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八八申光绪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一七○五--二

新竹知县申巡抚、道台、台北府:新竹县递省公文,从台南文报局

改由基隆文报局转递

同知衔、台北府新竹县,为遵札报明事。案蒙本府宪台札,蒙前台湾道、前宪台,前道宪札,奉宪台、抚宪票开:「照得本部院,现渡台督办务云云此札」等因。蒙此,遵查卑邑递省公文,向由台南文报局,等候便轮,汇总寄带晋省,计程七站。兹奉行知,在于台北基隆地方,复设一局,仅祇三站,程途较近。以后遇有递省公文,自应改由基隆转递,以期迅速而免耽误。缘蒙前因,合将遵办缘由,报明宪台察核。俯赐行知基隆文报局委员查照,实为公便。为此备文,呈乞照验施行。

一、申

抚、道、府宪

私记

光绪柒年拾壹月十三日承兵房吕祥

钤记 新设台北府新竹县钤记

正堂徐行 私记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列传第六十二·脱脱
  1939──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郭廷以
  序三·何乔远
  卷二百五十二·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三·佚名
  八四四 谕内阁此次进呈《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佚名
  高昌传·欧阳修
  南宫奏稿巻二·夏言
  卷二十九·徐天麟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47·陈邦瞻
  卷二十·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六一·吴楚材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杜文澜

    卷二十子夜歌彭元逊词、临颖美人句、按此用杜诗临颖美人在白帝之语、颖当作颍、笛家柳永词、触目伤怀、尽成感旧二句、落伤怀二字、又一晌消凝、泪沾襟褎二句、落消凝二字、均应从宋本补、翠羽吟

  • 总目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四杜甫【一之五】杜甫【六之九】杜甫【十之十三】杜甫【十四之十九】贾至【一卷】钱起【四卷】元结【二卷】张继【一卷】韩翃【三卷】独孤及【二卷】郎士元【一卷】皇甫冉【二卷】刘方平【

  • 12.王梵志诗·施蜇存

    王维诗集中有两首五言排律,题目是《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题下有一个注:“二首,梵志体。”这两首诗的内容是宣扬佛教无生无有思想的。既说它们是梵志体,可知梵志也是一个禅理诗人。 与王维同时而稍后的和尚皎然,

  •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五十·赵尔巽

      王弘祚 姚文然 魏象枢 朱之弼 赵申乔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二年,以总督李鉴荐,仍授户部郎中

  • ●崇禎長編卷之四·汪楫

      天啟七年十二月   ○天啟七年十二月   天啟七年十二月   甲午朔帝不御殿   修理南京奉先殿工完奉安神主命參贊守備官行禮   瑞王以河東水陸阻隔食塩驛費煩重求改支川省?課從之   山海太監劉應

  • 卷四(起六月,尽七月)·韩愈

      六月己亥[110],贬宣州巡官羊士谔为汀州宁化县尉。士谔性倾躁,时以公事至京,遇叔文用事,朋党相煽,颇不能平,公言其非。叔文闻之,怒,欲下诏斩之,执谊不可[111],则令杖杀之,执谊又以为不可,遂贬焉。由是叔文始大恶执谊,往来二人门下者皆

  • 卷五·昭梿

    ◎缅甸归诚本末缅夷,古朱波地,自古不通中国。宋宁宗时,史志始有其名。元世祖遣兵三征之,责其贡赋而还。明初设宜慰司,聊以羁縻,间亦尝修贡赋而还,其事详正史。其时缅地不过数千里,附近之提凉、猛养、猛拱、猛密司、蛮暮、木邦

  • 卷之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禀牍笑柄·李定夷

    扬友某营官,皖人也。目不识丁,一切来往公文,皆由幕友主持。乃前月奉调,移营才毕。忽又撤任,某茫然不知其故。继有知者,传出内容,一时传为笑谈。盖军营惯例,移扎之后,应上一禀于上官,请示期点验。此次某营官禀词云:某自奉札移屯某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 乙未春正月戊午朔,滁师乏粮,诸将谋所向,子兴言计多失。上数谏之,子兴不听。上郁郁,因致疾。 一日,议出师,遣人召上,上以疾辞;召至再三,乃力疾往。子兴命定计,上曰:“困守孤城,诚非计。今欲谋所向,惟和阳可

  • 卷三十九 乐记第十九·郑玄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A2,犭?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俯,犹曲也,言不齐一也。滥,滥窃也。溺而不止,声淫乱,无以治之。犭?,?猴也。言舞者如?猴戏也,乱男女之尊卑。犭?或为

  • 贤护分见佛品第三·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此三昧者,当应於彼说法师所生诸佛想。起尊重心勿生憍慢。乃至无有诤竞违逆。不顺心故。然後於此胜三昧中。精勤修学方能克证。贤护。若人於彼说法法师或比丘所。起

  • 藏要第二輯敘·欧阳竟无

      支那內學院白衣歐陽漸學   八經六律十三論總   一佛母寶德藏經        二能斷金剛經   三華嚴十回向品        四涅槃師子吼品   五無盡意經          六維摩詰經   七長阿

  • 卷第十六·佚名

    祖堂集卷十六 祖堂卷十六 南泉 南泉和尚嗣马大师,在池州。师讳普愿,姓王,新郑人也。 母孕之时,不喜荤血。至德二年,投密县大隗山大慧禅师受业,后参大寂,密掌灵符。池阳宣城廉使陆亘请下礼事,大弘真教。 师每上堂云:“近

  • 第六十三則 南泉斬貓·胡兰成

    第六十三則南泉斬貓舉:池州南泉寺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方丈普願禪師見之,遂提起貓兒云:道得即不斬。眾無對。禪師遂斬貓兒為兩段。這一則初看很難懂,要看了雪竇禪師的頌纔會懂。雪竇禪師的頌曰:兩堂俱是杜禪和撥動煙塵不奈

  • 鼻奈耶卷第九·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波斯匿大臣伊沙多富兰那[打-丁+翕]跋提见谛人。将诸比丘往看军马。诸比丘亦有亲里。在军中留。比丘住三日。诸长者见自相谓言。此沙门释子出家为道。必当传彼此语。

  • 白孔六帖·白居易

    又称《唐宋白孔六帖》、《白氏六帖》或简称《六帖》。类书。唐白居易编,宋孔传续编。一百卷。一千三百九十九子目。居易有《白氏长庆集》已著录。孔传初名若古,字世文,孔子四十七代孙,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居

  • 古周易·吕祖谦

    易学著作。宋吕祖谦撰。是一部考订《周易》正宗版本的著作,一卷。此书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都很大,朱熹所撰《周易本义》就以它为底本。《周易》最初只有六十四卦(每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构成),分上下二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