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八分谕光绪八年正月十七日一一二○七-一九

新竹知县徐,谕中港街、后垄街总理及地保:遇大差临境,须认真办理

前衔〔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谕饬遵办事。(云云照前叙至)除批示并晓谕外,合行谕饬。为此谕,仰某街总理、保长即便遵照:嗣后凡遇大差临境,倘有缺乏人夫,尔等务须认真就地预雇小夫,由该对保呼唤齐集,帮同扛挑物件。所需夫价,照章由署实给,断不缺少分文。倘敢临时推诿,贻误,及小夫脱逃、踈失,定惟尔等是问,决不宽贷。各宜凛遵,毋违。特谕。

一、分谕仰中港街总理叶楚、地保陈人和后垄街总理杜和安、地保郑文福

光绪八年正月十七日承兵总(注一)

钤记 新设台北府、新竹县钤记 私记

县正堂徐行 私记

(注)「十七」两字,系写在粘贴红纸片上。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刘昫
  卷一百五十六·志第一百九·选举二等·脱脱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张廷玉
  卷四·龙衮
  ●卷八十九·徐梦莘
  卷之三百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第八九禀光绪二十年四月廿七日一一二一七-六·佚名
  第七十八卷 文苑 五·缪荃孙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七·佚名
  卷九·班固
  魏征传·欧阳修
  郭英传·张廷玉
  卷第四十八·佚名
  歴代建元考卷十·钟渊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折 囊首·李玉

    [杂扮禁子上]虎头门里偷生少,枉死城中冤鬼多。自家镇府司禁子是也。目今司中人犯,惨不过是东林一案。可怜那些官儿也有拷打不过,当堂了命的;也有带伤受刑,腐烂身亡的;也有昏迷绝食,含冤自毙的;也有逼计气绝,灰囊压死的;不知坏了

  • 卷三十三·徐世昌

    惲格惲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武进人。有《南田诗钞》。王郎移家桃源涧搴幽缀山楹,解辙弄薜荔。上交杉篁音,下瞰欲无地。激波澹花林,翰墨散春气。半壑异昏明,瑶琴枕独寐。窥庭如在山,探山山晖閟。有时风

  • 卷二十一·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二十一庞蕴诗偈一时复一时,步步向前移。无常有限分,早晚即不知。古人一交语,预办没贫儿。闻少须修道,莫待衰老时。邂逅符到来,赚你更无疑。劝君不肯听,三涂真可悲。一日复一日,百年渐渐毕。急急除妄想,无念成真佛

  • 李淑诗苑类格·佚名

    诗苑类格 宋 李淑李淑(生卒年不详),字献臣,徐州丰(今属江苏)人。少傅若谷子。景祐(1034-1038年)初,知制诰,除翰林学士。累官户部侍郎,出知河中府。卒谥尚书右丞。著有《三朝宝训》、《三朝训鉴图》等,编有《诗苑类格》。《

  • 唐纪二十九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司马光

    唐纪二十九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726年) [1]春,正月,癸未,更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为广化王,奚饶乐王李鲁苏为奉诚王。以上从甥陈氏为东华公主,妻邵固;以成安公主之女韦氏为东光公主,妻鲁苏。 [1]春季,正月,癸未(初四),唐玄宗将契

  • 附録六·佚名

    朱文公文集约束榜(节录)一、契勘诸县民讼人户,自合从条次第经陈;其公事各有条限,民户越诉亦有断罪刑名。往往县道不能结絶,遂至留滞,引惹词诉;兼又有人不候本县照限追会圆备予决,便卽先行经州,紊烦官府。今立限约束,自截日为始,应

  • 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二人物志五十二大臣传三十八【满洲镶红旗二 永顺 都敏富喀禅 康喀勒 布善 察哈泰 和托 玛沁 瓦尔喀 车尔布 觉罗伊图 佛尼埒】永顺永顺先世居栋鄂以地为姓太祖高皇帝时

  • 卷三十七·郑玄

    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子男则二人。(趋辟,趋而辟行人,若今卒辟车之为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言士之贱也。○趋辟,七须反,下婢亦反,又音避,刘薄易反,徐扶亦反。注“趋辟

  • 大学衍义卷二十五·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三审治体德刑先后之分舜典象以典刑【象如周礼治象刑象之象典常也刑即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也】流宥五刑【宥寛也】鞭作官刑【以鞭为治官事之刑】扑作教刑【扑夏楚也不勤道业则扑之】金作赎刑【金黄金误而入刑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孔子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②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

  • 九经辨字渎防卷七·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先儒异读周易【易书诗三经异读皆据释文其出于注疏者各摽识之】造 【干】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造刘歆父子作聚仁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宋唐荀爽董遇本作体信物 利物足以和义 孟喜京荀陆绩作利之乎 不成乎

  • 六经正误序·毛居正

    自秦政灭学经籍道熄迨隷书之作又举先正文字而并弃之承讹袭舛愈传愈失蔡伯喈书石经有意正救之旋亦焚荡张参所见石经又不知果爲蔡本以否所引经文多失字体魏晋以来则又厌朴拙耆姿媚随意迁改义训混淆漫不可考重以避就名讳

  • 卷四·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内外服制通释卷四    宋 车垓 撰齐衰杖期正服嫡孙父卒祖在为祖母祖母【祖父存】 父【先祖而卒】  嫡孙身释曰嫡孙既承祖后本为祖母服齐衰三年祖父在则为服齐衰杖期而已降服为嫁母出母母【父卒母

  • 菩提行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聖龍樹菩薩集頌 [二]宋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奉詔譯 [三]讚菩提心品第一 [四]如佛妙法體無邊 佛子正心歸命禮. [五]佛甘露戒垂覆護 我今讚說悉依法. 此說無有未曾有 亦非自我而獨專 我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四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四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说阿兰若品第十一之余宝积经云。复次阿兰若行若诸异生未得果者。见虎狼至勿生惊怖。当发是心。我本诣此阿兰若处。已

  • 治世龟鉴·苏天爵

    一卷。元苏天爵(1294—1352)撰。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师事安熙,吴澄、虞集。泰定元年 (1324),擢应奉翰林文字。至顺元年(1330),参修《武宗实录》,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武统二年(1334),参修《文宗实录

  •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

  • 慨古录·圆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