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二

  顺治元年。甲申。十二月。乙卯朔。

  ○丙辰。河南巡抚罗绣锦奏言河南土寇。叛乱已久。狡猾性成。前招降李际遇、将近两月。未见来归以此类推。降诚难信。况中州南有明兵。西临流寇。有报贼抵河南府立营者。有报许定国高杰等兵马俱临河岸者。有报张缙彦已受明直隶山西河南总督职者。又有报凌駉结连土寇、以书招董学礼过河者。种种情形。以臣度之。彼皆伺我军所向以乘其隙耳。如我军南下。则就中行其叵测。如我军西入。则乘虚以犯河北。二者必居一于此。乞亟赐熟筹。大军南渡。或将南岸沿河一带土孽。先行扑灭。去其肘腋之患。则河北可保无虞矣。下所司速议。

  ○罗绣锦又奏。怀庆镇臣金玉和、抗敌死难。得遗骸于柏乡迤西地方。请加优恤。以慰忠魂。得上□日。金玉和尽忠报国。应得恤典。着兵部察例具奏。

  ○丁巳。出故明府库中财物。给赏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将士。及外藩蒙古官员。

  ○戊午。辰刻。日生左珥。赤黄色

  ○以王铎、伊成格、为吏部启心郎。王一品、为都察院理事官

  ○己未。顺天巡按柳寅东疏言。清察无主之地。安置满洲庄头诚开创弘规。第无主之地。与有主之地。犬牙相错。势必与汉民杂处。不惟今日履亩之难。恐日后争端易生。臣以为莫若先将州县大小、定用地多寡。使满洲自占一方。而后以察出无主地、与有主地互相兑换。务使满汉界限分明。疆理各别。而后可。盖满人共聚一处。阡陌在于斯。庐舍在于斯。耕作牧放、各相友助。其便一也。满人汉人。我疆我理。无相侵夺。争端不生其便二也。里役田赋。各自承办。满汉各官。无相干涉。且亦无可委卸。其便三也。处分、当经界明。汉民不致窜避惊疑。得以保业安生。耕耘如故。赋役不缺。其便四也。可仍者仍。可换者换。汉人乐。从。且其中有主者既归并。自不容无主者隐匿。其便五也。疏入。下户部详议速覆。

  ○庚申。保定巡抚王文奎疏言。各府州县。蹈明季旧习。优免太滥。致亏正额。取盈摊派。最为厉民。宜严加禁革。从之。

  ○真定巡按卫周允疏言。巡行各处。极目荒凉。旧额钱粮。尚难敷数。况地亩荒芜。百姓流亡。十居六七。若照额责徵。是令、见在之丁。代逃亡者重出垦熟之田。为荒芜者包赔也。臣以为欲清荒田。法在丈量。欲清亡丁。法在编审。果能彻底清楚。则钱粮自有实数。官吏无巧朦之弊。百姓免代赔之累矣。疏入。下所司议。

  ○登莱巡抚陈锦奏报。土寇秦尚行、王家忠、翟从谔等。乘青州之变。复聚众作叛。欲结连刘泽清。共扶杨威称帝。势甚猖獗。三百里之内。人民俱遭蹂躏。臣遣兵征巢□刀。尚行、从谔、俱就擒伏法。家忠逃至潮海。亦为乡民所杀。臣以书招降杨威。散其党七千人。威削发入山。臣恐为后患。复擒斩之。传首各处。事下所司。

  ○平定山西固山额真叶臣等。自军中奏报招抚事宜。言大军道经直隶河南山西共平府九。州二十七。县一百四十一。各委署官吏安辑居民。沿途招降故明翰林朱之俊、员外郎董直愚、主事胡全才、指挥李升、游击黑有德、及从贼故明兵部尚书张缙彦、知县李若星、副将董学礼、康元勋、惠应召、参将、马元、游击刘永等大军既抵太原。陕西汉中府阖郡绅士百姓。俱献书投降

  ○遵化县绅民奏言。遵化乃近关要路。请命巡抚宋权、仍自密云还镇遵化。以资弹压。从之

  ○壬戌。定宫中丧制。凡大丧。宫中守制二十七个月。不悬门符。不张彩灯。京以内诸王同。惟官民不禁。其妃丧、本宫及妃之子。守制二十七个月。余妃之子。不守制。

  ○顺天巡抚宋权、奏荐故明御史伦之楷。进士杜立德等十一人。下吏部知之

  ○宋权又言。在外文武职官。擅离汛地。出入京师甚非法纪。宜行严禁从之

  ○癸亥。故明左都御史曹思诚至京。以疾乱归允之。赐貂裘一袭。以示优礼。并给与应得诰荫

  ○甲子。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等。各遣使贡马。宴赉如例。

  ○赐大学士冯铨、谢升、洪承畴等。各黄金二十两。白金一千两。嵌宝金钟盘二副螺钿盒二架。玉壸一执。吏部侍郎沈惟炳、户部侍郎谢启光、王公弼、礼部侍郎孙之獬、何瑞徵、兵部侍郎刘余祐、金之俊、刑部侍郎党崇雅、提桥、工部侍郎叶初春、李化熙、都察院副都御史刘汉儒、佥都御史刘廷谏、通政使司通政使李天经、翰林院侍读学士管国子监祭酒事李若琳、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胡世安、太仆寺卿赵京仕、顺天府府尹陈培基、锦衣卫掌印指挥王鹏冲、及彻回山西总兵官吴惟华、左都督骆养性等鞍马各一匹。

  ○裁太仆寺衙门。以马价本折钱粮。已归并户部也

  ○赐南来投诚副将胡章、银五百两。及貂衣。鞍马等物

  ○赏常山岛投诚游击徐标、守备龙略、徐弘道等。银两衣帽。其出海招抚游击沈观筹、都司周来苏、吴从周等。俱给银两有差。

  ○丁卯。以太宗文皇帝第六女固伦公主。下嫁固山额真阿山子夸札。

  ○山东道监察御史傅景星、奏荐故明御史魏琯、郎中张鼎延、庶吉士白允谦等十人。下吏部知之

  ○戊辰。卯刻。大雾。色青

  ○以故明通政使张绍先、为光禄寺卿

  ○升兵科右给事中李士焜、为刑科都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向玉轩、为兵科右给事中。

  ○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自军中奏报兵至孟津。遣护军统领图赖、先率精兵渡黄河。流贼伪都司黄士欣果毅将军张有声、各遁去。沿河十五寨堡兵民。俱望风归附。睢州伪总兵许定国、玉寨首领李际遇等。各拥众四五万亦遣人来降。随拨兵防守各处。今大军俱向潼关进发矣

  ○己巳。谕刑部都察院曰。自流贼作乱以来。民间每将杀掳叛乱不赦等罪。纷纷互告。以致民心不定。今特再行赦宥。凡伪官投诚归顺及明朝降贼官员。并土寇为乱今能改过自新者。一并蠲除前罪咸与赦免如有才堪驱策。不妨因人器使。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处已顺官民。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二日以前。罪犯无论大小。悉赦除之有仍以赦前事相告者。即以其罪罪之。初二日以后。不在赦例。其官民逋贷。虽在初二以前。仍准取偿外。南直陕西、湖广、四川、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未经归顺人民。所犯罪恶。一并赦免。傥投顺以后。或犯罪恶。依律究治。

  ○以故牛录章京白奇策子国栋、半个牛录章京觉罗叶木济子瓦尔玛、各袭职。

  ○庚午。恭上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册宝于福陵。太宗文皇帝册宝于昭陵。是日。固山额真以上。内大臣侍卫等。俱朝服、集于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由内院奉册宝出。置黄案上上御殿。阅册宝。行一跪三叩头礼毕。遣官恭赍福陵香宝二颗。香册二本。昭陵香宝一颗。香册一本。至盛京。太祖武皇帝册文曰。云雷初动。经纶开草昧之天。日月在躬。光耀先照临之域。既灵承于后嗣。宜丕着夫前猷。洪惟我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博厚高明。圣神文武。始则龙潜渤海。藏九天九地之规。继而虎步金源。恢百战百克之势。三灵协助。援钟鼓而对天休。万帐来王。倾醍醐而饮帝德。于是旧邦式廓。天街望紫气之祥。新命诞敷。黑水正真人之位。丰年恒履。多黍多稌。国士汇征。如罴如虎。披草莱而立祖庙。始荐馨香。扫荆棘而朝群臣。岂惟绵蕞。用能使耿光大烈。丕显丕承。厚俗敦风。可久可大。协昌期于嗣圣。衍骏业而重光。兹者神皋是宅。庇及眇躬。盛德载扬。念予烈祖。乃镌徽号。永寿天球。于戏。宝玉函文。写贻谋之弘远金縢启幄。知创业之艰难。惟神在天歆兹无斁。宝文曰。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之宝。孝慈武皇后册文曰。壸教协黄裳。应地兆安贞之吉徽音昭彤管。伣天开长发之祥。既庆灵源。宜扬惠问。钦惟。皇祖妣孝慈昭宪纯德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性成仁孝心秉塞渊。肃雍在宫。尧母俪元妃之德。祗承于帝。邑姜参十乱之功。华星朗耀于轩辕。内则勤供于穜稑。求贤卷耳。载襄栉风沐雨之思。致孝苹蘩。不忘昧旦鸡鸣之节。是以流虹绕电笃生圣人。诞凯育元。门多才子。用能赞助鸿图。造有东夏昭宣凤德。远被南邦。维眇躬之追孝前人。实圣善之宜孚中土聿新清庙。爰述瑶函。于戏。玄鸟呈祥。授昌符于百世閟宫启颂洽嫔则于万年翼我皇风。昭哉嗣服。宝文曰。孝慈昭宪纯德贞顺成天育圣武皇后之宝。太宗文皇帝册文曰三才定位。首出咸推圣人。万国来同。配天实惟元后莫不令闻奕世。昭明显融。洪惟皇考宽温仁圣皇帝。道合乾坤。功参化育。绥文谟而扬武烈。海域宾王。弘义问以济仁心。华风载穆。声灵足以震九有。尚谦让而未遑。勋业可以表百王。犹开诚而尽下。关睢麟趾之意。偕黄钺而并挥。岩筑射钩之贤。望彤墀而交罄。是以白狼槃木。接踵来歌。紫塞鸡田。开关望幸。克享天眷。爰集鸿图。暨予眇躬。诞膺丕绪。惟见休于士女卜宅神皋览陈锡于几楹。推原盛德。集群工之笃论。合四海之欢心表号称天。垂统作极。上尊谥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庙号太宗。于戏。七庙观德。时钦右序之文。明堂肇禋世述维清之典敬镌宝册。用藉鸿休。宝文曰。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之宝

  ○辛未。广西道试监察御史李发元、奏言。今天下刁竞成风。健讼之徒。每借赦前旧事。饰挟虚词。一事而牵连数人。一词而动经数月。不肖官吏。缘为溪壑。妨农废业。莫此为甚。哀此孑遗。疮痍未起。方冀特加抚恤。讵宜听其戕贼。自蹈法网。伏乞申饬在外问刑诸臣。凡有以赦前事挟仇复告者。坐以违上□日之罪。庶刁风息而民安业矣。从之。

  ○甲戌。保定巡抚王文奎、疏荐故明翰林院修撰、兼户兵两科都给事中陈名夏。下所司知之

  ○丙子。以投诚副将赵国柱、为都督同知、署河南怀庆总兵官事。胡章、为都督同知、署宣府柳沟总兵官事。升游击尤可望、为山西太原副将

  ○裁遵化、密云、山海推官。抚宁同知缺。

  ○丁丑。谕户部。我朝建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尔部可概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本主已死而子弟存者。量口给与。其余田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此非利其地土。良以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无处安置。故不得不如此区画。然此等地土若满汉错处必争夺不止。可令各府州县乡村。满汉分居各理疆界。以杜异日争端。今年从东先来诸王各官兵丁及见在京各部院衙门官员。俱着先拨给田园。其后到者。再酌量照前与之。至各府州县无主荒田。及徵收缺额者。着该地方官查明造册送部。其地留给东来兵丁。其钱粮应徵与否。亦着酌议。至熟地钱粮。仍照额速徵。凡绅民有抗粮不纳者。着该抚按察处。有司官徇情者。着抚按纠参。若抚按徇情事发。尔部即行察奏。

  ○己卯。遣内大臣何洛会等祭福陵。尚书巩阿岱等祭昭陵。告武成也

  ○以内大臣辅国将军锡翰、总理锦衣卫事。

  ○命固山额真阿山偕左翼管梅勒章京事阿哈尼堪、右翼固山额真马喇希等统将士由蒲州济河。协征流寇

  ○赏喀尔喀部落额尔得尼戴青、乌朱穆秦部落巴拜等。银两甲胄等物有差。

  ○庚辰。转鸿胪寺右少卿曾文炜、为左少卿。升左寺丞刘瑞图、为右少卿。

  ○升吏科右给事中龚鼎孳、为礼科都给事中。以故明礼科给事中韩源、为原官。

  ○辛巳。有刘姓者自称明崇祯帝太子。内监杨玉为易服、送至故明周后父周奎家。时崇祯帝公主。亦在奎所。相见掩面泣。奎跪献酒食既而疑其伪。具疏以闻。随令内院传故明贵妃袁氏、及东宫官属内监等辨视。皆不识。问以宫中旧事。亦不能对袁妃等皆以为伪。惟花园内监常进节指挥李时荫等执以为真吏部侍郎沈惟炳、御史赵开心、给事中朱徽等各言事关重大宜加详慎。因下法司覆勘。得假冒状。杨玉、李时荫等十五人。皆弃市。以开心疏中有太子若存、明朝之幸一语。亦论死。因系言官。免罪。夺俸三月。仍令内院传谕内外。有以真太子来告者。太子必加恩养。其来告之人。亦给优赏。

  ○以平定青州功。赐梅勒章京和托、李率泰、额孟格、巡抚陈锦、总兵官柯永盛等四十三人。黄金。彩币。貂皮等物有差。

  ○以招抚山西功。赐固山额真叶臣、银六百两。祖泽润、石廷柱、巴颜、李国翰、各五百两。刘之源、佟图赖、吴守进、金砺、各四百两。库鲁克达尔汉阿赖、伊拜、觉罗巴哈纳、各三百两。满洲、蒙古、汉军、梅勒章京以下四百一十八员。各赏银两有差。

  ○甲申。□山戊不□暮。享太庙。遣官祭福陵。昭陵。

  ○是□山戊不□。盐、七十一万九千五百五十引。盐课银、一十五万八千九百七十三两有奇。铸钱、七千一百六十六万三千九百有奇。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徐梦莘
  ●后叙·张楚金
  卷第二百一十六·胡三省
  卷一·陈燕翼
  ●卷十五·徐锡麟
  雍正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评鉴阐要卷七·乾隆
  列传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一百二十四·郑麟趾
  袁继忠传·脱脱
  政学录卷四·郑端
  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十四·叶隆礼
  黄国聪·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学山诗话二·夏敬观

    甘泉陈藕卿明经志和,有戒烟诗六首云:“继晷焚膏趁少年,青灯相守又青毡。绳床入定几成佛,金鼎烧丹便是仙。不觉风尘添鹄面,顿教火色上鸢肩。侍臣那许相如渴,云梦平吞气万千。”“何曾苦尽便甘来,受尽熬煎惜不

  • 卷一百三十六·徐世昌

    邵懿辰邵懿辰,字位西,仁和人。道光辛卯举人,历官刑部员外郎,殉难。有《半岩庐集》。碧云寺连峰浩奔驶,登高见如环。佛寺初不见,窈窕藏隈湾。入门忽金碧,百尺飞孱颜。穹梁跨阴壑,涌殿开中峦。螺旋上塔顶,俯视心

  • 列传第八十八 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魏收

    斑句丽者,出于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与豕,豕又不食;弃之于路,牛马避之;后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夫余王割剖之,不能

  •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宋濂

        刘敏   刘敏,字有功,宣德青鲁里人。岁壬申,太祖师次山西,敏时年十二,从父母避地德兴禅房山。兵至,父母弃敏走,大将怜而收养之。一日,帝宴诸将于行营,敏随之入,帝见其貌伟,异之,召问所自,俾留宿卫。习国语,阅二岁,能

  • 卷一百八十三 嘉祐元年(丙申,1056)·李焘

      起仁宗嘉祐元年七月盡是年八月   秋七月辛巳朔,詔三司、開封府、臺諫官、審刑院復上殿奏事,仍日引一班。自上不豫,惟二府得奏事,至是始引對羣臣。   壬午,降同提點廣南東路刑獄公事、左藏庫副使馮文俊為廣南西路都

  • 后汉书补逸卷二·姚之骃

    监察御史姚之骃撰东观汉记第二光烈隂后有隂子公者生子方方生防公公生君孟名睦即后之父也【案子方即腊日以黄羊祠灶神者至睦子识三世而果繁昌范不载】明徳马后永平三年有司奏立长秋宫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

  • 卷之三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涌幢小品卷之十八·朱国祯

    精经史罗泰。字宗让。闽人。学精易、春秋及史传。隐居教授。不乐仕进。永乐间。南京尹闻其名。聘为考试官。亦辞不往。曰。吾志善一乡足矣。彼都人士也。安敢与知去取。国初南城县萧泗。其父兄皆仕宦。泗独为农。而通

  • 第四十三册 天命八年正月·佚名

    第四十三册 天命八年正月【原档残缺】一二人不得离旗前往之矣,恐途中抢掠汉人物件,务妥加管带。是日,抚顺额驸、西乌里额驸,往迁南海沿岸户口时,悬牌告示。其书曰:“李驸马,此兵原非金帝兴,乃明帝兴矣。若明帝胜,则不曾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十一 特赦·溥仪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建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建议: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特赦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

  • ●牧令书卷十 农桑下·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尹会一 李殿图 杨景仁 王心敬 孙宅揆 陆世仪 潘曾沂 黄可润 王植 王士俊 俞 森 黄可润 陈宏谋 严如熤 黄可润

  • 卷八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一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贡举下上哲宗乞置经明行修科  司马光臣伏覩朝廷改科场制度第一场试本经义第二场试诗赋第三场试论第四场试策试杂科明法除断案外试论语孝经义奉圣旨令礼部与两省

  • 十五·沈从文

    我们因为还想从那个专在牢狱中传书递简的人得到点消息,丁玲明知道这个人并不怎样的可靠,遇着他来时,必依然作成很亲切的神气去款待他。这人所得的”酒钱”本已超过了他应得的数,每来还得很好的待遇,一件落实的事

  • 纲鉴易知录卷五三·吴楚材

    唐纪代宗皇帝纲 己未,十四年,春正月,以李泌为澧州刺史。目 常衮言于上曰:“陛下久欲用李泌,昔汉宣帝欲用人为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周知人间利病,俟报政而用之。”纲 二月,田承嗣卒。目 以其侄悦为魏博

  • 佛说人本欲生经·道安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拘类国行拘类国法治处 阿难记所闻圣教土也。法治处王城也。是时贤者阿难独闲处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为分明易现 现当为见也。是意微妙本句倒。便

  •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世亲

    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依止胜相中众名品第一智障极盲闇  谓真俗别执由如理如量  无分别智光破成无等觉  灭心惑无余常住德圆智  恒随行大悲如众生根性  极解脱真道于十方界说  能无功用心由无分别

  • 卷第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三 此下总明上卷所列十海之外亦各有所管十海。其中一海又各管不可说佛剎微尘

  • 活幼心书·曾世荣

    儿科著作。三卷。元代医家曾世荣编撰。刊于1294年。卷上将儿科疾病编成歌赋75首,便于习诵。卷中本论,将儿科病证分别立论43篇(附补遗8篇),对小儿诸病的特点,发病规律、治疗原则等论述颇详,并介绍了作者的临床心得;卷下信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