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上哭英雄(魂兮归来看取人间何世)
民国五年,为滇军及各界人士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主祭者则为军长李协和,朱省长等分立左右陪祭,状至肃雍。各滇军将士,且皆臂缠黑纱。计赴会男女,不下十数万人。不特东沙马路为之壅堵,即惠爱街一带亦然。盖因政军警学报商工等界而外,并有港澳以及各埠种种团体,暨海军全体赴会。较诸元年孙中山等公祭时,倍形闹热。以致花圈挽联诔词,如山堆积。摘录数联如下,以见一斑。“死国埋名,公等争先入地。挥戈挽日,余也何敢贪天。”(李烈钧)“石破天惊,几辈捐躯扶国运。风高日薄,三军洒泪吊英魂。”(朱庆澜)“慷慨成仁,千秋永留烈誉。共和无恙,九原应慰英雄。”(萨镇冰)“我辈亦忧患余生,愧乏成功,大雅今犹伤板荡。公等具乾坤正气,使其不死,中原当已赋澄清。”(广东省议会)“河岳仗生辉,死重广州三月。英雄甘下首,冢同民国千秋。”(北洋舰队全体)“七二士悬首屠肠,光兹青史。四亿人自由平等,视此黄花。”(方声涛)坟场布置,亦甚壮观。场中满布生花盆景,均为农林试验场之物。第一座牌楼上,有生花大横额二,一曰“灵魂不死”,一曰“死士之陇”。旁以生花联二,一曰:“玄黄再奠,俎豆千秋。”一曰:“故老掩涕,秋风生悲。”第二座牌楼上,悬有数丈长生花横额,一文曰“中有碧血”,又生花联云:“励此晚节,鼓其雄风。”过此约进四五丈,即为祭品台,其中供有生猪生羊花斋美馔鲜果等物。过此约二丈,即为坟场之前,高悬五色旗,并以生花围绕丰碑坟茔,四周间以短篱,围绕生花绿叶。坟后搭一阔约四十余丈之棚,满挂挽联诔词。滇军各长官公祭烈士毕,又率同全军将士,在东校场举行战死将士招魂礼。并于演武厅左便搭一招魂塔,高约十数丈,四周围以白布,塔身书有“南护国第二军战死诸将士招魂塔”诸字。塔旁悬有挽联数十对,摘录如下。“流自由血,复共和邦。魂兮归来,看取人间何世。为国诛奸,为民除害。天乎未老,会招黄鹤他年。”(李烈钧)“死有余荣,百战河山豪骨尽。魂归何处,万行涕泪朔风哀。”(朱庆澜)一时观者数万人。致祭既毕,由朱省长发起,与李协和萨镇冰方声涛等六人,在场内手植石栗树一株,以留纪念。种毕,省长命取木牌,亲书某月某日广东省长朱庆澜手植等字样,插于树下。是日到者,滇军步队约三千余人,马队数十名。陆督军武卫军、朱省长游击队、海军练营、陆军第十二团、陆兰清游击队、萨镇冰海军共数千人。余则学校社团各界,如民党公祭团、广东中立救伤队、滇桂粤联军病院、大汉红十字会、粤省商团、广东公立第一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南海中学校、番禺中学校、述善中学校、公立第一小学校、大工场全体国事同囚会、真光公司崩牙成纪念团,及宪兵警察等。人山人海,难以数计云。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二百二十·西域四·张廷玉 卷三·本纪第三·柯劭忞 《说郛》所辑十二节·何法盛 第四回 受胁迫廉丹战死 图光复刘氏起兵·蔡东藩 辽史拾遗卷十九·厉鹗 殿阁词林记卷十八·廖道南 四七七 军机大臣进呈拟赏四库全书总纂等员物品单·佚名 卷三十五·班固 曹利用传·脱脱 宋祁传·脱脱 吴师道传·宋濂 萧近高传·张廷玉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司马光 目录·佚名 卷2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