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良之妇

江北如皋县人沈阿三,性素忠厚。闻在山塘街渡僧桥某困糕店为伙,迄今已有八年。上年春问,有同乡人季老五,带领邻居奚某之妻徐氏到苏。徐氏因夫死无嗣,家计中落,随季到来,拟帮佣度日。惟因苏地雇工均要切实的保,方敢收用。由季老五请沈阿三代为荐保,不料徐氏心爱沈三,示意于季,商之沈三。涓吉成礼,即以季五为媒,故婚帖均全。后沈阿三经店中辞退,欲还家垦种田亩,预先与徐氏说明。徐氏迫于夫命,未便拗违,其实心所不愿。适有素来认识之拖车某甲来家,沈适他往。徐氏备述心拟不去,无法可想。讵某甲言胥门云安包车公司主李三,现正拟娶室,家中如何富有。如肯从彼,吾来设法,包管与沈脱离无事。徐心为动,垂首似允,不料一席话而发生事情矣。

一日,沈挈徐氏返如皋,行抵胥门外盛家弄口,李三早已邀约地棍流氓十余人。比沈与妻到近身,李三即启口向沈索欠。沈见素不相识,瞠然不解。众流氓乃拖拖拉拉,将沈拥至得意楼茶园内,故意高声讨欠,众口如一。自四时直至七时,临了将沈阿三身上衣服强行剥下,腰囊中欲带还家之洋三十一元数角,亦为众人挖去,然后大众一哄而散。是处并无岗警,沈只一人,难敌众手,茶园内因李三向在胥门开云安公司,均拥护李三方面。故沈被若辈滋意所为,其妻徐氏,早为李三派人领至小石灰桥车夫某甲茅蓬中矣。

沈阿三衣银被抢后,见妻又不在,四处找寻。直至第三日,无意中行抵小园地方(亦在胥门外),听得锣鼓喧天,前往观看。突见己妻徐氏,与抢洋之人,两下满身新衣,若结婚状。心始恍然,退还阊门,将言告之友人黄学阁。黄即偕同沈阿三往小园报告岗警(该处归水仙庙区),警察不管。黄沈只得亲往李家,正值两新人吃饭堂中。水巡队之警察及水仙庙之警察坐满,一若预备打者。黄沈入屋后,先将男女各捉一人,拖往区内。而各长警上前动手,拳足交加,黄沈忍死不放。幸离区不远,到后,禀报巡官。以事关抢劫衣钱妇女,即送一区,移吴县归司法范围讯办。翌日开审,承审员讯问沈阿三时,当将婚帖呈阅,并以原媒季老五证明无讹。继讯李三,供称与徐氏本不认识,因伊看中我,自愿嫁我。所有抢银剥衣夺女殴打各节,绝口不提。承审员讯明后,谕徐氏仍令前夫沈阿三领去。李三亦转行交保,候查明情形,再行判决等情。即行退堂,而一干人亦皆至。外有署警夏某,早得李三之运动,乃出外向沈言,传尔与原媒,将尔妻徐氏,取具切实保人领去。言毕,即带李三徐氏另至他处。旋即再至沈阿三处,言尔回去罢,徐氏为李三领去矣。沈欲问时,夏警掉头不顾而去。沈阿三季老五等如入五里雾中,何以堂谕着前具领,而一转瞬间,反谓仍旧李三带去。官署未能闯进,只得退出,与黄学阁等一番参揣,方知系李三财可通神。沈乃白白被抢三十余元,又遭殴打一顿。堂谕判妻归原,为署警掉弄枪花,依旧未曾到手,人财两空,即欲寻死。经人劝住后,只得将奉谕领妻署警朦蔽,仍将徐氏私给李三领去。是否署警夏某受李之贿,私行舞弊,抑或堂谕反覆,形同儿戏之处。控诉县长,请求立即再传各人,俾明真相,而知内幕。控状于四时投送,署中按收后,确闻该警立即差心腹人飞告李三,令其速备对付方法。因事关重大,并有密令将徐氏交送该警家中,私行匿藏,以视如何情形,借可谋退步之计。李三得报,即赴署中。此来如何,局外人恐难明知。大抵将控状消灭其效力,故至今日犹未见批。沈阿三终日在署前,如痴如狂,坐待传唤。日以继夜,不离寸步。最可惨者,三十余元款洋,尽为李三抢去,身上已不名一钱。又逢遇富有钱财之包车东李三,交涉自然终难抵敌。以共和时代法治之始,尚有如此黑暗之事发生,而使贫苦之小民遭此冤枉耶?呜呼!吴县之官吏!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六·赵尔巽
  卷二百十六·毕沅
  卷三百五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卷二百三 治平元年(甲辰,1064)·李焘
  卷九·谷应泰
  ●卷十四·徐梦莘
  卷四十一上·朱熹
  卷七·张守节
  七一 下宿的情形·周作人
  卷之六·沈有容
  亦力撒合传·宋濂
  卷十七·佚名
  卷四十三、开矿之弛禁·黄鸿寿
  189.狄青不怕出身低·林汉达
  186.王小波起义·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何汶

      杂编十  题孤山寺  张祜  《西清诗话》云:“《百家诗选》,余读之,见其取张祜《惠山寺》诗‘泉声到坡尽,山色上楼多’,而不取《孤山寺》诗云云。又贾岛平生得意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rsq

  • 唐诗镜卷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五 高适【本传云字达夫渤海人少濩落不事生产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每吟一篇已为好亊者称诵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哥舒翰表为左骁骑兵曹掌书记禄山乱拜监察御史及翰兵败奔赴

  • 志第三十五 选举志下·欧阳修

    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铨,尚书、侍郎分主之。凡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知而听者有罚,规取者有罚。每岁五月,颁格于州县,选人应格,则本属或故任取选解,列其罢免、善恶之状,以十月会于省,过其时者不叙。其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纪昀

    列传金 【二】○金二罕都【默音】伊克【阿里布 固纳 额尔古讷芬彻】希卜苏【宗亨 宗贤】 萨哈【宗宪】斡 鲁乌楞古博勒和【乌哲库】尼楚赫【古云】玛奇【乌色】巴尔斯罕都 【默音】伊克希卜苏萨哈斡鲁乌楞古博勒

  •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冯玉祥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二月,除宦去职,二十镇的统制改由张绍曾继任。张先生是河北大城县人,和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同为北洋军中杰出的维新人物。他的继任,使军中新派分子顿呈兴隆活跃的气象。张统制到任以后,有

  • 卢同传·李延寿

    卢同字叔伦,身高八尺,容貌魁伟雄壮,善于为人处世。太和年间,他起家时任北海王详的封国常侍。熙平初年,因屡次升迁而当了尚书左丞。这时,相州刺史奚康生在征收百姓每年交纳的户调时,布的长度竟然有七八十尺,以此来求得为公家分

  • 論衡校釋卷第三十·黄晖

      自紀篇   抱朴子自敘篇云:「昔王充年在耳順,道窮望絕,懼身名之偕滅,故自紀終篇。」   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元本「姓」上空一字,朱校元本「城」下空二字,無「一」字,則此有脫文。韓愈後漢

  • 孟子纂笺卷二·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梁惠王下凡十六章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见于之见音现下见于同语去声下同好去声篇内并同】庄暴齐臣也庶几近辞也言近于治【去声】他

  • 卷五十九·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九定公九年春王正月【附录左传】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僞有疾乃使向巢如晋盟【巢向戌曾孙】且逆子梁之尸【子梁乐祁】子明谓桐门右师出【

  •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二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四静虑清净。四静虑清净故不思议界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四静虑清净。若不思议界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四无量四无色定清净。四无量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中·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月氏天子便白佛言。唯然世尊。至未曾有。菩萨大士所行难及。如是像类观察诸法。志于所趣终始没生。坐起语言亦无想念。佛言譬如天子幻师所化来往周旋。坐起经行而出言教彼无想念。如

  •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观品第二十四  眉间白毛相  其明逾日光  犹鹄飞空中  远近无不见  其身如师子  超越天帝象  肩胸而广姝  愿稽首佛尊  臂肘平正而满足  世尊之脐如水洄  髀膝[蹲-酋+(十/

  • 禅林宝训卷第一·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齐昔之饿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纣幽厉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

  •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佚名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生。周匝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净处一心计念。即于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面然。住阿难前白阿难言。却后三日汝命将尽。

  • 卷第二(尽第一经五纸五行)·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二(尽第一经五纸五行)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证观述 (义有五门。经有二分。言五门者。一第五修证浅深门。二第六彰教体性门。三第七部类品会门。四第八流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佚名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嗣法门人湛祐编山门雨过云开青天白日大解脱门信足而入。佛殿释迦已过去弥勒犹未来正当恁么时礼拜阿谁展具云看新长老自倒自起。伽蓝襄阳米公在鹤林寺作护法自宋至今非一日矣新长老入门便请相见插香

  • 孙可之集·孙樵

    唐文别集。孙樵撰。孙樵字可之。一作《孙樵集》。据孙樵自序说:“所著文及碑碣书檄传记铭志得二百余篇,丛其可观者三十五篇,编成十卷,藏诸箧笥,以贻子孙。”《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通志》等均著录为3

  • 大乘广百论释论·护法

    凡十卷。又称大乘广百论释论、广百论、广百论释。护法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系对圣天所造广百论本之注释书。内容分八品,各品有偈颂二十五首,合为二百偈颂。专为破斥外道、小乘所说诸法实有之迷执,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