明附于才力不及款内。听候部议。督抚仍于年底。饬取地方官、果否化导着有成效。并无生事案件之处。造具册结咨部存案。仍将钦奉上谕。及雍正十二年上谕。同聚众罢市殴官之例。广为刊刻。除照例宣谕外。每岁分委官员。颁布训导一次。应如所请。唯是委员颁布之处。须令该地方正印官。于农隙时亲自劝导。勿得改委佐贰微员。从之。  

○辛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吏部议覆、黑龙江将军博第等、保题三年期满之黑龙江仓官张人杰一疏。查定例、黑龙江、宁古塔、各仓官。三年期满。堂官保题到部。以在京主事等官、即行升用。仓官职司仓务。勤慎供职。分所当然。并无应行议叙之处。概予升用。于铨法未为平允。查宁古塔驿站七品官。从前原例、亦以京城主事等官、即行升用。经臣部议改为升选、八缺后选用一人。今仓官与驿站官、同一年满之员。保题议叙。事同一例。请嗣后亦照驿站之例。三年任满。如堂官保题到部。与年满驿站官通较先后。以京城主事等官缺出升选。八缺后升用一人。再、年满仓官内。有由汉军笔帖式补放人员。查汉军主事等官。仅有盛京刑部堂主事一缺。大理寺寺正二缺。若令八缺。后方用一员。未免艰于升转。应请归于单月。遇有盛京刑部堂主事寺正等缺。与各项议叙即用人员较先后、升用一员。又查汉主事员缺。定例、双月、汉小京官升二次后。将汉军小京官笔帖式等。论俸升用一人。应将汉军年满仓官。归于汉军班次之内。俟汉军俸深升用一员后。将仓官升用一员。从之。  

○户部议覆、云南巡抚张允随奏称、开化府属黄龙山老岩银厂。自开采以来。原未旺盛。雍正五年至今。所获课额不敷。俱将别厂盈余拨补。且地接交趾。该国正当有事。诚恐奸匪潜滋。应如所请封闭。从之。  

○兵部议覆、甘肃、四川、广西、云南、巡抚。遵查各省原经制土司。遗失承袭。现以外委给劄管理土务者。除甘肃岷州正百户已故后永庆、广西永顺副土司斥革彭升、现查应袭之人。广西小镇安土州官岑凤池、该抚请给巡检职衔。云南思陀甸土司李经国、该抚请改流归土。与办理夷疆事体相违。现各行令确查、具题到日另议外。其甘肃岷州正百户后荣昌、河州珍珠、打刺、二族抚番土司韩世公、洮州副土千户杨绍先、应各准承袭。其未颁号纸之土司。四川郁鸣岐、苏天福、云南陈接祖、赵恩宠、钱继祖、吴世标、刁派春、罕戴亲、阿逢泰、罗处厚、李寿彭、李溥、李涞。应令该督抚照旧委令管理。俟袭替时再议。得旨。后荣昌等准其承袭。余依议。  

○工部议准、江苏巡抚陈大受疏覆、前署两江总督场超曾等奏、宝山县东门杨家嘴等处土塘外。原筑坦水石坝五百九十一丈。外层临水桩木。大汛搜刷。桩外之土。渐被侵削。桩木入土已浅。易致欹斜。请于临水桩外。筑石坝二层。坦入海底。又采淘港迤北月浦塘。沿海岸上冲卸。除已筑桩工五十丈外。又冲进三四丈。险逼更甚。请筑坦水石坝一百二十丈。查宝山东门土塘外。前筑临水桩。因历伏秋大汛。岸土侵削。并非前筑不善。其采淘港迤北月浦塘。冲进三四丈。系在桩工五十丈之外。非同在一处。应动支正项钱粮加筑。又杨家嘴原筑坦水石坝。两头工尽处。被潮冲进数丈。成大湾兠。不能抵御。亦应动支正项钱粮。两头各筑坦水石坝二十一丈。从之。  

○壬午。以册封嘉妃。愉嫔。怡嫔。舒嫔。遣官祭告太庙后殿。奉先殿。  

○谕大学士等。今年江南下江地方。秋间雨水连绵。其收获之谷石。颗粒米色。自不免稍减。除已降旨截留本省漕粮外。所有应交官之米。不必照往年较论。从前原有红白兼收之例。该地方官酌量可收。即日收兑。至于抵通之后。或虑此等米石。不能久贮即先发为俸饷之用。可速传谕该督抚、及漕运仓场总督知之。  

○工部议准、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称、河南黄河南岸郑中、交界一带大堤。居杨桥上游。下游为中牟九堡埽工。河势上自姚五家庄、南注郑、中、交界埽工。复自南而北。至黄练集。又折而南。注中牟九堡堤工。两工皆受全黄注射。险要异常。郑、中、交界大堤。堤身单薄。急应加帮戗堤。以资捍御。中牟九堡埽工。对岸大滩逼溜上堤。急应挑引河。以顺河流。从之。  

○癸未。谕曰。皇太后圣驾回宫。凡在寿康宫前行礼之一品二品满汉文武大臣。在西安门外跪接。是日皇太后自畅春园还。上出西华门。迎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幸丰泽园、进早膳。还寿康宫。  

○册封嘉妃。愉嫔。怡嫔。舒嫔。上御太和殿宣制。命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为正使。礼部侍郎满色、为副使。持节册封嘉嫔为嘉妃。册文曰。朕惟坤元翊治。流淑问于璇闺。巽命重申。沛新恩于金简。徽音克副。显秩攸加。尔嘉嫔金氏。范秉柔嘉。性成谦慎。式仪型于图史。虔奉箴规。协矩度于珩璜。动遵礼法。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印封尔为嘉妃。尔其温恭益懋。承象服以凝庥。勤俭弥彰。迓鸿禧而衍庆。钦哉。命礼部尚书任兰枝、为正使。内阁学士春山、为副使。持节册封贵人海氏为愉嫔。册文曰。朕惟礼娴内则。早贻兰殿之徽。德着令仪。式焕芝函之贲。光兹茂典。锡以新纶。尔贵人海氏。芳规恪守。奉巾帨以无愆。淑范丕昭。叶珩璜而有度。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愉嫔。尔其益勤壸职。被渥泽于方来。永表闺型。迓繁禧之洊至。钦哉。命礼部侍郎木和林、为正使。内阁学士雅尔呼达、为副使。持节册封贵人柏氏为怡嫔。册文曰。朕惟化起宫闱。协赞爰资乎淑德。泽流禁掖。恩光用贲于鸿章。位号攸加。纶言式焕。尔贵人柏氏。夙禀谦冲。克谨珩璜之度。恪持礼法。备娴图史之仪。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怡嫔。尔其祇受金章。懋嘉修而迓福。敬承翟服。昭令范以凝辉。钦哉。命工部侍郎索柱、为正使。内阁学士福十宝为副使。持节册封贵人叶赫勒氏为舒嫔。册文曰。朕惟选令德以赞壸仪。丝纶用焕。贲恩光而加象服。位号攸颁。爰考彝章。以昭茂典。尔贵人叶赫勒氏。赋性柔嘉。持躬淑慎。礼度克遵夫彤管。谦冲恪佐于椒闱。兹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舒嫔。尔其敬服珩璜。用迓和平之庆。祇承禔福。益流图史之徽。钦哉。各正使跪受节。起于各册前依次行。副使随行。至景运门外。捧节授内监。册印入宫。册立册封礼成。内监持节出景运门授各正副使至后左门复命。  

○吏部议准、左都御史管广东巡抚王安国议覆、按察使潘思榘奏请、东莞县缺口镇司巡检。原列要缺。雍正十三年。改为中缺。共地逼近外洋。易藏奸匪。请仍列为最要缺。于本省佐杂内拣选调补。博罗县石湾司巡检。原列要缺。雍正十三年。改为最要缺。地在内河。事务简少。请仍列为次要缺。归部铨选。从之。  

○甲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侍早晚膳。  

○定副将参将保送引见例。谕、各省副将参将。从前曾降谕旨。令督抚提镇会同分别等第。五年举行一次现在陆续咨部。着将所保一等之副将参将。俱送部引见。永着为例。  

○户部议准。云南巡抚张允随遵议。滇省地方。多深林密箐。兼有新辟夷疆。非内地可比。各衙门所设民壮自四名至四十名不等。均系必需。请照旧存留。从之。  

○乙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侍早晚膳。  

○丙戌。皇太后五旬圣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上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  

○上诣皇太后宫侍宴。  

○丁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侍早晚膳。翌日亦如之。  

○己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命翰林院编修沈慰祖、提督广西学政。修撰金德璜、提督江西学政。  

○庚寅。命督抚学政甄别教官。谕古者党有庠。术有序。民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不独秀而为士者。群居乐业。天下实无不教之民。是以教化兴而风俗厚。后世设立教官。专以课士。已非先王有教无类之意。而近来教职。多系衰老庸劣之辈。不但不能以道德礼义化导齐民。并其课士之职。亦不克举亦安用此一官为也。朕御极之初。念其俸薄。不足自赡。特命增给。乃望其修举职业。助兴教化非以廪饩为养老之具。各员亦不当以司铎为养老之官也。着该督抚会同学政、严饬所属教官。务以实心实力。劝学兴文。恪尽课士之责。其有年力衰颓。贪念禄位。及庸劣无能。不称师儒之席者。秉公甄别。咨部罢斥。庶训迪得人。而于造士育才之道。庶几其有裨益。各督抚学政、仍当时刻留心。永久奉行。不可苟且塞责也。  

○浙江布政使安宁奏、浙省审理参革巡抚卢焯等一案。可以结而不结。不当严而过严。督臣、钦差、不能和衷共济。得旨、若此据实陈奏、朕实嘉悦览之。朕早闻其如是。亦已降旨矣。  

○谕大学士等。德沛、旺扎勒、承审卢焯婪赃一案。种种不协之处。已屡降旨训谕矣。近又闻原任山西布政使吕守曾、已经自缢。此固本人畏罪所致。亦由承审官办理不善故也。又闻初审时甚为严刻。案外拖连多人。案内要犯、监毙数人。且有严刑叠夹。腿骨已碎。尚未招认者。既如此严刻矣。而德沛又将皮绵衣服数十件、送与卢焯家。是又何意。又闻德沛私借盐道库银八千两。捐给书院膏火。此事果有之乎。清正大臣行事。断无擅动公帑以博私誉之理。且德沛以理学自居。刻书太多。夸张传播。亦非真理学之所为也。至卢焯一案。为时已久。彼地审办情由。朕皆得之传闻。何以德沛并未陈奏、况卢焯等自有应得之罪。早应定案。何以稽迟至今。德沛现署巡抚印务。俟新任巡抚到后交代来京陛见。旺扎勒于此事审定之后。即速来京。  

○署广东布政使程仁圻、以失察钱粮加平。降旨革职。命署安徽布政使托庸、暂署广东布政使。  

○辛卯。谕曰。护军统领衔阿琳、人甚平庸卑鄙。从前办理怡亲王家务时。闻伊于盐务受贿。将伊发往北路军营效力。兹据怡亲王参奏、阿琳于两淮商人马鸿儒案内。婪索银二万两。赃证确凿。今自军营释回尚心怀怨望。请将阿琳革职等语。阿琳着革职。这所参奏案情。俱系该王家务。阿琳又系王属下之人。其因盐务索取银两等事。着交该王门下办理。  

○大学士等议奏、调任直隶总督孙嘉淦奏称。独石口外之红城子。开平城、二处。张家口外之兴和城、北城子、二处。地土宽衍。请于该处开垦驻兵。现已奉旨、派令尚书海望等查勘。俟查明到日再议外。再查古北口外热河等处。从前原无熟地。自康熙九年、将八旗官员人等口内熟地。换给口外荒地开垦。其原数作为额地。余地给本人执业。按亩交粮。热河东西。共旗地一万九千九百余顷。又古北口至围场一带。从前原无民地。因其处土脉肥腴。水泉疏衍。内地之民。愿往垦种。而科粮甚轻。故节年开垦升科者。三千余顷。此等民人。如内地本有田亩者。轻去其乡。反致抛荒故业。如系无业之民。而听其出口。五方聚处。旗民交杂。易滋事端。且该处本非民地。与其听游民占业。何如分拨旗人耕种。再热河地方。原驻满兵二千名。如此项民地、分拨旗人耕种。则兵粮充裕。尚可添拨。驻防更为周密。应令钦差大臣、前往独石、张家、二口勘地回转之便。再往古北口外热河等处。逐一履勘。将该处地势情形具奏定议。从之。  

○宁古塔将军鄂弥达。副都统乌察拉、监察御史关福、奏、吉林乌拉满兵三千余户。穷苦者一千一百八十五户。甚穷苦者六百七十八户。盖因兵丁每月食饷二两。又无米石。值屡次出征。每年两次打围。需费甚多。又扣豫借生息银两。放饷时、除抵扣外。所余无几。贫苦逃走者甚多。今值严冬。生计维艰。请将极穷苦之六百七十八户。每户于资生银内、借支银四两。米四石。于乾隆壬戌年秋季为始按八季扣还归款。其贫苦之一千一百八十五户。尚有口粮。可接续至来年二三月间。俟来春再行斟酌办理。得旨。如所请即行。  

○热河总管郎中巴图奏、巴克什营至张三营十四处。看守行宫兵丁钱粮。向例分三季遣员赴京支领。恐拨解稽延。支放不便。请于每年十二月分。将明岁应支饷银。一并由户部支领。存贮热河库内。按月分放。得旨。照所请行。  

○是月。直隶天津镇总兵傅清奏、前以津镇不便营伍之事。公费不敷。马乾不一。墩拨坍塌。偏汛残缺。四条陈奏、部议止将营房修葺迟延、原有严例。应遵例随时催饬修葺。其余三事。概未准行。但此三事实系军营积困。一日不为定规。则有一日之隐忧。部议尚未推原清晰。请仍饬部施行。得旨。汝所论者、一镇也。部所议者、合天下营伍而言也。如此致辨非镇臣之体。戒之慎之。既有难处之势。将此奏交高斌、听其酌量议奏、若此奏、不但不可行。亦且不便交议。看来汝颇自大而自是。如此。则是无福之人矣。寻奏谢恩。得旨。览。不知实心悔过。空言无补也。  

○两江总督那苏图奏、请于湖北武、汉、黄、德、等府。存备接济邻省仓内。买米一十万石。分发江南庐、凤、颍、泗、四府州属。派拨存贮。以资每年平粜。得旨。如所请行。  

○又奏、靖江、崇明、二县刁民。罢市胁官。妄希冒赈。已严谕地方官。务将首恶奸棍。尽法严处。以遏刁风。得旨。是。所见甚正。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下江本年漕粮。除灾地缓徵外。其报未成灾之地。收成减少。有实因迫困。输纳不支者。请于截留项下扣算。俟明岁秋收徵补。得旨。所办颇妥。  

○又奏、请令民于冬月豫挖蝻子。每斗给银二钱。得旨。此亦未雨绸缪之一道也。  

○又奏、阅过松江、太仓、一带营伍情形。会同提臣吴进义、加意整饬军务。得旨。吴进义颇堪任整顿之责。与彼和衷实力为之。  

○又奏、下江事务殷繁。前抚臣尹继善。乔世臣、顾琮、在于关税例规。每年提解四五千两不等。以备公事之需。又经前抚臣张渠。徐士林。各奏、养廉不敷。请于江安、苏州、粮道、及海关道衙门、平余银内。海年提解二千两。以为公用。俱蒙俞允。今臣调任下江。应得养廉。实觉不足。合无仰恳恩准。照前抚例提解。得旨。照徐士林之例行。  

○安徽巡抚张楷奏、上江之凤阳、颍州、二府及泗州。连被水灾。本地仓贮无多。地瘠民贫。捐监所纳不敷。请将本年截留漕米二十万石。尽留于凤、颍、泗、三属存贮。除三府州原额漕粮外。其别府州截留之漕米。俟来岁青黄不接时。就于本地照时价粜卖。将价银移交凤阳等处收买。得旨。如所请行。  

○闽浙总督宗室德沛。副都统旺扎勒、奏、卢焯案内、原任山西布政使吕守曾、畏罪自尽。得旨。虽系如此。亦汝等办理不妥之所致也。且此案今经数月之久。并不将办理情形奏闻。况奏此事。亦未带奏一句。朕实不解汝等具何心胸也。  

○又奏、会审卢焯案。有百姓数百人。喧言求释卢巡抚。推倒副都统衙门鼓亭栅门。得旨。此固刁民滋事。亦汝等办理不妥所致。屡有旨谕。尚未知耶。且朕早知汝等必有此激出事故也。可早为结案耳。  

○又德沛奏、会审卢焯百姓鬨闹缘由。得旨。此亦因朕旨到后。始有是奏耳。不意汝亦如此无识见、无决断耶。且众人之激怒。并非为卢焯。若再严究为首之人。是又滋一番扰累矣。但刁风亦不可长。此事本非旺扎勒应办之事。可速结卢焯之案。令旺扎勒赍奏进京。汝留浙完此一案。候旨可耳。  

○湖广总督孙嘉淦奏、调任督臣那苏图奏称、城、绥、二县。长安五寨。难以驻兵。无庸设协建城。城步县毛田地方。应设一营。令武冈游击移驻。经军机大臣议覆准行。又那苏图奏、苗田甚属有限。经军机大臣议覆、新招堡户。无庸安设。其分授之田。应令附近民苗佃种。臣查张广泗原奏、与那苏图所奏、情势迥异。苗疆要地。安营增兵。招户种田。所关匪细。长安地方。如可驻兵。足扼要害。自当设协建城。如果形势狭隘。道路难通。不惟城堡宜移。一切苗地营汛。皆当减彻。至附近苗田果有民人居住。既可租种苗地。亦可充当堡卒。如本无民人。则止当招苗承种。不可令民人错杂其中。再苗猺蠢动。非因汛单兵少之故。久安之道。当不仅在增兵设汛。臣欲亲历共地。谙其风俗。询其疾苦。立简易之法。使可久行。拟于明春前往查阅。务得确实情形具奏、得旨。是。知道了。  

○又奏、遵旨销毁湖南督粮道谢济世所着经书、诋毁程朱之处。并俟询查谢济世居官如何。得旨。谢济世着书识见迂左。则有之。至其居官。朕可保其无他也。  

○荆州右翼副都统札尔虎奏请归葬。许之。  

○湖南巡抚许容奏办楚省积匪。编查保甲。得旨。所奏俱悉。实力稽察。毋致久而生怠可也。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豫省平川旷野。地土广多。所以未能如江广积贮。由粪种未勤。地力不尽。习广种薄收之说。以为固然。查乾隆二年定议。各州县于乡民中。择其熟谙农务。素行俭朴。为闾阎信服者。量设数人。董率农事。然百余里间。所谓老农者。不过三四人。以之劝率。势有不及。臣今现行保甲规条。设立村长。管牌民一百户。年来各村长多能勤慎奉公。伊等皆谙练农务。拟将劝农一事。即责专管。行令地方官、于每岁首春。传集各村长。将劝农规条详加指示。并捐给纸笔。先令将所管百户、各田土脂瘠。向收若干。造册存县。岁底核其功过。若该村长所管地方。人工果劝。收成较胜。即奖以酒体花红。三年无倦。给与扁额。永免本户差徭。以示优异。其化导无术。扰累居民者。即行责革。庶官民交奋。而豫省土产。可日望充裕。得旨。此等事皆当详筹熟酌而为之。若存欲速之心。则利民之举。反为害民之端矣。  

○又奏、先于乾隆四年、特颁谕旨。开浚省城之乾河涯。以消行潦。又念贾鲁河。原由江南地方全注入淮。命与江南钦差大臣留意疏浚。臣悉心勘议。先开乾河涯。洩省城积水至红沙湾而入沙河。复于中牟县十五里铺贾鲁河之北。创开新河一道。分贾鲁河水势。由沙河会新开乾河涯之水。以达江南之涡河。而汇于淮。绵延六万五千余丈。请锡嘉名。得旨。用惠济名可也。  

○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白锤山奏、仰遵圣谕。实力操练河标兵丁并令兵丁兼习腰刀斩马刀等艺。得旨。果如所言。实力训练。又何烦朕谕。若因朕谕而徒为此奏、则为大臣者不宜出此也。  

○川陕总督尹继善奏遵旨商办郭罗克土司事宜。查郭罗克土番。远处边外。苗性凶悍。每于口外旷僻路迳。伺候番夷行旅。抢劫牲畜名为夹坝。然实无犯顺侵扰之事。臣委熟谙夷情之漳腊营游击马良柱、松潘同知章廷瑎、先往番巢。传集土官番目人等。宣布德威。反覆开导。许以自新。番众颇知畏惧。遵将素为夹坝者。陆续擒献。出具嗣后不敢为匪甘结。数月来已为帖服。应宽其锄剿。谨与抚臣提臣商酌善后之计。一、分设各寨土目。以资弹压。上郭罗克土百户甲喀蚌、庸懦无能。中郭罗克土千户丹增素行奸狡。上郭罗克向有上寨下寨之分。下寨设副土目蒙柯一名。中郭罗克所属奎苏之噶多等寨。向设副土目噶杜他索布六戈、二名。酌给外委土百户委牌。使之各管各寨。易于钳束并于番民内。择诚心向化。擒贼有功者。拔用副土目数人协理。一、颁给打物生号片。以便稽查番民不务耕作。向出口外打牲。以为生计。查其地原有可耕之土。一面劝谕。令其开垦。又案番寨之大小。酌给号片。上书系郭罗克打牲良番字样。用印钤盖。发给土目承领。凡有出外打牲者。查其实非夹坝。则人给一纸。如无号片。立时擒拏。土目徇庇。严行处分。至从前抢劫各案。均应免问罪追赃。每年派拨驻防官兵二百余名。既无弹压之实。徒启玩狎之心。应请彻回。以畜威重。得旨。所办甚妥。仍家因时制宜为之。  

○西安将军绰勒多奏、查西安八旗兵丁牧场。在武功县所属渭川两河之间。两岸现已耕种。周围虽生青草。不甚茂盛。八旗马匹。未能肥壮。然自四月迄八月。尽可牧放。所有兵丁马匹。每年一匹出青。一匹留养。所有出青马匹。俟草黄后赶回喂养。则估领银粮既足。而马匹亦可肥壮。得旨。知道了。所有派出牧场兵丁。妥为管束。勿令滋事。  

○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甘省采买事宜。得旨。有治人。无治法。惟在汝因时制宜行之。  

○又奏、宁夏府属中卫县。旧有七星渠。灌溉民田千余顷。近因山水冲塌。应量建水闸三座。但士民因上年亢旱。不能修补。请动项暂修。嗣后仍照往例、民间自行修筑。报闻。  

○又奏、前任巡抚元展成奏、将废员效力、与例不符。勒令各回旗籍。得旨。好。如此不顾情面方是。  

○左都御史管广东巡抚王安国奏、查出粤海关徵多报少缘由。得旨。若非庆复参奏、汝亦不肯为此奏也。一味讨好。岂朕信用之意耶。若再听其隐匿寄顿。不能完项。则汝之咎不可辞矣。  

○广西巡抚杨锡绂遵旨回奏、逆苗石金元案。供情舛错。俟再审讯。得旨。览。总之边省捏饰之习不改。何由而得平静耶。  

○又奏、迁江县向止设把总一员。驻劄县城。巡检一员。驻劄县东南之清水司地方。其西北两处。猺獞居多。山险箐密。向无专员弹压。是以奸逆李彩。得以滋事。兹拟于城西四十五里之平阳墟地方。添设理猺巡检一员。专管城西地方猺獞。又城北七十里之北四地方。为马平、来宾、忻城、等县要隘。拟移宾州营千总一员。带兵五十名。驻劄其地。以资防范。报闻。  

○署广西布政使唐绥祖奏请、增学臣养廉。得旨。待朕斟酌降旨。  

○署云南总督云南巡抚张允随奏报、十月初七、及二十三等日、石屏州地动报闻。  

○贵州总督张广泗奏、参将刘宽等、以杨老三误认为戴老四。奉谕旨严饬议处。但该文武等、旋于十月二十七日、在九龙山将正犯戴老四拏获。审究非虚。应否以功抵过。得旨。伊等既已拏获正犯。尚可功过相抵。此奏知道了。  

○贵州镇远镇总兵崔杰奏谢升任恩。并陈一切事务。实心办理。不敢粉饰。不敢怠弛。不敢心随境迁。不敢以整顿营伍。训练兵丁。遂可告无过。总期文武协和。抚绥得宜。使苗民渐染华风。岩疆咸成内地。得旨。若果如所言。无庸朕谕矣。实力为之。  

卷之一百五十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叛臣·欧阳修
  卷第二百三十九 唐紀五十五·司马光
  卷第六·徐鼒
  卷之九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佚名
  第十卷 水利治绩下·缪荃孙
  九八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骈字类编》内桃字一行补入事致八阿哥等函·佚名
  史记集解卷七十二·裴骃
  方瑛传·张廷玉
  刘崧传·张廷玉
  卷八十三·佚名
  卷九·雍正
  226.燕王进南京·林汉达
  卷第卅八·佚名
  三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零六·彭定求

        卷106_1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郑愔   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池架祥鳣序,山吹鸣凤曲。   拂席萝薜垂,回舟芰荷触。平阳妙舞处,日暮清歌续。   卷106_2 【采莲曲】郑愔   锦dh沙棠舰,罗带石榴裙。

  • 第四十八出 寄情·洪昇

    【南吕过曲·懒画眉】〔末扮道士元神上〕海外曾闻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贫道杨通幽,适见织女娘娘,说杨妃在蓬莱山上。即便飞过海上诸山,一径到此。见参差宫殿彩云寒。前面洞门深闭,不免上前看来。〔看介〕试将银榜

  • 卷五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六 李嘉佑【字从一赵州人】 江上曲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鸬鷀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巫山雨苍

  • 卷四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十五 元结【字次山瀼州人】 欵乃曲 谁能听欵乃欵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始歌悲

  •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陈寿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

  • 卷一百三十六 志一百十一·赵尔巽

      ◎兵七   △海军   中国初无海军,自道光年筹海防,始有购舰外洋以辅水军之议。同治初,曾国藩、左宗棠诸臣建议设船厂、铁厂。沈葆桢兴船政于闽海,李鸿章筑船坞于旅顺,练北洋海军,是为有海军之始。而甲申马江,甲午东海

  • 序·佚名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 ”,如此字者

  • 李叔同年谱(8)·李叔同

    七月,伴随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九月,告别湛山寺诸僧,乘船返回上海。弘一大师抵沪后,会晤挚友夏尊,并合影留念,又与夏尊、丰子恺、钱君等人在觉林蔬食处共进午餐。三天后,不顾友人之苦苦劝阻,毅然返回面临战火威胁的厦门,

  • 四十六、烟篷的故事·包天笑

      公元一九○○年(光绪廿六年)岁次庚子,那一次我也到了上海。前章所述,我到上海,不是常住在实善街鼎升栈吗?到了那里,恰巧楼上有个小亭子间,是占两榻地位的,我便把它包了。所谓包者,就是一个人出两个人的钱,本来每客二百八十文

  • 卷二十五·戴锡章

    西夏称天盛十七年春正月,遣武功大夫讹罗世、宣德郎高岳如金,贺正旦。(《金史&middot;交聘表》。按《西夏书事》岳官至枢密直学士,历世通显,至孙良惠为夏国相。)三月,遣使如金贺万春节。(《金史&middot;交聘表》)夏五月,任得敬营

  • 郭健霄·周诒春

    郭健霄 字健霄。年二十九岁。广东潮阳籍。生于镇江。父曜东。业糖商。永久通信处。江苏镇江鸿春糖行。已婚。初学于上海中西书院。圣约翰书院。震旦学院。及复旦公学。任广州时敏学堂。及陕西宏道高等学堂教员。光緖

  • 二十一年·佚名

    (乙亥)二十一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亥,持平任元聖啓劾吏曹堂上,請罷職曰:「左議政朴世采,請令中外,各薦可用之人,而其所自薦者,皆循人望。自上亦有別爲錄用之命,大臣又以大政調用之意箚請,則爲銓官者,所當精白奉行,而

  • 卷二百五十八·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八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三丧礼仪礼丧服缌麻三月者【注缌麻布衰裳而麻绖带也不言衰绖略轻服省文 疏此章五服之内轻之极者故以缌如丝者为衰裳又以澡治莩垢之麻为绖带故曰缌麻也三月者

  • 卷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圜丘祀天蕙田案礼莫重于祭祭莫大于天天为百神之君天子为百姓之主故惟天子岁一祭天周礼冬日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冬至取阳生南郊取阳位圜丘

  • 观行·韩非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天下

  • 卷第五·道宣

      辩惑篇第二俗之惑者大略有二。初惑佛为幻伪善诱人心。二惑因果沉冥保重身世。且佛名大觉照极机初。审性欲之多方。练病药之权道。故能俯现金姿。垂丈六之伟质。流光遍烛。通大千而阐化。致使受其道者获证尘砂。内

  • 目录·佚名

    律苑事规目录 卷之一 天 结界仪 卷之二 地 落发仪  玄 受具戒策发仪  黄 受五戒仪  宇 受十戒仪  宙 上坛仪(附加衣说净) 卷之三 洪 布萨仪 卷之四 荒 安居仪  日 自恣仪(附钵位图) 卷之五 月 

  • 黄帝问玄女兵法·洪颐煊

    一卷。旧传黄帝或云玄女撰,清洪颐煊辑。此书依托,无待明辨。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隋志·子部·兵家》云 “《黄帝问玄女兵法》 四卷,注曰: 梁三卷”。其后 《旧唐书·经籍志》也著录云: “《黄帝问玄女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