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隐逸传

○金

褚承亮

  王去非

  赵质

杜时升

  郝天挺

  薛继先【纯孝】

高仲振

  张潜

王汝梅  

  宋可

辛愿

王子可

褚承亮

王去非

赵质

杜时升

郝天挺

薛继先 【薛纯孝】

高仲振

张潜

王汝梅

宋可

辛愿

王予可

△褚承亮

褚承亮字茂先真定人苏轼自定武谪官过真定见其文大为称赏宣和五年应乡试第一明年登第调易州户曹未赴会金兵南下天会

四年 【按金史作天会六年斡里雅布破真定试境内进士考太宗本纪天会四年九月宗望取天威军克真定又考大金国志天会四年冬

十月斡里雅布克真定刘彦宗劝试士取七十二人九月十月虽不同俱在四年无疑也今据改】 斡里雅布破真定按籍拘试境内进士承亮

匿不出严令押赴策问上皇无道少帝失信举人承风旨极口诋毁承亮诣主文刘侍中曰君父之罪岂臣子所得言长揖而出刘为动容余悉

放第凡七十二人状元许必仕为郎官出左掖门堕马首中阃石死余皆无显者刘多承亮谊荐之橐城县漫应之即弃去后卒

△王去非

王去非字广道平阴人家居教授督妻孥耕织以给伏腊束修有余辄分惠人弟子班忱贫不能朝夕一女及笄为办资装嫁之北乡有丧

忌东出西与北皆人居南则去非家去非坏蚕室使丧南出遂得葬焉乡人化之大定二十四年卒

△赵质

赵质字景道辽相思温裔隐居燕城南章宗春搜过其地闻弘诵声幸斋舍见壁闲题诗讽咏久之召至行殿授官固辞曰臣僻性野逸志

在长林丰草况圣明在上可不容巢由为外臣乎帝益奇之赐田千亩复之终身泰和二年卒

△杜时升

杜时升字进之霸州信安人博学知天文不肯仕进承安泰和间宰相数荐时升可大用时升调所亲曰吾观正北赤气如血东西亘天天

下当大乱乱而南北当合为一乃南渡河隐居嵩洛山中从学者甚众以伊洛之学教人自时升始正大闲元兵攻潼关拒守甚坚众皆相贺时

升曰元兵皆在秦巩若假道于宋出襄汉入宛叶铁骑长驱无高山大川为之阻土崩之势也后果如所料寻卒

△郝天挺

郝天挺字晋卿泽州陵川人早衰多疾厌科举元好问尝从学进士业天挺曰今人赋学以速售为功六经百家分磔缉缀篇章句读或不

之知幸而得之不免为庸人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唯通人能之又曰今之仕多以贪败皆苦饥寒不能自持耳丈夫不耐饥寒一事不

可为子以语言求之科举在其中矣居河南往来淇卫闲为人有崖岸耿耿自信宁落魄困穷终不一至豪富之门后卒

△薛继先 【薛纯孝】

薛继先字曼卿南渡后隐居洛阳西山课童子书事母孝与人交谦逊和雅所居化之子纯孝字方叔有父风有诈为其父书就纯孝取物

者继先年巳老状貌如少者客不知以为纯孝与之书即取付之监察御史石玠行部过继先不见亲邻皆劝之继先曰凡今时政未必皆善举

劾未必尽公一与往来将谓自我发之他日并邻里必有受祸者其畏慎类此

△高仲振

高仲振字正之辽东人其兄领开封镇兵仲振依以居后挈妻子入嵩山博极羣书尤深易与皇极经世学安贫自乐不入城市山野小人

亦知敬之或曰仲振尝遇异人教以养生术终日燕坐骨节戛戛有声所谈皆世外事有扣之者辄不复语云

△张潜

张潜字仲升武清人幼有志节慕荆轲聂政为人年三十折节读书时人高其行谊目为张古人后客崧山从仲振受易年五十始娶鲁山

孙氏有贤行夫妇相敬如宾负薪拾穗行歌自得不知其贫也邻里有为潜种瓜者及熟让潜潜弗取道拾斧访其主还之里有兄弟分财者其

弟曰独不畏张古人知耶天兴闲挈家避兵少室乃不食七日死孙氏亦投绝涧偕死

△王汝梅

王汝梅字大用大名人始由律学为伊阳簿秩满遂隐居不仕性嗜书动有礼法人以法律就学者兼授以经学诸生服其教无敢为非义

也同业尝悯其贫时周之皆谢不受后不知所终

△宋可

宋可字子之武陟人其姑适大族槀氏贞佑兵乱夫及子皆死于难姑以白金五十笏遗可可受不辞其后姑得槀氏疏族立为后可乃置

酒会乡邻语姑曰往时遗金以槀氏无子故暂受之今有子矣此金槀氏物非姑物也因舁金归之未几元兵驻山阳闻可名质其子使人招之

曰从我者生不然汝子死矣亲旧竞劝之往可谢不从曰吾有子无子与死生皆有命岂以一子故并平生所守者衣之后竟无子

△辛愿

辛愿字敬之福昌人年二十五始读书至书伊训诗河广若有所省由是博极书史作文有绳尺诗律精严有自得之趣性野逸不修威仪

尝谓王郁曰王侯将相世所共嗜者圣人亦不避得之不以道与夫居之不能行己志是欲澡其身而伏于厕也难与他人道子宜保之其志趣

如此雅负高气不能从俗俯仰正大末殁洛下

△王予可

王予可字南云河东吉州人父本军校予可尝隶籍大病忽发狂久之能把笔作诗文落魄嗜酒宿土室中夏月或尸秽在傍不恤也人与

之纸落笔数百言散漫碎杂无句读无首尾多六经中语及韵学古文奇字字画峭劲或问以故事其应如飨所引书皆世所未见谈说之际稍

若有条贯则又以诞幻语乱之麻九畴张■〈瑴,去一〉与之游最狎壬辰兵乱为顺天将领所得议欲挈之北归馆于州之瑞云观子可见

将领自言曰我不能住君家瑞云观也不数日卒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十六·赵尔巽
  ●卷一·赵鼎
  第七卷 海 海塘 太湖·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纪昀
  六八三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请令原总纂纪昀等复核底本及已写正本折·佚名
  卷一百十一·司马迁
  ·会镇请筹款防洋议·丁曰健
  后主本纪·姚思廉
  司马子如传·李百药
  李泌传·欧阳修
  完颜宗望传·脱脱
  黄宗明传·张廷玉
  楚王朱桢传·张廷玉
  卷十四·佚名
  卷一、满洲初起·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四 宋 陆游 撰 野步晩归 江村十日喜霜晴草死泥乾拄杖轻沟港浅来无鹭下郊原暖处有牛耕奔驰久厌儿童戏沦落偏知世俗情欲向书窗了残课归来犹占夕阳明 并山东南闲步至野人吴氏居乃归 信步

  •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五百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秋七月。癸未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  ○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内记  ○奉皇太后幸颐和园驻跸。内记  ○外务部奏。日本议员伊泽修二、进呈各种书

  • 卷二十五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五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郊祀志第五上 洪范八政三曰祀【师古曰祀谓祭祀也】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

  • 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 第二十一·班固

    (贾山,邹陽,枚乘,路温舒)【原文】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颍陰侯为骑。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辞曰: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

  •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司马光

    梁纪十三 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535年) [1]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戊申朔(初一),梁武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同。 [2]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追尊父京兆王为文景皇帝,妣杨氏为皇后。 [2]这一天,西

  • ○蒙古色目人第三甲三十二名·佚名

    赐同进士出身授将仕郎一、朵列图贯曹州济阴县,乞失里台人氏。字希贤,行一,年廿七,十一月廿□日。曾祖秃坚,敦武[校尉]。祖帖木儿,昭信[校尉]。父完者都。忠显校尉。母亦乞烈真氏。具庆下。娶未。乡试东平第一名,会试第四十三

  • ●天台治略卷之八·戴兆佳

    启 ◆启 贺总督元日大启 上抚台朱请发琼台课士录序文并送张齐二生入敷文书院启 迎抚院屠大启 贺学院马大启 上学台马副启 贺黄岩林镇台年节大启 贺黄岩林镇台午节启 贺台协蔡镇台午节启 贺黄岩镇林冬至大启 贺黄岩镇

  • 狄巽公·佚名

    狄巽公先生小传狄先生梁孙字巽公江苏常熟人父仁甫公喜攻程朱为一鄕善士在里创设儒寡局崇善堂采访贞孝节烈闻于朝者岁以百计先生其季子也六岁入塾慧冠群儿以第一名游泮助乃翁纂订虞阳旌表录年二十八乃翁弃养闭户治经著

  •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吕柟

    太常南所语楷问今日时文体制当何适从先生曰文字要意新则辞自不腐不必在字句上着力何以能意新曰躬行自得之语便别谢顾说二程抄释某人虽有不肻借人先生曰得之而诵诵之而躬行可也得之而藏藏之而束之髙阁不可也楷问作文怎

  • 卷二·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二      宋 刘敞 撰七年叔姬归于纪杜氏云伯姬之娣待年者也非也春秋不言内女爲媵於诸侯者以媵卑不足言也叔姬何以得书邪苟云史之记事有详有略又何以爲春秋滕侯卒左氏云不书名未同盟也非

  • 卷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曲礼上第一之二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长上声操七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从犹就也长者问当谢不敏若曾子之为【案孝经孔子问

  • 商书·西伯戡黎·佚名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一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界品第一一切种智灭诸冥  拔出众生生死泥顶礼大师如理教  对法俱舍我当说释曰。若人欲正造论。当令他知大师不共功德。故说众德为先。后顶礼大师。此

  • 卷第二十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尽功德藏回向。 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长

  • 脉症治方·吴正伦

    脉症治方四卷,明代安徽籍医学大家吴正伦著。介绍了发病的原因和按脉审症,因症酌治,因治定方等。属临证综合方书类著作。

  • 奇方类编·吴世昌

    方书。清吴世昌撰。二卷。世昌字半千,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此书为搜集常见之单、验方编辑而成。上卷分头面、须发、耳目、口鼻、牙齿、咽喉、心肾、噎膈、痰嗽、脾胃、血症、臌胀水肿、痢泻、疟疾、风瘫、疝气诸门;下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法藏

    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四门。卷首并附自序。本书之注疏本有题正记三卷(仲希)、连珠记二卷(师会)、探要钞二卷‘普寂)等。